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2008分期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32
1
作者 毛燕萍 李文斐 +10 位作者 陈磊 孙颖 刘立志 唐玲珑 曹素梅 林爱华 洪明晃 卢泰祥 刘孟忠 李立 马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2-102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是在原'92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修订达成的共识。本研究旨在为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临床验证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 背景与目的: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是在原'92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修订达成的共识。本研究旨在为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临床验证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924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鼻咽和颈部MRI检查。根据鼻咽癌2008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采用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预后预测及分布均衡性等指标对分期进行评价。结果:根据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924例患者中Ⅰ、Ⅱ、Ⅲ、Ⅳa期所占比例分别为4.9%、22.6%、38.0%、34.5%。从风险差异性来看,T1~T4期的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4%、93.7%、90.5%和79.1%,各期曲线能较好地分开,但T1与T2组、T2与T3组、T1与T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0~N3期的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9.4%、84.3%、73.6和59.2%;Ⅰ~Ⅳ期的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7%、94.1%、82.6%和67.1%。从风险一致性来看,T3颅底骨质组与T3翼内肌组的局部复发风险比(1.628 vs.3.905)及疾病失败风险比(1.630 vs.3.288)相差较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的部位、包膜外侵犯、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颈部淋巴结的横断面最大径不是鼻咽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病例分布较均衡,T、N及临床总分期各期生存曲线能较好的预测预后,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分期因素
下载PDF
重组Ad-Cp-CDglyTK双自杀基因腺病毒载体构建及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国慧 何军芳 +1 位作者 樊卫 吴沛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构建含EB病毒Cp启动子的CDglyTK双自杀基因靶向腺病毒载体Ad-Cp-CDglyTK,探讨Cp启动子能否特异性调控自杀基因在转染鼻咽癌细胞中表达及靶向性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DC316穿梭质粒系统,高保真PCR扩增tk、cd、Cp等基因序列... 目的:构建含EB病毒Cp启动子的CDglyTK双自杀基因靶向腺病毒载体Ad-Cp-CDglyTK,探讨Cp启动子能否特异性调控自杀基因在转染鼻咽癌细胞中表达及靶向性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DC316穿梭质粒系统,高保真PCR扩增tk、cd、Cp等基因序列,采用定向克隆方法构建含Cp启动子的双自杀基因pDC316-CP-CDglyTK重组质粒,经DNA测序、酶切法鉴定所构建质粒,在293细胞中进行重组腺病毒Ad-Cp-CDglyTK包装、扩增、纯化与病毒滴度测定,体外转染鼻咽癌细胞株CNE1与正常鼻咽NP69细胞株,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glyTK基因的表达,MTT法观察Ad-Cp-CDglyTK/GCV+5-FC系统对CNE1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经DNA测序、限制性酶切法分析显示pDC316-Cp-CDglyTK含完整正确的tk、cd、Cp基因序列,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后病毒滴度为5.6×1012TC ID50/L,体外转染鼻咽癌CNE1细胞株与正常鼻咽NP69细胞株后,采用RT-PCR法从CNE1细胞株总RNA中扩出Cp片段,而NP69细胞株未检测到相应基因mRNA表达,MTT结果显示经前体药物处理转染后CNE1细胞株与NP69细胞株,5-FC+GCV联合用药较单一前体药物对CNE1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5),联合用药对NP69细胞株未见明显杀伤作用。结论:Cp启动子可以特异性调控CDglyTK融合自杀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表达,融合自杀基因/前药系统较单一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p启动子 腺病毒 基因疗法
下载PDF
乳腺黏液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崔春艳 张伶 +1 位作者 伍尧泮 李淑琴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粘液腺癌钼靶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同顾性分析37例乳腺粘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分析钼靶影像与病理特点。结果 10例(52.6%)单纯型表现为小分叶边缘及清晰边缘,13例(81.3%)混合型表现为浸润性边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乳腺粘液腺癌钼靶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同顾性分析37例乳腺粘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分析钼靶影像与病理特点。结果 10例(52.6%)单纯型表现为小分叶边缘及清晰边缘,13例(81.3%)混合型表现为浸润性边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和混合型大部分是高密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粘液腺癌中(除3例混合型未检测),ER阳性25例;PR阳性29例;C-erbB-2阴性24例,均以单纯型粘液腺癌多见,分别占78.9%、89.5%和78.9%。结论不同类型的乳腺粘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不完全一致,单纯型粘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小分叶状边缘肿块及缺少钙化;混合型粘液腺癌常有浸润性生长的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液 钼靶摄影术 病理学
下载PDF
3.0T MR对肝豆状核变性颅脑病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郑红伟 张伶 +4 位作者 祁佩红 薛鹏 漆剑频 夏黎明 胡道予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3.0TMR肝豆状核变性(HLD)的颅脑MRI表现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_1FLAIR、T_2WI、T_2FLAIR、DWI。分析颅脑异常MRI表现部位及临床体征,评估其临床相关性... 目的探讨3.0TMR肝豆状核变性(HLD)的颅脑MRI表现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_1FLAIR、T_2WI、T_2FLAIR、DWI。分析颅脑异常MRI表现部位及临床体征,评估其临床相关性。结果 23例颅脑MRI均有异常发现,病灶呈稍长或长T_1、稍长或长T_2信号,FLAIR高信号,部分病灶呈低信号,DWI进展期病灶呈高信号。脑MRI异常信号发病部位依次为豆状核(21/23)、丘脑(19/23)、中脑(18/23)、内囊后肢(14/23)、桥脑(13/23,其中桥脑背侧、腹侧)、尾状核头(11/23)、齿状核(8/23)、小脑中脚(5/23)、额叶(5/23)、胼胝体压部(4/23)、枕叶(1/23),脑萎缩14例,且基底节、丘脑、中脑及齿状核多对称分布,形如"八字"或"展翅蝴蝶"样,MR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HLD颅脑MRI最具有特征性征象为双侧基底节、丘脑等对称性的异常信号,可广泛累及其他部位,多伴脑萎缩,而DWI可以反映进展期病灶情况,且受累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 颅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评价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残癌的检出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欧阳育树 范卫君 +2 位作者 张亮 王立刚 唐田 《广州医药》 2008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25例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f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残癌的磁共振(MRI)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si-ography,DSA)... 目的分析25例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f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残癌的磁共振(MRI)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si-ography,DSA)对比,了解MRI对残癌的检出价值。方法2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的患者,TACE治疗后4-6周常规行MRI平扫及腹部三维容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MRI检查后1-3天行DSA造影。结果初次TACE后,25例患者中,24例患者的41个残癌病灶被检出,MRI和DSA分别检出39个,其中21例患者的37个病灶MRI与DSA检出相符(37/41);另外4个病灶,DSA发现位于原发灶中心2个,而MRI未发现。MRI发现位于肝脏边缘2个,而DSA未发现。结论MRI是肝癌TACE术后了解残癌的理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友明 吕晓飞 李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14-51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AD的早期诊断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近年来,静息态脑功能成像作为一种崭新的成...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AD的早期诊断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近年来,静息态脑功能成像作为一种崭新的成像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其因分析方法多样、实用性强、被试依从性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AD的研究中。就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别是其不同的分析方法在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功能连接 图论分析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磊 李文斐 +6 位作者 刘立志 毛燕萍 唐玲珑 孙颖 林爱华 李立 马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方法】于2003年至2004年共924例经病理等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鼻咽初治病人纳入本研究,所有的病人均在治疗前进行了MRI检查并以放疗为首要治疗手段。我们回顾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方法】于2003年至2004年共924例经病理等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鼻咽初治病人纳入本研究,所有的病人均在治疗前进行了MRI检查并以放疗为首要治疗手段。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相应的MRI及病历资料。所有的924例病人、MRI证实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315例T3分期的的病人及227例T2分期的病人被分别挑选出来进行预后分析。分期依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第六版鼻咽癌分期标准。【结果】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约为55.4%。颅底骨质破坏并非影响鼻咽癌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有可能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68)。对于512例合并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及315例T3分期的患者,根据受侵部位进行的颅底骨质破坏分级是影响其OS(P=0.002及P=0.005)及DMFS(P值均为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MRI下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及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小于0.001)。合并轻度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与T2a分期的患者在预后方面(OS、LRFS及DMF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根据受侵部位的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具有阳性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颅底骨质破坏 预后价值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娴 范卫君 +1 位作者 张亮 吕衍春 《广州医药》 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胃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观察病变部位、Borrmann分型、胃周径侵范范围、病灶的最大厚度、黏膜是否光整、黏膜皱襞是否增厚、浆膜受侵情况、有无坏死、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是... 目的探讨胃癌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胃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观察病变部位、Borrmann分型、胃周径侵范范围、病灶的最大厚度、黏膜是否光整、黏膜皱襞是否增厚、浆膜受侵情况、有无坏死、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是否均匀、其他器官受累情况、腹部淋巴结情况。结果进展期胃癌Bor-rmann各分型有自身特征性CT表现。"白线征"和"晕征"是进展期胃癌的独特征象,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淋巴引流途径密切相关。结论胃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分期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升 吴沛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5期3643-3646,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肿瘤干细胞(CSC)的存在,并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存在、进展和治疗抵抗的根本原因.清除CSC,或许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治疗抵抗、转移复发等难题,甚至治愈一些肿瘤.本文简述了CSC与正常干细胞的异同,并详细叙述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肿瘤干细胞(CSC)的存在,并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存在、进展和治疗抵抗的根本原因.清除CSC,或许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治疗抵抗、转移复发等难题,甚至治愈一些肿瘤.本文简述了CSC与正常干细胞的异同,并详细叙述了CSC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潜在突破方向,最后提及了相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治疗靶点 治疗抵抗 CSC 证据支持 转移复发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125)Ⅰ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福君 吴沛宏 +8 位作者 卢鸣剑 李奎 王俊杰 张亮 黄金华 范卫君 赵明 顾仰葵 刘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Ⅰ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 ^(125)Ⅰ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Ⅰ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 ^(125)Ⅰ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4)I 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肿瘤转移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Kimura病的CT、MRI表现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建鹏 张嵘 +3 位作者 刘学文 莫运仙 吕衍春 谢传淼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 探讨Kimura病的CT、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Kimura病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11例Kimura病患者发生于(或累及)腮腺区7例,颌面部2例,硬腭1例,腹股沟1例(其中3例为异位复发,2例为... 目的 探讨Kimura病的CT、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Kimura病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11例Kimura病患者发生于(或累及)腮腺区7例,颌面部2例,硬腭1例,腹股沟1例(其中3例为异位复发,2例为原位复发).均表现为无痛性肿物,平均病程2年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结果 CT和MRI表现:5例单发结节,6例多发结节;最小者约6 mm×3 mm,最大者约60 mm ×34 mm;较大结节边界不清楚,较小者边界清楚,邻近脂肪间隙内见条索影浸润,10例颌面部病灶均位于浅筋膜下;CT显示9例密度均匀,稍低于肌肉密度;3例在MR T2WI上呈稍高信号,在T1 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11例肿块呈中度至重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9例肿块(8例颌面部、1例腹股沟)伴有同侧(或双侧)引流区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楚,无坏死,无融合,强化明显.结论 Kimura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赟 梁碧玲 +2 位作者 谢传淼 钟镜联 叶瑞心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 前瞻性地探讨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评价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经颈部淋巴结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鳞癌患者(舌癌5例、鼻咽癌5例、喉癌3例、口底癌3例、口咽癌1例、喉咽癌1例、面颊癌... 目的 前瞻性地探讨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评价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经颈部淋巴结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鳞癌患者(舌癌5例、鼻咽癌5例、喉癌3例、口底癌3例、口咽癌1例、喉咽癌1例、面颊癌1例和唇癌1例)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BS扫描,测量淋巴结的ADC值,选定鉴别转移性和良性淋巴结的最佳ADC阈值,并比较DWIBS与常规MRI显示和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能力.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常规MR检查计数淋巴结共101枚,诊断转移性淋巴结58枚;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8%(47/60)、特异度为81%(44/54)、准确度为80%(91/114)、阳性预测值为82%(47/57)、阴性预测值为77%(44/57).DWIBS计数淋巴结共114枚,转移性淋巴结(60枚)的平均ADC值为(0.945±0.122)×10-3mm2/s,低于良性淋巴结(54枚)的平均ADC值(1.210±0.151)×10-3 mm2/s(t=-10.354,P<0.01).以1.090×10-3 mm2/s作为ADC阈值,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3/60)、80%(43/54)、84%(96/114)、83%(53/64)和86%(43/50).结论 DWIBS有助于诊断头颈部鳞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常规MRI可提高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头颈部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对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立 吴沛宏 +5 位作者 陈宇 丁学强 黄嘉凌 刘然义 曾益新 黄文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 (Ad/hEndo)在体内、体外的表达效率 ,以及对裸鼠移植瘤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携带人血管内皮抑素基因的新型重组腺病毒 (Ad/hEndo)及携带β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基因 )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 (Ad/hEndo)在体内、体外的表达效率 ,以及对裸鼠移植瘤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携带人血管内皮抑素基因的新型重组腺病毒 (Ad/hEndo)及携带β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基因 )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为自行构建。Ad/hEndo组 (7只 )瘤内注射 1× 10 9空斑形成单位 (pfu)的Ad/hEndo 10 0 μl,Ad/LacZ注射组 (6只 )瘤内注射 1× 10 9pfu的Ad/LacZ注射 10 0 μl,DMEM液注射组 (5只 )瘤内注射DMEM液 10 0 μl,共注射 5次。人鼻咽癌 (CNE 2 )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细胞 )被Ad/hEndo感染后 ,Western印迹和免疫酶联吸附法 (ELISA)检测人血管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CNE 2细胞株移植到裸鼠背脊部后 ,检测Ad/hEndo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微血管密度计数 (microvesseldensity ,MVD)分析Ad/hEndo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Western印迹和ELISA法检测到人血管内皮抑素基因在CNE 2和ECV30 4细胞高效表达。当感染复数 (MOI)为 2 0pfu/细胞时 ,感染 72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人血管内皮抑素蛋白浓度达 5 88 34ng/ml。Ad/hEndo可明显抑制鼻咽癌CNE 2裸鼠移植瘤生长 ,抑瘤率为 4 6 4 3% (Ad/hEndo治疗组对腺病毒携带基因LacZ注射组 ,t=2 2 2 6 ,P <0 0 5 )和 4 9 7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 裸小鼠 移植瘤 肿瘤血管生成 抑制作用 鼻咽癌
原文传递
颈颌面部Kimura病的CT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晓飞 张雪林 +4 位作者 熊伟 张静 彭旭红 韩路军 郭翠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颈颌面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颌面部KD的临床及CT表现。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0.8岁,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为颈颌面部无痛性肿块,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颈颌面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颌面部KD的临床及CT表现。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0.8岁,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为颈颌面部无痛性肿块,所有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结果 CT上有三种表现:(1)多发结节型3例,位于涎腺或颈部间隙内,表现为多发结节,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2)弥漫肿块型3例,常位于颌面部皮下脂肪间隙内,表现为皮下弥漫性肿块,边界模糊,邻近皮肤增厚,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3)混合型1例,同时具有结节及肿块特点。多数患者(6/7)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KD有一定的临床和CT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KIMURA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消融阻隔气囊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勇 张亮 +2 位作者 赵明 李旺 吴沛宏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家猪实验,研究消融阻隔气囊在肝脏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保护作用。方法5只猪全麻后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针对消融阻隔气囊的保护作用行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每只猪均取两个治疗区,实验区加用消融阻隔气囊保护,对照区不用阻... 目的通过家猪实验,研究消融阻隔气囊在肝脏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保护作用。方法5只猪全麻后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针对消融阻隔气囊的保护作用行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每只猪均取两个治疗区,实验区加用消融阻隔气囊保护,对照区不用阻隔气囊。术后3~4d处死猪,观察组织坏死病理变化并测量坏死组织面积: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5个治疗区,实验组消融时间为(18.2±2.6)min,肝坏死组织的最大直径为(4.9±0.5)cm;对照组消融时间为(16.0±1.8)min,肝组织坏死最大直径为(4.6±0.6)cm,两组治疗时间和肝组织坏死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膈肌损伤,对照组膈肌均有热损伤,瞩肌损伤面积平均(5.2±2.0)cm^2,两例出现穿孔。结论消融阻隔气囊可在行射频消融时有效保护邻近器官,减少热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射频 术后并发症 气囊 热损伤 膈肌
原文传递
中国肝细胞癌的微创与多学科综合诊疗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安楠 李旺 +6 位作者 董军 黎升 沈露俊 张振峰 赵明 王悦 吴沛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702-1706,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城市中居第2位,农村占第1位,男性多于女性,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2].近年来,随着HCC影像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开展,微创介入治疗的地位得到彰显.同时,HC...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城市中居第2位,农村占第1位,男性多于女性,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2].近年来,随着HCC影像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开展,微创介入治疗的地位得到彰显.同时,HCC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也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本文结合我国肝细胞癌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旨在体现肝细胞癌的个体化、理性化、科学化的建设性模式治疗模式,更加全面、综合、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肝细胞癌 综合诊疗 临床随机试验 中国 综合治疗模式 恶性肿瘤 影像引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