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祖荣 曹铭辉 +1 位作者 邓显仔 曹培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膈疝 修补术 麻醉处理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硬膜外和全身麻醉比较(500例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曹铭辉 陈亚进 +1 位作者 彭书凌 陈积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 0 0例择期LC术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E组 ,n =2 5 0 )和气管内全麻组 (G组 ,n =2 5 0 )。 结果  1 血流动力学 :CO2...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 0 0例择期LC术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E组 ,n =2 5 0 )和气管内全麻组 (G组 ,n =2 5 0 )。 结果  1 血流动力学 :CO2 气腹后两组心输出量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10min后开始回升 ,30min后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P >0 0 5 ) ,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气腹后两组中心静脉压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30min后恢复正常 ;气腹后G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 (P <0 0 5 ) ,至停气腹后 5min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或略低 (P >0 0 5 ) ,与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E组气腹后 5min心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15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G组气腹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2 呼吸参数 :整个气腹期间G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显著增高 (P <0 0 1) ,气腹后E组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潮气量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升高 ,停气腹后 5min即恢复正常。 3 动脉血气 :气腹后两组PaCO2 、HCO3 -、pH、PaO2 的变化在正常值范围 ,无临床意义。 4 费用 :E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G组 (t=12 7 192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强 梁建军 +1 位作者 叶西就 曹铭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81-68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PETCO2、PaCO2及血糖均升高。B组患者术中循环系统较A组稳定,B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A组。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肝切除术,麻醉方式以选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宜,术中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及血糖的监测,并注意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肝切除术
下载PDF
老年人不同麻醉方式安全性的比较
4
作者 李岳振 叶西就 毛小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0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的老年患者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年龄70~80岁行胆道探查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诱导为芬太尼3~4μg/kg,异丙酚0.8~1mg/kg,维库溴铵lmg/kg,麻醉维持为异氟醚,间断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B组选胸9-10间...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的老年患者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年龄70~80岁行胆道探查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诱导为芬太尼3~4μg/kg,异丙酚0.8~1mg/kg,维库溴铵lmg/kg,麻醉维持为异氟醚,间断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B组选胸9-10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给予1~2mL实验量(1%利多卡因与0.375%左旋丁哌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间断给药,余同A组。于下列时间点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入手术室平卧10min、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10min、手术开始30min、术毕。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毕至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观察术毕后躁动情况。结果A组术毕至拔管时间(21±8)min,B组术毕至拔管时间(0±5)min,A组长于B组(P<0.01)。术毕躁动A组多于B组,术中血压心率B组比A组平稳。结论对于老年人胆道手术,硬膜外联合气管内麻醉比单纯气管内麻醉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芬太尼 异丙酚 维库溴铵
下载PDF
两种羟乙基淀粉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游玉媛 杨承祥 +3 位作者 李艳萍 区锦燕 周曙 彭书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200/0.5(商品名贺斯)与6%羟乙基淀粉130/0.4(商品名万汶)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名健康志愿者的空腹静脉血23mL,前3mL弃用,每份血样均在体外应用两种羟乙基淀粉进行血液稀释,分为贺斯组...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200/0.5(商品名贺斯)与6%羟乙基淀粉130/0.4(商品名万汶)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名健康志愿者的空腹静脉血23mL,前3mL弃用,每份血样均在体外应用两种羟乙基淀粉进行血液稀释,分为贺斯组和万汶组。每组按容量稀释比例(全血∶稀释液)分为3个稀释度:9∶1(10%)、7∶3(30%)和4∶6(60%)。血样中,15mL用来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5mL予枸橼酸化抗凝,血液稀释后在37℃下应用5000Series血栓弹力描记仪检测血栓弹力描记图(TEG)指标:反应时间(R时间,正常值为12~27min)、凝血时间(K时间,正常值为3~13min)、α角(正常值为14~46°)和最大振幅(MA,正常值42~63mm)。TEG图形达到MA后即停止测定。另设1份未稀释的全血作为对照组。结果①贺斯组、万汶组的Hct、血小板计数随稀释程度的增加而进行性下降;30%、60%稀释时,万汶组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贺斯组(P值均<0.05)。②10%稀释时,贺斯组、万汶组的Fib、PT、APTT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稀释时,贺斯组和万汶组的Fib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值均<0.05),PT、AP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贺斯组与万汶组间Fib、PT、AP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10%稀释时,3组间组R时间、K时间、α角、M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稀释时,贺斯组的R时间、K时间均显著长于万汶组(P值均<0.05),α角、MA均显著小于万汶组(P值均<0.05);60%稀释时,贺斯组的R时间显著长于万汶组(P<0.05),贺斯组与万汶组间α角、M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两种羟乙基淀粉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同:10%稀释(轻度血液稀释)时两种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30%稀释(中度血液稀释)时6%羟乙基淀粉200/0.5抑制凝血功能,但基本能满足止血要求,6%羟乙基淀粉130/0.4活化凝血初始阶段,凝血块形成时间缩短,速率增快;60%稀释(深度血液稀释)时两种羟乙基淀粉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凝血块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血液稀释 血液凝固试验 血栓弹力描记术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后急性疼痛与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傅艳妮 何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00-3602,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地氟醚全麻术后急性疼痛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颌面部手术患者75例分为3组(n=25):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帕瑞昔布钠组(Pr)。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地氟醚吸入,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地氟醚全麻术后急性疼痛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颌面部手术患者75例分为3组(n=25):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帕瑞昔布钠组(Pr)。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地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在术毕前30min,C组予生理盐水5mL,F组予芬太尼1μg/kg,Pr组予帕瑞昔布钠0.8mg/kg静脉注射。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2),OAA/S评分3~4分时间(T3);拔除气管导管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ikerSAS评分以及拔管后30min、1h、2h、4h和6hVRS痛觉评分。如VRS评分大于4分,则予芬太尼0.5ug/kg静脉注射,并记录行镇痛补救的患者例数。结果:F组T1、T2和T3较C组及Pr组延长(P<0.05),而Pr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前后SBP、DBP和HR均较F组、Pr组升高(P<0.05),F组、P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RikerSAS评分较F组高(P<0.05);拔管后20min,C组RikerSAS评分与P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较Pr组高(P<0.05);拔管后10min和20min,Pr组RikerSAS评分较F组高(P<0.05),其余各时间点F、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后30min、1h和2h,VRS痛觉评分较F组高(P<0.05),而在拔管后4h和6h,两组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各时间点VRS较C组低(P<0.05),拔管后30min、1h和2h,其VRS痛觉评分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后4h和6h较F组低。C组术后行镇痛补救的患者较F、Pr组多(P<0.05);拔管后4h和6h,F组使用镇痛药的患者较Pr组多(P<0.05),其余时间点F、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有效抑制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后急性疼痛及痛觉过敏,减少苏醒期躁动,具有术后镇痛作用而不影响患者苏醒质量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铭辉 陈亚进 彭书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4 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LC的病人均分为两组 :A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在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4 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LC的病人均分为两组 :A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在术前 1d、术中及术后第 1~ 3天给予 2 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 ;B组为对照组 ,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 1、3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术后第 7天两组病人ALT、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术毕、术后第 1天B组病人C反应蛋白 (CRP)、皮质醇 (Cor)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第 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A组病人术后CRP、Cor无明显变化。结论 乌司他丁对LC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还可缓解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 保护作用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异丙酚和异氟醚对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8
作者 杨涛 彭书崚 +3 位作者 钟亮 宫利 李珏 纪风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4期292-294,303,共4页
目的为术中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和全麻药浓度。方法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病人2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和异氟醚(I)组。P组静脉输注异丙酚,使病人依次出现指令反应消失、呼吸停止后行气管插管。I组在气管... 目的为术中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和全麻药浓度。方法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病人2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和异氟醚(I)组。P组静脉输注异丙酚,使病人依次出现指令反应消失、呼吸停止后行气管插管。I组在气管内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并使肺泡内异氟醚浓度依次达0.5MAC、1.0MAC、1.5MAC。记录两组诱导前及上述各时点的HR、PetCO2、NT、MAP、SpO2、MnSSEP;P组同时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随着异丙酚、异氟醚浓度的增高,皮层下诱发电位N13'变化最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其中以N20、P25最稳定,在较高浓度才受麻醉药影响。结论当用异丙酚和异氟醚施行全麻时,N13'最适于作为脊髓脊柱手术的监测指标;N20、P25适于脑部手术监测。异丙酚血药浓度低于2.51μg·ml-1,异氟醚低于1.0MAC时对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 体感诱发电位 正中神经 血药浓度 病人 行气 影响 气管插管全麻 PETCO2
下载PDF
异氟醚对老年人肺换气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宫利 王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Z3期-,共2页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浓度的异氟醚同异丙酚-芬太尼相比是否可抑制老年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降低肺换气功能。方法 随机选择仰卧位非开胸手术的全麻老年病人20例。先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20分钟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浓度的异氟醚同异丙酚-芬太尼相比是否可抑制老年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降低肺换气功能。方法 随机选择仰卧位非开胸手术的全麻老年病人20例。先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20分钟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然后改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分别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到1.0和1.5,并维持20分钟后采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术中行有创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结果P(A-a)O_2及PaO_2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Qs/Qt及乳酸(LAC)无明显增高。结论 1.5MAC以下的异氟醚对H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此浓度的异氟醚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老年人 肺换气 低氧队肺血管收缩
下载PDF
小剂量吗啡超前镇痛用于下肢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柱良 陈传义 王志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吗啡(Mor)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下肢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96例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P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Bup)和MP组(吗啡+左旋布比卡因,Mor+L-Bup),各48例,行L2、3或L3、4腰硬联合穿刺术。P... 目的:评价小剂量吗啡(Mor)超前镇痛联合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下肢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96例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P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Bup)和MP组(吗啡+左旋布比卡因,Mor+L-Bup),各48例,行L2、3或L3、4腰硬联合穿刺术。P组鞘内注射L-Bup 10 mg,MP组则为L-Bup 10 mg+Mor 0.5mg。两组均于硬膜外腔头向置管4 cm,术后30 min行PCEA。结果:吗啡、左旋布比卡因联合使用组,其镇痛满意率和PCEA药量使用时间均大于单纯左旋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小剂量Mor超前镇痛联合术后PCEA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吗啡 超前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载PDF
母爱剥夺合并慢性疼痛对新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娟 柳垂亮 +2 位作者 杨涛 万朝权 彭书崚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母爱剥夺、弗氏完全佐剂(CFA)引起的慢性疼痛以及两者合并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影响。方法 10窝新生SD大鼠,每窝取4只随机均分为疼痛组(P组),空白对照组(C组),母爱剥夺组(MD组),母爱剥夺合并疼痛组(MD+P组)(n... 目的研究母爱剥夺、弗氏完全佐剂(CFA)引起的慢性疼痛以及两者合并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影响。方法 10窝新生SD大鼠,每窝取4只随机均分为疼痛组(P组),空白对照组(C组),母爱剥夺组(MD组),母爱剥夺合并疼痛组(MD+P组)(n=10)。在幼鼠出生后第7天(P7),P组左足底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30μl;C组注射0.9%生理盐水30μl;MD组左足底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μl后每天上午9:00至12:00将幼鼠与母鼠分离3h,从P7持续至P21;MD+P组左足底皮下注射30μlCFA,随后处理同MD组。检测幼鼠在P7、P14和P21的体质量变化;幼鼠从P22至P29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n=10)。结果 MD组和MD+P组幼鼠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7.13±1.13)g,(17.67±1.271g]明显少于对照组[(22.36±1.55)g,P〈0.01,P〈0.05],而P组体质量增加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Morris水迷宫实验中,MD组幼鼠寻找隐蔽平台的潜伏期[(34.22±5.86)S]较C组[(22.77±2.59)s]、P组[(21.29±1.01)s]、MD+P组[(25.29±2.45)s]显著延长(P〈0.01,P〈0.01,P〈0.05),而C组、P组、MD+P组差异无显著性;母爱剥夺对潜伏期变化趋势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F=7.31,P〈0.05),但疼痛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重复性长时间的母爱剥夺损害了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CFA诱导的疼痛应激不会导致P7幼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缺陷,并且可以减弱母爱剥夺对空间学习能力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爱剥夺 疼痛 弗氏完全佐剂 迷宫 学习
原文传递
异氟醚对胎鼠脑原癌基因蛋白Bcl-2/Bax表达及幼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娟 柳垂亮 +1 位作者 曾静贤 赵一凡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研究异氟醚麻醉对胎鼠出生后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对胎鼠大脑海马CA1区和皮质压部后区(Retrosplenial RS)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28只孕21d的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异氟醚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n=14。异氟醚组使用1... 目的 研究异氟醚麻醉对胎鼠出生后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对胎鼠大脑海马CA1区和皮质压部后区(Retrosplenial RS)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28只孕21d的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异氟醚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n=14。异氟醚组使用1.3%的异氟醚处理6h,对照组只使用30%的氧气和70%氮气混合气。使用水迷宫检测出生后28d的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研究中,处理后2h检测胎鼠大脑皮质RS区和海马CAl区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中,2组隐藏平台试验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空间探索试验中异氟醚组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42.33±2.31)S,(33.2±2.15)S,t=2.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海马CAl区和皮质RS区Bcl.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Bax的表达低于对照组,Bcl-2/Bax比值高于对照组[海马CA1区(4.40±0.86),(1.31±0.32),t=3.378,P〈0.01;皮质RS区(5.07±1.27),(1.47±0.48),t=2.6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异氟醚处理孕21d的大鼠能改善出生后幼鼠的空间记忆保持能力,并能增加胎鼠大脑皮质RS区和海马CA1区Bcl-2/Bax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胎儿 Bcl-2 原癌基因蛋白 Bax 原癌基因蛋白 认知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钟向阳 褚忠华 +2 位作者 曹铭辉 闵军 赵海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肝细胞癌标本64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肝癌多种多药耐药基因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率高,各耐药基因的表...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肝细胞癌标本64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肝癌多种多药耐药基因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率高,各耐药基因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肺耐药蛋白(LRP)的mRNA表达量有随分级而增高的趋势;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mRNA表达量有随分级而下降的趋势。(4)肝癌MDR基因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无包膜和结节数目有关,与AFP水平、肝硬化情况、肝功能状况无关。(5)在有效组中MDR1、MRP、GSTⅡLRPmRNA的表达量低于无效组;TOPOⅡmRNA的表达量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癌多药耐药基因mRNA的表达率高;在肝癌多药耐药的基因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结节数目、有无包膜相关,与化疗的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药耐药基因 原发性肝癌 临床意义 MRNA表达量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DNA拓扑异构酶 基因mRNA
原文传递
异氟醚对老年小鼠空间参考记忆和脑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垂亮 李玉娟 +2 位作者 陈郡兴 李国才 谢晓澜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老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Caspase-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16月龄C57BIM6老年小鼠分层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n=12)和对照组(Con,n=12)。Iso组使用1.0%异氟醚行麻醉暴露4h/d,连续2d;Con...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老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Caspase-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16月龄C57BIM6老年小鼠分层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n=12)和对照组(Con,n=12)。Iso组使用1.0%异氟醚行麻醉暴露4h/d,连续2d;Con组同期只使用30%的氧气和70%氮气混合气。在麻醉暴露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再分别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小鼠大脑皮质区(CX)、海马CA1区和齿状回(DG)的Caspase-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测试中,2组间逃避潜伏期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F=0.007,P=1.235),但在空间探索实验测试中,Iso组在原平台所在象限(靶象限)停留时间[(34.5±5.0)%]明显短于Con组[(45.1±4.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测试过程中2组小鼠寻找平台游泳的速度差异无显著性(F=1.537,P=0.24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DG、CA1及CX区均可见Caspase-3阳性细胞,然而2组间的单位面积的阳性细胞数(阳性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UNEL法检测到极少量阳性凋亡细胞。结论重复使用1%异氟醚麻醉暴露可损害老年小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但无明显影响大脑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参考记忆 上鼠 老年 Caspase-3
原文传递
葡萄糖转运蛋白与脑缺氧缺血
15
作者 陈瑞霞 叶西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39-442,共4页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哺乳动物细胞转运葡萄糖的主要载体,介导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由细胞膜外转运至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和GLUT3是脑内负责葡萄糖转运的两个重要载体。脑缺氧缺血可以增加GLUT1和GLUT3的...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哺乳动物细胞转运葡萄糖的主要载体,介导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由细胞膜外转运至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和GLUT3是脑内负责葡萄糖转运的两个重要载体。脑缺氧缺血可以增加GLUT1和GLUT3的合成,以维持脑组织能量供给。现将主要围绕脑内GLUT1和GLUT3的分布、结构、功能以及脑缺氧缺血对脑内GLUT1和GLUT3表达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 脑缺氧缺血
原文传递
术中自体血回收对回收血中血小板、白细胞的影响
16
作者 程平瑞 李艳萍 +4 位作者 黄芳 魏菁 黄雁 黄政通 何颖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是否增加回收血中激活血小板、黏附白细胞的含量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方法30例骨科患者,40~65岁,ASAⅠ-Ⅲ级预计术中失血量800—1000ml,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回收血和体内血中血小板表面的α颗粒膜蛋白140(GM...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是否增加回收血中激活血小板、黏附白细胞的含量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方法30例骨科患者,40~65岁,ASAⅠ-Ⅲ级预计术中失血量800—1000ml,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回收血和体内血中血小板表面的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P-选择素)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血小板激活程度、激活的血小板表面黏附的白细胞含量。术中观察患者的血压,术野的出血情况有无异常,有无血红蛋白尿发生。术后随访患者有无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果回收血中激活血小板的含量,与血小板相黏附的白细胞量,均明显高于体内血;术中和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弥散性出血,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结论血液回收的过程可激活血小板和白细胞,且洗涤过程并不能去除所有的血小板和自细胞,但术中、术后未发现自体血回收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收 血小板 白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