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本洋 罗富和 +1 位作者 甄学宁 余世孝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3-399,共7页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分析具有少数据和贫信息带来的灰色不确定性,灰色系统理论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工具。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者根据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计算得到1973-1998年间我国5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内的森林生...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分析具有少数据和贫信息带来的灰色不确定性,灰色系统理论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工具。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者根据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计算得到1973-1998年间我国5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序列,包括压力指数、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和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由这3个指数建立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总指数;并建立了各个指数的GM(1,1)灰色模型,预测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结果表明,在未来2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大约10年),(1)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将继续增加,且与过去5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相比其增加速度将有所提高;(2)压力指数将维持继续增大的趋势不变;(3)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将维持在当前水平,有轻微波动;(4)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将继续增加,但与过去5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相比其增加速度将渐趋平缓。研究表明,根据PSR模型建立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的灰色预测模型,适合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灰色模型 动态 预测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下载PDF
深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类型转化动态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艳暾 余世孝 +1 位作者 李楠 李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794,共7页
利用4个时段遥感图像、转移概率方法和优势转移过程空间分布图,定量研究了深圳经济特区1979—2003年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驱动力和原因.结果表明: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化过程迅速,且主要发生在1979—1990年间.3个研究阶段所表现出来的... 利用4个时段遥感图像、转移概率方法和优势转移过程空间分布图,定量研究了深圳经济特区1979—2003年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驱动力和原因.结果表明: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化过程迅速,且主要发生在1979—1990年间.3个研究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景观类型动态大相径庭.1979—1990年主要表现为植被退化和转移为人工景观类型阶段,优势景观类型转化的空间位置主要发生在福田区、罗湖区和盐田区,优势景观类型转移过程具有幅度大、强度大的特点;1990—2000年主要表现为大量建设用地的竣工转化为非渗水表面以及少量植被类型向人工景观类型的转化,优势景观类型转化主要发生在南山区和福田区,整个阶段表现出城市成形特征,原有植被景观特别是林地已较少受到人类干扰;2000—2003年则表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精细整理的城市化过程,有较显著的城市扩建和改造现象,渗水材料的使用有效消除了非渗水表面的负面影响,这一阶段影响幅度大、影响强度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概率 景观动态 快速城市化 深圳经济特区
下载PDF
植被演替过程中种群格局动态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本洋 余世孝 王永繁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4-930,共7页
该文根据“空间代替时间”的原则和对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种群的重要值-平均胸径的变动趋势的分析,确定5个森林群落为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演替的一个时间序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演替过... 该文根据“空间代替时间”的原则和对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种群的重要值-平均胸径的变动趋势的分析,确定5个森林群落为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演替的一个时间序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演替过程中马尾松种群空间格局的动态进行了分形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种群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2个参数值均呈递减趋势,与其个体数、重要值变动趋势一致。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马尾松种群的空间占据能力不断下降,种群呈衰退趋势。随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其它种群取代,群落将由以马尾松占绝对优势的单优群落演替为多优常绿阔叶林群落。分析结果同时表明,分形分析是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空间格局动态研究的有效方法,分形维数则能反映种群格局的尺度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演替 格局动态 黑石顶 计盒维数 信息维数
下载PDF
深圳湾近30年主要景观类型之演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保瑜 宋悦 +5 位作者 昝启杰 谭凤仪 李喻春 岳钥 田莉 余世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2,共7页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借助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包括1979年的MSS,1989、1998、2003、2009的TM,采用景观分类、景观转移和景观指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分析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借助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包括1979年的MSS,1989、1998、2003、2009的TM,采用景观分类、景观转移和景观指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分析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涂3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动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深圳湾景观类型丰富,有较高多样性,但不同类型所占面积差异较大。人为干扰是深圳湾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围垦填海和城市建设严重破坏了深圳湾滨海湿地,海岸线不断向浅海延伸。②从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间,研究区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从508.95 hm2增加到2 072.52 hm2,最大斑块面积指数从2.94%增加到17.55%;③基围景观受人为干扰最严重,其面积在城市化初期表现为增长的趋势,1989年在景观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最高峰时的7.72%,此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基围景观逐渐演变为建成区或其他景观类型,且斑块形状趋于规则,由非正方形的形状趋于偏向正方形。在城市化的后两个阶段,基围景观发生转入和转出的斑块数量都很少,主要分布在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围海工程的南山区;④城市化的前两个阶段红树林总面积持续减少,1998年后开始恢复增长,面积由52.65 hm2增加到2009年的81 hm2。景观指数分析表明,红树林景观没有趋于破碎化,反而形成了较大的景观斑块,景观连通性增加,保护区的建立对红树林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⑤滩涂景观在过去30年间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和反复性,总的来说,面积从1979年的634.5 hm2减少至2009年的377.28 hm2,景观趋于破碎化,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基围 红树林 滩涂 景观转移 景观指数
下载PDF
基于对象的QuickBird遥感图像多层次森林分类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旭 徐佐荣 余世孝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6,I0001,共6页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相对低光谱分辨率的新型遥感图像的出现和普及,基于像元、依赖于光谱信息特征的传统遥感分类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数据的分类工作。通过应用面向对象的多层次分割分类方法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QuickBird遥...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相对低光谱分辨率的新型遥感图像的出现和普及,基于像元、依赖于光谱信息特征的传统遥感分类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数据的分类工作。通过应用面向对象的多层次分割分类方法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QuickBird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尝试。分类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基于对象的多层次方法具有更准确的分类结果、更明确的分类边界和更均一的内部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 多层次分类 图像分割 遥感
下载PDF
深圳湾景观类型转移强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保瑜 宋悦 +3 位作者 昝启杰 谭凤仪 李喻春 余世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采用100、200和300 m3种不同尺度的网格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涂3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发展期阶段的基围处在中强度转...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采用100、200和300 m3种不同尺度的网格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涂3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发展期阶段的基围处在中强度转移的很多,并集中在城市化速度最快的福田区,说明基围在发展期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大量的基围在该区域转化成建成区。从1989年开始,基围发生转入的网格比例很小,且强度较低。②红树林转移的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附近,其转入基本处于低转移强度。1989年至1998年间,红树林发生了高强度的转出。③滩涂的转移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体现在空间上转移范围的非连贯性,一方面体现在时间上转入转出的反复性,作为海岸交错的连接带,滩涂的转出基本沿着海岸带分布。围海造田等人为干扰使得滩涂等自然景观不断地向城市建成区等人工景观转移,深圳湾的海岸线逐渐向浅海延伸,海岸线的长度正在不断地缩减。④3种尺度分析都是建立在Jenks自然分类法基础上的转移强度网格,尺度的大小对四类转移强度的空间分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同一阶段同一目标景观的转移强度,会因为网格尺度的不同造成差异。总体上来讲,200 m的网格大小是本研究最适宜的研究尺度,因为它比300 m的尺度保留了尽可能多的景观信息量,同时又剔除了100 m尺度上的信息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基围 红树林 滩涂 景观转移强度 网格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Macrofauna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Mangrove Assemblages 被引量:9
7
作者 唐以杰 余世孝 吴延勇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fauna communities in three mangrove assemblages [Avicennia marina+Acgiceras corniculatum (MC)community, A.corniculatum (C) community and Bruguiera gymnorrhiza+A.corniculatum (GC) c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fauna communities in three mangrove assemblages [Avicennia marina+Acgiceras corniculatum (MC)community, A.corniculatum (C) community and Bruguiera gymnorrhiza+A.corniculatum (GC) community] were studied in Zhanjiang Mangrove Nature Reserves during 2005 and 2006. Of the three mangrove assemblages, the macrofauna species number, density, biomass, Richness index and Shannon-Wiener index were the highest, and the Simpson dominance index was medial at MC community. However the Pielou Evenness index of MC community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at C community. At C community, the number of macrofauna species obviously reduced, especially infaunal, caving and adhering life forms, and the biomass and density were the lowest. Because of the even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species, the Simpson dominance index was the lowest and the evenness index was the highest. Although the Richness index at C community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at MC community,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was near to that at MC community. At GC community, the number of macrofauna species, especially infaunal and caving life forms, continued to decrease comparing C community, but the biomass and density increased slightly. As the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species was uneven, the Simpson dominance index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Pielou Evenness index was the lowest. Furthermore, the Richness index dropped to the lowest.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also dropped accordingly to the lowest. The dominant life forms of MC were infaunal and caving, while those of C and GC community were both caving. The ratio of the GS/GSB of macrofauna communities in the three mangrove assemblages were 0.48, 0.63 and 0.80, respectively. The community structures at the same mangrove assemblages were all quite similar, with those at GC community being most similar. However,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mmunity structures at the three different mangrove assemblages. 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different mangrove assemblages had different affects on the macrofauna communities and shed light on the macrofauna adaptation capability to specific habit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rove community MACRO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
下载PDF
基于像元分类与基于对象分类的森林景观分析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旭 许佐荣 余世孝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8,141,共5页
采用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与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对黑石顶自然保护区QuickBird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结合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对比分析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不同分类方法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基于对... 采用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与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对黑石顶自然保护区QuickBird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结合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对比分析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不同分类方法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基于对象的多尺度、多层次景观分析方法较传统的基于像元的景观分析方法更能体现实际的景观状况,并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景观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ckBird遥感影像 基于对象分类 基于像元分类 景观分析
下载PDF
深圳特区表面温度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艳 余世孝 +1 位作者 李楠 龚友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89-1498,共10页
快速城市化和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热岛效应,强烈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的舒适度,是一种环境恶化的表现。它不仅造成城市上空污染物质的聚集、降雨量的减少等各种环境问题,而且导致城市区域内动植物行为特征的改变。因此,有必要定量分析... 快速城市化和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热岛效应,强烈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的舒适度,是一种环境恶化的表现。它不仅造成城市上空污染物质的聚集、降雨量的减少等各种环境问题,而且导致城市区域内动植物行为特征的改变。因此,有必要定量分析城市的热岛效应,寻找出合理的植被配置状态减少负面影响。利用遥感数据,以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第一个在总体规划下创立的城市深圳特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曲面分形维数、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深圳特区当前植被配置状态下的热岛效应空间特征表达、主要驱动力和方向性问题。结果表明:城市热岛效应显著,与道路主干道相一致,最高温度312.97K,最低温度285.80K;特区在东西向、南北向两个方向分别受到了城市扩展和地形约束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热岛效应梯度;存在4个主要的高温区块,冷岛的面积也较大;曲面分形、空间自相关和温度变幅揭示出福田区仍然是特区城市化和人工干扰最强烈的区域,土地利用破碎化严重,不同温度斑块呈离散分布,而盐田区由于区域发展政策和绿地建设不完善的原因呈现出较严重的连片高温区,表明城市植被分布位置在有效减少连片高温区域出现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危害方面的效能要强于面积;各方向的剖面变化和样带的曲面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出不同方向的人工干扰和城市化影响,同时可以反映出一定的能流物流的通道。今后利用更高分辨率的红外遥感数据和地面物体高程数据可在城市表层不连续特征下更准确地计算表面温度,为城市能量流动和动态模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 城市热岛效应 分形分析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艳艳 吴志峰 余世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5-2544,共10页
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城市扩张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与气候变化共同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但目前从时空尺度上脱离气候干扰仅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来定量分析其对植被NPP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以广州... 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城市扩张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与气候变化共同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但目前从时空尺度上脱离气候干扰仅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来定量分析其对植被NPP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利用CASA模型估算2001—2013年实际净初级生产力(NPP_(act)),结合CHIKUGO模型估算得到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NPP_p)计算因土地覆被变化导致的NPP损失(NPP_(lulc)),并建立相对贡献指数(RCI)定量分析和评价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3年间,广州总体及其5片区NPP_(act)和NPP_(lulc)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RCI呈明显增加趋势,东北片区RCI值最低,为0.31,表明气候变化是其NPP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他4个片区的RCI值均高于0.5,说明4个片区人为干扰严重,人类活动是其NPP减少的主导因素;广州市及其5片区的RCI变化斜率均大于0,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逐年增强,北部片区RCI变化斜率值最大(0.693),人为干扰增加趋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净初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损失 人类活动 相对影响指数 定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