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伍硕允 卢珠明 +4 位作者 叶敏 林志潮 庞文广 黄文海 庞景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3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痛中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122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n=63例,A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9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痛中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122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n=63例,A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9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上的差异,评价两种方法在胸外科手术急慢性疼痛程度治疗上的效果。结果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疼痛评分,术后A组患者1天、3天疼痛评分为(1.19±0.22)分和(1.11±0.21)分,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76±0.16)分和(0.47±0.18)分;B组患者1天、3天疼痛评分为(1.80±0.49)分和(1.57±0.31)分,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46±0.12)分和(0.24±0.12)分(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对于急性疼痛效果上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对于慢性疼痛效果上劣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可能会增加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硬膜外自控镇痛 开胸手术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下载PDF
漏斗胸患者NUSS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志潮 伍硕允 +5 位作者 卢珠明 叶敏 庞文广 黄文海 庞景灼 靳妮娜 《新医学》 2011年第12期795-797,共3页
目的:对比漏斗胸患者NUSS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对23例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其中13例大于9岁的漏斗胸患者行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肺总量、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 目的:对比漏斗胸患者NUSS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对23例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其中13例大于9岁的漏斗胸患者行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肺总量、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结果:术后3个月肺活量、肺总量、FEV1、FVC、MEF50均较术前下降,其中肺活量、FEV1、FVC下降明显(P<0.05),术后1年均可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漏斗胸患者NUSS手术后早期肺功能虽有下降,但术后1年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肺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经膈右肾上腺肿瘤切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明珠 廖勇彬 +7 位作者 余新立 吴荣海 程洲平 林志潮 伍硕允 崔恩铭 黄黎明 庞健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经膈入路切除右肾上腺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腔静脉后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胸腔镜经膈肿瘤切除术。胸腔镜下切开膈肌后分离膈下腹膜后间隙,分离和切除肾上腺肿瘤。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h,术中出...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经膈入路切除右肾上腺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腔静脉后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胸腔镜经膈肿瘤切除术。胸腔镜下切开膈肌后分离膈下腹膜后间隙,分离和切除肾上腺肿瘤。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h,术中出血50 ml,未放置手术引流管,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1d进食、离床活动,4d出院。结论:胸腔镜经膈右肾上腺肿瘤切除在技术上可行,对位于腔静脉后位置较高的肿瘤比经腹腔或经腰腹膜外途径肿瘤切除术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肾上腺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沈涛 卢珠明 +3 位作者 段楚骁 张东熙 叶敏 林志潮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剑突组)与胸腔镜辅助(胸腔镜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不同及优势。方法 2016年至2019年我科收治漏斗胸手术患者59例,平均年龄16±3.82岁,33例行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Nuss手术,26例行胸腔镜辅助Nuss手...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剑突组)与胸腔镜辅助(胸腔镜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不同及优势。方法 2016年至2019年我科收治漏斗胸手术患者59例,平均年龄16±3.82岁,33例行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Nuss手术,26例行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比较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剑突组与胸腔镜组在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剑突组出院时间短于胸腔镜镜组。术后6 h至术后24 h,疼痛感明显增强,而术后48 h疼痛则减轻,而术后24 h剑突组疼痛感较胸腔镜轻,有统计学意义。剑突组术后胸腔积液(33.3%)发生率高于胸腔镜组(15.4%),而剑突组气胸(27.3%)发生率则低于胸腔镜组(42.3%)。胸腔镜组一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术后2周出现心包积液,双侧大量胸腔积液,治疗后康复出院,其余患者均平稳。结论针对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无明显差异,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而针对非对称或复杂漏斗胸,剑突下小切口安全性则更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胸腔镜 剑突 胸腔镜 漏斗胸 NUSS手术
下载PDF
巨大前上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体会
5
作者 沈涛 卢珠明 +2 位作者 梁湘源 段楚骁 张东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巨大前上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手段及经验。方法通过对本院2013—2018年收治的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切口的手... 目的探讨巨大前上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手段及经验。方法通过对本院2013—2018年收治的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切口的手术指标(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34例巨大前上纵隔肿瘤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切除:13例患者行肿瘤偏向侧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手术,根治性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率为92.3%;21例患者行正中开胸手术,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3例,根治性切除率为85.7%。34例患者中胸腺鳞癌3例,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胸腺瘤14例,肉瘤3例,成熟畸胎瘤7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精原细胞瘤2例,甲状腺肿1例。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正中开胸组(均P<0.05),肿瘤最大直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与胸骨后壁紧密、肺组织受侵犯的巨大前上纵隔肿瘤,肿瘤主体偏向侧行前外侧切口+胸骨横劈切口可作为手术切口手术视野和安全性更高。结论手术是巨大前上纵隔肿瘤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增强CT对于手术方式及风险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手术切口的选择对手术成功有重要辅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前上纵隔肿瘤 前纵隔肿瘤 手术切口 外科
下载PDF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志潮 伍硕允 +5 位作者 叶敏 林坚 卢珠明 庞文广 黄文海 庞景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术前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患者30枚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楔形切除术。【结果】30枚肺小结节均成功定位,定位所需时间(22.13±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术前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患者30枚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楔形切除术。【结果】30枚肺小结节均成功定位,定位所需时间(22.13±5.36)min。3例(10.7%)患者定位后出现少量气胸,但无需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28例患者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成功率为100%,无中转开胸。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17.82±5.63)min,术中失血量为(20.03±13.78)mL。【结论】肺小结节CT引导下亚甲蓝术前定位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安全的定位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亚甲蓝 术前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 被引量:3
7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2 位作者 叶敏 伍硕允 庞景灼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的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吻合口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6/18),其中,肺部感... 目的探讨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的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吻合口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6/18),其中,肺部感染3例、声音嘶哑2例、Honer综合征1例。所有患者随访10~60个月,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72.2%。结论气管环形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气管狭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气管肿瘤 气管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涛 卢珠明 +3 位作者 段楚骁 张东熙 叶敏 林志潮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肺癌的诊疗手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3例多原发肺癌病例,根据主病灶直径分为A组(≤10 mm)、B组(>10 mm,≤20 mm)和C组(>20 mm,≤30 mm)分析其年龄、... 目的探讨多原发肺癌的诊疗手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3例多原发肺癌病例,根据主病灶直径分为A组(≤10 mm)、B组(>10 mm,≤20 mm)和C组(>20 mm,≤30 mm)分析其年龄、吸烟史、肿瘤标记物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结果多原发肺癌随年龄递增,主病灶直径增大,而吸烟史与主病灶直径无关。A组CEA(2.00±1.80)μg/mL、Cyfra21⁃1(2.38±1.09)ng/mL与B组CEA(2.81±2.52)μg/mL、Cyfra21⁃1(2.53±0.76)ng/mL均在正常值内;但C组CEA(23.61±46.14)μg/mL与Cyfra21⁃1(3.54±1.31)ng/mL较A、B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仅第10组淋巴结转移(5.26%),而其他组淋巴结均未见转移;B组第10、11组淋巴结转移(6.90%、3.57%),并有N2淋巴结转移,第5组淋巴结转移(16.67%);C组N2淋巴结转移情况更多见,第2、4、7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4%、4.60%和2.22%。不同类型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肺结节位于一侧行同期肺结节切除,位于双侧则分期肺结节切除,间隔3~12月。1年PFS、OS均为100%。结论多原发肺癌位于同侧行同期肺结节切除,位于双侧则分期肺结节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多原发肺癌主病灶直径≤1 cm时,建议行选择性淋巴结切除清扫或淋巴结取样(肺门淋巴结);主病灶直径>1 cm时,则应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肺结节 多原发肺癌 淋巴结转移 手术
下载PDF
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伍硕允 卢珠明 +5 位作者 兰勇 叶敏 庞文广 林志潮 黄文海 庞景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3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两者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优势。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手术收治的肺癌患者48例,均行术前电视纵... 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两者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优势。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手术收治的肺癌患者48例,均行术前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以手术清扫淋巴结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显示,1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排螺旋CT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准确率为89.58%;电视纵隔镜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准确率为97.92%;电视纵隔镜诊断准确率优于多排螺旋CT(P〈0.05)。多排螺旋CT诊断性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94.59%,假阴性率为27.27%,假阳性率为5.41%,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0.00%和92.11%,约登指数为67.31%;电视纵隔镜诊断性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佣阴性率为9.09%,假阳性率为0.00%,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0%和97.37%,约登指数为90.90%。结论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均可以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但电视纵隔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镜 多排螺旋CT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肋骨骨髓微转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珠明 伍硕允 +5 位作者 李秀娟 叶敏 林志潮 黄文海 庞文广 庞景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7期2086-2089,共4页
目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研究其与病理学因素及术后转移率的关系,探讨非小细胞肋骨骨髓微转移临床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病例158例,术中抽取肋骨骨髓,应用流式... 目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研究其与病理学因素及术后转移率的关系,探讨非小细胞肋骨骨髓微转移临床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病例158例,术中抽取肋骨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骨髓中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1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9例出现骨髓微转移,阳性率37.34%(59/158)。59例骨髓微转移阳性患者术后18例(30.51%)肺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99例骨髓微转移阴性患者中术后14例(14.14%)出现远处转移。骨髓微转移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肿瘤体积越大,骨髓微转移阳性率增高;分期增高,骨髓转移阳性率也增高。骨髓微转移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有较高的转移率。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发生早期骨髓微转移,骨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指标有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微转移可作为临床监测、指导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非小细胞肺癌 骨髓微转移
下载PDF
234例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涛 卢珠明 +3 位作者 段楚骁 张东熙 叶敏 林志潮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期75-77,81,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本次回顾性研究我科2015年至2019年收治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4例,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与所在肺叶位置的关系。... 目的探讨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本次回顾性研究我科2015年至2019年收治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4例,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与所在肺叶位置的关系。结果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与肺腺癌在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相较肺腺癌,其发生年龄高,肿瘤直径大并多有吸烟史。肺鳞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较N2未转移组大,并多有吸烟史,且有统计学差异;肺腺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吸烟史与N2未转移组无统计学差异;肺癌中壁层胸膜受侵情况,N2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无统计学差异。肺鳞癌中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10.20%,第11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53%和6.82%。肺腺癌第5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26.58%,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3.71%。结论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上肺鳞癌应注意N2淋巴结跳跃式转移,肺鳞癌N2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直径,吸烟史有关,肺腺癌易出现N2淋巴结转移并与肿瘤位置无关;壁层胸膜侵犯与N2淋巴结转移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N2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
12
作者 卢珠明 伍硕允 +5 位作者 梁伯进 李秀娟 黎红 叶敏 周伟 庞文广 《中国医药》 2012年第5期565-566,共2页
目的 流式细胞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状况的差异比较.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60例,术前未经化疗及放疗,术中抽取肋骨骨髓,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中阳... 目的 流式细胞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状况的差异比较.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60例,术前未经化疗及放疗,术中抽取肋骨骨髓,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中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 1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骨髓转移阳性率为30.0%(48例),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转移阳性率为34.4%(55例).112例免疫组化检查阴性的患者中,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12例患者骨髓中存在微转移;而48例免疫组化检查阳性的患者中,有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为阴性.结论 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技术都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流式细胞技术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骨髓微转移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的比较
13
作者 伍硕允 卢珠明 +4 位作者 梁伯进 叶敏 庞文广 黄文海 庞景灼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开胸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47例)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B组,4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开胸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47例)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B组,4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上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为(1.49±0.80)分,B组为(2.43±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次数[(1.28±0.62)、(2.02±1.05)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3.15±12.22)、(64.10±14.25)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在治疗效果上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外科手术 肋间神经 镇痛 硬膜外 胸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siRNA沉默survivin基因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卢珠明 王铭辉 +5 位作者 伍硕允 张华 叶敏 林志潮 黄文海 庞景灼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介导survivin基因对肺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的siRNA并构建相应载体,转染对数生长期肺癌细胞A549,对比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 目的观察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介导survivin基因对肺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的siRNA并构建相应载体,转染对数生长期肺癌细胞A549,对比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细胞的凋亡。结果转染siRNA组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后24,48,96小时及1周时细胞生长未受影响,siRNA组在转染后24,48小时细胞生长未受明显影响,而96小时及一周时明显抑制。转染siRNA组的细胞的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14.94%±1.60%vs 3.23%±0.46%,4.22%±0.34%,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siRNA沉默survivin基因能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survivin siRNA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RNA干扰 SURVIVIN基因 凋亡
下载PDF
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抗凝治疗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泽华 黄文海 +2 位作者 易永盛 梁桂芳 林志潮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降低肺癌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将1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2例,2组患者术后均每日使用双下肢间隙性充气加压治疗2次,试验组于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降低肺癌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将1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2例,2组患者术后均每日使用双下肢间隙性充气加压治疗2次,试验组于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则不予以对应处理。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指标和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结果术后第7日,试验组13.0%(7/54)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的29.6%(16/54);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内,试验组13.8%(9/65)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的28.1%(18/64)(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日、术后第7日其他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等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肺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肺癌 围术期
下载PDF
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对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沈涛 吴旭 卢珠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12-16,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针对野百合碱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在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GBE)作用下的效果,测定肺组织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方法依随机数字表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 目的研究针对野百合碱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在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GBE)作用下的效果,测定肺组织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方法依随机数字表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组)、GBE低剂量治疗组(G1组,40 mg/kg)、GBE中剂量治疗组(G2组,60 mg/kg)和GBE高剂量治疗组(G3组,80 mg/kg),每组各10只。测定大鼠右心房压(R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的组织结构,计算直径50~150μm肺动脉的中膜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MA%)、血管中层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MV%)。免疫组化测定大鼠肺组织中ET-1和eNOS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较,三个治疗组大鼠的RAP、mPAH、RVSP、RVHI和MA%、MV%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间,仅G3组的RAP、mPAH和MV%与G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NOS中,五组eNOS表达高低:C组>G3组>G1组>G2组>M组,三个治疗组的eNOS表达均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G3组的eNOS表达分别与G1、G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T-1中,五组ET-1表达高低:M组>G1组>G2组>G3组>C组,三个治疗组的ET-1表达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G3组的ET-1表达分别与G1、G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延缓肺动脉高压的产生过程,其与抑制ET-1的释放、维持eNOS的合成有关;相比低中剂量,高剂量GEB可增强延缓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合成酶 内皮素-1
下载PDF
应用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志潮 伍硕允 叶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18例,手术扩创后应坩肌皮瓣修复,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2例,腹直肌肌皮瓣6例。对于溃疡较深,累及胸... 目的探讨应用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18例,手术扩创后应坩肌皮瓣修复,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2例,腹直肌肌皮瓣6例。对于溃疡较深,累及胸膜或并发放射性骨髓炎的5例,先采用Prolene网或Marlex网修复骨性胸壁缺损,再用肌皮瓣覆盖缝合创面。结果1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腹直肌皮瓣修复术后第4天局部边缘有渗液,经拆线引流、换药后痊愈,其余1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无溃疡复发,无皮瓣坏死、皮瓣感染以及皮下积液。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肌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胸擘的放射性溃疡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性溃疡 肌皮瓣 胸壁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胸腔镜手术治疗漏斗胸合并自发性气胸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志潮 叶敏 +3 位作者 伍硕允 黄文海 卢珠明 庞景灼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08,共1页
患者 男,19岁,因胸闷伴活动后气促8 h入院.体检:胸廓对称,胸骨体中下部及相邻肋软骨向后凹陷,右肺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急诊胸部X线照片提示:漏斗胸,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超过90%.入院后立即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行胸部CT检查提示... 患者 男,19岁,因胸闷伴活动后气促8 h入院.体检:胸廓对称,胸骨体中下部及相邻肋软骨向后凹陷,右肺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急诊胸部X线照片提示:漏斗胸,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超过90%.入院后立即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行胸部CT检查提示:漏斗胸,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自发性气胸 手术治疗 胸腔镜 胸部X线照片 右侧气胸 胸部CT检查 胸腔闭式引流
原文传递
对比经剑突下和经右胸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泽华 沐志潮 +5 位作者 黄文海 李荣岗 李祖媚 易永盛 叶敏 伍硕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对比经剑突下和经右胸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效果,评估前者在切除胸腺治疗MG上的彻底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M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经剑突下... 目的对比经剑突下和经右胸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效果,评估前者在切除胸腺治疗MG上的彻底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M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经右胸胸腔镜手术,双盲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切除胸腺和前纵隔脂肪的标本总重量,以及两组的中转开胸率、MG危象发生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分组间差异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性别、年龄、MG分型、胸腺瘤分期、肿瘤大小等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出血量[(26.8±18.9)ml]明显少于对照组[(41.6±20.1)ml](P=0.01);试验组切除手术标本总重量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70.1±26.0)g和(49.8±9.4)g,P=0.01];且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3.8±0.9)d和(4.8±2.1)d]及术后引流胸水总量[分别为(521.2±319.4)ml和(923.6±797.4)ml]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P=0.025,P=0.023);术后5 d内对比,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试验组1例患者及对照组2例术后发生MG危象。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入路比经右胸胸腔镜入路胸腺切除更加彻底,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引流减少,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腔镜手术 胸腺扩大切除术 剑突下入路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志潮 黄文海 +5 位作者 李祖媚 李荣岗 谢泽华 易永盛 叶敏 伍硕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4月-2017年6月.对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切除范围包括全胸腺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门诊定期复查。结果本组3...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4月-2017年6月.对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切除范围包括全胸腺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门诊定期复查。结果本组34例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胸腺扩大切除术.另1例因术中出血转为开胸手术。手术时间60~220(115±23)min,术中出血量5-200(37±8)ml;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2.6d,平均3.5d;术后住院时间4~10d,平均6.8d.术后1例(2.9%)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术后随访34例,时间为3~38个月,平均18个月,完全缓解8例(22.9%),总有效率82.9%。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双侧膈神经和双侧胸腺上极暴露良好、不需经肋间进胸等优点.是治疗部分选择性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满意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腺扩大切除术 剑突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