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2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穗俊 梁象逢 +3 位作者 郑亿庆 刘伟 许耀东 刘翔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实验组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血清高;急性期组IL-2含量较慢性期组高;行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患者之间,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穿刺者中耳积液中该因子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L-2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L-2的高浓度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意义 白介素-2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耳积液 IL-2 检测和分析 对照血清 迁延不愈 慢性病程 实验组 浓度 患者 对照组 慢性期 急性期 穿刺 中耳腔 三次
下载PDF
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7
2
作者 区永康 郑亿庆 +3 位作者 陈玲 杨海弟 梁象逢 许耀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病人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就诊的BPPV病人131例,应用红外线视频眼动记录分析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结果(1)后半规管BPPV94例(71.8%),随机分组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各47例。(2)水平半规管BPPV29例(22.1%),水平向地性眼震者16例,另13例为水平背地性眼震者,自行或采用Gufoni疗法后转换为水平向地性9例,方向不能转换4例。采用barbecue翻滚和/或强迫侧卧体位疗法。(3)前半规管BPPV6例(4.6%),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4)混合型BPPV2例(1.5%),行上述相应半规管的疗法。1周后随访总有效率85.5%(112/131),3个月后92.4%(121/131)。结论BPPV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别不同半规管及不同发病机理类型,并选择合适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半规管 耳石复位
下载PDF
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区永康 许耀东 +2 位作者 陈穗俊 郑亿庆 刘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2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耳内镜对63例67耳慢性肉芽性鼓膜炎进行检查,根据病变不同特征采用搔刮、钳取或/和化学烧灼。结果耳内镜下分为四型:Ⅰ型,局灶性溃疡型,共40耳(59.7%);Ⅱ型,局灶性... 目的探讨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耳内镜对63例67耳慢性肉芽性鼓膜炎进行检查,根据病变不同特征采用搔刮、钳取或/和化学烧灼。结果耳内镜下分为四型:Ⅰ型,局灶性溃疡型,共40耳(59.7%);Ⅱ型,局灶性息肉型,共21耳(31.3%):Ⅲ型,鼓膜弥漫型,共5耳(7.5%);Ⅳ型,外耳道-鼓膜弥漫型,共1耳(1.5%)。随访1月治愈率达95.5%(64/67),无效3耳(4.5%)中2耳(3%)改手术治疗获痊愈,1耳需超过1月治疗痊愈。随访6个月以上复发率6%(4/67)。结论应用耳内窥镜能提高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断率,耳内镜下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可进行追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肉芽性鼓膜炎
下载PDF
不同技术和材料在鼓膜修补术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肖辉良 张伟华 区永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手术显微镜技术联合不同材料对特点各异的鼓膜穿孔行鼓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不同大小及位置的鼓膜穿孔患者109例109耳,选择性地采用耳内镜下脂肪组织鼓膜成形术(31耳)、软骨膜鼓膜成形术(43耳)和显微镜颞... 目的探讨耳内镜、手术显微镜技术联合不同材料对特点各异的鼓膜穿孔行鼓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不同大小及位置的鼓膜穿孔患者109例109耳,选择性地采用耳内镜下脂肪组织鼓膜成形术(31耳)、软骨膜鼓膜成形术(43耳)和显微镜颞肌筋膜鼓膜成形术(35耳),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三组鼓膜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0.3%、90.7%和91.4%;手术前后平均听阈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鼓膜穿孔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应用手术显微镜或耳内镜技术,以及不同来源的移植材料进行鼓膜成形术,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结果;对中央型的穿孔应用耳内镜下脂肪、软骨膜材料能达到微创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成形术 手术显微镜 耳内镜 移植材料
原文传递
伴外耳道真菌病肉芽性鼓膜炎41例
5
作者 岳耀光 区永康 +2 位作者 许耀东 张伟华 肖辉良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伴外耳道真菌病的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有伴外耳道真菌病的肉芽性鼓膜炎者41例(43耳)应用耳内镜进行检查,清理外耳道,根据鼓膜不同特征病变采用搔刮、或/和钳取、化学烧灼,同时应用派瑞松外耳道涂布... 目的探讨伴外耳道真菌病的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有伴外耳道真菌病的肉芽性鼓膜炎者41例(43耳)应用耳内镜进行检查,清理外耳道,根据鼓膜不同特征病变采用搔刮、或/和钳取、化学烧灼,同时应用派瑞松外耳道涂布。结果所有患者中肉芽性鼓膜炎治愈41耳(95.3%),反复未愈2耳(2.3%),复发2耳(4.7%);伴发的外耳道真菌病治愈39耳(90.7%),反复未愈4耳(9.3%),复发4耳(9.3%)。其中同时未愈1耳,同时复发2耳。结论应用耳内镜能提高伴外耳道真菌病的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断率,耳内镜下保守治疗及结合局部用含糖皮质激素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此病能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外耳道真菌病 肉芽性鼓膜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