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跨文化说理中的沉默——基于对中德大学生互助学习的会话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谕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37-151,共15页
沉默作为一个非言语不发音的空符号,在跨文化说理中是双方说理规则发生冲突时的常见言语标示。它在互动现象中易于捕捉、在规则层面便于分析。沉默研究还能服务于规范性的说理评价。对沉默却鲜有系统研究。本文结合逻辑学、会话分析与... 沉默作为一个非言语不发音的空符号,在跨文化说理中是双方说理规则发生冲突时的常见言语标示。它在互动现象中易于捕捉、在规则层面便于分析。沉默研究还能服务于规范性的说理评价。对沉默却鲜有系统研究。本文结合逻辑学、会话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学中的相关研究,对中德大学生跨文化说理中沉默的构建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并比较双方文化特定的说理规则,并提炼一套跨文化说理中的沉默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跨文化说理 空符号 构建
下载PDF
伊达·普法伊法《一位女士的环球之旅》中的中国形象与身份认同
2
作者 郑家欣 《海峡人文学刊》 2022年第4期68-75,155,共9页
奥地利旅行家伊达·普法伊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环球旅行的女性。她的游记《一位女士的环球之旅》从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一幅既野蛮又华丽的中国文化景观,深刻影响了当时欧洲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本文尝试以性别、阶级、种族为切入点... 奥地利旅行家伊达·普法伊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环球旅行的女性。她的游记《一位女士的环球之旅》从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一幅既野蛮又华丽的中国文化景观,深刻影响了当时欧洲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本文尝试以性别、阶级、种族为切入点,分析普法伊法《一位女士的环球之旅》中的中国形象,从形象表征的意指实践揭示背后复杂的历史成因和投射的多重文化政治意蕴,进而探讨中国文化在参与欧洲文化身份建构的角色,并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异国形象构建对个体身份认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达·普法伊法 游记 中国形象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卡夫卡对古希腊神话的重塑与新创
3
作者 杨劲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8,共11页
卡夫卡晚期创作、生前未发表的三则短篇《塞壬的沉默》《普罗米修斯》和《海神波塞冬》对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人物形象及其故事进行了解构和重组。论文对这三部作品逐一进行阐释,呈现卡夫卡的神话重塑和新创如何以多重版本瓦解神话文类... 卡夫卡晚期创作、生前未发表的三则短篇《塞壬的沉默》《普罗米修斯》和《海神波塞冬》对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人物形象及其故事进行了解构和重组。论文对这三部作品逐一进行阐释,呈现卡夫卡的神话重塑和新创如何以多重版本瓦解神话文类的神圣性、可信度,掏空神话中的丰沛感性、英雄斗志、审美诱惑,消解神话的叙事法则、偶像意涵,不断颠倒和旋转对于人与世的观照视角,借助文本所营造的滑谬以及故事新编谜一般的不可穷究,撼动欧洲文学的根基,提供关于人与神存在的另类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古希腊 神话 塞壬 波塞冬 普罗米修斯
原文传递
德语非施事描述方式的主要形式及其语言实现
4
作者 王蓓蓓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2-358,共7页
非施事描述方式通过非施事关联描述视角对事物和事件进行描述。通过研究德语中被动态、中间结构和作格结构的语法自然属性、句法和语义结构以及结构间的亲缘关系,本文提出,这三种结构是德语实现非施事关联视角的三种主要方式。它们以各... 非施事描述方式通过非施事关联描述视角对事物和事件进行描述。通过研究德语中被动态、中间结构和作格结构的语法自然属性、句法和语义结构以及结构间的亲缘关系,本文提出,这三种结构是德语实现非施事关联视角的三种主要方式。它们以各自相应的动词形态,以非施事关联视角为出发点,从不同的侧面为该视角的语言实现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施事描述方式 被动态 中间结构 作格结构
原文传递
20世纪德语先锋叙事文学一瞥
5
作者 杨劲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3,共8页
"经典先锋"指1910-1930年间的文学和艺术潮流,由此派生出二战之后约30年间的"新先锋"称谓。本文聚焦于20世纪先锋文学这两个鼎盛期,并简述这之前和之后的显著的先锋现象,以便深入探讨德语叙事文学的先锋特征及其来... "经典先锋"指1910-1930年间的文学和艺术潮流,由此派生出二战之后约30年间的"新先锋"称谓。本文聚焦于20世纪先锋文学这两个鼎盛期,并简述这之前和之后的显著的先锋现象,以便深入探讨德语叙事文学的先锋特征及其来龙去脉、发展流变,勾勒出研究先锋文学的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先锋 叙事文学 达达主义 未来主义 “四七社”
原文传递
永无终结的寻觅与生生不息的对话——评德语文学研究专著《现代时期的文学与宗教》
6
作者 杨劲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德国德语文学研究专家沃尔夫冈·布劳恩加特教授的最新力作探讨文学与宗教从1765年至今的关联与流变,旨在为研究文学中的宗教美学开辟新路。全书主体的三部分分别题为"人类学转向:为人的艺术——同样为人的宗教""艺... 德国德语文学研究专家沃尔夫冈·布劳恩加特教授的最新力作探讨文学与宗教从1765年至今的关联与流变,旨在为研究文学中的宗教美学开辟新路。全书主体的三部分分别题为"人类学转向:为人的艺术——同样为人的宗教""艺术—宗教与宗教—艺术""审美的合群性"。本文依次做一梳理评析,并指出这部德语文学专著的独创性及其为跨学科研究模式带来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文学 宗教 主体性 超验
原文传递
文化学关键词:姿势
7
作者 杨劲 《德语人文研究》 2023年第2期60-71,共12页
本文基于姿势的三方面特征与性质,即身体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视觉性、审美性;表达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模仿性、表演性;表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沟通性、象征性,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探讨姿势在中西文学与艺术中的表现:抒情诗中的姿势;姿势与语言;... 本文基于姿势的三方面特征与性质,即身体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视觉性、审美性;表达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模仿性、表演性;表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沟通性、象征性,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探讨姿势在中西文学与艺术中的表现:抒情诗中的姿势;姿势与语言;造型艺术中的姿势;戏剧舞台上的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 文学 艺术 抒情诗 戏剧 语言
原文传递
理论好奇心与现代正当性:汉斯·布鲁门贝格对哥白尼转向语境下的近代科学史重构
8
作者 徐爽 《德语人文研究》 2023年第2期41-49,共9页
作为“技术思想史”的一部分,布鲁门贝格在《哥白尼世界的创生》《宇宙与系统》《望远镜与真理的失效》《全数的星群》等多部著作与论文中,探究近代知识革命如何从中世纪晚期“秩序消逝”的困境中发展而来。本文试图从哥白尼转向中的自... 作为“技术思想史”的一部分,布鲁门贝格在《哥白尼世界的创生》《宇宙与系统》《望远镜与真理的失效》《全数的星群》等多部著作与论文中,探究近代知识革命如何从中世纪晚期“秩序消逝”的困境中发展而来。本文试图从哥白尼转向中的自然数学化、伽利略研究方法的器具化等方面,通过近代对解放理论好奇心的辩护这一线索,考察布鲁门贝格如何——区别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先验哲学的路径——重构近代科学理论思维本身的历史性,从而为现代提供正当性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门贝格 《哥白尼世界的创生》 现代正当性 技术思想史 理论好奇心
原文传递
范畴化视角下李清照词作文化负载词德译情况浅析——以《宋词选:汉德对照》为例
9
作者 汪俊臣 《德语人文研究》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一直是中国古诗词外译工作中的重、难点。本文尝试运用词汇范畴理论,以《宋词选:汉德对照》中收录的李清照词作为对象,根据已有分析这一策略在宋词德译过程中可起到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 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一直是中国古诗词外译工作中的重、难点。本文尝试运用词汇范畴理论,以《宋词选:汉德对照》中收录的李清照词作为对象,根据已有分析这一策略在宋词德译过程中可起到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负载词,可采取不同的策略运用上位范畴的抽象笼统化、下位范畴的具象化、同等范畴的直译与替代等手段,使译本最完整且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与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翻译 文化负载词 词汇范畴理论
原文传递
“观看欲望”的情感
10
作者 林晓萍 《德语人文研究》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作为情感的“观看欲望”本身极具矛盾性:它既是一种社会性参与行为,意味着主体对他者的兴趣;也可以是越界的窥视,同时伴有无法避免的耻感。早在数字媒体社会到来之前,主流的视觉媒介如戏剧、电影和电视之中就已经形成了饱受批判的病态... 作为情感的“观看欲望”本身极具矛盾性:它既是一种社会性参与行为,意味着主体对他者的兴趣;也可以是越界的窥视,同时伴有无法避免的耻感。早在数字媒体社会到来之前,主流的视觉媒介如戏剧、电影和电视之中就已经形成了饱受批判的病态畸形的、“欲望”式观看行为。本文拟从观看欲望的行为——旁观入手,重构其媒介条件,讨论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中作为情感的“旁观”在“感性分配”意义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看欲望 观看 感性分配 情感
原文传递
言说、身体与情景——戏剧《哈姆雷特机器》的先锋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劲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8,共8页
本文具体评析原东德作家海纳尔·米勒的戏剧《哈姆雷特机器》(1977),深入勘察其对传统戏剧模式的多重解构,即从戏剧形式上取消对话、情节,代之以独白、断片式情景,在人物塑造上颠覆莎翁剧作中的崇高、纯洁、复仇原型,并结合其对前... 本文具体评析原东德作家海纳尔·米勒的戏剧《哈姆雷特机器》(1977),深入勘察其对传统戏剧模式的多重解构,即从戏剧形式上取消对话、情节,代之以独白、断片式情景,在人物塑造上颠覆莎翁剧作中的崇高、纯洁、复仇原型,并结合其对前卫戏剧和造型艺术的借鉴,探讨其实验性、先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机器 戏剧 先锋性 米勒 东德
原文传递
情书无语,身体有言——论歌德小说《亲和力》的情书书写与活人静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劲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共11页
论文拟针对歌德长篇小说《亲和力》的情书书写与活人静画,具体勘查情书这一书面爱情沟通媒介在歌德晚期作品中的式微退场及其深层原因,以及取而代之的神秘身体感应和拒绝沟通的沉默状态。人物的无语必然增加文学进行人物塑造的难度,而... 论文拟针对歌德长篇小说《亲和力》的情书书写与活人静画,具体勘查情书这一书面爱情沟通媒介在歌德晚期作品中的式微退场及其深层原因,以及取而代之的神秘身体感应和拒绝沟通的沉默状态。人物的无语必然增加文学进行人物塑造的难度,而借助活人静画这一跨媒介的艺术形式,作品将静画描述与剧场再现相结合,凸显同一艺术媒介在两位女性角色的表演中展现出的不同内涵,从而实现对人物的对照式深度刻画。论文由此挖掘活人静画在歌德时代介于模仿与拟像之间的张力关系,探讨文字的媒介性以及文字所实践的跨媒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亲和力》 书信 媒介 活人静画 艺术
原文传递
五彩玻璃花 两重营销术——论舍尔巴特的小说《芙罗拉·莫尔——一则玻璃花中篇故事》
13
作者 杨劲 《德语人文研究》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以德国作家保尔·舍尔巴特(Paul Scheerbart)的作品《芙罗拉·莫尔——一则玻璃花中篇故事》(1913)为研究对象,具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剖析玻璃这一人造材料在20世纪初建筑和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功能,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 本文以德国作家保尔·舍尔巴特(Paul Scheerbart)的作品《芙罗拉·莫尔——一则玻璃花中篇故事》(1913)为研究对象,具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剖析玻璃这一人造材料在20世纪初建筑和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功能,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反自然艺术观以及乌托邦愿景。第二部分梳理小说叙事所采取的框架结构及所营造的跨欧亚文化沟通语境。第三部分探讨作品在描述和讲述这一新奇艺术品及其引发的视觉奇观时,所遭遇的文字表现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艺术 文字 跨文化 自然 世纪之交
原文传递
歌德《浮士德》对冯至四十年代诗风转变的影响
14
作者 郑家欣 《德语人文研究》 2020年第1期58-67,共10页
冯至一生深受歌德影响,而在四十年代,冯至在其歌德研究中对《浮士德》给与了特别关注,并把"浮士德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影响了冯至这时期的诗艺探索和诗学观念。他二十年代... 冯至一生深受歌德影响,而在四十年代,冯至在其歌德研究中对《浮士德》给与了特别关注,并把"浮士德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影响了冯至这时期的诗艺探索和诗学观念。他二十年代的创作多为抒发孤独寂寞的个人情感,这时的《十四行集》则走出了狭窄的小圈子,追求更广阔的意境和探索新的诗歌精神。受歌德的"蜕变论"启发,他的诗中包含了一种于瞬间中体现永恒的时间意识;"反否定精神"使他摆脱了消极和阴郁,诗歌从抒发个人哀愁转向意象的凝结;他学习"向外而又向内的生活",从自我封闭的静观转向走的写作姿势,追求"完整"的人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浮士德 冯至 十四行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