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定义及分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戴志军 任杰 周作付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54-260,共7页
本文对近 40a来不同领域的河口定义及分类进行了总结。从地貌、自然地理、地质、生物等方面分析了研究人员较普遍接受的几种河口定义及分类的优劣 ,探讨了河口定义及分类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河口定义 河口类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华南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志军 李春初 陈锦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6,共7页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海岸带。结合国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对我国华南海岸带历史与现代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就华南海岸带开展陆海相互作用应研... 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地球系统的重要界面-海岸带。结合国外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对我国华南海岸带历史与现代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就华南海岸带开展陆海相互作用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海岸 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环境变化
下载PDF
珠江磨刀门河口亚潮频率水位的控制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超羽 徐家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本文应用现代控制论研究河口非潮汐海平面变化及其与影响要素的关系。两年连续的水位及水文气象要素资料表明,在0.01—0.50cpd的频带上水位有相当高能的波动,这些波动的能量主要直接或间接来自风应力、河流径流以及河口外的海平面波动... 本文应用现代控制论研究河口非潮汐海平面变化及其与影响要素的关系。两年连续的水位及水文气象要素资料表明,在0.01—0.50cpd的频带上水位有相当高能的波动,这些波动的能量主要直接或间接来自风应力、河流径流以及河口外的海平面波动。本文应用1982年时间序列辨识了五个二阶的MISO CAR模型,系统输出是河口亚潮频率海平面;系统输入是河流人注流量、风应力和气压。模型检验后对1983年亚潮频率海平面进行一步和多步后报,符合良好。系统仿真定量地估计了各控制因素对水位的相对重要性。频域和时域分析都表明河口水位系统具有振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亚潮 珠江口 控制论 水位
下载PDF
河口海岸的环境变异、环境问题及对策探究
4
作者 冯砚青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3年第1期49-54,共6页
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流和物流的重要聚散地带,是一具有重大资源潜力和环境效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中国入海河流众多,河流携带的泥沙每年可达20亿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人类对淡水资源的开发以及跨流域调水都能影响流域... 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流和物流的重要聚散地带,是一具有重大资源潜力和环境效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中国入海河流众多,河流携带的泥沙每年可达20亿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人类对淡水资源的开发以及跨流域调水都能影响流域来水来沙,地下水超采也影响海岸沉降,这些因素引起了河口海岸的环境的变异。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环境变异积聚导致了中国河口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环境污染加剧,海岸侵蚀及河口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河口资源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许多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 海岸侵蚀 交汇 地球 环境变异 圈层 资源潜力 中国 物流 对策
下载PDF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2
5
作者 杨清书 麦碧娴 +2 位作者 傅家谟 盛国英 王静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珠江干流河口 6个水样均检出有 2 1种有机氯农药 (OCPs) .OCP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洪、枯季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OCPs总量 (颗粒相和溶解相 )分别是 9 7~ 2 6 3ng/L、4 1 7~ 12 2 5ng/L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 ∑ 六六六和 ∑ 其它OCP... 珠江干流河口 6个水样均检出有 2 1种有机氯农药 (OCPs) .OCP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洪、枯季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OCPs总量 (颗粒相和溶解相 )分别是 9 7~ 2 6 3ng/L、4 1 7~ 12 2 5ng/L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 ∑ 六六六和 ∑ 其它OCPs的浓度 ∑ DDTs的浓度 .OCPs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枯季水体中OCPs的含量明显高于洪季的含量 .OCPs的含量和分布表明 ,珠江干流河口沿程存在不同的OCPs化合物输入 ,特别是东江网河区OCPs的输入对狮子洋水体中OCPs含量的影响较为突出 ,这种非点源污染特性在洪季表现更为突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时空分布 珠江干流河口
下载PDF
海南岛南渡江三角洲海岸演变的波浪作用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戴志军 陈子燊 欧素英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3-418,共6页
本文应用白沙门 1 984年波浪统计资料 ,通过对南渡江三角洲北部近岸海底泥沙活动特性与东部废弃海岸泥沙沿岸输移方式及其岸外沙坝、堡岛响应波浪动力而具有的形状进行分析 ,揭示了波浪在南渡江三角洲北部沿岸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南渡江三角洲 波浪作用 泥沙活动 输移方式 海岸演变 海南岛
下载PDF
广州城区“雨水-雨水径流-河涌”污染链的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劲松 郭凌川 +2 位作者 罗宪林 陈繁荣 曾永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0-1041,共2页
在点源污染被逐步控制后,城市地面雨水径流已成为城市河流与湖泊等水体主要污染源.国内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北京、上海、西安、珠海、澳门、天津、广州等城市开展.雨水、雨水径流及河涌的污染过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污... 在点源污染被逐步控制后,城市地面雨水径流已成为城市河流与湖泊等水体主要污染源.国内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北京、上海、西安、珠海、澳门、天津、广州等城市开展.雨水、雨水径流及河涌的污染过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污染链,即雨水携带大气颗粒物降至地面,随之形成的雨水径流又携带地表污染物进入城市河涌,从而恶化河涌水质;然而,对“雨水-雨水径流-河涌”整个污染链的研究尚鲜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城市河涌 点源污染 广州城区 特征 城市河流 大气颗粒物
下载PDF
东平水道上段30年来河道演变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谭超 杨清书 +2 位作者 刘秋海 韩志远 胡德礼 《热带地理》 2008年第4期311-316,共6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定量分析了30年来东平水道上段河道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河道总体有冲刷的趋势,其中1977–1990年冲刷量为660×104m3,平均冲刷速率为50×104m3/a;1990–1999年冲刷量为0.25×1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定量分析了30年来东平水道上段河道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河道总体有冲刷的趋势,其中1977–1990年冲刷量为660×104m3,平均冲刷速率为50×104m3/a;1990–1999年冲刷量为0.25×108m3,平均冲刷速率为270×104m3/a;20世纪90年代变化强度大于80年代。东平水道上段河床下切幅度不一,沿程下切幅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深泓线在河口到三水区段从河道右岸向左岸偏转,从三水区到紫洞段,深泓线位置较为稳定。河床地形的剧烈变化引起了河道水动力的变化,如水位大幅下降,水位流量曲线变化,思贤滘分流比变化等?蠊婺N扌蛲谏澈秃降勒问且鸲剿郎隙魏拥姥荼涞闹饕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平水道上段 数字高程模型(DEM) 河道演变 河道采沙 航道整治
下载PDF
认识珠江,保护珠江──试论广州至虎门潮汐水道的特性和保护问题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春初 雷亚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广州城下的珠江(广州至虎门)不属河成水道,而是潮道—潮成水道。论述了这一水道的成因和动力地貌特点,强调指出了这一潮道体系中湖滩和潮汐汉道存在的重要性。认为珠江的保护必须首先注意保护好潮滩(潮道中的近岸浅滩),即不要再... 广州城下的珠江(广州至虎门)不属河成水道,而是潮道—潮成水道。论述了这一水道的成因和动力地貌特点,强调指出了这一潮道体系中湖滩和潮汐汉道存在的重要性。认为珠江的保护必须首先注意保护好潮滩(潮道中的近岸浅滩),即不要再缩窄江面;其次是不能随意将潮道四周平原上的潮汐汉道堵塞或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广州 潮汐河口 潮道体系 潮滩 潮汐汊道
下载PDF
长江河口径流与盐度的谱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焕庭 王晓春 杨清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23,共7页
根据大通水文站的流量和引水船站的盐度系列资料,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长江口径流、盐度的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长江口径流存在4~8a,2~3a,1.5a,1a,30~60d及20d的及化周期;盐度存在5~10a,2~3a,1.5a,1a,0... 根据大通水文站的流量和引水船站的盐度系列资料,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长江口径流、盐度的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长江口径流存在4~8a,2~3a,1.5a,1a,30~60d及20d的及化周期;盐度存在5~10a,2~3a,1.5a,1a,0.5a,40~50d,26~30d,14~15d7~8d及3.5d的变化周期.径流和盐度的谱结构在各水文年基本一致,均以1a周期变化占优势,但盐度谱结构在高频部分较径流的谱结构具有更大的振荡.盐度与流量的5~10a,2~3a,1.5a,1a的周期振动上存在高相关.径流对盐度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频部分.在低频变化中表现为盐度变化滞后于径流变化,在高频带呈同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盐度 谱分析 长江河口
下载PDF
河口盐淡水混合的几个认识和概念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喻丰华 李春初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14,共7页
本文讨论了河口的定义、范围以及盐淡水混合的类型、程度和强度等问题,认为盐淡水混合状态(程度)和盐淡水混合作用(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通常所说的高度分层型河口混合程度不好并非一定意味着盐淡水混合作用就弱,充分... 本文讨论了河口的定义、范围以及盐淡水混合的类型、程度和强度等问题,认为盐淡水混合状态(程度)和盐淡水混合作用(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通常所说的高度分层型河口混合程度不好并非一定意味着盐淡水混合作用就弱,充分混合型河口也非盐淡水混合作用就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盐淡水混合 河口环流 河口类型
下载PDF
华南弧形海岸岸线形态与地貌发育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戴志军 李春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8-744,共7页
利用主成分分解方法对华南34个典型弧形海岸线形态指标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华南弧形海岸的沉积、动力及其地貌等特征,结果表明:(1) 华南弧形海岸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征。(2) 波浪的入射方向对海岸的形态发育不起作用,海湾的开口和... 利用主成分分解方法对华南34个典型弧形海岸线形态指标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华南弧形海岸的沉积、动力及其地貌等特征,结果表明:(1) 华南弧形海岸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征。(2) 波浪的入射方向对海岸的形态发育不起作用,海湾的开口和波浪强度是海岸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3) 华南弧形海岸体系的地貌发育模式一般由堡岛、潟湖及其潮汐通道组成,并主要可分为海湾偏E型、海湾偏S型、海湾偏W型和海湾偏N型等4种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形态 地貌模式 弧形海岸 主成分分析 华南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近几十年水位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清书 罗章仁 张修杰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2期9-14,共6页
根据珠江三角洲20个验潮站近几十年来的验潮资料,应用最平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各站的水位变化趋势。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区域水位变化进行分解,由分解的特征函数来分析区域... 根据珠江三角洲20个验潮站近几十年来的验潮资料,应用最平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各站的水位变化趋势。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区域水位变化进行分解,由分解的特征函数来分析区域水位变化的时一空特征,据主要模态的时间特征函数,计算区域水位的平均变化趋势。EOF分解表明,珠江三角洲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变化率为3.1mm·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珠江三角洲 低通滤波 经验正交函数
下载PDF
粤西水东弧形海岸海滩剖面的地貌状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子燊 李春初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2期61-68,共8页
对粤西水东弧形海岸长时段重复测量海滩剖面的因子分析说明了各特征岸段剖面的主要地貌状态。频域分析反映了各岸段海滩体积的月周振动峰值和对波能的响应特征。实测海滩剖面波动过程的计算则指示了当前各剖面的蚀积状态。
关键词 弧形海岸 海滩 剖面 地形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近几十年来韩江三角洲水位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清书 陈特固 廖芸栋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韩江三角洲5个验潮站的潮位资料,应用高斯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消除验潮序列中短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由本征函数(EOF)分解的特征模态计算韩江三... 利用韩江三角洲5个验潮站的潮位资料,应用高斯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消除验潮序列中短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由本征函数(EOF)分解的特征模态计算韩江三角洲区域的水位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江 三角洲 水位变化 趋势研究 潮位
下载PDF
黄骅港海岸动力地貌条件及与一期工程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初 阎新兴 《水道港口》 1996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认为,黄骅港近岸段处于泥沙补给不足状态,泥沙来源有限.亦较容易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处理,故本岸段有条件发展港口建设.黄骅港的建设撇开河口处潮汐通道体系,在其西北开阔的浅滩区另辟园地筑港的决策是正确的.
关键词 潮汐通道体系 海岸地貌 泥沙淤积 黄骅港
下载PDF
珠江河口咸潮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春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499,共4页
咸潮只是河口偏于向陆一侧盐度较低(0.5~10)的那一部分盐淡混合或冲淡水体,不宜将河口"咸水"和海洋"盐水"等同或混为一谈;视"咸潮上溯"为"盐水入侵"欠当。咸潮上溯为河口自身物质的随潮运动,... 咸潮只是河口偏于向陆一侧盐度较低(0.5~10)的那一部分盐淡混合或冲淡水体,不宜将河口"咸水"和海洋"盐水"等同或混为一谈;视"咸潮上溯"为"盐水入侵"欠当。咸潮上溯为河口自身物质的随潮运动,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咸潮上溯之动力机理,与河口水、盐物质于一年、一月和一天中随潮在河口的进出、"排""蓄"循环运动过程有关。小潮向中潮变化时期(一月中)及其初落时段(一天中),河口正处于由"蓄"(进)转"排"(出)阶段,其时表"排"(淡水)、底"蓄"(咸水),水体高度呈层,受异重流的影响,底部咸潮进一步上溯"冲刺"达盐度最大值。大潮向中潮变化时的压咸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上溯 动力机理 偷淡拒咸 调水压咸 珠江河口
下载PDF
海滩剖面形态与地形动态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子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6-91,共6页
7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广泛使用、现场测量技术进步和海岸工程建设的需要,对海滩剖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着重论述了海滩平衡剖面模式,剖面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和剖面类型判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海滩 剖面形态 地形动态 沙坝运移
下载PDF
磨刀门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13
19
作者 梁娟 《热带地理》 200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磨刀门河口的发育深受地质构造和动力条件的制约,在河流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复杂的沉积特征。根据磨刀门河口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对粒度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对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貌和动力条件,分析河... 磨刀门河口的发育深受地质构造和动力条件的制约,在河流和海洋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复杂的沉积特征。根据磨刀门河口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对粒度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对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貌和动力条件,分析河口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动力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河口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极细砂、细砂等类型;沉积环境可划分为河口主槽沉积环境、涨潮流沉积环境、浅滩沉积环境、拦门沙坝沉积环境及河口前缘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磨刀门河口
下载PDF
珠江伶仃河口湾及邻近内陆架的纵向环流与物质输运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子燊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4期47-54,共8页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珠江伶仃河口湾与邻近内陆架在不同径流影响下的水体混合空间状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主要由河口湾表、中层冲淡水和内陆架底层上溯的高盐补偿流构成了河口湾和内陆架之间的净环流,在高径流量和西南大风的情况下,环流下...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珠江伶仃河口湾与邻近内陆架在不同径流影响下的水体混合空间状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主要由河口湾表、中层冲淡水和内陆架底层上溯的高盐补偿流构成了河口湾和内陆架之间的净环流,在高径流量和西南大风的情况下,环流下移向内陆架扩展增强。计算表明,7月纵断面上的净环流输运是盐分纵向净通量的控制因素,输运方向指向上游,而其余季节则以向海的净平流输运为主。悬沙净通量主要受净平流及潮抽吸输运控制,潮抽吸输运强度与大小潮有较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环流 物质输运 珠江 河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