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衰治疗中血浆RAS系统变化规律与螺内酯干预的预后
1
作者 高修仁 李树彬 +2 位作者 曾群英 张焰 彭龙云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 Ⅱ)醛固酮(Ald)活性变化规律及醛固酮逃逸程度,探讨加用螺内酯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71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 Ⅱ)醛固酮(Ald)活性变化规律及醛固酮逃逸程度,探讨加用螺内酯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71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常规治疗加螺内酯组(组1)和不加螺内酯(组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6个月时血浆PRA、AngⅡ、Ald的活性,观察治疗前后PRA、AngⅡ、Ald的变化以及比较两组醛固酮逃逸程度:以6min走路距离为客观指标,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治疗后6个月步行距离的改变,借以评价心功能改善的程度。结果 ①组1治疗一个月后血浆PRA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差别无显著性;②两组治疗后AngⅡ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特征。组1治疗一个月后血浆AngⅡ活性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继续治疗6个月后AngⅡ回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组1治疗1个月与组2比较差别无显著性(139±59 vs 137±58);治疗6个月与组2比较差别无显著性(147±56 vs 151±55)。③组1治疗1个月后血浆Ald显著下降(P<0.01),续治疗6个月后又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1个月比较(P<0.01),组1治疗6个月时Ald与组2比较(P<0.01)。④组1治疗6个月时,6min步行距离与1个月时比较明显增加。(410±96 vs 331±91P<0.01)组2治疗6个月时走路距离有所增加,但与出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48±93 vs 329±85P>0.05)。结论 ①心衰患者常规ACEI等药物治疗后血浆PRA、AngⅡ的活性均有所下降,而血浆Ald则表现突出的先下降后升高的所谓醛固酮逃逸现象:②心衰的治疗中,不管加用螺内酯或不加用螺内酯均可观察到这一醛固酮逃逸现象,加用螺内酯组,醛固酮逃逸现象似乎更加明显,这可能与螺内酯阻断醛固酮受体,使血中醛固酮游离浓度升高有关。③加用螺内酯治疗6个月后6min走路距离明显增加,提示加用螺内酯组心功能改善明显,其改善预后的机制可能与螺内酯阻断醛固酮对心脏、血管的重构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充血性 心力衰竭 醛固酮 螺内酯
下载PDF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镁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高修仁 陶军 +3 位作者 李树彬 曾群英 张焰 马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与不加用螺内酯治疗 ,对 2 4h尿镁排泄量 (UMA)、血浆镁浓度 (PMC)、红细胞镁含量 (EMC)的影响。方法  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常规治疗加螺内酯组 (第 1组 5 6例 )和...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与不加用螺内酯治疗 ,对 2 4h尿镁排泄量 (UMA)、血浆镁浓度 (PMC)、红细胞镁含量 (EMC)的影响。方法  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常规治疗加螺内酯组 (第 1组 5 6例 )和不加螺内酯 (第 2组 5 5例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治疗前、治疗 1个月及 6个月时UMC、PMC、EMC的变化情况。动态心电图检测治疗 6个月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评价心电的稳定性 ;比较两组治疗 1个月、6个月后的 6min步行距离 (6MWD) ,评价运动耐力。结果  (1)第 1组治疗 1个月后 2 4hUMA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 6个月后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MC与EMC治疗 6个月后PMC与EMC的增高与治疗 1个月时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2 )第 2组治疗后 2 4hUMA呈进行性增加 (P <0 .0 1) ;PM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而EMC治疗 1个月与治疗前无差异 ,治疗 6个月时有所下降 (P <0 .0 5 )。 (3)第 1组治疗 6个月后与第 2组比较 2 4h平均窦性心率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均较低 (分别P <0 .0 5 )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低于第 2组 (分别P <0 .0 5 ) ;第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螺内酯 代谢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健豪 董吁钢 +1 位作者 黄慧玲 宋明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番禺区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年龄65~79岁高血压患者108例为... 目的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番禺区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年龄65~79岁高血压患者108例为对照组,采集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及肾功能不全病史,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血压、心率、生化、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异同。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基础心率较慢,载脂蛋白A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使用降压药的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钙通道拮抗剂患者比例较高,对照组使用β受体阻断药患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74.1%,P=0.199),2组患者之间未显示颈动脉斑块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增加趋势。对2组人群共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年龄、缺血性脑卒中病史与内膜中层厚度(OR=0.046、0.020、0.016,均P<0.05)。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作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相关(OR=3.03,P=0.034),对照组与内膜中层厚度相关(OR=14.39,P=0.003)。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相关因素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差异;与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无进一步增加,提示颈动脉斑块多在80岁以前发生,应重视早期对危险因素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2例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传导系统病理改变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宋一璇 姚青松 +1 位作者 高修仁 罗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传导系统(CCS)病变与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例有临床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心脏标本作CCS组织学观察。结果(1)12例心电图异常者均见CCS有病变,包括有CCS脂肪浸润和(或)纤维化、淀粉样变、炎症、发育异常及出... 目的探讨心脏传导系统(CCS)病变与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例有临床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心脏标本作CCS组织学观察。结果(1)12例心电图异常者均见CCS有病变,包括有CCS脂肪浸润和(或)纤维化、淀粉样变、炎症、发育异常及出血等。(2)组织学显示急性炎症性改变者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3)组织学显示慢性退行性改变者的心电图改变复杂多样:包括慢-快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并室内分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内传导阻滞。(4)CCS病变可有心电图ST-T改变。结论CCS病变是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T改变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 病理学 临床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