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正常与退变性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奎渤 张加芳 +5 位作者 郑召民 刘辉 张劲军 王建儒 王太平 刘先国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正常与退变髓核突出对大鼠疼痛阈值以及背根神经节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19)、正常髓核(N-NP)组(n=16)和退变髓核(P-NP)组(n=19... 目的探讨正常与退变髓核突出对大鼠疼痛阈值以及背根神经节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19)、正常髓核(N-NP)组(n=16)和退变髓核(P-NP)组(n=19)。对P-NP组大鼠利用尾椎椎间盘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取出N-NP组和P-NP组大鼠自体的正常髓核与退变髓核组织,置于手术显露后的腰5左侧神经根处,建立髓核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采用行为学测试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术前1天,术后1、4、7、10、14、21天机械刺激阈值与热刺激阈值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术后第4、14天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结果行尾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后2周,组织学与MRI检查均证实椎间盘组织发生明显退变。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现象,N-NP组和P-NP组大鼠机械性刺激阈值均显著下降,该痛觉过敏现象持续至术后2周消失;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退变髓核所致机械性刺激阈值下降程度更为严重。各实验组均未发生热刺激阈值的规律性变化。术后第4、14天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中未见TNF-α明显表达,而正常及退变髓核组TNF-α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结论大鼠尾椎纤维环穿刺是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发生退变的髓核组织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加重,提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神经根 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鞘内注射2R,6R-HNK缓解雌性小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2
作者 刘安然 林震嘉 +5 位作者 彭湘格 李莹 郑钰凡 谈智 周利君 冯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7-616,共10页
【目的】初步探究鞘内注射2R,6R-羟化去甲氯胺酮(2R,6R-HNK)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NP)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诱导的CNP模型。将雌性小鼠随机分不同组:假手术或SNI术后3周或术前30 min/1 d给予溶剂、... 【目的】初步探究鞘内注射2R,6R-羟化去甲氯胺酮(2R,6R-HNK)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NP)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诱导的CNP模型。将雌性小鼠随机分不同组:假手术或SNI术后3周或术前30 min/1 d给予溶剂、2R,6R-HNK、S-ketamine(10 mg/kg腹腔注射或7、21μmol/L鞘内注射)(每组3~7只)。采用机械缩足阈值(PWT)和镇痛效率评估2R,6R-HNK的治疗或预防效果。再用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背角中蛋白转录及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鞘内注射2R,6R-HNK剂量依赖地缓解雌性小鼠SNI建模3周的双侧机械痛敏;其中21μmol/L 2R,6R-HNK的镇痛效率达峰时间为2 d,峰值为(75.32±7.69)%。预先鞘内2R,6R-HNK还能延迟SNI诱导双侧机械痛敏产生2~3 d。机制上,2R,6R-HNK预处理不仅显著抑制SNI引起的双侧DRG和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异常兴奋,还下调DRG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高表达。【结论】鞘内注射2R,6R-HNK通过抑制上行痛觉通路神经元异常兴奋并下调DRG神经元CGRP和BDNF表达从而对CNP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2R 6R-羟化去甲氯胺酮 背根神经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慢性疼痛的细胞因子微环境假说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利君 信文君 +1 位作者 庞瑞萍 刘先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9-684,共6页
慢性疼痛常常伴有记忆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但目前慢性疼痛机制不清。慢性疼痛常常伴有神经系统致炎细胞因子异常升高,在外周神经或中枢施以致炎细胞因子可模拟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和记忆情感障碍。根据致... 慢性疼痛常常伴有记忆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但目前慢性疼痛机制不清。慢性疼痛常常伴有神经系统致炎细胞因子异常升高,在外周神经或中枢施以致炎细胞因子可模拟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和记忆情感障碍。根据致炎细胞因子可模拟神经损伤,持久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我们提出慢性疼痛细胞因子微环境假说,即,在神经损伤等强伤害性刺激的作用下,神经系统细胞因子微环境发生异常改变,即致炎细胞因子升高,抗炎细胞因子减少,导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引起慢性疼痛及其相伴的认知和情感障碍。防止或纠正细胞因子微环境的失衡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慢性疼痛 记忆障碍 抑郁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感觉神经损伤,还是运动神经损伤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先国 庞瑞萍 +2 位作者 周利君 魏绪红 臧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身,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机制与生理性疼痛明显不同,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迄今,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医学界的难题,原因在于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仍然非常... 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身,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机制与生理性疼痛明显不同,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迄今,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医学界的难题,原因在于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尚待厘清。例如,外周神经包括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到底损伤哪类纤维会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回答这一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对确定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起始点至关重要,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尤其是外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躯体感觉异常,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可能是由感觉神经损伤引起的。然而,近年来的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感觉纤维损伤既非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而运动纤维损伤几乎总会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将综述运动纤维损伤导致外周敏化(初级感觉神经元异位放电)和中枢敏化(脊髓背角C-纤维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的机制,重点阐述胶质细胞活化、致炎细胞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过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炎症 异位放电 长时程增强 运动纤维
下载PDF
NF-KappaB、p38 MAPK和JNK通路在运动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鼠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臧颖 陈秋英 +1 位作者 李玉莹 刘先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的下游信号转导途径-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JNK和p38MAPK是否参与运动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鼠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痛行为学测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蛛网...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的下游信号转导途径-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JNK和p38MAPK是否参与运动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鼠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痛行为学测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蛛网膜下腔内注射NF-κB抑制剂(PDTC)、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和JNK抑制剂(SP600125)对腰5脊神经前根切断(L5-VRT)大鼠机械性痛过敏及腰5背根神经节(DRG)内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3)表达的影响。【结果】①L5-VRT术前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可完全抑制大鼠双侧机械性痛过敏的形成,并阻断同侧L5 DRG内Nav1.3的上调;②术前应用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和JNK抑制剂SP600125主要抑制大鼠对侧后肢的机械性痛过敏;对手术同侧DRG内Nav1.3的表达,SB203580和SP600125分别具有完全阻断和部分阻断作用;③术后7 d给予PDTC或SB203580或SP600125对已形成的大鼠机械性痛过敏均无影响。【结论】运动神经损伤可能通过NF-κB、p38 MAPK和JNK途径调控未损伤DRG神经元内Nav1.3的表达从而进一步调控L5-VRT引起的大鼠后肢机械性痛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超敏 肿瘤坏死因子-αNF—kappaB p38 MAPK JNK 钠通道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魏明 张劲军 +4 位作者 贺秋兰 王磊 任政华 孙来保 刘先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n=12):L5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移植自体髓核并行硬膜外腔置管。溶剂对照组(n=12):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n=12):L5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移植自体髓核并行硬膜外腔置管。溶剂对照组(n=12):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6天予50μL吐温-80硬膜外腔注射。术后第2天给药组(n=6)、术后第6天给药组(n=12)、术后第13天给药组(n=6)、术后第20天给药组(n=6):分别在模型组的基础上,术后第2、6、13、20天予50μL2%蛇床子素硬膜外腔注射。各组取6只大鼠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3、5、7、14、21、28天,以及给药或溶剂前即刻和随后1 h行一般行为学观察和50%机械性撤足阈值(50%paw withdrawal threshold,50%PWT)测定,另外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及术后第6天给药组剩余6只大鼠于术后第7天检测术侧L5 DRG中NOS和COX-2的表达。结果:所有大鼠均未出现跛行、自噬等现象。造模后大鼠50%PWT显著下降(P<0.05)。给药后术后第2天给药组和术后第6天给药组50%PWT比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恢复到造模前水平(P>0.05);术后第13天给药组和术后第20天给药组仅给药后1 h50%PWT比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恢复到造模前水平(P>0.05);但随后时间大鼠50%PWT又回降到造模后水平(P>0.05),与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无异(P>0.05)。NOS与COX-2阳性细胞数术后第6天给药组给药后均比模型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50μL2%蛇床子硬膜外腔注射在早期(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6天给药)可完全抑制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机械痛敏,在晚期(术后第13天和术后第20天)仅表现出一过性的抑制作用;其第6天对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产生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DRG中COX-2和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髓核 坐骨神经痛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经皮穿刺纤维环建立大鼠椎间盘源性疼痛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志强 周利君 +1 位作者 陈江波 庄文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31-2837,共7页
背景:用于研究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模型众多,采用经皮穿刺纤维环建立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鲜见报道,利用微创方法建立的盘源性疼痛模型能减少开放性手术建模中组织创伤大的干扰因素。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且利于大样本量制作的S... 背景:用于研究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模型众多,采用经皮穿刺纤维环建立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鲜见报道,利用微创方法建立的盘源性疼痛模型能减少开放性手术建模中组织创伤大的干扰因素。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且利于大样本量制作的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从行为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其时程变化。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88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34)和模型组(n=44)。模型组大鼠于X射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靶椎间盘纤维环;假手术组大鼠经皮穿刺椎旁组织,不穿刺纤维环。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双后足50%机械撤足阈值下降。模型组大鼠L5/6椎间盘退变较相邻椎间盘明显,其退变程度随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从建模后第3天开始升高并在造模后第21天达到峰值,维持较高水平至第35天。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的肿瘤坏死因子α也从建模后第3天开始升高并在造模后第14天达到峰值,维持较高水平至造模后第35天。表明X射线透视引导下穿刺SD大鼠纤维环建立的盘源性疼痛模型具有创伤小、稳定性好、干扰因素少等优点,可用于盘源性致痛的相关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及关节损伤模型 疼痛 X射线 经皮穿刺 椎间盘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调控钠离子通道Nav1.8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曦 郑淑慧 +1 位作者 胡昔权 刘先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o NT/A)对腰5脊神经前根切断(L5 VRT)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行为学测试方法观察Bo NT/A足底注射后对L5 VRT大鼠机械刺激撤足阈值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o NT/A)对腰5脊神经前根切断(L5 VRT)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行为学测试方法观察Bo NT/A足底注射后对L5 VRT大鼠机械刺激撤足阈值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o NT/A对L5 VRT术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钠离子通道(Nav1.8)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Bo NT/A对DRG神经元中功能性Nav1.8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一侧足底注射7、15 U/kg的Bo NT/A 1 d后可显著缓解L5 VRT介导的机械触诱发痛症状,且作用时间至少持续至给药后14 d;Bo NT/A可显著下调L5 VRT术后DRG神经元中Nav1.8蛋白表达水平,并可明显降低功能性Nav1.8电流密度。【结论】Bo NT/A可能通过下调DRG神经元中Nav1.8蛋白表达,降低功能性Nav1.8电流,发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钠离子通道1.8 神经病理性疼痛 腰5脊神经前根切断
下载PDF
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志强 周利君 +3 位作者 陈嵩 李健齐 周志勇 庄文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探讨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规律,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大鼠经皮穿刺L5-6椎间盘全层纤维环制作SD大鼠盘源... 【目的】探讨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规律,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大鼠经皮穿刺L5-6椎间盘全层纤维环制作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臭氧组在造模后第22天椎旁注射25mg/L臭氧1mL,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使用定量痛觉敏感评估技术和磁共振检查实验动物的50%机械撤足阈值(50%MWT)和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并使用westernblot检测左侧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22天及以后各时间点,3组50%MW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大鼠50%MWT从造模后第22天(臭氧注射后第1天)开始上升(左后足7.6±6.8,右后足3.6±1.0,P<0.05vs臭氧注射前),至造模后第24天达到最高峰(左后足10.6±8.2,右后足7.9±6.7;P<0.05vs臭氧注射前),以后维持这一水平至造模后第56天。臭氧组大鼠在臭氧干预后各时间点Pfirrmann分级均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中TNF-α和CGRP在模型组的表达均高于臭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椎旁注射可以缓解盘源性疼痛模型大鼠的疼痛,但却加重了其腰椎间盘的退变。臭氧椎旁注射可降低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及背根神经节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盘源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磁共振 50%机械撤足阈值
下载PDF
髓核致炎性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ASIC3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秋兰 魏明 +3 位作者 张劲军 孙来保 周利君 邹学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6-780,785,共6页
【目的】观察髓核致炎后不同时期大鼠背根神经节(DRG)3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3)的表达,及其与痛敏形成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尾部髓核0.4mg移植于左侧腰5DRG而建立炎性神经痛动物模型,或术毕DRG周围给予ASIC3抑制剂阿米洛利0.1mg,用v... 【目的】观察髓核致炎后不同时期大鼠背根神经节(DRG)3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3)的表达,及其与痛敏形成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尾部髓核0.4mg移植于左侧腰5DRG而建立炎性神经痛动物模型,或术毕DRG周围给予ASIC3抑制剂阿米洛利0.1mg,用von-Fair细丝检测机械性痛敏阈值,观察DRG的ASIC3阳性细胞数,并检测不同时间点DRG的ASIC3蛋白表达。【结果】髓核移植后大鼠机械痛阈较术前持续降低(P<0.001),DRG上ASIC3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术后第7天时表达至高峰(P<0.05);ASIC阻断剂阿米洛利可抑制模型鼠痛阈降低(P<0.001)。【结论】髓核移植使大鼠DRGASIC3表达增加,抑制ASIC3表达可减轻机械性痛敏,ASIC3上调可能是椎间盘突出致炎性神经痛的重要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酸敏感离子通道 3(ASIC3) 痛觉过敏 髓核 大鼠
下载PDF
持续血浆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2增加导致疼痛的慢性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辉 麦春林 +7 位作者 许雅南 林震嘉 揭英桃 熊媖 唐源 刘先国 谈智 周利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171-217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损伤后血浆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2(CXCL12)的变化及其在疼痛慢性痛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保留性神经损伤(SNI)经典慢性疼痛模型前后血浆CXCL12时程变化;通过实验观察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外源...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损伤后血浆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2(CXCL12)的变化及其在疼痛慢性痛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保留性神经损伤(SNI)经典慢性疼痛模型前后血浆CXCL12时程变化;通过实验观察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外源性CXCL12的痛行为学变化,及静脉注射CXCL12中和抗体对CXCL12与SNI诱导机械痛敏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NI 1 d后血浆CXCL12蛋白明显增多,并持续至SNI 9 d;ELISA数据显示血浆CXCL12浓度从对照(35.10±4.11)pg/mL升高到SNI 1d(90.8±8.33)pg/mL(P<0.05)、并持续增加至SNI 21 d(161.20±18.88)pg/mL,P<0.0001。连续9 d静脉注射CXCL12(1.0~5.0 ng/mL,200μL)剂量依赖性引起双侧机械痛觉过敏;而中和血浆CXCL12能缓解静脉注射CXCL12及SNI诱导的双侧机械痛敏。结论血浆CXCL12的持续增加是疼痛慢性化至关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保留性神经损伤 CXCL12 中和抗体
下载PDF
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先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1-644,651,共5页
外周神经损伤往往导致慢性疼痛,即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主要通过使初级感觉神经元产生自发放电(即异位冲动)和脊髓背角突触传递效率的持续性增强(即LTP)导致病理性疼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致炎细胞因子TNF-α在神经... 外周神经损伤往往导致慢性疼痛,即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主要通过使初级感觉神经元产生自发放电(即异位冲动)和脊髓背角突触传递效率的持续性增强(即LTP)导致病理性疼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致炎细胞因子TNF-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神经损伤可通过上调TNF-α,导致初级感觉神经元上Nav1.3和Nav1.8过表达,引起异位冲动。TNF-α的上调还可显著易化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LTP。由于TNF-α的上调,Nav1.3和Nav1.8过表达和脊髓背角LTP的形成主要与运动神经损伤相关,因此运动神经损伤可能是引起病理性疼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异位冲动 背根神经节 长时程增强 脊髓背角 TNF—α Nav1.3 NAV1.8 运动神经损伤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参与介导大鼠运动神经损伤所致的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广界 臧颖 +2 位作者 魏绪红 李永勇 那晓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检测选择性切断腰5脊神经前根(L5-VRT)术后脊髓背角内IL-6的异常表达并评价其对运动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在不损伤感觉传入的情况下,L5-VRT制备大鼠机械性痛过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 【目的】检测选择性切断腰5脊神经前根(L5-VRT)术后脊髓背角内IL-6的异常表达并评价其对运动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在不损伤感觉传入的情况下,L5-VRT制备大鼠机械性痛过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6在脊髓背角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定位,通过痛行为学测试观察蛛网膜下腔内注射IL-6中和抗体对L5-VRT大鼠机械性痛过敏的影响。分组:sham组、L5-VRT组,n=5;vehicle+L5-VRT、IL-6 neutralization+L5-VRT组,n=6。【结果】L5-VRT术后7 d较假手术组同侧DRG IL-6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IL-6蛋白表达的细胞类型为神经元细胞,L5-VRT术前应用IL-6中和抗体可抑制大鼠L5-VRT术后所致双侧机械性痛过敏的形成(P<0.05)。【结论】IL-6参与介导L5-VRT所致的大鼠后肢机械性痛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运动神经损伤 痛超敏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前扣带回内肿瘤坏死因子α过表达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少坤 陈少霞 +3 位作者 姚沛汶 孙梓乘 那晓东 臧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部分损伤对前扣带回(ACC)内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它们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行为学、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神经损伤后AC...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部分损伤对前扣带回(ACC)内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它们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行为学、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外周神经损伤后ACC内上述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变以及ACC内微量注射相应中和抗体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结果】(1)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NI)诱导大鼠损伤侧触诱发痛并伴有ACC内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其中TNF-α升高幅度更大,但对IL-1β的表达无影响;(2)免疫荧光双染结果表明SNI后ACC内上调的TNF-α以及IL-10都表达于神经元而非胶质细胞内;(3)通过SNI术前及术后连续多次在ACC内微量注射TNF-α中和抗体,显著缓解大鼠触诱发痛,但给予IL-1β中和抗体对大鼠痛行为无影响。【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坐骨神经损伤可能通过诱导ACC神经元内TNF-α异常分泌易化脊髓背角痛信息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前扣带回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原发性灼口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莹 李清 +2 位作者 王璇 周利君 谈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86-2490,共5页
原发性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持续(慢性)或反复口腔烧灼感为主要症状,但无明显临床损害和组织学改变、无明确病因的慢性顽固性黏膜疼痛疾病。由于其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缺... 原发性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持续(慢性)或反复口腔烧灼感为主要症状,但无明显临床损害和组织学改变、无明确病因的慢性顽固性黏膜疼痛疾病。由于其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缺乏诊断金标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BMS命名和归类的演变、病理机制、诊断方法(问卷调查、影像学检查、血清或唾液测试)以及治疗性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随着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深入,BMS病理机制的了解和诊断检测方法的正确使用有望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生物学标志物 治疗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缓解高频刺激诱导的雌性小鼠慢性原发性疼痛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源 金冬梅 +5 位作者 揭英桃 林震嘉 熊媖 彭湘格 周利君 谈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8,共8页
【目的】初步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高频刺激(HFS)诱导雌性小鼠慢性原发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0 V的HFS(波宽0.5 ms,100 Hz,4串,每串持续1 s,间隔10 s)左后肢坐骨神经建立雌性小鼠慢性原发性疼痛模型... 【目的】初步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高频刺激(HFS)诱导雌性小鼠慢性原发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0 V的HFS(波宽0.5 ms,100 Hz,4串,每串持续1 s,间隔10 s)左后肢坐骨神经建立雌性小鼠慢性原发性疼痛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生理盐水)+HFS组、不同浓度EGCG+HFS组(每组4~5只)。手术前1 h,鞘内注射10μL溶剂或EGCG(10、20、50、200μmol/L)。采用后爪机械撤足阈值(PWT)和镇痛效率评价EGCG的治疗效果。最后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腰段脊髓蛋白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溶剂HFS组比较,EGCG鞘内注射剂量依赖性缓解雌性小鼠HFS引起的机械痛敏,其最大镇痛效率达84.95%。EGCG还可阻断疼痛雌性小鼠同侧腰段脊髓背角c-Fos(神经元兴奋性标记物)阳性神经元数量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终末、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的增加。【结论】鞘内注射EGCG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突触前CGRP终末增加、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以及胶质细胞激活,对HFS诱导的慢性原发性疼痛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疼痛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高频刺激 C-FOS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皮下注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机械痛超敏的性别二态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湘格 林震嘉 +5 位作者 张辉 冷世泽 唐源 郑钰凡 谈智 周利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5-402,共8页
【目的】通过正常小鼠皮下注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来研究其对疼痛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10周龄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BSA,0.3μg)、低剂量... 【目的】通过正常小鼠皮下注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来研究其对疼痛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10周龄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BSA,0.3μg)、低剂量M-CSF组(L M-CSF,0.075μg)、高剂量M-CSF组(H M-CSF,0.3μg)。分别于左大腿内侧皮下注射50μL BSA或M-CSF,每日1次,连续3 d。给药前后采用von-Frey机械敏感性测试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撤足阈值(PWT)。再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皮肤离子钙结合衔接蛋白1(Iba1),L5-L6 DRG及腰段脊髓背角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变化。【结果】在雌性小鼠中,只有高剂量M-CSF引起显著的机械痛超敏,而在雄性小鼠中两个剂量都引起明显痛觉异常。机制上,高剂量M-CSF诱导雌性小鼠皮下巨噬细胞大量聚集(Iba1标识);雄性小鼠巨噬细胞呈浓度依赖性增多,但没有雌性小鼠明显。在DRGs中,p-ERK与CGRP表达增多也存在类似的性别差异。值得注意的是,CGRP在雄性小鼠DRG的神经纤维中显著升高。相应地,脊髓背角浅层的p-ERK与CGRP+末梢在M-CSF处理后显著增多,且雄性小鼠多于雌性小鼠。【结论】皮下注射M-CSF诱发的机械性痛觉超敏存在性别二态性,并与外周巨噬细胞扩增和伤害性通路敏化的差异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超敏 性别二态性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及硬膜外腔置管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明 张劲军 +5 位作者 贺秋兰 王磊 任政华 刘先国 邹学农 孙来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44-74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和硬膜外腔置管方法。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6),假手术组(n=12)和空白组(n=12),分别行模型制作,假手术,不做任何处理。每组6只大鼠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14、21...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和硬膜外腔置管方法。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6),假手术组(n=12)和空白组(n=12),分别行模型制作,假手术,不做任何处理。每组6只大鼠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14、21、28天做一般行为学观察及50%机械性撤足阈值(50%PWT)测定。每组6只大鼠于术后第7天检测术侧L5背根神经节(DRG)中NOS和COX-2的表达。模型组中另外24只大鼠于术后第2、6、13、20天各取6只行导管位置和硬膜外腔药液扩散程度的确定。结果:所有大鼠均未出现运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模型组术后各观测点50%PWT比术前,空白组和假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术后第7天术侧L5 DRG的NOS和COX-2阳性细胞数比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所有导管均位于硬膜外腔内,术后第6天后扩散节段稳定(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制作简便,机械痛敏稳定,炎症反应确切,硬膜外腔置管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坐骨神经痛 髓核 硬膜外腔
下载PDF
硬膜外腔注射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痛大鼠DRG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贺秋兰 魏明 +3 位作者 张劲军 孙来保 王磊 刘先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时期硬膜外腔注射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炎性神经痛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及背根神经节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蛇床子素抗炎镇痛的机制。方法:建立髓核致炎性神经痛大鼠模型,术后第6天或第13天硬膜外注射2%蛇床子素50ul,测... 目的:检测不同时期硬膜外腔注射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炎性神经痛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及背根神经节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蛇床子素抗炎镇痛的机制。方法:建立髓核致炎性神经痛大鼠模型,术后第6天或第13天硬膜外注射2%蛇床子素50ul,测定大鼠后肢50%机械性撤足阈值(50%PWT)的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4-L6背根神经节COX-2的表达。结果:术后第6天硬膜外腔给予蛇床子素可明显提高髓核致痛大鼠的50%机械性撤足阈值,抑制背根神经节COX-2的表达。术后第13天应用蛇床子素对50%PWT只有一过性抑制,对COX-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硬膜外应用蛇床子素对髓核致炎性神经痛大鼠有明显、持久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OX-2表达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环氧合酶2(COX-2) 髓核 神经痛
下载PDF
在inside-out膜片上caffeine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的调节作用及ryanodine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仲维高 杨艳 +2 位作者 曾晓荣 崔跃 孔天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咖啡因对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KCa)的作用机制,及咖啡因存在时兰尼定(ryanodine)对KCa的影响以阐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方法,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咖啡因对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KCa)的作用机制,及咖啡因存在时兰尼定(ryanodine)对KCa的影响以阐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方法,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记录猪冠状动脉平滑肌钿胞上KCa电流活动。电流信号经放大、滤波及A/D、D/A转换后输入微机进行采样和储存。应用PCLAMP9.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结果:在内面向外式(inside-out)膜片下,咖啡因(0.1、0.5、1.0、5.0m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通道开放概率,而对电流幅值无明显影响,开放概率增加是通过明显缩短平均关闭时间实现的(n=8,P<0.01);洗去药物后通道活性可以恢复到对照水平;5.0mmol/L咖啡因对KCa激活作用最大(P<0.01)。在细胞贴附式(cell-attached)膜片上,咖啡因激活KCa后,ryanodine(10-4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通道开放概率,开放时间缩短,关闭时间延长,对电流幅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在inside-out膜片下,咖啡因能够直接激活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在cell-atta-ched构型上,ryanodine可通过胞内一定的信号通路浓度依赖性间接抑制咖啡因对KCa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钾通道 钙激活 Inside—out膜片 兰尼定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Cell-attached膜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