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胸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伟华 蓝先旗 +2 位作者 赵润梅 侯六生 张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索急诊科胸痛患者的病因学构成,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对胸痛的诊断价值,规范诊治流程,以期提高对胸痛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1月30日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至中山... 目的探索急诊科胸痛患者的病因学构成,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对胸痛的诊断价值,规范诊治流程,以期提高对胸痛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1月30日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至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使用统一表格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方式,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到达医院急诊时间,心电图、心肌生化标志物等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急诊的诊治情况,确定诊断和去向及就诊30d的临床转归情况,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诊胸痛的病因构成复杂,本研究的急诊胸痛患者中,病因为心源性者485例,占比63.65%,非心源性277例,占比36.35%;在年龄结构上,非心源性胸痛组〉45岁比例高,〉60岁比例低,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心血管易患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hs-CRP比较发现心源性胸痛组(7.14±18.04)高与非心源性胸痛组(4.50±1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置急诊胸痛患者应按流程快速筛选急危重症,并予以及时、有效处理。hs-CRP可以辅助急性胸痛患者心源性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胸痛 病因学 诊治流程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建立中山市创伤数据库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宁晔 蒋崇慧 +1 位作者 尹刚 吴美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拟建立中山市的创伤数据采集系统,并在全市推行,最终建立中山市创伤数据库,为中山市创伤的防治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方法:建立专业的表格式院前创伤病历,在医院病历系统、院前创伤病历系统和创伤数据库2.0之间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 目的:拟建立中山市的创伤数据采集系统,并在全市推行,最终建立中山市创伤数据库,为中山市创伤的防治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方法:建立专业的表格式院前创伤病历,在医院病历系统、院前创伤病历系统和创伤数据库2.0之间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中山市创伤数据库。结果:通过院前病历系统完成本市急救中心2011-2013年创伤病例3257例,资料全面准确,创伤数据库具备统计分析、检索查询、资料共享等功能,并与院内病历系统兼容,实现了院前、院内患者资料信息一体化。结论:中山市创伤数据库的建立保证了创伤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为下一步建立创伤三级救治网络可靠的临床资料和基础,从而有望提高中山市创伤救治的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数据库 院前急救电子病历
下载PDF
急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危重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崇慧 谢钢 +4 位作者 张励庭 宁晔 尹刚 连丽虹 吴美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对急性危重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01~2007-12期间住院的25例诊断AMI并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在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对急性危重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01~2007-12期间住院的25例诊断AMI并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在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均在ECMO支持下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成功行PCI,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再通,20例血流达到TIMI3级,5例患者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血流TIMI0~2级)。急诊介入术中无一例死亡,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内死亡7例,住院期间总的死亡率为28%(7/25)。结论ECMO支持使高危AMI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为高危患者进行PCI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赢得了时间,明显提高了危重AMI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蒋崇慧 谢钢 +4 位作者 张励庭 宁晔 尹刚 连丽虹 吴美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住院的18例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併心脏骤?现匦穆墒С#墓δ芩ソ叩幕颊呓?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在...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住院的18例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併心脏骤?现匦穆墒С#墓δ芩ソ叩幕颊呓?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在ECMO支持下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和心原性休克得以纠正,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15例经原发病治疗康复出院,治愈率为83.3%。结论ECMO支持下,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度过急性危险期,明显提高了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存活率,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
下载PDF
构建护理信息化体系 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被引量:42
5
作者 桑宝珍 荣丽娟 +2 位作者 李玉燕 戚荟 帅燕珍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以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开发建立护理信息化体系,包括护士工作站平台、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后勤支持系统等。结果:通过护理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先...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以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开发建立护理信息化体系,包括护士工作站平台、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后勤支持系统等。结果:通过护理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先进的现代护理工作及管理模式,保证了临床有效护理时数,解放了护士人力资源,实现了护理工作网络办公,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是促使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信息化体系 管理水平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崇慧 谢钢 +5 位作者 吴丽英 张励庭 宁晔 尹刚 连丽虹 吴美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9-1921,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住院的54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其中23例行ECMO辅助,31例行IABP辅助,观察ECMO和IABP... 目的比较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住院的54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其中23例行ECMO辅助,31例行IABP辅助,观察ECMO和IABP辅助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行PCI治疗的情况。结果心脏指数,心排出量在ECMO辅助后明显增加,高于IABP辅助下的心脏指数和心排出量增加量,P<0.05。ECMO对患者动脉血压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IABP(P<0.05)。结论与IABP相比,ECMO能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为患者进行PCI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有望提高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下载PDF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尹刚 李容飞 +2 位作者 刘海恩 蒋崇慧 宁晔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2例,意外伤害10例。2012年类似创伤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6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10例,意外伤害8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院前指数(PHI)等指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9.37%(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建立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可提高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水平,规范院内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模式
下载PDF
腹部创伤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谢钢 韩志安 +2 位作者 邓辉洲 黎卫 徐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腹部创伤病例,分组对比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性别、受伤到急诊就诊时间、受伤主要机制、开放或闭合性损伤、受累器...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腹部创伤病例,分组对比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性别、受伤到急诊就诊时间、受伤主要机制、开放或闭合性损伤、受累器官数目、检查阳性率、平均出血量、院前休克例数、损伤严重程度、手术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存活组患者比较,死亡组患者在交通事故受伤比例高(P〈0.001)、腹外器官损伤数多(P〈0.001)、平均出血量多(P〈0.01)、院前休克例数多(P〈0.001)、损伤严重程度高。结论受伤机制、受累器官数目、休克、损伤严重程度、手术方法的选择等都是腹部创伤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死亡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脑复苏后大鼠海马回中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兴毅 李均 +3 位作者 韩江全 阳生光 宋国林 蒋崇慧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干预治疗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海马回中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阐明其在脑复苏后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雌雄不分,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24只)、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24只)、灯盏花素...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干预治疗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海马回中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阐明其在脑复苏后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雌雄不分,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24只)、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24只)、灯盏花素治疗组(Br组,24只)。采用简化的Pulsinelli等的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灯盏花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模型;用HE染色检测海马CAl区存活神经元数目;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结果Br组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在3h未见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相应时间点灯盏花素可明显降低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P均〈0.01),增加存活神经元数目(P均〈0.05),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P均〈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灯盏花素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抗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神经元的数目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核转录因子-ΚB 海马
下载PDF
氯仿中毒36例临床表现与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阳生光 张兴毅 +1 位作者 蒋崇慧 蔡跃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23-824,共2页
目的总结氯仿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36例氯仿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中毒机制。结果36例患者氯仿接触史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肝功能受损占80.6%、中枢神经损害占60.8%... 目的总结氯仿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36例氯仿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中毒机制。结果36例患者氯仿接触史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肝功能受损占80.6%、中枢神经损害占60.8%、皮肤损伤占42.3%,其他系统器官也有不同程度受损表现,且与前三者合并存在。在实验室检查中83%的患者前清蛋白(PA)降低,70%ALT升高。结论临床诊断必须有明确的氯仿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可靠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且需排除其他疾病。氯仿中毒可致多个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型、脑型、皮肤型和混合型,以肝型最多见,实验室检查中以PA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仿 中毒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诊断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危重脓毒症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华 赵双彪 +1 位作者 郑伟华 侯六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 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 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院内死亡组与康复出院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康复出院580例(53.3%)。院内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血乳酸水平、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康复出院组,但院内死亡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低于康复出院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危重脓毒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重症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崇慧 谢钢 +4 位作者 张励庭 宁晔 尹刚 连丽虹 吴美英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对急性重症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25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对急性重症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25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25例患者均在ECMO支持下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成功行PCI,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开通,20例患者血流达到TIMI3级,5例患者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血流TIMI0~2级)。急诊介入手术中无一例死亡,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内死亡7例,住院期间总的死亡率为28%(7/25)。结论ECMO支持下,能促进重症AMI患者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为重症患者进行PCI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赢得了时间,从而提高了重症AMI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原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侯六生 谢钢 +8 位作者 李建伟 蒋崇慧 袁勇 李斌飞 姜海明 宁晔 吴桂深 郑伟华 赵双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原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原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CMO救治的成人c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辅助前合并重型颅脑损伤、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根据患者是否脱机将其分为成功脱机组(n=31)与脱机失败组(n=23),通过组问单因素比较筛选出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54例ECMO患者的辅助时间为24.16(14.12,56.75)h,成功脱机31例,其中康复出院22例,脱机后死亡9例(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脱机失败组比较,辅助前心脏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高于脱机失败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乳酸水平低于脱机失败组[(8.64±3.17)mmol/L比(14.44±2.52)mmol/L,t=-7.235,P〈0.01];脱机成功组心脏骤停患者(n=10)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6.70±5.29)min比(35.64±5.89)min,t=-7.721,P〈0.01]、胸外按压到辅助开始时间[(29.40±5.19)min比(38.64±4.20)min,t=-4.502,P〈0.01]均小于脱机失败组心脏骤停者(n=11),ECMO辅助时间大于脱机失败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脱机失败者[0比17.4%(4/23),)(2=5.643,P〈0.05]。结论ECMO是目前救治成人CS的较有效手段,选择恰当的病例并尽早行ECMO是提高总体救治率的决定性因素,而患者的心功能及其心肌的可逆性是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影响脱机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脱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心原性 危险因素 体外膜肺氧合
原文传递
构建急救信息化体系,提高急救医疗救治水平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钢 宁晔 +7 位作者 桑宝珍 蒋崇慧 牛瑛 陈晓诚 吴美英 郑伟华 尹刚 黄永贵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构建急救信息化体系能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也是提供早期救治急危重患者的有效保证之一。方法 以医院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以紧急救治指挥调度中心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把急救医疗信息库的... 目的 构建急救信息化体系能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也是提供早期救治急危重患者的有效保证之一。方法 以医院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以紧急救治指挥调度中心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把急救医疗信息库的建立作为突破口,以车载信息系统为信息一体化的呈现,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结果 通过急救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赢得了抢救患者的“黄金”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急救反应能力、救治能力、抢救成功率,获得了更好的急救效益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通过实施急救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开辟了计算机在现代急救医学领域里的应用,成为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全国其他地区急救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救治水平
原文传递
喉罩在抢救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阳生光 苏科 +1 位作者 蒋崇慧 涂燕喜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在抢救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9年应用喉罩和口鼻罩无创通气治疗的32例急性危重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应用喉罩(观察组)17例,应用口鼻罩(对照组)15例。分析2组血氧饱和度上... 目的探讨喉罩在抢救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9年应用喉罩和口鼻罩无创通气治疗的32例急性危重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应用喉罩(观察组)17例,应用口鼻罩(对照组)15例。分析2组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疾病好转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中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疾病转归时间[分别为(389.63±32.82)s、(19.31±2.26)h、(16.22±3.85)h]与对照组[(467.36±41.15)s、(25.18±3.73)h、(23.66±2.3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无创正压通气后观察组在3、12h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02)升高、pH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3hPaCO2、pH值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h时PaCO2、PaO2、pH值的变化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选喉罩通气.更能提高通气效率.加快临康表现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危重哮喘 喉罩 口鼻罩 无创正压通气 动脉血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