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在儿童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梁茂金 郑亿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613,共3页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应用 儿童 加工过程 时间分辨率 ERP 神经系统 时间间隔
下载PDF
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茂金 郑亿庆 +2 位作者 杨海弟 张志刚 陈俊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因听觉障碍尤其在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困难的患者10例作为患者组,正常对照组为性别、年龄匹配的无听力及交流障碍的健康志愿者20例,所有患者及志愿者纯音听阈、... 目的初步探讨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因听觉障碍尤其在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困难的患者10例作为患者组,正常对照组为性别、年龄匹配的无听力及交流障碍的健康志愿者20例,所有患者及志愿者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畸变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均无异常。两组分别在安静和噪声背景下行128导联言语刺激音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检测,比较两组的ERP成分P1-N1-P2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安静背景下,两组均能诱出P1-N1-P2和MMN,患者组MMN潜伏期为221.8±23.9 ms,较正常对照组(200.4±28.1 ms)延长(P<0.05);噪声背景下,2名患者的P1-N1-P2及MMN不能分辨;患者组及对照组的MMN潜伏期分别为267.1±27.8和233.4±25.8 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安静及噪声背景下,P1-N1-P2潜伏期及波幅、MMN的波幅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音听阈正常的言语交流障碍患者MMN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其中枢处理能力可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流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分析 P1-N1-P2 失匹配负波
下载PDF
相关视觉刺激抑制听觉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浩 梁茂金 +8 位作者 张雪媛 蔡跃新 陈玲 郑亿庆 杨海弟 陈穗俊 张志钢 李小兰 黄茵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通过视(口形)-听(声音)联合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研究,结合脑地形图分析,探讨视-听联合刺激的皮层处理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正常青年志愿者19名,年龄22-30岁,予行标准刺激(元音[a])和变异刺激(元音[i])的视-听联合刺激及单独视... 目的通过视(口形)-听(声音)联合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研究,结合脑地形图分析,探讨视-听联合刺激的皮层处理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正常青年志愿者19名,年龄22-30岁,予行标准刺激(元音[a])和变异刺激(元音[i])的视-听联合刺激及单独视觉、单独听觉刺激ERP检查。比较三种刺激条件下诱出的ERP的差异。结果视-听联合标准刺激能诱发视觉刺激N1波和N2以及听觉刺激在600ms左右出现的正向波(P1波)。视-听联合刺激与单纯视觉刺激诱出的波形一致性较好,潜伏期、波幅均无显著差异。但视-听联合刺激的听觉P1波较单纯听觉刺激P1波的波幅减弱(P=0.04),且脑地形图显示视-听联合刺激的听觉P1波分布向视觉中枢靠近。结论视觉刺激对同意义听觉反应有抑制作用,且相关视觉刺激能使听觉刺激激活的区域向视觉靠近,提示在听觉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能避免视觉刺激(唇读)的康复效果更佳,但相关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联合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皮层可塑性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4
作者 梁茂金 郑亿庆 +7 位作者 张志钢 许耀东 区永康 陈穗俊 杨海弟 黄秋红 邱泽恒 陈玲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59-1761,1764,共4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疾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症状性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有耳闷塞感,伴或不伴听力下降,鼓膜检查无明显异常)22例(3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5例(20耳)。所有患者术前咽鼓管测压(TMM)均证实为咽鼓管...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疾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症状性咽鼓管功能不良患者(有耳闷塞感,伴或不伴听力下降,鼓膜检查无明显异常)22例(3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5例(20耳)。所有患者术前咽鼓管测压(TMM)均证实为咽鼓管功能不良,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用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对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耳内水泡声、耳鸣等进行主观症状评估,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评分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TMM及鼓膜积液恢复情况。结果:术前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VAS评分为8.2±1.4、6.2±1.2,术后1周VAS评分为2.0±1.2、3.1±0.8,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1个月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症状持续消失,术后6个月症状无反复。TMM正常R值比例显著提高。单纯咽鼓管不良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效率为95.0%。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短期治疗效果良好,可能为解决咽鼓管功能障碍疾病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咽鼓管功能不良 中耳炎 伴诊出液 膨胀不全 内陷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