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医学教育思想与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小卡 朱明范 陈颖青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通过展示中山大学医科教育起步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对中山大学医科教育发展的影响。这种国外医学教育的影响,一直伴随中山大学医科教育从形成到发展之全过程,并在中山大学医科教育发展演变的每一个不同时期,有不同方式... 通过展示中山大学医科教育起步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对中山大学医科教育发展的影响。这种国外医学教育的影响,一直伴随中山大学医科教育从形成到发展之全过程,并在中山大学医科教育发展演变的每一个不同时期,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医学教育 影响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忠道 周慧明 +3 位作者 杨宇平 黄诚 王湘君 满意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581-583,共3页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中山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融合医学与人文教育、举办文理医融合拓展视野名师讲座、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传统等教育实践形式,营造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医学生人文...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中山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融合医学与人文教育、举办文理医融合拓展视野名师讲座、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传统等教育实践形式,营造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山医学院本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医学生 中山大学
下载PDF
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洪武 薛黔 杨宇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为股四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并以髂前上棘为骨性标志,定位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用组织学H-E染色法... 目的:研究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为股四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并以髂前上棘为骨性标志,定位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四头肌是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块肌组成,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g、(351.5±66.8)g、(521.9±72.6)g和(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cm、(31.5±2.7)cm、(31.0±3.2)cm和(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cm、(9.2±2.0)cm、(8.8±1.6)cm和(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cm2、(34.6±4.3)cm2、(53.8±5.8)cm2和(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个/g、21.93个/g、20.18个/g和18.64个/g。神经入肌点分别为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4块肌均属于羽肌,是伸膝关节的产力肌;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股四头肌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密度不等,各肌的上部均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股四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入肌点 肌构筑 肌梭 股四头肌
下载PDF
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神经入肌点和肌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洪武 薛黔 杨宇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70-1973,共4页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351.5±66.8)、(521.9±72.6)、(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31.5±2.7)、(31.0±3.2)、(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9.2±2.0)、(8.8±1.6)、(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34.6±4.3)、(53.8±5.8)、(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21.93、20.18、18.64个/g。神经入肌点: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入肌点,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四块肌均属于羽肌并且其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和各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肌梭密度不等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入肌点 肌构筑 肌梭 股四头肌
下载PDF
关于博济医校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校的考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小卡 李丽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3-87,共5页
将近代西医校的教育模式与博济医校的教育模式、博济医校创立前的教育模式试作比较,从而确认中国最早的西医医校教育模式及出现时间。通过从博济医校的办校办学特点:建制与学制、师资与任教情况、学生、教材、医学期刊、课程设置、医科... 将近代西医校的教育模式与博济医校的教育模式、博济医校创立前的教育模式试作比较,从而确认中国最早的西医医校教育模式及出现时间。通过从博济医校的办校办学特点:建制与学制、师资与任教情况、学生、教材、医学期刊、课程设置、医科前期教学的临床教学、教学场地和校舍方面入手,分析判定1866年创建的博济医校符合近代医校的办学要求,并确定博济医校成立前中国并未出现符合医校办学要求的教育实体,从而判定1866年创建的博济医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济医校 医学教育 西医
下载PDF
浅谈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颖青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3799-3800,共2页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本文主要从社会保障机制、法律法规、医院医生、患者、媒体等五方面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嘉惠霖与他在中国的医学事业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小卡 《岭南文史》 2013年第2期48-53,共6页
1909年,美国青年医生嘉惠霖(William Warder Cadbury),乘轮船远渡太平洋,来到广州,直至1949年他72岁才离开这里。40年中,他行医授学于广州,数度出任广州博济医院院长,担任过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和岭南大学医学院教授,以出色医学成就蜚... 1909年,美国青年医生嘉惠霖(William Warder Cadbury),乘轮船远渡太平洋,来到广州,直至1949年他72岁才离开这里。40年中,他行医授学于广州,数度出任广州博济医院院长,担任过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和岭南大学医学院教授,以出色医学成就蜚声中外,他著述丰富,是民国时期的西医内科学知名教授和著名外国医生,对华南乃至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有独特贡献。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事业 中国 医疗卫生事业 1949年 美国青年 医学成就 民国时期 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孤独症SHANK3拷贝数变异及其临床表型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碧媛 邹小兵 +5 位作者 章钧 邓红珠 李建英 李丽英 唐春 邹园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7-611,共5页
目的检测典型孤独症患儿SHANK3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发生率并描述其临床表型特征,并探讨临床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进行孤独症病因学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典型孤独症的患儿及其直系亲属的基因组DNA,采用... 目的检测典型孤独症患儿SHANK3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发生率并描述其临床表型特征,并探讨临床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进行孤独症病因学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典型孤独症的患儿及其直系亲属的基因组DNA,采用MRCP343-C1AUTISM-1MLPA试剂盒进行CNVs筛查。结果共收集来自102个家系的109例典型孤独症患儿,男女比例为4.45:1。发现2例患儿出现SHANK3微缺失,检出率约为2%(2/109)。结论SHANK3基因的CNVs可能解释约2%的典型孤独症病例,是孤独症的一个重要遗传学变异基础;阳性病例倾向于出现严重的三大核心症状及智力缺损的表型;MLPA作为快速、准确的CNVs检测方法,有助于临床开展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核酸扩增技术 变异(遗传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