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迎接我国微创普通外科新时代的到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积圣 巴明臣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微创手术 胆总管结石 普通外科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我国胆道外科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22
2
作者 巴明臣 崔书中 陈积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胆道外科疾病 CHOLECYSTECTOMY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微创外科学 全身炎症反应 微创治疗 微创外科技术 外科微创化
下载PDF
微创胆道外科的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巴明臣 崔书中 陈积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微创胆道外科 微创外科 治疗方法 解剖结构 解剖位置 治疗观 外科学
下载PDF
重组活化Ⅶ因子在普通外科手术出血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建平 陈涛 +4 位作者 陈积圣 汪洋 彭书凌 李珏 区庆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 研究观察出现手术中出血并发症后使用或者预防使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γFVKa)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外科患者(53例为肝胆外科疾病患者,3例胃肠疾病患者)使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γfⅦa)的止血效果,分析术中使用... 目的 研究观察出现手术中出血并发症后使用或者预防使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γFVKa)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外科患者(53例为肝胆外科疾病患者,3例胃肠疾病患者)使用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γfⅦa)的止血效果,分析术中使用(12例),肝移植术前预防(30例)以及术后使用(14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出血时使用.11例患者使用后迅速止血.其中1例肝移植患者以及1例肝癌患者术中成功止血,但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另外1例肝移植患者用药后仍有继续渗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法完成手术,死亡.30例行肝移植术患者术前使用预防出血,手术均成功,患者顺利出院.14例患者术后出血使用,11例用后腹腔血性引流液减少至用药前50%以下.3例使用后,血性引流液减少不明显,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生命体征仍不稳定,死亡.总体上56例患者使用γFⅦa后,有50例患者达到救治,救治率达到89%.结论 γFⅦa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中以及手术相关的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Ⅶa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3
5
作者 钟锋 王金重 +6 位作者 赖建生 陈晓明 郭永学 陈福佳 陈海明 李嘉兴 陈亚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2011年4月-2013年6月,将13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抽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65例),2组年龄、性别、穿孔大小、部位和麻醉学评分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2011年4月-2013年6月,将13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抽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65例),2组年龄、性别、穿孔大小、部位和麻醉学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分及镇痛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0.2±2.2)ml vs.(23.7±4.6)ml,t=-21.742,P=0.000],术后肠鸣音恢复早[(26.2±6.1)h vs.(39.4±8.5)h,t=-10.324,P=0.000],术后疼痛轻[第1天疼痛评分(4.1±1.1)vs.(7.6±1.7),t=-14.159,P=0.000,第3天疼痛评分(1.7±0.9)vs.(3.6±1.2),t=-10.360,P=0.000],镇痛次数少[中位数1(0-9) vs.3(0-12),Z=-7.208,P=0.000],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 vs.6(9.2%),P=0.012],术后住院时间短[(6.3±1.3)d vs.(8.2±2.7)d,t=-5.206,P=0.0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随访3-6个月,2组均无再次穿孔及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安全可靠,具有疼痛轻、切口感染少、康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消化性溃疡 穿孔 穿孔修补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壮浩 李建明 +3 位作者 宋巍巍 李伟 郭锋满 常建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6期699-702,7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尽结石者43例(93.5%),术后胆道出血6例(13%),胆漏1例(2.2%),胆管炎4例(8.7%),发热8例,呕吐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6例(12.2%)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且微创,可作为胆道结石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经皮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 球囊扩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宇 王玉翠 周海燕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5期635-63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4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4-184 min,平均(102±2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4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4-184 min,平均(102±26)min。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轻度腹胀4例,血清肿3例,腹壁修补区疼痛6例。无切口或补片感染。术后住院4-11 d,平均6.7±1.2 d。随访6-31个月,平均21.4个月,无切口疝复发。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的心理辅导、个体化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腹腔镜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腕部腱鞘囊肿抽吸注药与手术切除对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嘉辉 彭水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6期737-739,共3页
目的比较抽吸注药治疗与手术切除对腕部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31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的自愿选择分为抽吸注药组(79例)及手术组(52例)。抽吸注药组行囊肿穿刺抽吸及强的松... 目的比较抽吸注药治疗与手术切除对腕部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31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的自愿选择分为抽吸注药组(79例)及手术组(52例)。抽吸注药组行囊肿穿刺抽吸及强的松龙或得宝松混悬液注入,手术治疗组行手术切除。记录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囊肿部位及大小),囊肿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抽吸注药组34例复发(43.0%),手术组6例复发(1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方面,抽吸注药组3例出现并发症(3.8%),手术组9例出现并发症(1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抽吸注药治疗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但复发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腱鞘囊肿 抽吸注药 手术切除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肠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叶义标 罗兴喜 陈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1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 肠功能
下载PDF
正确理解“精准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10
作者 区庆嘉 陈亚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6期637-641,共5页
2015年初在美国正式提出一个在研究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探索疾病的根源,预防和治疗的规划并被定名为Precision medicine,译称"精确医学"或"精准医学"。该定义在临床医生中引起了不同的意见和疑虑,因为这涉及到临床医... 2015年初在美国正式提出一个在研究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探索疾病的根源,预防和治疗的规划并被定名为Precision medicine,译称"精确医学"或"精准医学"。该定义在临床医生中引起了不同的意见和疑虑,因为这涉及到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导向问题。精准医学应该是对医学服务的一种要求,要求医学服务从行为和方法上达到精准,以基因序列和表达调控为基础的分子医学是狭义的精准医学,与临床医学所要求的精准相互关联又有所不同。临床工作者直接面对大多数病人,须要运用符合现代医学认可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基因系列的成果)解决病人的问题,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基于基因分析的结果。这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属广义的精准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临床医学 循证医学 相对论
下载PDF
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11
作者 何嘉辉 彭水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6期736-739,共4页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采取2种不同方法进行的包皮环切术共203例,其中传统手术114例,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89例,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感,术后并...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采取2种不同方法进行的包皮环切术共203例,其中传统手术114例,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89例,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阴茎外形满意度。结果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VAS,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P<0.05);阴茎外形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P<0.05);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P<0.05);包皮水肿发生率2组无差异。结论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的应用,具有简便、快捷、微创、美容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 环切缝合器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邱瑞珊 张建龙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乳腺癌的治疗由最早的乳腺癌根治术(包括全乳切除)发展为以保乳手术为主的手术治疗,同时辅助以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本...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乳腺癌的治疗由最早的乳腺癌根治术(包括全乳切除)发展为以保乳手术为主的手术治疗,同时辅助以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进展
下载PDF
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小波 周锐 +1 位作者 徐刚潮 刘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总结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15例行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于开腹组... 目的:总结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15例行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于开腹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开腹组;两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0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良好。不断总结后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经验,针对手术难点找到相应对策,突破手术的技术瓶颈,才能更好地开展此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后入路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操作要点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志涛 杨斌 韩方海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0-700,共1页
一、以筋膜及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操作要点 目前,直肠全系膜切除作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但是否能够保留植物神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现存的手术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筋膜及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顾名... 一、以筋膜及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操作要点 目前,直肠全系膜切除作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但是否能够保留植物神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现存的手术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筋膜及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顾名思义,即保留神经为主,筋膜间隙作为手术的主要操作平面,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对自主神经的损伤.更有效地保留患者术后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根治术 操作 保留植物神经 直肠全系膜切除 筋膜间隙 手术方式 标准术式
原文传递
体外化疗药敏试验系统联合流式细胞仪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褚忠华 陈涛 +4 位作者 王捷 区庆嘉 赵海燕 魏菁 刘建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化疗药敏试验系统(ATP-TCA系统)联合流式细胞仪(FCM)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取36例胃癌、结直肠癌的手术标本行ATP-TCA试验和FCMP170检测,并分析两者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ATP-TCA的可评估率为88.1%;10种化疗药物的敏... 目的探讨体外化疗药敏试验系统(ATP-TCA系统)联合流式细胞仪(FCM)在胃肠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取36例胃癌、结直肠癌的手术标本行ATP-TCA试验和FCMP170检测,并分析两者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ATP-TCA的可评估率为88.1%;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氟尿嘧啶15.6%,顺铂18.8%,足叶乙甙21.9%,草酸铂25.0%,丝裂霉素31.3%,表阿霉素37.5%,诺消灵40.6%,开普拓43.8%,健择53.1%,泰素56.3%。P170检测阳性率为43.8%;丝裂霉素、表阿霉素、诺消灵的敏感率在P170阴性表达时高,开普拓、健择、泰素在P170阳性和阴性表达时的敏感率均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TP-TCA法联合FCM可较好地用于胃肠肿瘤的化疗药物的筛选;开普拓、健择、泰素可用于P170阳性表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化疗 流式细胞术 多耐药基因P170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部分可吸收腹壁疝修补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德强 杨斌 陈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对聚丙烯网(polyptopylene mesh,PPM)+壳聚糖膜部分可吸收复合材料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单纯PPM修补组(I组),PPM+壳聚糖膜复合材料修补组(Ⅱ组)和商品化防粘连复合补片组(Ⅲ组)。手术造成腹壁... 目的对聚丙烯网(polyptopylene mesh,PPM)+壳聚糖膜部分可吸收复合材料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单纯PPM修补组(I组),PPM+壳聚糖膜复合材料修补组(Ⅱ组)和商品化防粘连复合补片组(Ⅲ组)。手术造成腹壁缺损,分别采用上述三种补片修补,术后分期进行腹腔内粘连评分,组织学检查及抗张强度的测定。结果Ⅰ组大鼠术后各期腹腔粘连明显高于Ⅱ组及Ⅲ组(分别P>0.05),而Ⅱ组及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术后90 d观察,Ⅰ组网片表面新腹膜的生长不规则,Ⅱ组网片表面有光滑、完整的新腹膜间皮细胞形成,Ⅲ组网片表面则没有新腹膜形成,而是形成纤维素性包裹层。术后60、90 d,三组网片修复腹壁缺损后的抗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利用PPM与壳聚糖膜这两种廉价材料组合后设计的部分可吸收复合网片,可安全放置腹腔,能有效的防止术后的粘连,并维持良好的修复强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壳聚糖
原文传递
大鼠增龄过程中髓核组织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伟 褚忠华 +5 位作者 徐康 梁安靖 朱伟荣 李春海 黄东生 刘尚礼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增龄过程中SD大鼠髓核组织中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个月龄、12个月龄、24个月龄SD大鼠各8只,建立青年组、中年组和老龄组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的退变;透射... 目的探讨在增龄过程中SD大鼠髓核组织中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个月龄、12个月龄、24个月龄SD大鼠各8只,建立青年组、中年组和老龄组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的退变;透射电镜检测髓核细胞中自噬体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髓核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结果大鼠增龄过程可较好地体现椎间盘的退变变化;不同年龄组大鼠髓核细胞中均有自噬体的表达;Beclin.1和MAPLC3在不同年龄组sD大鼠髓核细胞中均有表达(0.42±0.05,0.47±0.06,0.52±0.05;0.34±0.06,0.39±0.05,0.46±0.09),且老龄组表达均较青年组高(P〈0.01)。Beclin-1和MAPLC3mRNA在不同年龄组SD大鼠髓核组织中均有表达(0.86±0.12,0.93±0.14,1.01±0.13;1.09±0.06,1.15±0.07,1.33±0.11),且老龄组表达较青年组表达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自噬存在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且MAPLC3与Beclin-1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增加,提示自噬活性的增加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展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增龄 自噬 BECLIN-1 MAPLC3
原文传递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健 王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2-745,7,共4页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发病率仅次于肝血管瘤的肝脏良性肿瘤。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确诊不需要活检或切除。虽然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并将该病分成了多种亚型,但是其发病机制及自然病程的发展并不完全清楚。肝脏...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发病率仅次于肝血管瘤的肝脏良性肿瘤。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确诊不需要活检或切除。虽然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并将该病分成了多种亚型,但是其发病机制及自然病程的发展并不完全清楚。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良性非进展性病变,其主要临床策略是密切观察。但是由于其难与肝腺瘤及原发性肝癌鉴别,故其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外科干预指证亦不明确。因此,尚须进一步的高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治疗,既要避免盲目手术,更要避免漏诊和误诊而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脏良性疾病
原文传递
经鼻肠营养管胆汁回输与经空肠胆汁回输的护理重点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茹晓兰 陈桂婵 +1 位作者 钟敏华 黎艳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不同胆汁回输方式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比,探讨在不同胆汁回输方式下的护理重点和对策。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按胆汁回输方式分为经鼻肠营养管胆汁回输组(鼻肠管组)19例和经空肠造瘘管胆汁回输组(造瘘管组)30例,观察...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不同胆汁回输方式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比,探讨在不同胆汁回输方式下的护理重点和对策。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按胆汁回输方式分为经鼻肠营养管胆汁回输组(鼻肠管组)19例和经空肠造瘘管胆汁回输组(造瘘管组)30例,观察回输期间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主诉不适、腹泻和胆汁回输管堵塞情况。结果造瘘管组比鼻肠管组的术后发热时间长,鼻肠管组的不适比例、回输管堵塞比例,均比造瘘管组要高,均P<0.05。两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腹泻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除进行细致的胆汁回输操作外,应针对不同回输方式所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重点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回输 护理 术后观察
原文传递
成人胰母细胞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玥 殷子 +1 位作者 龚义伟 王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1-621,635,共2页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半年,伴皮肤黄染10余天”入院。体检:中上及右上腹局部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余无异常。B超示:胰头部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稍扩张,胆囊增大并胆汁淤积,肝、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半年,伴皮肤黄染10余天”入院。体检:中上及右上腹局部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余无异常。B超示:胰头部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稍扩张,胆囊增大并胆汁淤积,肝、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母细胞瘤 MURPHY征 成人 上腹部疼痛 皮肤黄染 实性占位 胆汁淤积 右上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