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血器压力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局部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仲毅 张晋昕 +5 位作者 杨锐 杜合英 倪延延 周倩 李雪梅 胡承恒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8期3543-3546,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局部主要并发症(出血、肿胀)发生率,探讨止血器压力对术后局部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介入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198例.... 目的 通过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局部主要并发症(出血、肿胀)发生率,探讨止血器压力对术后局部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介入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198例.通过询问、现场测量与观察、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入选病例的围手术期用于判断局部主要并发症的各项指标.比较局部主要并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桡动脉止血器起始压力.结果 局部主要并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加压总圈数比较(4.66/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7,P>0.05).两组患者的桡动脉止血器起始压力[(1668.77 ±568.59)/(1613.13 ±557.09)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3,P>0.05).手术结束时收缩压和止血器起始压力的相关系数(r)=-0.029(P=0.784).结论 止血器加压总圈数不是判断经桡动脉行介入诊治术后穿刺点压力的最好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止血器压力并非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局部主要并发症的显著影响因素,手术结束时收缩压不是调节止血器起始压力的首选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感压纸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 出血 肿胀
原文传递
止血器位置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术后远端肢体肿胀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仲毅 张晋昕 +6 位作者 杨锐 李雪梅 赵明 谭敏谊 陈家艺 王爽 郑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5期3070-3073,共4页
目的 探讨止血器位置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术后远端肢体肿胀的关系,为制定术后预防远端肢体肿胀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198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穿刺口远端肢体肿胀为阳性结局,分... 目的 探讨止血器位置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术后远端肢体肿胀的关系,为制定术后预防远端肢体肿胀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198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穿刺口远端肢体肿胀为阳性结局,分为发生肿胀组69例,未发生肿胀组129例,比较肿胀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桡动脉止血器压迫位置.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98例患者术后肿胀发生率为34.85%;两组压板中点与腕第二横纹的距离,发生肿胀组与未发生肿胀组中位数相同,发生肿胀组平均秩次为115.44,未发生肿胀组为90.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3,P=0.003).结论 止血器压板中点与腕第二横纹距离>2.9 cm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远端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 止血器位置 肿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