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再论--尼古拉·哈特曼与伦常价值质料的现象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梁康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1,共13页
尼古拉·哈特曼属于现象学运动的边缘人物。但他的确可以被视为现象学的伦理学或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主要的和系统的构建者。他的伦理学通常会带有两个不同的名称:伦常价值的现象学和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这两个名字指称的是同一个对象,... 尼古拉·哈特曼属于现象学运动的边缘人物。但他的确可以被视为现象学的伦理学或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主要的和系统的构建者。他的伦理学通常会带有两个不同的名称:伦常价值的现象学和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这两个名字指称的是同一个对象,但重点不同:前者强调方法,后者偏重内容;前者主要与胡塞尔有关,后者则更多源自舍勒。哈特曼本人的相关伦理学思考既有助于对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的基本要素的把握,也有助于一门价值回应的现象学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的伦理学 伦常现象学 价值回应 哈特曼 胡塞尔 舍勒 希尔德勃兰特
原文传递
爱的秩序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克斯·舍勒 倪梁康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239-283,共45页
'爱的秩序'的规范性含义和描述性含义我处在一个无可估量的感性客体与精神客体的世界中,它们将我的心与我的激情置于永无止息的运动之中。我知道,以感知与思考的方式为我所认识的对象,以及我所欲、所选、所做、所为、所成就的一... '爱的秩序'的规范性含义和描述性含义我处在一个无可估量的感性客体与精神客体的世界中,它们将我的心与我的激情置于永无止息的运动之中。我知道,以感知与思考的方式为我所认识的对象,以及我所欲、所选、所做、所为、所成就的一切,都依赖于我心的运动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秩序 无限性 明见性 爱与恨 状态性 精神客体 存在者
原文传递
从比较的时代走向均衡的时代——第十四届国际舍勒思想研讨会开幕致辞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任之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435-441,共7页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向诸位国内外的师长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我们今天汇聚在这里,召开第十四届国际舍勒思想研讨会。这对于我而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向诸位国内外的师长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我们今天汇聚在这里,召开第十四届国际舍勒思想研讨会。这对于我而言尤为特别,我相信对于在座各位而言也会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研讨会
原文传递
表象的崩塌
4
作者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朱刚 蒋春霞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227-243,共17页
遇到一个人,就是被一个谜搅得惊醒不安。在与胡塞尔接触时,这个谜就是他的工作之谜。尽管我们在他家中可以感受到相对单纯的热情好客,但是在他本人这里人们遇到的却总是现象学。我的回忆要追溯到青年时代。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胡塞尔已经... 遇到一个人,就是被一个谜搅得惊醒不安。在与胡塞尔接触时,这个谜就是他的工作之谜。尽管我们在他家中可以感受到相对单纯的热情好客,但是在他本人这里人们遇到的却总是现象学。我的回忆要追溯到青年时代。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胡塞尔已经是在他的神话中向我显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纯粹逻辑 观念论 意向相关项 意向性 存在者 现象学分析 对象化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迷恋真理——回忆埃德蒙德·胡塞尔
5
作者 埃迪·奥伊肯-埃尔德希克 倪梁康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247-255,共9页
我从未见过一个比他更认真严肃的人。尽管如此,我们的友谊还是轻松愉快的。在成熟、智慧的年长者与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我们认识时,胡塞尔已近七十,我差不多三十。现在,当我在谈论他时,我一再地看到这位哲人用他仁慈而透彻的... 我从未见过一个比他更认真严肃的人。尽管如此,我们的友谊还是轻松愉快的。在成熟、智慧的年长者与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之间的友谊。我们认识时,胡塞尔已近七十,我差不多三十。现在,当我在谈论他时,我一再地看到这位哲人用他仁慈而透彻的目光盯着我,与此同时却有对这个人的几个有趣回忆无可阻挡地涌现给我。要将这两个视角结合为一实非易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埃德蒙
原文传递
“爱的秩序”与“心的逻辑”——从奥古斯丁、帕斯卡尔到舍勒的“西方心学”疏论
6
作者 张任之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1年第2期34-58,共25页
引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当中,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撰写了一篇题为“爱的秩序”(Ordo Amoris)的论文(约写于1914—1916)①。在这篇其生前并未发表的遗稿中,舍勒对“爱的秩序”这一概念展开了多维度的细致探究,同时也关注了“爱... 引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当中,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撰写了一篇题为“爱的秩序”(Ordo Amoris)的论文(约写于1914—1916)①。在这篇其生前并未发表的遗稿中,舍勒对“爱的秩序”这一概念展开了多维度的细致探究,同时也关注了“爱的秩序”之“失序”的问题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1921年,在其为《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一书的第二版所写的前言中,与“爱的秩序”一文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秩序 奥古斯丁 价值伦理学 帕斯卡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 舍勒 心学 形式主义
原文传递
胡塞尔的范畴直观概念
7
作者 迪特·洛玛尔 张任之(译)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0年第2期229-260,共32页
一、什么充实了思考的范畴因素?胡塞尔试图用他的范畴直观理论表达的问题可以用例子很容易地说明。比如说,我断言"书在桌上"或"桌子是绿色的"。在这些表达中出现了在感性感知中很容易就能充实的因素,如书、桌子和... 一、什么充实了思考的范畴因素?胡塞尔试图用他的范畴直观理论表达的问题可以用例子很容易地说明。比如说,我断言"书在桌上"或"桌子是绿色的"。在这些表达中出现了在感性感知中很容易就能充实的因素,如书、桌子和绿色。但是,是什么将充实给予了"在桌上"或书的"是绿色"?对那些指向"事态"(Sachverhalte)的意向来说,它们可以仅仅被感性感知充实似乎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主题化 发生现象学 意向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