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髓年轻恒牙牙髓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剑珍 欧阳勇 廖志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9-493,共5页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去髓后牙髓组织的再生状态,研究牙髓组织的再生过程,为进一步探讨牙髓组织的再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只Beagle犬,每只犬8颗单根管上下颌切牙作为实验牙,拔除上下颌切牙牙髓并使血块充满髓腔,严密封闭开髓孔,...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去髓后牙髓组织的再生状态,研究牙髓组织的再生过程,为进一步探讨牙髓组织的再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只Beagle犬,每只犬8颗单根管上下颌切牙作为实验牙,拔除上下颌切牙牙髓并使血块充满髓腔,严密封闭开髓孔,分别于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对牙齿及颌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对照牙为2颗下颌切牙,未作任何处理。结果实验第7、14、21、28天实验牙根管内均富含细胞、血管分化良好的新生组织长人,并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8d时新生组织基本长满髓腔。根尖部及根中部可见硬组织沉积,部分牙齿的根管内壁有钙化组织沉积,管壁增厚。对照牙根管内为正常牙髓组织。结论在保持根管无菌并严密封闭开髓孔的情况下,Beagle犬年轻去髓牙髓腔内可以再生分化良好的牙髓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实验 牙髓 再生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原文传递
四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廖志清 欧阳勇 杨剑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4-557,共4页
目的比较4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及微观形态。方法选取16颗无龋人离体第三磨牙,制备统一的牙本质玷污层,分别用4种自酸蚀粘接剂A(AdperPrompt)、B(iBond)、C(XenoⅢ)及D(SEBond)按使用说明进行粘接处理,垂直... 目的比较4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及微观形态。方法选取16颗无龋人离体第三磨牙,制备统一的牙本质玷污层,分别用4种自酸蚀粘接剂A(AdperPrompt)、B(iBond)、C(XenoⅢ)及D(SEBond)按使用说明进行粘接处理,垂直粘接面切成0.9mm×4.0mm试件,避光贮存于氨化硝酸银溶液中24h,经显影固定脱矿后,切成90nm超薄切片,铀、铅染色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银离子的渗入情况及界面相关结构。结果4种粘接剂形成的混合层及粘接层薄厚不同:粘接剂A、C混合层较B、D厚,粘接层较B、D薄。4种粘接剂粘接界面均有不同程度纳米渗漏:A(45.02±9.49):B(43.97±8.55);C(27.02±10.86);D(12.94±2.07)。粘接剂D组纳米渗漏较小,与其他3种粘接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自酸蚀粘接剂混合层和粘接层厚度存在差异,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率不同,一步法A酸蚀粘接系统纳米渗漏较两步法系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纳米渗漏 自酸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