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春明 李德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该文主要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畴和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回顾了对文化的各种分类的基础,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应从知识功能的角度来划分文化教学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从教材和教法的角度论述了进行第二文化教学... 该文主要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畴和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回顾了对文化的各种分类的基础,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应从知识功能的角度来划分文化教学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从教材和教法的角度论述了进行第二文化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三部分提出了在文化教学中应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教学 知识文化 交际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语言文化 英语教学
下载PDF
外语资料室视听资料的管理
2
作者 林同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6期187-189,共3页
文章结合工作的实际,对外语资料室视听资料的搜集、管理、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科学管理视听资料的方法,以利于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外语资料室 视听资料 管理
下载PDF
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红阳 程春松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是两类不同的演讲。它们有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目的。从情态的角度来看,在这两类演讲中,大部分的情态词表达可能性意义。在量值方面,政治演讲中的大部分表达可能性意义的情态词是高量值和中量值的,而学术演讲中有较... 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是两类不同的演讲。它们有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目的。从情态的角度来看,在这两类演讲中,大部分的情态词表达可能性意义。在量值方面,政治演讲中的大部分表达可能性意义的情态词是高量值和中量值的,而学术演讲中有较多的低量值的表达可能性意义的情态词。此外,政治演讲中表示义务和意愿的情态词比学术演讲多。这些不同的情态体现表达了不同的情态意义,反映出两类演讲的不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演讲 学术演讲 情态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02
4
作者 张美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5-18,27,共5页
评价意义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及态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中的评价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译文中的表达,往往带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有时会产生"不忠实"于原文的译作.本文以系... 评价意义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及态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中的评价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译文中的表达,往往带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有时会产生"不忠实"于原文的译作.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探讨产生"不忠实"译本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意义 译者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试论前提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炳钧 尹明祥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5,共6页
人们一般认为前提关系与语句的字面意义无关而取决于语境及由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笔者分析指出前提关系的制约要分两种情况考虑 :1)对于语义前提 ,它与语句词汇层的词汇关系密切 ,甚至可以说词汇意义制约语义前提 ;2 )对于语用前提 ,... 人们一般认为前提关系与语句的字面意义无关而取决于语境及由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笔者分析指出前提关系的制约要分两种情况考虑 :1)对于语义前提 ,它与语句词汇层的词汇关系密切 ,甚至可以说词汇意义制约语义前提 ;2 )对于语用前提 ,其共知性特征使得它不受词汇层的词汇意义制约 ,语用前提限制着语句意义。不过 ,语用前提仍然以词汇意义为最根本依据 ,词汇意义不同往往会导致语用前提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语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提 制约 词汇意义
下载PDF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1
6
作者 吴潜龙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共6页
人们一直认为 ,语言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 ,人用语言进行思维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思维。但Jackendoff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语言和思维的本质不同 ,并说明语言是如何帮助人进行思维的。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由于已存在着L1,因此语言... 人们一直认为 ,语言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 ,人用语言进行思维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思维。但Jackendoff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语言和思维的本质不同 ,并说明语言是如何帮助人进行思维的。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由于已存在着L1,因此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加复杂。正确理解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第二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 ,借助或摆脱L1的影响 ,最后达到“用英语思维”的熟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第二语言习得(SLA) 认知科学
下载PDF
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在语篇中的文体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戴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8,共8页
该文应用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格律论(Periodicity)和评价系统(Appraisal),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一个语篇的文体特征,探讨了宏观主位、超主位、主位和宏观新信息... 该文应用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格律论(Periodicity)和评价系统(Appraisal),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一个语篇的文体特征,探讨了宏观主位、超主位、主位和宏观新信息、超新信息、新信息这种开放性的等级层次对形成语篇信息脉冲的意义,分析了评价词汇集对语篇文体的作用,并讨论了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分析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文体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 格律论 评价系统 文体学 主位等级 格律 词汇 语法
下载PDF
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天平 肖云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可译性是可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可译论者认为汉诗英译时增补人称代词会导致人称判断问题 ,从而破坏源语诗歌“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 ,从人称代词所指、作者意图、含义判断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汉语诗歌人称...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可译性是可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可译论者认为汉诗英译时增补人称代词会导致人称判断问题 ,从而破坏源语诗歌“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 ,从人称代词所指、作者意图、含义判断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隐藏并不构成翻译上的“人称判断”难题 ,也不一定是“天人合一”体现。汉诗英译过程中人称代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诗歌 人称代词 可译性 天人舍一
下载PDF
从经验、文本到解构翻译概念——西方翻译教科书管窥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美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翻译教科书既是编著者的研究成果 ,也反映了某一时期翻译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4种在西方出版的翻译教科书———纽马克《翻译教程》 (1988)、贝尔《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1991)、贝克《在语际之间 :翻译研究教程》 (1992 )和罗宾逊《速成... 翻译教科书既是编著者的研究成果 ,也反映了某一时期翻译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4种在西方出版的翻译教科书———纽马克《翻译教程》 (1988)、贝尔《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1991)、贝克《在语际之间 :翻译研究教程》 (1992 )和罗宾逊《速成翻译教程》 (1997)———反映了西方翻译研究从经验到科学 ,从文学到语言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科书 翻译研究 文本 解构主义
下载PDF
“不/没+V”的习得情况考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英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8,共7页
本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扩散理论” ,通过个案研究、小组研究 ,以问答、观察、测试等方式对留学生“不 /没 +V”否定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依据相关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语法测试中 ,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会... 本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扩散理论” ,通过个案研究、小组研究 ,以问答、观察、测试等方式对留学生“不 /没 +V”否定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依据相关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语法测试中 ,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会混合使用“不”和“没” ,但未出现“没”的泛化 ,相反“不”具有一定的强势地位 ;(2 )习得过程中 ,至少有两种因素影响学习者对“不”和“没”的选择 :时间词、语块熟悉度 ;(3 )学习者对“不 /没 +V”否定结构的掌握程度与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
下载PDF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邓志辉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71-74,共4页
本文描述的实证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改变英语学习观念,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并进而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经过对实验前后两次测验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对调查问卷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的教学模式... 本文描述的实证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改变英语学习观念,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并进而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经过对实验前后两次测验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对调查问卷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 新的教学模式
下载PDF
弗斯语言学视野中的搭配研究:理论、描述方法及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国庆 王和平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4,共12页
“搭配”研究是弗斯语言学的重要课题。Firth关于搭配的论述应该放在他的意义理论的大背景中来考虑。这一理论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意义研究的指称方法的一种反叛 ,体现了他对词汇的意义潜势的横组合方面的关注 ,也是他对话语的可... “搭配”研究是弗斯语言学的重要课题。Firth关于搭配的论述应该放在他的意义理论的大背景中来考虑。这一理论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意义研究的指称方法的一种反叛 ,体现了他对词汇的意义潜势的横组合方面的关注 ,也是他对话语的可预测性的兴趣的具体表现。这一理论反映了他关于语言本质上是“正在进行的”(on- going)这一哲学思想。他对 Lear的打油诗和 Swinburne的抒情诗的搭配分析实践了他关于研究“限制性语言”的一贯主张。通过对 James Joyce的一个短篇小说的个案分析 ,我们展示了搭配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也揭示了通过大型语料库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搭配为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配 搭配层 描述方法 个案分析 弗斯语言学
下载PDF
中介语语篇层面上的词汇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新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21,共4页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篇形式 ,中介语语篇在不同的层面上体现了不同于普通语篇的语言特征。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对中介语语篇层面的词汇特征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外语学习过程的规律和中介语体系本身。
关键词 中介语 语篇分析 词汇特征
下载PDF
从心灵到语言——语言研究与人文科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宾 王冬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该文概述西方学术主流从“心灵”到“语言”的范式转换;清理以语言为批评范式的思想家们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学术立场;凸显语用学对人文学术之重构的巨大影响;指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以及与之似乎针锋相... 该文概述西方学术主流从“心灵”到“语言”的范式转换;清理以语言为批评范式的思想家们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学术立场;凸显语用学对人文学术之重构的巨大影响;指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以及与之似乎针锋相对的“认知语言学”,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索绪尔之前的本质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决定论的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语言 范式转换
下载PDF
试论跨文化培训在德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谕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9-91,共3页
本文对跨文化教学在德国和中国外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国内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教学的定位以及其发展趋势,并讨论了跨文化培训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方法。
关键词 跨文化培训 德语教学 适用性 方法
下载PDF
试论医学英语汉译中的词义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生趣 辛枝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0期67-69,共3页
医学英语属科技英语 (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 ,宜将翻译的一般标准与医学英语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论述了医学英语的特... 医学英语属科技英语 (EnglishforScienceandTechnology)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 ,宜将翻译的一般标准与医学英语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论述了医学英语的特点和翻译标准 ,以及在从事医学英语汉译中在词义选择方面所采取的五种主要措施 :具体化或概括化处理词汇、选用专业术语和前后搭配的汉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英语 翻译 词义选择 措施
下载PDF
和谐法则与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鹏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本文就爱德华·霍尔提出的信息模式化过程中三大法则之一的和谐法则进行论述。指出和谐法则包括整体性和个体性两个方面 ,整体性使跨文化交际的风格转换发生困难 ,而个体性则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理解的难点。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 。
关键词 和谐法则 整体性 个体性
下载PDF
清末赞译关系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涂兵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翻译过程中,赞助人是影响译者翻译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清末社会伦理关系、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下,其赞译关系具体表现为依附关系、商业关系、独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 在翻译过程中,赞助人是影响译者翻译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清末社会伦理关系、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下,其赞译关系具体表现为依附关系、商业关系、独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系突显了清末赞译关系的多元性,对现代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系突显了清末赞译者 赞助人 关系
下载PDF
当代法语的变化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启炎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15,20,共4页
分析了当代法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大量实例说明当代法语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同时,向着方便、简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当代法语 语音 词汇 语法 发展
下载PDF
中德跨文化交际问题浅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文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9-101,共3页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德国的交流越来越多,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中德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增加对文化差异敏感度,提高跨...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德国的交流越来越多,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中德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增加对文化差异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