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癌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洪磊 陈伟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老年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219例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 目的:探讨口腔癌老年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219例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包中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219例患者中,55例术后发生VTE,占25.1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HGB、FIB、D二聚体、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与患者术后VTE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女性患者以及手术时间>340 min是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VTE发生风险。结论:年龄和手术时间是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无抗凝禁忌证的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显著降低VTE的发生率。对于年龄>70岁、手术时间>340 min的女性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术后VTE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口腔癌 老年 修复重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志权 张大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2期75-82,共8页
口腔颌面部是构成人体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颌面部病损的治疗手段、手术切口大小等都成为患者关心的问题。随着微创外科器械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外科在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在内的各个外科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微创外科的宗旨是... 口腔颌面部是构成人体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颌面部病损的治疗手段、手术切口大小等都成为患者关心的问题。随着微创外科器械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外科在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在内的各个外科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微创外科的宗旨是力求以最小的手术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完成对患者体内病灶的诊治。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各个领域,如牙槽外科、口腔颌面部肿瘤、颌面创伤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和应用,使传统的疾病诊治模式,尤其是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及笔者临床经验,阐述微创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微创外科器械 口腔颌面外科 内窥镜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逆行面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12例报道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小朋 刘军平 +2 位作者 焦九阳 郁鑫 潘朝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发生于上颌、软腭、颊部等口裂以上的12例肿瘤患者,肿瘤根治术同期采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2例... 目的:探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发生于上颌、软腭、颊部等口裂以上的12例肿瘤患者,肿瘤根治术同期采用逆行面动脉瓣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2例患者中,皮瓣成活11例(91.7%),完全坏死1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局部、颈部肿瘤复发各1例。下颌下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裂开。2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结论:逆行面动脉瓣制备简单,血供可靠,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口裂以上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逆行面动脉瓣 重建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多原发癌24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乐志亮 张翠翠 +1 位作者 车英林 王建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75-2276,共2页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多原发癌的发生及诊疗进行分析。方法:分析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多原发癌患者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35~83岁,平均58.4岁。结果:同时癌6例,异时癌18例;二重癌21例,三...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多原发癌的发生及诊疗进行分析。方法:分析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多原发癌患者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35~83岁,平均58.4岁。结果:同时癌6例,异时癌18例;二重癌21例,三重癌3例;按照不同部位,除口腔颌面部外,多见于食管、肺、鼻咽以及喉。按照组织学类型:鳞癌+鳞癌10例,鳞癌+腺癌、涎腺癌+腺癌、鳞癌+肺癌各2例,鳞癌+移形上皮癌、鳞癌+恶性淋巴瘤、鳞癌+恶性颗粒细胞瘤、腺癌+肉瘤、黏液表皮样癌+肺癌、肌上皮细胞癌+肺癌、乳头状囊腺癌+黏液癌、上皮肌上皮癌+基底细胞癌各1例。结论:第一原发癌治疗后要密切随访,定期复查,争取对多原发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多原发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多原发癌
下载PDF
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专家共识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悦 蒋灿华 +17 位作者 侯劲松 王慧明 彭歆 刘冰 李劲松 郑磊 徐中飞 吴煜农 胡镜宙 秦兴军 艾松涛 周辉红 李春洁 张世周 王军 李晓光 刘忠龙 祝奉硕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穿支皮瓣由皮肤穿支血管供血,是常用的组织缺损修复形式,但头颈部解剖复杂、缺损形式多样以及穿支血管解剖变异等,阻碍了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进一步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临床应... 穿支皮瓣由皮肤穿支血管供血,是常用的组织缺损修复形式,但头颈部解剖复杂、缺损形式多样以及穿支血管解剖变异等,阻碍了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进一步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临床应用缺少相关治疗指南,穿支血管的术前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穿支皮瓣的应用设计缺乏科学的规范,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少客观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提高重建效果,本共识总结全国多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团队的实践经验,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 修复重建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伟良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11,共10页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F可分为筋膜皮瓣、肌皮瓣、单纯皮瓣等,该瓣还可制备成带下颌骨的骨筋膜(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由于其为带蒂瓣,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中型缺损修复。医师在使用FSAIF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可安全使用;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但无淋巴结外扩展者,在颈淋巴清扫彻底的前提下可使用该皮瓣。FSAIF修复禁忌证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且有淋巴结外扩展,此时,应选择其他组织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 带蒂瓣 头颈部缺损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重建 口腔癌 口咽癌 唇癌 颈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外扩展
下载PDF
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小朋 王建广 +3 位作者 徐晓莹 郁鑫 唐东晓 潘朝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性缺损中的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患者采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进行修复重建。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和第五肋骨,并在第五肋骨膜与胸膜壁层之间分离。... 目的:探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性缺损中的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患者采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进行修复重建。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和第五肋骨,并在第五肋骨膜与胸膜壁层之间分离。根据软组织及下颌骨缺损的范围设计皮瓣,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肋骨长度为7~10 cm。修复穿通性缺损时,将胸大肌皮瓣制成双叶瓣。结果:6例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全部成活,仅1例出现边缘少量坏死。手术后复查胸片,未出现气胸,仅1例出现胸腔少量积液。术后下颌骨形态和功能良好,口腔全景片显示骨瓣愈合良好。结论: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制备简单,安全可靠,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胸大肌复合瓣 修复手术 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翁旭 王友元 +2 位作者 张大明 王友山 陈伟良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4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的发病率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13例(9.1%)出现副肿瘤性...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4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的发病率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13例(9.1%)出现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其中高钙血症8例(5.6%),白细胞增多症5例(3.5%),高钙血症伴发白细胞增多症4例(2.8%),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4例(2.8%)。13例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患者中鳞癌11例(84.6%),横纹肌肉瘤1例(7.7%),腺癌1例(7.7%);TNM分期Ⅲ期7例(53.8%),Ⅳ期6例(46.2%),Ⅰ、Ⅱ期均为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副肿瘤性内分泌紊乱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于TNMⅢ期及Ⅳ期鳞癌患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血症 白细胞增多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 口腔肿瘤 口腔肿瘤/并发症 内分泌系统疾病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游离胫后动脉皮瓣修复80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麦潋曦 Mubarak Mashrah +3 位作者 严凌健 万全 林钊宇 潘朝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设计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8月,应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术前应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对双侧下肢血...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设计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8月,应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术前应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对双侧下肢血管进行评估,明确胫后动、静脉走向及穿支数量,完成穿支体表定位。术中根据受区部位、缺损大小、形态以设计、制备皮瓣,并转移至受区进行修复。对皮瓣大小、血管蒂长度、血管直径、穿支数量、穿支长度、存活率、外形、供区和受区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4~90(58.17±1.43)岁;皮瓣大小5 cm×6 cm^7 cm×13 cm,皮瓣厚度0.30~1.00(0.53±0.2) cm,血管蒂长度8~14(10.03±1.4) cm;供区动脉直径1.50~3.00(2.36±0.4) mm,供区静脉直径1.50~4.0(2.99±0.6) mm;穿支数量1~5(2.61±0.9)支(集中于小腿内侧中下1/3),穿支长度0.3~6(1.70±0.7) cm。皮瓣存活率为100%,伤口愈合良好。覆盖于小腿供区缺损处的皮片2例(2.5%)完全坏死,7例(8.7%)部分坏死,但经过换药处理后恢复满意。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式。胫后动脉皮瓣可携带近心端筋膜及皮下脂肪组织,用以丰满舌体形态、充填口底缺损、保护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肿瘤 修复
下载PDF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传俊 陈伟良 +20 位作者 孙长伏 何悦 蒋灿华 彭歆 尚政军 韩正学 李劲松 侯劲松 林李嵩 韩新光 魏建华 王志勇 吴煜农 郑家伟 李龙江 王慧明 李祖兵 郭传瑸 杨驰 石冰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85-391,共7页
颏下岛状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MIF)是面动脉分支颏下动脉恒定供血的轴型皮瓣,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血运充分。该组织瓣制备较简单,且成活率高,适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然而,国内外对于SMIF的... 颏下岛状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MIF)是面动脉分支颏下动脉恒定供血的轴型皮瓣,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血运充分。该组织瓣制备较简单,且成活率高,适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然而,国内外对于SMIF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颈淋巴转移患者使用该皮瓣的肿瘤安全性、皮瓣的制备方法等方面。为统一和规范SMIF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本文集中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智慧,达成专家共识,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缺损 口腔颌面部 修复重建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维 潘朝斌 +3 位作者 池宇峰 王佩 谭锡涛 陈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应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96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其中顺行面动脉瓣46例,逆行面动脉瓣50例。... 目的评价应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应用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96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其中顺行面动脉瓣46例,逆行面动脉瓣50例。观察患者近、远期临床效果,包括受区缺损情况、组织瓣成活情况、外形和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总成功率为96.9%(93/96),顺行皮瓣成功率为95.7%(44/46), 逆行皮瓣成功率为98.0%(49/50)。术后随访0.5~6 a,肌皮瓣受区外观及质地良好,语言及吞咽功能理想,供区瘢痕隐蔽;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3例出现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结论下颌下区面动脉岛状肌皮瓣可作为颌面部中、小型缺损修复较理想的选择,操作简单易行,其中逆行面动脉岛状肌皮瓣皮瓣不仅可修复颌面部中上1/3的组织缺损,且成活率高,美容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岛状皮瓣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口腔颌面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萍 刘秋玲 +3 位作者 黄敏红 陈佳仪 王建广 王友元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的769例患者资料,其中发...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的769例患者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出血再手术2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后发生出血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P<0.05的变量构建列线图。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缺损部位、手术方式是否包含颈总动脉结扎(挽救性手术)、伤口积液、伤口感染进入最终模型,其中糖尿病(OR=3.817,95%CI 1.193~11.239)、颌骨部位缺损(OR=4.313,95%CI 1.274~13.544)、伤口积液(OR=9.149,95%CI 2.998~26.911)及伤口感染(OR=5.940,95%CI 1.624~19.220)是术后出血再次手术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本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 0.832,0.968),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91.2%,列线图C指数为0.896(95%CI 0.829~0.964),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0.03~0.21的风险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的术后出血再次手术预测模型可为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指导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预防出血再手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 皮瓣 修复重建 术后出血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振虎 陈铭韬 +21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方坤 谢尚 刘宇 胡传宇 刘冰 李春洁 朱桂全 王成 高洋 张晓晨 石剑波 张永红 崔明哲 季彤 任国欣 王延安 陈伟良 张陈平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头颈肿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14
作者 王延安 秦中平 +18 位作者 郑家伟 李春洁 刘少华 杨耀武 陈刚 陈伟良 刘学键 杜仲 张雷 王业飞 王德明 苏立新 谢峰 董长宪 郭磊 李凯 顾松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是头颈部常见的良性脉管源性疾病,随着对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大量患者在微创或无创情况下得以改善或治愈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手术依然是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综合序列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然而,针...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是头颈部常见的良性脉管源性疾病,随着对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大量患者在微创或无创情况下得以改善或治愈疾病,但在特定情况下,手术依然是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综合序列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然而,针对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如何选择和应用手术诊疗技术,学术界尚未形成规范和共识。为进一步提高国内同行对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治疗水平,规范和统一手术治疗策略,本文汇集全国多所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相关专家的讨论意见,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最新成果与诊治经验,从头颈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临床诊断及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及策略、术后护理及观察、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随访及社会心理支持等方面,制定此专家共识,以帮助和指导相关专业的医师开展规范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手术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微创拔牙技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5
作者 贾搏 王勤 +11 位作者 陈军 郑广森 范松 叶青松 贺燕 张富贵 吴亚东 刘丰 欧阳可雄 张磊涛 吕晓智 赵建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4-1014,共11页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最常见、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性手术。微创拔牙可减少牙拔除诊疗过程对患者产生的身心创伤,在临床运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推荐用于临床一线诊疗,但当前国内外尚无指南或共识对微创拔牙进行系统性介绍...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最常见、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性手术。微创拔牙可减少牙拔除诊疗过程对患者产生的身心创伤,在临床运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推荐用于临床一线诊疗,但当前国内外尚无指南或共识对微创拔牙进行系统性介绍,无法为临床牙拔除整个过程提供实践指导。针对该问题,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对微创拔牙的临床应用(适应证、适应群体和禁忌证)、整体流程(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处置、术后医嘱、用药及随访)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系统整合,为微创拔牙临床运用进行全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 规范化 操作流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刮治颌骨囊性病变专家共识
16
作者 吴炜 陈攀 +14 位作者 黄志权 朱桂全 何悦 李春洁 阮敏 秦力铮 闫冰 王成 胡镜宙 孙志军 任国欣 尚伟 杨凯 李吉辰 孙沫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08,共8页
刮治术是颌骨囊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纯的刮治术容易损伤周围结构如邻牙、神经等,且存在刮治不彻底、颌骨缺损较大等情况。而内窥镜(Endoscope)辅助下的刮治术,能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在术中能更清晰的辨认出重要的解剖结构... 刮治术是颌骨囊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纯的刮治术容易损伤周围结构如邻牙、神经等,且存在刮治不彻底、颌骨缺损较大等情况。而内窥镜(Endoscope)辅助下的刮治术,能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在术中能更清晰的辨认出重要的解剖结构,尽可能去除囊壁组织,减小损伤,降低病变复发率。该文就结合颌面外科的特点及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经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以期对内窥镜辅助下刮治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刮治 颌骨囊性病变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AND2-AS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德裕 翦新春 +2 位作者 徐普 朱蓉 王友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739-174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AND2-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OSCC细胞增殖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AND2-AS1在OSCC组织和细胞系内的表达水平。平板克隆实验和CCK-8法...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AND2-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OSCC细胞增殖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AND2-AS1在OSCC组织和细胞系内的表达水平。平板克隆实验和CCK-8法检测HAND2-AS1过表达对口腔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葡萄糖摄取及乳酸分泌试剂盒检测其对糖代谢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AND2-AS1过表达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的影响。结果 HAND2-AS1在OSCC组织和细胞系内的表达显著降低。HAND2-AS1过表达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降低了葡萄糖的摄取并减少了乳酸的分泌。过表达HAND2-AS1抑制糖代谢基因GLUT1的表达。结论 HAND2-AS1在口腔癌中低表达。过表达HAND2-AS1可降低GLUT1表达而抑制肿瘤糖代谢,进而影响OSCC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HAND2⁃AS1 糖代谢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延长下斜方肌皮瓣和胸大肌皮瓣修复复发口腔、口咽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友元 李群星 +5 位作者 张大明 钟江龙 范松 林钊宇 叶剑涛 陈伟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比较延长下斜方肌皮瓣和胸大肌皮瓣在复发性口腔、口咽癌术后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39例复发口腔癌或口咽癌病例,挽救性手术切除后,以延长下斜方肌皮瓣或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其... 目的:比较延长下斜方肌皮瓣和胸大肌皮瓣在复发性口腔、口咽癌术后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39例复发口腔癌或口咽癌病例,挽救性手术切除后,以延长下斜方肌皮瓣或胸大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其中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21例,胸大肌皮瓣修复18例。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延长下斜方肌皮瓣可制备的血管蒂比胸大肌皮瓣更长,且延长下斜方肌皮瓣可制备的皮岛长度和宽度均大于胸大肌皮瓣。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延长下斜方肌皮瓣比胸大肌皮瓣局部坏死几率更低。结论:延长下斜方肌皮瓣比胸大肌皮瓣蒂更长且皮岛面积更大,是修复复发口腔、口咽癌术后颌面部巨大缺损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下斜方肌皮瓣 胸大肌皮瓣 口腔鳞癌 口咽鳞癌 肿瘤复发 挽救性手术
下载PDF
局部晚期复发口腔癌挽救性手术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友元 张大明 +5 位作者 范松 林钊宇 黄志权 杨朝晖 李劲松 陈伟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 :挽救性手术是复发口腔口咽癌一种有可能根治的治疗方法。肿瘤复发灶切除后巨大缺损的修复重建是治疗的难点,本研究对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行挽救性手术切除及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并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 目的 :挽救性手术是复发口腔口咽癌一种有可能根治的治疗方法。肿瘤复发灶切除后巨大缺损的修复重建是治疗的难点,本研究对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行挽救性手术切除及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并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3例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患者,男17例,女6例,行挽救性手术切除肿瘤并以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缺损。19例口腔癌,4例口咽癌;复发癌临床分期为3例r CS III期,20例r CS IV期;在首次治疗方面,15例行手术治疗,4例放疗,4例手术后辅以放疗;之后的再次治疗方面,1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0例进行根治性放疗,2例行手术治疗辅以术后放疗。所有患者均无远处转移。其中21例患者行肿瘤复发灶的广泛切除,2例患者进行颅颌面切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采用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皮岛大小6 cm×7 cm^10 cm×22 cm,9例患者采用折叠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颌面洞穿性缺损。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远端皮瓣局部坏死、供区切口裂开及口内外瘘道各1例。4例患者(17.4%)术后可正常进食固体食物,11例患者(47.8%)可进食软食,4例患者(17.4%)可进食流质食物,4例患者(17.4%)需留置经鼻胃管,鼻饲流质饮食。9例患者(39.2%)术后发音正常,8例患者(34.8%)术后发音尚清楚,3例患者(13.0%)术后语音不清,3例患者(13.0%)术后需永久性气管造瘘。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5.7个月),15例患者(65.2%)无复发生存,2例患者(8.7%)复发生存,6例患者(26.1%)在随访3~18个月时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无复发生存患者的第二次治疗至复发时间为7.40±0.53个月,复发、转移、死亡患者的时间为4.83±0.42个月,两者间差异显著。结论:挽救性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下斜方肌皮瓣是修复此类手术后巨大缺损简单、可靠的大型组织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挽救性手术 口腔鳞癌 口咽鳞癌 下斜方肌皮瓣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切除颌面部良性肿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大明 杨朝晖 +5 位作者 王友元 梁启祥 范松 林钊宇 陈伟良 张彬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颌面部良性肿瘤切除的可靠性。方法 :18例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5~34岁,平均16.8岁。前额部纤维瘤3例、脂肪瘤4例;颧部脂肪瘤2例、肌内静脉畸形3例、皮样囊肿6例。肿物大小1.7 cm×2.2 cm^2.0 c...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颌面部良性肿瘤切除的可靠性。方法 :18例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5~34岁,平均16.8岁。前额部纤维瘤3例、脂肪瘤4例;颧部脂肪瘤2例、肌内静脉畸形3例、皮样囊肿6例。肿物大小1.7 cm×2.2 cm^2.0 cm×3.2 cm。全部病例在内镜辅助下耳屏前或发际切口切除。结果:全部肿瘤完整切除,手术时间45~75 min,平均54 min。术中出血量6~15 mL,平均8.5 mL。手术过程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随访2~8个月,肿瘤无复发,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结论:内镜辅助下耳屏前或额部单通道小切口切除颌面部良性肿瘤安全、可靠,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技术 良性肿瘤 颌面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