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关于非直谓语句的逻辑系统
1
作者 苏国鑫 《逻辑学研究》 2008年第3期32-40,共9页
非直谓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领域中。在数学中,对集合的最小元的定义是非直谓的。在逻辑中,罗素悖论的产生是由于允许非直谓地定义一个集合,即"所有不包含它自身的集合的集合"。莱布尼兹对"同一性"的定义——"a... 非直谓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领域中。在数学中,对集合的最小元的定义是非直谓的。在逻辑中,罗素悖论的产生是由于允许非直谓地定义一个集合,即"所有不包含它自身的集合的集合"。莱布尼兹对"同一性"的定义——"a与b是相同实体当且仅当对所有性质f,如果f(a)则f(b),反之亦然"——是非直谓的。罗素构造分歧类型论的动机不是来自形式系统的悖论,而是来自日常语言中的悖论。本文的目标是构造一个量化命题逻辑来刻画关于特定的非直谓语句的推理。一个非直谓语句的表达预设了一个语句集,一个典型的非直谓语句是"拿破仑具备一名伟大将军的所有德性"(罗素的例子)。本文所关注的是"一阶"非直谓语句,即仅预设直谓语句集的非直谓语句。非直谓语句的一个性质是:一个非直谓语句等价于它所预设的语句集中的成员(可能无穷)的合取。这一性质需要在要构造的逻辑系统的句法中被表达出来,而针对此本文所采用的手段是在命题逻辑系统的符号中加入"命题量词",也就是说本文要构造一个量化命题逻辑系统。在形式化部分,本文给出了这个逻辑的句法、语义、希尔伯特公理系统和它的完全性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系统 谓语句 罗素悖论 命题逻辑 “同一性” 形式系统 日常语言 文化景观
下载PDF
不同水平汉语二语者句子阅读加工中的语义整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洪炜 张晓敏 冯聪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二语学习者阅读时的语义整合能力直接影响二语阅读的效率。本研究通过句图匹配任务考察初始习得年龄较晚的汉语二语者句子阅读加工中的心理模拟程度,以揭示其阅读加工中的语义整合能力。实验发现,汉语二语者在句子阅读理解加工中能够产... 二语学习者阅读时的语义整合能力直接影响二语阅读的效率。本研究通过句图匹配任务考察初始习得年龄较晚的汉语二语者句子阅读加工中的心理模拟程度,以揭示其阅读加工中的语义整合能力。实验发现,汉语二语者在句子阅读理解加工中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模拟,表明他们在阅读时具备快速语义整合的能力;但语义整合能力受汉语二语熟练程度的调节,高级水平学习者的语义整合能力与汉语母语者没有显著差异,而中级水平学习者的语义整合能力则显著弱于母语者和高级水平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整合 阅读加工 心理模拟 汉语二语水平
原文传递
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兼答欣提卡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任远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84,共8页
欣提卡主张,前期维特根斯坦的指称观与新指称理论高度相似,进而暗示新指称理论存在着重要理论缺陷。通过批判性地考察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指称观和分析《逻辑哲学论》中的名称和对象之关系,本文指出前期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迥然有别,... 欣提卡主张,前期维特根斯坦的指称观与新指称理论高度相似,进而暗示新指称理论存在着重要理论缺陷。通过批判性地考察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指称观和分析《逻辑哲学论》中的名称和对象之关系,本文指出前期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迥然有别,从而对欣提卡的哲学问题给出了答复。通过对《哲学研究》中关于直接指称表达式讨论的分析,本文指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指示词和专名的性质作出了区分,其指称关系主张具有消去论特征。本文还进一步批评了那种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是指称的描述主义者的流行观点,并指出语境原则是贯穿前后期维特根斯坦指称论述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新指称理论 名称 描述主义 语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