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0例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分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郑炘 刘纹 +1 位作者 刘晓敏 李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9期1554-1555,共2页
回顾2009~2011年临床送检的PICC培养阳性的检验结果,对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送检的520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70株,阳性率32.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0株(41.2%),革兰氏阳性菌66株(38.8%),真菌34株(20.0%)。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 回顾2009~2011年临床送检的PICC培养阳性的检验结果,对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送检的520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170株,阳性率32.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0株(41.2%),革兰氏阳性菌66株(38.8%),真菌34株(20.0%)。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比例最高,革兰氏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率高,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肿瘤患者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 病原菌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炘 刘纹 刘晓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1期2005-2006,共2页
回顾2009~2011年临床科室送检的PICC培养阳性的药敏结果,对其病原菌检出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20份标本中培养出菌株170株,革兰氏阴性菌中嗜麦芽假单胞菌耐药性最强,革兰氏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对万古霉素... 回顾2009~2011年临床科室送检的PICC培养阳性的药敏结果,对其病原菌检出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20份标本中培养出菌株170株,革兰氏阴性菌中嗜麦芽假单胞菌耐药性最强,革兰氏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较好。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率日益增高,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加强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心静脉导管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测定及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梁伊仁 万德森 +4 位作者 陈功 卢震海 李幼娟 林月好 池沛冬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51-1253,共3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umorsuppliedgroupoffactors,TSGF)是我国首个获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类癌症体外标记物,国外还未见此类报道。为了解其检测特异性及灵敏度,我们测定了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并评价其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umorsuppliedgroupoffactors,TSGF)是我国首个获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类癌症体外标记物,国外还未见此类报道。为了解其检测特异性及灵敏度,我们测定了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并评价其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定量分析测定523例肿瘤患者和400例正常人的血清TS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非恶性肿瘤(A组)、恶性肿瘤(B组)、恶性肿瘤根治治疗后(C组)及正常人(D组)其血清TSGF水平分别为66.57、71.24、60.78及53.56u/ml。经统计学分析,A组和B组、A组和D组、B组和C组、B组和D组、C组和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和C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灵敏度为63.86%,特异性是90.89%,真阳性率是87.01%,假阳性率是13.00%。结论:TSGF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升高,对筛查肿瘤疾病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 诊断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检测对恶性肿瘤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巧伦 梁伊仁 +4 位作者 何丽容 林静怡 梁永能 吴兴平 蔡体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制作银染T淋巴细胞涂片 ,显微镜下选取转化良好的T淋巴细胞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Ag NORs含量 (Ag NORs面积与细胞核面...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制作银染T淋巴细胞涂片 ,显微镜下选取转化良好的T淋巴细胞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Ag NORs含量 (Ag NORs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 ,即I /S % )。结果 检测 6 6例正常人、1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2 5例良性肿瘤患者 ,发现 :(1)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与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均值分别为 :7.0 9± 0 .79、6 .31± 0 .75、5 .4 4± 1.13。 (2 )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与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86 %、71.4 3%、6 6 .6 7%、70 %。 (3)观察 6 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的不同阶段 ,发现放疗中和放疗结束患者的T淋巴细胞Ag NORs均值分别为 4 .38± 1.16和 4 .16± 1.2 7,较放疗前 (均值 5 .5 5± 1.2 0 )低 ,但放疗一年后有所上升 (均值 5 .75± 0 .4 8)。 (4)观察 2 8例食管癌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 (术前、术后七天和术后一月 ) ,发现其T淋巴细胞AgNORs值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分别为 :5 .2 3± 1.16、5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TAgNORs、TSGF及SCC检测在头颈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巧伦 梁伊仁 +4 位作者 张江江 邱瑞芬 林静怡 吴兴平 梁永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TAgNORs TSGF SCC 检测 头颈肿瘤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晓敏 郑炘 +1 位作者 谭肖鹂 曾秋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0期2208-2210,共3页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4405例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85株,阳性率为8.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8株(54.0%),革兰阳性...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4405例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85株,阳性率为8.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8株(54.0%),革兰阳性球菌109株(28.3%),真菌46株(12.0%),厌氧菌22株(5.7%)。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效果较好,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但有5.6%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处于中介。结论肿瘤患者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较广,以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耐药性严重,应加强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外周血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诊断食管癌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3 位作者 戎铁华 龙浩 陈巧伦 王春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系统评估初诊食管癌患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检测的价值. 方法:检测健康人400例,食管癌患者148例,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与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CEA,SCC—Ag. 结果... 目的:系统评估初诊食管癌患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检测的价值. 方法:检测健康人400例,食管癌患者148例,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与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CEA,SCC—Ag. 结果:食管癌患者TSGF表达(66.0±40.3)明显高于健康人(53.6±8.0)(P=0.000),灵敏度0.404,特异度0.940, Youden指数0.539,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食管癌患者TSGF阳性率(37.2%)明显高于CEA(12.4%)、SCC(13.7%),差异显著(P=0.000);TSGF与CEA,SCC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TSGF阳性率明显高于CEA+SCC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27.70%,P=0.036);而TSGF与TSGF +CEA,TSGF+SC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相近(P>0.05):3 种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2.0%)明显优与单纯检测TSGF (P=0.027).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TSGF对食管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辨别价值,对食管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CEA,SCC可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GF 食管癌 患者 CEA 诊断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 联合检测 结论 面积 目的
下载PDF
恶性肿瘤类白血病反应的中毒性中性粒细胞的MAXM血液分析仪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万里 雷阿妮 +1 位作者 谢衡玲 徐新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中毒中性粒细胞是否被MAXM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方法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瑞氏染色镜检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染色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区...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中毒中性粒细胞是否被MAXM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方法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瑞氏染色镜检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染色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区分类白血病反应。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用MAXM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为:(28.6±5.7)×109/L;分类为:中性粒细胞49.9%±10.6%,淋巴细胞15.2%±4.3%,单核细胞2.2%±1.2%,嗜酸性粒细胞0.4%±0.3%,嗜碱性粒细胞32.3%±10.2%。镜检分类为:中性粒细胞85.6%±11.8%,淋巴细胞12.9%±5.1%,单核细胞1.5%±1.4%,嗜酸性粒细胞0%,嗜碱性粒细胞0%,其中中毒中性粒细胞为36.5%±7.6%。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为:89.6%±12.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为83.1%±12.5%,积分395±63。结论MAXM血细胞分析仪把类白血病中毒中性粒细胞误认为嗜碱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M血细胞分析仪 恶性肿瘤类白血病反应 中毒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下载PDF
60例滤泡淋巴瘤骨髓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彭雄文 沈乐园 +2 位作者 林航 邱晓慧 张淑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80-485,共6页
目的: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的淋巴瘤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总结形态特点,为骨髓病理医生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累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8年共565例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滤泡淋巴瘤患者,并挑选其中60例有骨髓侵犯的患... 目的: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的淋巴瘤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总结形态特点,为骨髓病理医生对滤泡淋巴瘤骨髓累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8年共565例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滤泡淋巴瘤患者,并挑选其中60例有骨髓侵犯的患者,对其骨髓涂片进行观察,根据其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找出共同特点。结果:对本组60例滤泡淋巴瘤骨髓涂片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特点共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小无裂细胞型(38. 3%)、小裂细胞型(31. 7%)、幼淋巴细胞型(5. 0%)、母细胞化型(5. 0%)以及滤泡转大B细胞型(20. 0%)。结论:滤泡淋巴瘤累及骨髓病例可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细胞形态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以小无裂细胞和小裂细胞最为常见(70. 0%),每种类型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病理和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淋巴瘤 骨髓侵犯 形态学分型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深部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分型
10
作者 谭肖鹂 汪华侨 +2 位作者 何丽容 潘武宾 张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对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对象90例,CHROMagarCand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PCR方法鉴定并进行ABC基因分型。结果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别为A型(36/90... 目的对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对象90例,CHROMagarCand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PCR方法鉴定并进行ABC基因分型。结果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别为A型(36/90,40%)、B型(32/90,35.6%)、C型(22/90,24.4%),取自同一病人身体不同部位和相同部位的标本均分离出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不同基因型的白色念珠菌株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基因型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同种异体胸腺移植治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春梅 戴淑琴 +1 位作者 王军业 孙立阳 《广州医药》 2007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胸腺移植对恶性肿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移植病例均在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进行肺通气功能及肺弥散功能测定。结果移植后1个月MVV与FEV1明显优于胸腺移植治疗前,P值分别为0.003与0.018。结论重建血运的同种异体胸...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胸腺移植对恶性肿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移植病例均在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进行肺通气功能及肺弥散功能测定。结果移植后1个月MVV与FEV1明显优于胸腺移植治疗前,P值分别为0.003与0.018。结论重建血运的同种异体胸腺移植可以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运动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移植 恶性肿瘤 肺功能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基因FANCI与肝癌预后和免疫浸润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游莹 梅美华 +4 位作者 谭宁歆 陈怡丽 池沛冬 何晓顺 黄俊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2,共12页
【目的】探究DNA损伤修复基因FANCI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临床分期、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TCGA、GTEx、TIMER2.0及q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FANCI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临床分期之... 【目的】探究DNA损伤修复基因FANCI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临床分期、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TCGA、GTEx、TIMER2.0及q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FANCI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FANCI与肝癌预后的关系;使用TISIDB数据库探索FANCI与肝癌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探索FANCI相结合的蛋白;使用TCGA及GTEx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通过细胞实验探索了FANCI在肝癌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FANC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01);高表达FANCI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P<0.001);肝癌组织中FANCI的表达与组织活化的CD4+T细胞数目、Th2细胞数目及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且FANCI高表达组的B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明显较低(P<0.01);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FANCI相关基因富集在氨基酸跨膜转运体活性等多种生物过程中;细胞实验发现敲低FANCI后,肝癌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FANCI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起抑制抗肿瘤免疫的作用,并作用于氨基酸跨膜转运等通路,与不良预后相关,敲低FANCI后,肝癌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coni贫血补充组Ⅰ 肝癌 免疫浸润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脑利钠肽水平与肺癌患者住院时间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何新荣 马刚 +2 位作者 苏晓东 钟义富 林鹏 《癌症》 CAS 2023年第4期218-225,共8页
背景与目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常用于监测非心脏的胸外科术后不良事件,但关于优化全肺切除术围术期管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BNP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 背景与目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常用于监测非心脏的胸外科术后不良事件,但关于优化全肺切除术围术期管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BNP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3月到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计划性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通过医院病例信息系统采集围术期的有关数据,并在术后第一天检测BNP等检验项目。结果有106例患者符合研究条件。患者术后BNP水平越高住院时间越长(r=0.24,P=0.015),测算BNP的最优区分值为113 pg/mL。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液体平衡量过多和超敏肌钙蛋白过高是术后BN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X^(2)=12.292,P=0.002)。随着BNP升高,动脉的乳酸盐水平呈升高趋势(P=0.003)。结论全肺切除术后BNP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相关,监测术后BNP水平有助于优化围术期液体管理和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肺切除术 肺癌 脑利钠肽 乳酸盐 观察性研究
下载PDF
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CRE和CRPA产酶表型的方法学评价
14
作者 尚佳文 徐文娜 +3 位作者 许南松 刘晓敏 曾秋耀 郑炘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综合评估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碳青霉烯酶检测和分型能力。方法采用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9~2022年临床分离并保存的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 目的综合评估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碳青霉烯酶检测和分型能力。方法采用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9~2022年临床分离并保存的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和42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产酶表型,胶体金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比对,通过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多角度综合评价。结果mCIM检测CRE和CRPA的阳性率分别为70.2%和35.7%,碳青霉烯酶不确定占比为25.5%和11.9%。增强试验检测47株CRE:44.7%产B类金属β内酰胺酶,17.0%产A类碳青霉烯酶,不产A或B类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占38.3%;增强试验检测42株CRPA:2.4%产B类金属β内酰胺酶,90.4%产A类碳青霉烯酶,同时产A类碳青霉烯酶和B类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4.8%,不产A或B类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占2.4%。两种方法检测CR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3,P=0.01),检测CR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2,P=0.592)。胶体金法验证: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符合率为84.6%,产丝氨酸酶的阳性符合率为80%,产金属酶的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检测CRE两种方法均适用且差异不大,CRPA更推荐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胶体金值得推广,临床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目 铜绿假单胞菌 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 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 胶体金法
下载PDF
联合检测EB病毒相关抗体和抗原对诊断鼻咽癌的价值 被引量:41
15
作者 罗耀凌 欧国萍 +3 位作者 池沛冬 梁永能 刘宇辉 黄马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多项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相关的检测指标。本研究通过同时检测EB病毒VCA-IgA、EA-IgA、EBV-特异性DNA酶(EBV-DNase)抗体、EB病毒DNA(EBV-DNA),评价联合检测对诊断鼻咽癌的价值。方...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多项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相关的检测指标。本研究通过同时检测EB病毒VCA-IgA、EA-IgA、EBV-特异性DNA酶(EBV-DNase)抗体、EB病毒DNA(EBV-DNA),评价联合检测对诊断鼻咽癌的价值。方法:收集160例治疗前的鼻咽癌患者和7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和血浆,应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血清VCA-IgA、EA-IgA;用正丁酸与巴豆油激发Raji细胞方法检测EBV-DNase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分析血浆EBV-DNA,评估其在诊断鼻咽癌中的价值。结果:单项检测时对鼻咽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VCA-IgA90.0%、89.5%,EA-IgA75.0%、94.7%,EBV-DNase抗体76.3%、90.8%,EBV-DNA68.8%、88.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8%和84.2%。VCA-IgA、EA-IgA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各临床分期中EBV-DNase抗体阳性率、EBV-DNA水平与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gA、EA-IgA、EBV-DNase和EBV-DNA单项检测时VCA-IgA敏感性最高,EA-IgA特异性最好;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EBV-DNase抗体、EBV-DNA有助于评估鼻咽癌病程和协助判断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 EBV-特异性DNA酶抗体 EB病毒DNA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军业 戎铁华 +3 位作者 梁伊仁 龙浩 陈巧伦 马国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检测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75例健康人、276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含量(AgNOR面积与细胞面积的比值,即I/S%);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双抗体夹心法与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64±0.89)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P=0.000),灵敏度0.674,特异度0.920,Youden指数0.59,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2)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67.4%)明显高于CEA(12.86%)、SCC(15.04%)、TSGF(36.4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AgNOR与CEA、SCC、TSGF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明显高于CEA+SCC+TSG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4.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8),而与AgNOR+CEA、AgNOR+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检测 食管癌 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评估食管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4 位作者 叶文锋 龙浩 林鹏 李宝江 戎铁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1-8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研究细胞免疫机能状态及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75例健康人外周血和7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9天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AgNOR活性[(5.5±0.8)%]明显低于健康人[(7.1±0.8)%](P<0.00),CD3+、CD3+CD4+无明显变化(P>0.05),CD4+CD25+、CD4+/CD8+明显上升(P<0.05),CD3+CD8+、CD8+CD25+亚群明显下降(P<0.00)。术后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3+CD4+与CD4+/CD8+最低,术后第9天最高;CD3+CD8+亚群、CD4+CD25+亚群、CD8+CD25+亚群则从第3天开始逐渐恢复,术后第9天最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第9天CD3+、CD3+CD4+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8+与CD8+CD25+仍未恢复到健康人水平(P<0.05);CD4+CD25+仍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结论手术创伤引起食管癌患者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术后第9天继续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核仁组成区 AgNOR/分离 提纯 T淋巴细胞/分离和提纯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8
18
作者 邝妙欢 陆霄云 +1 位作者 钟义富 刘万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规定了血小板聚集、弱聚集、无聚集的概念范围,对本院送检81000个EDTA-K2抗凝血细胞分析的标本,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43个样本,再用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管同时... 【目的】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规定了血小板聚集、弱聚集、无聚集的概念范围,对本院送检81000个EDTA-K2抗凝血细胞分析的标本,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43个样本,再用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管同时追踪重抽了32例的血样本后马上送检,分别在15min内、1h、2h做仪器的血小板计数,同时血液涂片镜检血小板的分布状况及评估血小板数量,2h后取样本置于37℃水浴30min后马上检测。【结果】3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马上重新抽血检验有6例(18.8%)用EDTA-K2和柠檬酸钠抗凝都不再有聚集,余下26例(81.2%)EDTA-K2抗凝在2h后都聚集;这26例用檬酸钠抗凝有20例(76.9%)在15min内无聚集。在2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团块会越来越大。比较EDTA-K2抗凝与柠檬酸钠抗凝的样本的聚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水浴后计数血小板数量与水浴前结果无差异,镜检血小板聚集现象无改变。肿瘤病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0.09%。【结论】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因素有抽血不当、EDTA依赖等,其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较多见。用柠檬酸钠抗凝样本后马上检测可大部分消除EDTA依赖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聚集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mdr-1基因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维华 冯海林 +1 位作者 高劲松 姜文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0-91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一种常见的化疗耐药现象。mdr-1是产生多药耐药的编码基因之一,其表达与复发淋巴瘤多药耐药性的相关性目前尚未明确。在对mdr-1表达水平与淋巴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方面,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旨在检测淋巴瘤组织P-gp...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一种常见的化疗耐药现象。mdr-1是产生多药耐药的编码基因之一,其表达与复发淋巴瘤多药耐药性的相关性目前尚未明确。在对mdr-1表达水平与淋巴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方面,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旨在检测淋巴瘤组织P-gp及mdr-1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观察淋巴瘤P-gp表达水平与近期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初治与复发淋巴瘤P-gp表达水平,观察其中17例淋巴瘤P-gp表达水平与近期化疗疗效的关系。同时使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淋巴瘤mdr-1mRNA表达水平。结果:19%(4/21)初治淋巴瘤P-gp高表达;60%(6/10)复发淋巴瘤P-gp高表达。复发淋巴瘤P-gp高表达率高于初治淋巴瘤(P=0.012)。46%(6/13)P-gp低表达或不表达病例化疗后完全缓解;仅25%(1/4)P-gp高表达病例化疗后完全缓解。非P-gp高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率较P-gp高表达组增高21%(P=0.6)。荧光定量RT-PCR检测18例初治淋巴瘤mdr-1mRNA含量为4.00×102~1.32×104copies/μgRNA;10例复发淋巴瘤mdr-1mRNA含量为4×102~4×104copies/μgRNA。复发淋巴瘤的mdr-1mRNA含量高于初治淋巴瘤(P<0.05)。结论:复发淋巴瘤组织过度表达P-gp及mdr-1mRNA;本实验中淋巴瘤P-gp表达水平与近期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多药抗药性 P糖蛋白 预后 治疗效果 表达
下载PDF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炘 刘纹 刘晓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2246-2247,共2页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判定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3份梅毒可疑血清分别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T...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判定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3份梅毒可疑血清分别用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TPPA检测。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灵敏度为99.35%,特异性为85.61%,阳性预测值为88.44%,阴性预测值为99.17%。结论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密螺旋体 苍白 化学发光测定法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