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垂直植被带表土孢粉散布规律
被引量:
4
1
作者
龙香月
黄康有
+4 位作者
陈聪
谢德豪
水坤春
李宏卫
郑卓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5-1020,共16页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武...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武夷山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主要孢粉种类的空间散布规律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武夷山脉表土孢粉组合整体上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对应的现代植被群系及其垂直分布特点,优势的孢粉种类包括松属、柯属-栲属、常绿栎属、杉科、木荷属、芸香科、冬青属、蔷薇科、禾本科和蒿属等,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孢粉组合特征,并且自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450 m)孢粉组合以栲属-柯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木荷属、冬青属、禾本科和芒萁为主;中海拔地区(450~1850 m)常见栲属-柯属、松属、杉科、铁杉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1850~2200 m)山顶的优势孢粉种类为松属、禾本科和芒萁等。(2)RDA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将表土孢粉样品划分至各自群落,年均温(MAT)、年均相对湿度(MAH)、年均降雨量(MAP)、最冷月降水(Mpco)和最热月降水(Mpwa)是影响武夷山地区现代花粉分布特征的重要气候因子。(3)花粉代表性分析显示,栲属-柯属、松属、常绿栎属和蒿属均具有超代表性,代表性较低的属种主要有铁杉属和禾本科。(4)武夷山山麓地区植被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花粉种类较少,孢粉组合以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松属、禾本科和芒箕等种类为主要特征。上述结果揭示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表土孢粉在垂直植被带上具有显著差异,孢粉散布规律主要受研究区植被组成、生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孢粉
冗余分析(RDA)
气候因子
武夷山
亚热带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沅水砂矿金刚石类型、形貌学特征及其对形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
5
2
作者
薄昊楠
丘志力
+6 位作者
陆太进
陈华
黄远成
邓小芹
马瑛
杨瀚
钱佳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7,共13页
天然金刚石的形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刚石形成时深部源区地球化学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砂矿金刚石则会因为二次搬运、沉积等环境改变而形成叠加的形貌特征,依据其蚀像形貌,可以探索金刚石在地壳表面存留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搬运过程。对...
天然金刚石的形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刚石形成时深部源区地球化学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砂矿金刚石则会因为二次搬运、沉积等环境改变而形成叠加的形貌特征,依据其蚀像形貌,可以探索金刚石在地壳表面存留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搬运过程。对湖南现代河流小颗粒砂矿金刚石样品晶体形态、表面微形貌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表面蚀像形态丰富且清晰,金刚石在经历地表沉积搬运后表面特征仍保留较好,表明其地壳的存留及搬运时间较短。部分样品(111)面呈现复三角形形状,晶面出现较多三角形和少数六边形蚀像,反映其寄主岩石岩浆喷发时相对富H_2O流体。结合扬子克拉通已发现含金刚石微粒钾镁煌斑岩的事实,推测湖南砂矿金刚石原生矿寄主岩石更大可能是类似钾镁煌斑岩的岩石。结合湖南砂矿金刚石晶体形貌、包裹体等方面特征与西澳金刚石存在相似性、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与扬子克拉通之间存在的联系等,暗示至少部分湖南砂矿金刚石的来源和西澳金刚石的源区具有内在联系,其最早的形成时间应该不早于古元古代,更大可能和新元古代板块聚合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现代河流砂矿
形貌学特征
源区及来源
湖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
3
作者
余晨颖
张健
+2 位作者
尹常青
刘锦
陈国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9,共16页
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事件记录一直是华夏地块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华夏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岭及闽浙沿海地区,对于粤东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等手段,旨在探讨华...
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事件记录一直是华夏地块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华夏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岭及闽浙沿海地区,对于粤东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等手段,旨在探讨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机制及其大地构造环境。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表明,凤凰山岩体的岩石组合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6±2) Ma和(158±3) Ma,为晚侏罗纪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组花岗岩均具有高硅(SiO 2=72.66%~ 76.63%)、富碱(Na 2O+K 2O =7.89%~ 9.43%)、低镁(MgO=0.05%~ 0.54%)和弱过铝质(ASI=1.02 ~ 1.04)的特征,富集Rb、Th、U等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且P 2O 5含量与SiO 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显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应属于弱分异I型花岗岩,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异指数较大(DI=93.91 ~ 95.74)、固结指数较小(SI=0.48 ~ 0.66),Rb/Sr(=99.12 ~ 243.75)和Rb/Ba(=67.45 ~ 203.80)比值较高、Eu负异常强烈(δ Eu=0.01 ~ 0.02),稀土元素配分图呈“海鸥式”分布,应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ε Hf ( t )分别变化在-8.4 ^-5.4和-9.4 ^-7.0;二阶段Hf模式年龄 T DM2 变化范围分别在1 545 ~ 1 741 Ma和1 648 ~ 1 804 Ma,表明两者都是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结合该时期区域构造背景,推断凤凰山岩体可能发育在与大洋俯冲板片后撤断离相关的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下,是地壳拉张减薄引起幔源岩浆底侵,带来大量热量,导致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
U-PB年代学
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垂直植被带表土孢粉散布规律
被引量:
4
1
作者
龙香月
黄康有
陈聪
谢德豪
水坤春
李宏卫
郑卓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
科学与
工程
广东省
实验室
广东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地质
调查院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5-1020,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41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1002)
第四纪冰期旋回对南岭生物多样性影响调查研究项目(2021GJGY001)。
文摘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武夷山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主要孢粉种类的空间散布规律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武夷山脉表土孢粉组合整体上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对应的现代植被群系及其垂直分布特点,优势的孢粉种类包括松属、柯属-栲属、常绿栎属、杉科、木荷属、芸香科、冬青属、蔷薇科、禾本科和蒿属等,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孢粉组合特征,并且自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450 m)孢粉组合以栲属-柯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木荷属、冬青属、禾本科和芒萁为主;中海拔地区(450~1850 m)常见栲属-柯属、松属、杉科、铁杉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1850~2200 m)山顶的优势孢粉种类为松属、禾本科和芒萁等。(2)RDA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将表土孢粉样品划分至各自群落,年均温(MAT)、年均相对湿度(MAH)、年均降雨量(MAP)、最冷月降水(Mpco)和最热月降水(Mpwa)是影响武夷山地区现代花粉分布特征的重要气候因子。(3)花粉代表性分析显示,栲属-柯属、松属、常绿栎属和蒿属均具有超代表性,代表性较低的属种主要有铁杉属和禾本科。(4)武夷山山麓地区植被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花粉种类较少,孢粉组合以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松属、禾本科和芒箕等种类为主要特征。上述结果揭示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表土孢粉在垂直植被带上具有显著差异,孢粉散布规律主要受研究区植被组成、生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表土孢粉
冗余分析(RDA)
气候因子
武夷山
亚热带地区
Keywords
surface pollen
Redundancy Analysis
climatic variables
Wuyi mountains
subtropical area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沅水砂矿金刚石类型、形貌学特征及其对形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
5
2
作者
薄昊楠
丘志力
陆太进
陈华
黄远成
邓小芹
马瑛
杨瀚
钱佳琪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
地质
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
重点
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
贵州省地矿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473030
41272086
41703028)
文摘
天然金刚石的形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刚石形成时深部源区地球化学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砂矿金刚石则会因为二次搬运、沉积等环境改变而形成叠加的形貌特征,依据其蚀像形貌,可以探索金刚石在地壳表面存留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搬运过程。对湖南现代河流小颗粒砂矿金刚石样品晶体形态、表面微形貌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表面蚀像形态丰富且清晰,金刚石在经历地表沉积搬运后表面特征仍保留较好,表明其地壳的存留及搬运时间较短。部分样品(111)面呈现复三角形形状,晶面出现较多三角形和少数六边形蚀像,反映其寄主岩石岩浆喷发时相对富H_2O流体。结合扬子克拉通已发现含金刚石微粒钾镁煌斑岩的事实,推测湖南砂矿金刚石原生矿寄主岩石更大可能是类似钾镁煌斑岩的岩石。结合湖南砂矿金刚石晶体形貌、包裹体等方面特征与西澳金刚石存在相似性、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与扬子克拉通之间存在的联系等,暗示至少部分湖南砂矿金刚石的来源和西澳金刚石的源区具有内在联系,其最早的形成时间应该不早于古元古代,更大可能和新元古代板块聚合过程有关。
关键词
金刚石
现代河流砂矿
形貌学特征
源区及来源
湖南
Keywords
diamond
modern river placer
morphology
provenance and origin
Hunan
分类号
P578.16 [天文地球—矿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
3
作者
余晨颖
张健
尹常青
刘锦
陈国楷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9,共16页
基金
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16ZT06N331)
文摘
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事件记录一直是华夏地块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华夏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岭及闽浙沿海地区,对于粤东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等手段,旨在探讨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机制及其大地构造环境。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表明,凤凰山岩体的岩石组合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6±2) Ma和(158±3) Ma,为晚侏罗纪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组花岗岩均具有高硅(SiO 2=72.66%~ 76.63%)、富碱(Na 2O+K 2O =7.89%~ 9.43%)、低镁(MgO=0.05%~ 0.54%)和弱过铝质(ASI=1.02 ~ 1.04)的特征,富集Rb、Th、U等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且P 2O 5含量与SiO 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显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应属于弱分异I型花岗岩,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异指数较大(DI=93.91 ~ 95.74)、固结指数较小(SI=0.48 ~ 0.66),Rb/Sr(=99.12 ~ 243.75)和Rb/Ba(=67.45 ~ 203.80)比值较高、Eu负异常强烈(δ Eu=0.01 ~ 0.02),稀土元素配分图呈“海鸥式”分布,应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ε Hf ( t )分别变化在-8.4 ^-5.4和-9.4 ^-7.0;二阶段Hf模式年龄 T DM2 变化范围分别在1 545 ~ 1 741 Ma和1 648 ~ 1 804 Ma,表明两者都是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结合该时期区域构造背景,推断凤凰山岩体可能发育在与大洋俯冲板片后撤断离相关的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下,是地壳拉张减薄引起幔源岩浆底侵,带来大量热量,导致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
关键词
燕山期
U-PB年代学
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Keywords
Yanshanian
U-Pb chronology
I-type granites
geochemistry
Hf isotopes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垂直植被带表土孢粉散布规律
龙香月
黄康有
陈聪
谢德豪
水坤春
李宏卫
郑卓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南沅水砂矿金刚石类型、形貌学特征及其对形成过程的指示
薄昊楠
丘志力
陆太进
陈华
黄远成
邓小芹
马瑛
杨瀚
钱佳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
余晨颖
张健
尹常青
刘锦
陈国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