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剖学从课程整合到三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董炘 汪华侨 +2 位作者 李华 潘三强 姚前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6-1138,共3页
笔者2012年曾先后发文提出解剖学教学应该转轨,进行三融合教学模式构建,即在授予适量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同道质疑说3个教育目标应该是各课程分工合作才能达成的,专业课学时紧缺,知识都教不完,哪能锦上添花?... 笔者2012年曾先后发文提出解剖学教学应该转轨,进行三融合教学模式构建,即在授予适量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同道质疑说3个教育目标应该是各课程分工合作才能达成的,专业课学时紧缺,知识都教不完,哪能锦上添花?素质教育遇上高考独木桥即举步维艰,三融合于理不通,可行性也值得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 教学模式 课程整合 分工合作 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 价值观 专业课
下载PDF
依托实验教学中心探索医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茉琳 肖逸莹 +1 位作者 付饶 陈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172,共4页
为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优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实验室自行设计网络问卷,对医学院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展开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回收。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主... 为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优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实验室自行设计网络问卷,对医学院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展开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回收。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障碍为缺乏空余时间、实验条件、指导教师,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意愿强烈,年级、成绩和动机强度等因素对于学生是否参与科研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针对当前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构建以中心为载体,以课程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以项目为补充的递进式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科研创新 调查报告
下载PDF
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对临床解剖学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3
作者 周丽华 李明哲 +4 位作者 Prince Last Mudenda Zilundu 孙诗竹 汤地 付饶 何裕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53-865,共13页
【目的】为提高学生应用基础学科知识的能力,本研究在中山大学《临床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探讨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承担临床前期课程的有效性,以求获得更完善的教学方式。【方法】参与者共有375名临床... 【目的】为提高学生应用基础学科知识的能力,本研究在中山大学《临床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探讨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承担临床前期课程的有效性,以求获得更完善的教学方式。【方法】参与者共有37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名解剖老师,49名手术科医生,7名教辅人员。学生分10个小班以每周分两批次上课,每个小班学生、解剖老师、外科医生、教辅人数比例为40:1:2:1。课程结束后使用SurveyPlanet系统收集学生完成的课程体验量表(CEQ)和教学质量评价量表(SEEQ),并从大学评分系统获取学生成绩,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EQ和SEEQ问卷收回率分别为60.3%和54.6%。CEQ分析显示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7.12分,处于中等水平。目标清晰度、教学质量和通用技能发展等维度反映了学生对课程效果满意,而工作量和评估维度则反映出学生担忧课业过重、考试较难。基于性别差异的分析提示男女学生的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满意度对学习体验的影响很大,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对课程内容均持肯定态度(P<0.01)。SEEQ进一步证实了临床解剖学课程受到普遍欢迎,其中学习、热情和个人交流等方面得分较高。开放式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不一致性、部分考试内容超出教学内容。对比结合导师制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前后的学习成绩,发现,实行导师制后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结论】结合导师制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临床解剖学》课程的满意度和学习成绩,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未来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质量控制、教学大纲内容和考试内容一致性方面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导师制 临床解剖 课程满意度 课程体验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瑞平 欧阳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60,共7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运动能力的康复治疗越来越重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向下肢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逐步应用于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脑卒中等神经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面向下肢...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运动能力的康复治疗越来越重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向下肢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逐步应用于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脑卒中等神经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面向下肢的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非线性的复杂机械装置,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本综述根据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治疗部位分三个方面阐述了面向下肢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面向下肢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外骨骼机器人 康复 应用
下载PDF
依普黄酮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涂平生 黄自为 +1 位作者 曾颖 徐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依普黄酮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口服依普黄酮)、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的X线下的骨痂的变化,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 目的探讨依普黄酮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口服依普黄酮)、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的X线下的骨痂的变化,血清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骨形成生化指标及骨强度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BALP、PICP、OC水平显著下降(P<0郾01),而两组骨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郾05)。结论依普黄酮对绝经后妇女可调节骨代谢,促进骨形成,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愈合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依普黄酮 骨折愈合 临床研究 骨质疏松性骨折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骨性碱性磷酸酶 变化情况 检测结果 生化指标 BALP PICP 临床愈合 骨形成 对照组 治疗后 骨强度 骨钙素 统计学 强度差 骨代谢 可调节 试验
下载PDF
雌二醇对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宇红 黄韧 +1 位作者 徐杰 谢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i001,共4页
目的:研究雌二醇在体外原代培养条件下对淀粉样β25~35肽(amyloid-β25-35,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和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采用SD大鼠海马神... 目的:研究雌二醇在体外原代培养条件下对淀粉样β25~35肽(amyloid-β25-35,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和胆碱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采用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Aβ25-35诱导体外海马和隔胆碱能神经元损伤,MTT法比色微量分析较雌二醇对这两种神经元的存活率的影响,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将两种培养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Aβ处理组、雌二醇组、空白对照组。结果:雌二醇可提高海马和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率与Aβ处理组比较,P(<0.05),经雌激素作用后,两种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为103.52%和85.90%,它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胆碱能神经元两者存活率(比较,P<0.05),并可诱导两种神经元Mn-SOD的活性增加(与Aβ处理组比较,P<0.05),分别比Aβ处理组提高了63.76%和131.38%,对隔胆碱能神经元的诱导作用较强(两者活性比较,P<0.05),对CuZn-SOD的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雌二醇对Aβ25~35诱导毒性损伤的海马和隔胆碱能神经元有相似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Mn-SOD活性,促进聚集型的Aβ溶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肽类 海马 胆碱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Aβ_(25-35)对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宇红 黄韧 +1 位作者 徐杰 谢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34-93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Aβ2 5 35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形态学观察。方法 应用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原代培养 ,比较在终浓度为 5μmol/L的Aβ2 5 35作用 48h和 1 0 μmol/L作用 2 4h两...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Aβ2 5 35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形态学观察。方法 应用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原代培养 ,比较在终浓度为 5μmol/L的Aβ2 5 35作用 48h和 1 0 μmol/L作用 2 4h两种情况下 ,神经元的存活情况 ,并用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 终浓度为 5μmol/L的Aβ2 5 35作用 48h、和 1 0 μmol/L作用 2 4h后 ,可使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率下降 ,MTT测定其存活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的 78.91 %及 80 .57%、58.45 %及 61 .45 % ,免疫组化可见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突起明显损伤 ,电镜可见核浓缩等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Aβ2 5 35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有明显毒性作用 ,不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毒性作用有差异 ,但对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毒性无差异性 ,并可引起神经突起损伤 ,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神经元 隔区 AΒ25-35 海马神经元 毒性作用 形态学研究 免疫组化 原代培养 存活 体外培养
下载PDF
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NMDA受体的早期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志博 陈子琏 李峰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290-292,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大脑皮质NMDA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 1 5min、2 0min和 30min组及脑缺血 1 5min再灌流 30min和 2 4h组 ;4血管脑缺血动物模型 ;连续冰... 目的 探讨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大脑皮质NMDA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 1 5min、2 0min和 30min组及脑缺血 1 5min再灌流 30min和 2 4h组 ;4血管脑缺血动物模型 ;连续冰冻冠状切片观察 ,NR1 免疫组化染色特异性地显著NMDA受体的变化 ,图象分析及计算阳性单位PU值。结果 ①单纯脑缺血各组PU值分别为 7 5 5± 1 81、6 91± 2 5 3和 6 0 9± 1 5 0 ,与对照组PU值 9 0 4± 1 5 7相比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②再灌流 30min和 2 4h组PU值分别为 5 76± 2 2 4和 4 73± 1 34,与对照组PU值相比明显减少 36 2 9%~ 4 7 6 8% ,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③再灌流 0min、30min和 2 4h组两两比较 ,除 2 4h和 0min组相比NR1 阳性反应物减少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外 ,其它组别间NMDA受体下降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流早期NMDA受体都存在下行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大脑皮质 NMDA受体 缺血再灌流 神经元损伤
下载PDF
芹黄素对Aβ_(25-35)诱导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宇红 黄韧 +1 位作者 徐杰 谢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6-99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单体芹黄素对体外原代培养条件下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经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80μmol·L-1的芹黄素预处理后,用10μmol·L-1的Aβ2535处理24h,MTT法...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单体芹黄素对体外原代培养条件下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经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80μmol·L-1的芹黄素预处理后,用10μmol·L-1的Aβ2535处理24h,MTT法比较神经元的存活情况、Hochesst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的凋亡,并测定SOD活性及Bclx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芹黄素10、20、40μmol·L-1组可提高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和引起Bclxl蛋白表达的增加,增加MnSOD活性、促进Cu与聚集型Aβ2535结合,而且10、20μmol·L-1芹黄素剂量组与雌二醇抗Aβ2535毒性损伤效果相同(P>0.05)。结论芹黄素对Aβ2535的毒性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Bclxl蛋白表达、增加MnSOD活性、促进Cu与聚集型Aβ2535结合,使之转变成无毒性的可溶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黄素 淀粉样肽 海马 SOD BCL-XL
下载PDF
间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功雄 杨志华 +3 位作者 张海伟 林勇平 徐杰 张春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0-993,共4页
目的 :探索间质干细胞移植在脑梗塞大鼠的脑内分化及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的肋骨骨髓中分离、纯化而获得的间质干细胞 ,经体外培养、扩增、鉴定的同时制造大脑中动脉皮层梗塞的实验动物模型 ;并且 ,在梗塞后 10d移植... 目的 :探索间质干细胞移植在脑梗塞大鼠的脑内分化及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的肋骨骨髓中分离、纯化而获得的间质干细胞 ,经体外培养、扩增、鉴定的同时制造大脑中动脉皮层梗塞的实验动物模型 ;并且 ,在梗塞后 10d移植所鉴定的间质干细胞经免疫组化验证间质干细胞的脑内成活、及神经性分化后 ,在第2周和第 6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间质干细胞在梗塞灶周边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方向分化 ;移植的神经功能评分 ,修复作用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人Aβ_(42)重组抗原的融合表达及Aβ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革 王烈峰 +1 位作者 汪华侨 姚志彬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β-淀粉样蛋白(Aβ42)抗原,建立检测Aβ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方法化学合成Aβ42基因两个互补片段,通过PCR构建人Aβ42基因,克隆至pGEX-2T表达载体中,原核表达并亲和纯化GST-Aβ42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其抗原特异... 目的原核表达β-淀粉样蛋白(Aβ42)抗原,建立检测Aβ抗体的间接ELISA技术。方法化学合成Aβ42基因两个互补片段,通过PCR构建人Aβ42基因,克隆至pGEX-2T表达载体中,原核表达并亲和纯化GST-Aβ42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其抗原特异性。以GST-Aβ42和Aβ42肽分别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Aβ42免疫的大鼠血清中Aβ抗体。结果原核表达的可溶性GST-Aβ42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1000,经亲和纯化后,融合蛋白产量为800mg/L菌液,纯度大于95%;Westernblotting证实纯化的融合抗原与Aβ单抗特异反应;以GST-Aβ42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Aβ抗体灵敏度为2ng/ml;以GST-Aβ42和化学合成的Aβ42分别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Aβ42肽免疫大鼠血清中Aβ抗体滴度,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核表达的GST-Aβ42融合蛋白可替代昂贵的化学合成的Aβ42肽抗原,用于检测Aβ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融合表达 基因表达 克隆 分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Neurturin和NGF联合应用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冷水龙 龙大宏 +1 位作者 洪乐鹏 谢 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3-567,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穹窿-海马伞(FF)切断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这两种因子联合注射到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注射一个月后,取脑进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穹窿-海马伞(FF)切断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将这两种因子联合注射到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注射一个月后,取脑进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垂直支(VDB)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存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F切断一个月后,损伤组损伤侧MS和VDB的NGFR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64.8%和51.4%),MS和VDB的NGFR阳性细胞的面积和周长显著降低(P<0.01),OD值显著增高(P<0.01);NGF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受到保护,NGFR阳性经元数显著高于损伤组损伤侧(P<0.01);联合组损伤侧NGFR阳性神经元也受到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只下降7.3%和15.4%),与损伤组损伤侧比较NGFR阳性细胞数增加了57.4%和36.0%(P<0.01),也明显高于NGF组(P<0.05);细胞形态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细胞膜受体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neurturin和NGF联合应用和NGF单独应用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穹窿-海马伞 胆碱能神经元 老年性痴呆模型鼠 侧脑室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平生 徐杰 +2 位作者 汪华侨 黄自为 曾颖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08-109,112,共3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对去势大鼠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卵巢摘除后3个月开始制作左侧股骨中段闭合骨折内固定手术模型,并分为骨折组和骨折用药组,每组各20只骨折用药组注射金雀异黄酮,分别于大鼠折骨后15和30dX射...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对去势大鼠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卵巢摘除后3个月开始制作左侧股骨中段闭合骨折内固定手术模型,并分为骨折组和骨折用药组,每组各20只骨折用药组注射金雀异黄酮,分别于大鼠折骨后15和30dX射线摄片、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鄄AL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等骨形成生化指标,并与骨折组比较。结果骨折用药组骨痂形成量多,骨折线模糊或消失,B鄄ALP、PICP和BGP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金雀异黄酮可调节骨代谢,促进骨形成,加快大鼠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雌激素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下载PDF
Aβ_(25-35)对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毒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宇红 黄韧 +1 位作者 徐杰 谢瑶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04-505,508,共3页
目的探讨Aβ2 5-3 5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神经元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 ,用Aβ2 5-3 5诱导大鼠海马和隔区神经元损伤 ,MTT法比较两种神经元的存活率 ,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并测定SOD活性的改变。结果Aβ2 5-3 5可使海... 目的探讨Aβ2 5-3 5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神经元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 ,用Aβ2 5-3 5诱导大鼠海马和隔区神经元损伤 ,MTT法比较两种神经元的存活率 ,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并测定SOD活性的改变。结果Aβ2 5-3 5可使海马和隔区神经元的存活率下降 ,发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对两种神经元的Mn SOD的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可使海马神经元CuZn SOD活性明显下降。结论Aβ2 5-3 5具有神经毒性 ,它对两种神经元的损伤程度相似 ,无细胞差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肽 海马 隔区 神经毒
下载PDF
拓扑替康对鼻咽癌体外放射后拓扑异构酶Ⅰ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芬 范海虹 +2 位作者 邹俊涛 文庆莲 吴敬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对鼻咽癌体外放射后拓扑异构酶Ⅰ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拓扑替康对鼻咽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的分子水平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人鼻咽癌高分化细胞系(CNE-I)经照射及照射加拓扑替康(...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对鼻咽癌体外放射后拓扑异构酶Ⅰ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拓扑替康对鼻咽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的分子水平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人鼻咽癌高分化细胞系(CNE-I)经照射及照射加拓扑替康(topotecan)后其中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O-I)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在1、2、3、4、6、8、10Gy剂量下TOPO-I基因mRNA水平(copies/μl)分别为152566±1.3、16694±1.1、11770±1.1、2112±1.2、1699±1.3、2.98±1.0、1.69+1.1,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加药组在相同剂量下其mRNA水平(copies/μl)分别为35150±1.1、4578±1.1、2795±1.2、403±1.9、45±2.1、2.87±1.1、1.53±1.0.较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3、4、6 Gy剂量下,照射加药组较单纯照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10 Gy剂量下,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照射剂量下,拓扑替康可能通过降低CNE-I细胞中TOPO-I基因表达水平来达到放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替康 放射增敏 荧光定量RT—PCR 拓扑异构酶Ⅰ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泽良 何宏文 +2 位作者 曲怀刚 张圆圆 袁群芳 《解剖学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沉积的影响,为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采默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AM-P/8小鼠16只(6月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灌服当归芍药散水煎液1个月。用六胺银法显示淀粉样颗粒,对银染...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沉积的影响,为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采默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AM-P/8小鼠16只(6月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灌服当归芍药散水煎液1个月。用六胺银法显示淀粉样颗粒,对银染颗粒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银染颗粒主要成群分布于海马;治疗组和预防组的颗粒直径,面积和灰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结论当归芍药散可减少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的大小和密度,显示当归芍药散对脑内淀粉样颗粒的沉积可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当归芍药散 Β-淀粉样蛋白 快速老化小鼠 六胺银法染色颗粒
下载PDF
穹窿海马伞损伤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17
作者 童健尔 刘学政 +1 位作者 阮奕文 姚志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横断大鼠穹窿海马伞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1999-01/2000-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3个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4只,损伤组和损伤对照组分别按术后存活时间分为1,3,5,7,10,15... 目的:观察横断大鼠穹窿海马伞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1999-01/2000-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3个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4只,损伤组和损伤对照组分别按术后存活时间分为1,3,5,7,10,15,20和30d组,每组各4只。开颅制作动物模型,损伤组横向切断右半侧穹窿海马伞;损伤对照组横向切断穹窿海马伞上方的皮质和胼胝体。正常组腹腔注射5-嗅-2-脱氧尿嘧啶50mg/kg3次,每次间隔4h,于末次注射后12h处死动物;损伤组和损伤对照组于手术后第1,3,5,7,10,15,20和30天腹腔注射5-嗅-2-脱氧尿嘧啶(50mg/kg)3次,每次间隔4h,于末次注射后12h处死动物。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液经左心室灌注固定。冰冻切片机进行连续冠状切片,片厚40μm。4套相邻切片分别用于5-嗅-2-脱氧尿嘧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5-嗅-2-脱氧尿嘧啶和Nestin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结果:①正常组前脑室管膜下区含有少量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室管膜下区背外侧角,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较浅。②损伤组损伤侧前脑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显著增加。损伤后第1天,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变化不明显。第3天,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开始增加。第5天,内侧壁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细胞排列密集,层数增加,细胞核染色加深。第10天,背外侧角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细胞核大小不均、深染。从损伤后第13天起,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到第30天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的情况与正常组相同。损伤对侧的室管膜下区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只有少量的增加。③从损伤后第10天起,在前脑损伤侧室管膜下区背外侧角外上方的胼胝体中可见一些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显示为5-嗅-2-脱氧尿嘧啶和Nestin染色阳性,5-嗅-2-脱氧尿嘧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阴性。损伤后第15天,在前脑和损伤平面之间的冠状切面上,背外侧角外上方的胼胝体中仍见一些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损伤后第20天,在损伤切面上,在室管膜下区上方靠近损伤区的胼胝体中可见一些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细胞核呈梭形,长轴与横行的胼胝体纤维一致,并已有部分细胞进入损伤区。④损伤对照组损伤后各时间点损伤区、室管膜下区背外侧角及外侧壁的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的变化与损伤组基本相同,但室管膜下区内侧壁未见5-嗅-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增加的改变。结论:穹窿海马伞损伤诱导室管膜下区神经前体细胞大量增殖,增殖细胞沿胼胝体向损伤区迁移,可能参与脑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尿嘧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华林 谭树芬 +6 位作者 刘长波 徐杰 谢辉 崔如健 陈秀萌 杨热电 黄元寿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3-105,116,共4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SD乳鼠GMC为研究对象,用UⅡ刺激GMC,Fluo3/AM荧光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动态测定GMC内游离钙浓度变化...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SD乳鼠GMC为研究对象,用UⅡ刺激GMC,Fluo3/AM荧光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动态测定GMC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结果UⅡ激发GMC内[Ca2+]i升高作用分2个时相,即瞬时峰值升高时相和缓慢持久升高时相,对峰值升高呈剂量依赖方式,在10-10mol/L^10-7mol/L范围内引起峰值升高,且随着剂量增加,幅度增大。硝苯地平和无钙缓冲液对UⅡ激发GMC内[Ca2+]i瞬时峰值升高无作用,但可完全阻止缓慢持久升高时相出现。结论UⅡ激发GMC内[Ca2+]i浓度瞬时峰值升高时相是由细胞内储存钙释放介导的,而缓慢持久升高时相是由细胞外钙流入增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 大鼠
下载PDF
Neurturin对体外培养的GABA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
19
作者 冷水龙 龙大宏 +2 位作者 洪乐鹏 叶秉坤 谢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5-628,共4页
为探讨neurturin(NRTN)、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海马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neurturin和NGF对体外培养海马的γ氨基丁酸能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显示:培养4d时,NRTN... 为探讨neurturin(NRTN)、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海马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neurturin和NGF对体外培养海马的γ氨基丁酸能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显示:培养4d时,NRTN组的γ氨基丁酸能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突起数、胞体面积和最长突起长度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GF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GF+NRTN组突起数多于NRTN组(P<0.05);培养8 d时,NRTN组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仍有明显差异(P<0.05),NGF+NRTN组突起数仍多于NRTN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neurturin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γ氨基丁酸能阳性神经元生长发育有营养作用,但NGF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γ氨基丁酸能阳性神经元无神经营养作用;neurturin和NGF的联合应用并不比单独使用neurturin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生长发育 新生大鼠 海马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在脑梗死大鼠脑内分化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英文)
20
作者 吴功雄 杨志华 +2 位作者 张海伟 林勇平 徐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55-257,F003,共4页
背景:间质干细胞的多向潜能性研究目前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至不同定位组织后是否有向其组织分化并产生相应的功能?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脑皮质缺血性梗死灶的周围,观察其向神经分化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 背景:间质干细胞的多向潜能性研究目前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至不同定位组织后是否有向其组织分化并产生相应的功能?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脑皮质缺血性梗死灶的周围,观察其向神经分化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材料:实验于2002-11/2003-11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造模的梗死组32只和不造模的对照组16只。梗死组又随机分成移植组16只和磷酸盐缓冲液组16只;以前囟为参考点,尾侧3mm旁开1.5mm,深度2.0~3.0mm,分别移植5μL(5×104L-1)间质干细胞或磷酸盐缓冲液。方法:从非血液系统疾病的胸外科手术中摘取的肋骨骨髓中分离、纯化而获得的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各组大鼠在移植后第2,6周末麻醉,对标本移植部位进行25μm连续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的表达,评估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随机抽取移植组8只大鼠,磷酸盐缓冲液组8只大鼠,在移植前和移植后2,6周末用横木行走试验评分法观察大鼠全身状态和反应能力,对照组16只大鼠与移植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同时测评。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脑皮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的表达。②横木行走试验评定大鼠运动功能。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第2周末移植间质干细胞位置可见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表达呈现阳性。第6周末移植间质干细胞位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表达也呈出阳性。而磷酸盐缓冲液组相应注射部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表达均为阴性。②对照组无明显神经症状,评分均为9分。移植2周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犤(6.7±0.9)分,(5.3±1.0)分,(P<0.05)犦。移植6周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也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犤(8.9±1.1)分,(7.2±0.8)分,(P<0.05)犦。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在中枢神经系统有趋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表达了某些神经元胶质细胞的特性。移植组大鼠横木行走试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并显示出明显的神经功能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干细胞 骨髓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