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叶华 李莉 +2 位作者 符少萍 何清 曾丽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731-1732,共2页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9.5%,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3.3%,以下呼吸道最多,占57.1%(56/98);100%...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CU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9.5%,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3.3%,以下呼吸道最多,占57.1%(56/98);100%合并细菌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气道开放或机械通气、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等,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深部真菌感染在ICU发病率高,应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真菌
下载PDF
PDCA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满辉 黄云苑 +1 位作者 陈玉成 蒋龙元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绿色通道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的59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3月采用第一次PDCA循环前的患者为对照组(n=7),2019年4月至12月的患者为观察组1(n=18),观察组1实施第一...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绿色通道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的59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3月采用第一次PDCA循环前的患者为对照组(n=7),2019年4月至12月的患者为观察组1(n=18),观察组1实施第一次PDCA循环,将2010年1月至10月的患者为观察组2(n=34),实施第二次PDCA循环。比较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患者来诊至完成头颅CT扫描时间、来诊至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用药的时间(DNT)。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完成头颅CT扫描时间分别为(9.44±5.9)min和(13.91±9.53)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85±17.77)min,P<0.05;来诊至签署溶栓同意书时间分别为(41.94±11.55)min和(32.18±13.6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6.57±29.52)min,P<0.05;DNT分别为(56.89±17.42)min和(39.47±13.3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5.85±36.61)min,P<0.05。观察组2的来诊至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和DNT较观察组1明显缩短,P<0.05。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优化急诊卒中绿色通道,有利于缩短AIS患者的D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PDCA循环
下载PDF
青少年骨折患者血小板、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思林 陈玉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对青少年骨折病患血清骨代谢、血小板以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监测,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骨折病患78例,并记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青少年7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 目的对青少年骨折病患血清骨代谢、血小板以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监测,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骨折病患78例,并记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青少年7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骨代谢、血小板、氧化应激及血脂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第1天至第7天血清骨代谢水平(血清OPG、HCT、IGF-Ⅱ以及ALP)、血小板活化情况(PAC-1、GMP-140、CD61以及CD63水平)的相关指标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水平在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骨代谢水平持续上升。另外,观察组在第1天至第7天氧化应激指标(SOD、TAC、CAT以及MDA)、血脂水平(TC、TG以及HDL-C)呈现下降趋势,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均在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青少年骨折容易产生骨代谢、血小板以及氧化应激的代谢紊乱,了解其变化趋势有助于为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骨折 血清骨代谢 血小板 氧化应激指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容文明 陈玉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GDF-1)的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AC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ST抬高型心肌梗死者(STEMI组)3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NSTEMI组)3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GDF-1)的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AC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ST抬高型心肌梗死者(STEMI组)3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NSTEMI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UA组)35例,以同期收治的30例非ACS成年人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血清中的GDF-1水平,探讨ACS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组间的GDF-1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正常组>UA组>NSTEMI组>STEMI组。肌钙蛋白I(CTnI)和CK-MB水平在四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正常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ACS组;吸烟史、CTnI、CK-MB和GDF-1是ACS患者的危险因素;GDF-1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指标中的TC和LDL以及CTnI、CK-MB显著负相关,与HDL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DF-1水平在正常对照组、UA组、NSTEMI组和STEMI组依次降低,且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合并症、血脂指标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相关,提示GDF-1是心肌的保护因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检测GDF-1水平,有利于及早发现先兆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长分化因子-1 心肌梗死 心肌坏死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