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需门诊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映芬 杨兆芬 +1 位作者 江美霞 方海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了解特需门诊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结果特需门诊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较高。有良好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希望、及时提供治疗和护理及相关知识等需求均占85%... 目的了解特需门诊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结果特需门诊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的需求较高。有良好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希望、及时提供治疗和护理及相关知识等需求均占85%以上。结论特需门诊在保证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必须重视服务质量和提高护士素质,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需门诊 患者 护士 需求
下载PDF
全程优质服务在特需门诊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映芬 陈尔 +1 位作者 郑焱 方海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10期43-44,4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服务在特需门诊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树立全程人性化优质服务理念,创建并实施"十有"全程优质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优良的就医环境。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患者等候时间和门诊量、体检量等...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服务在特需门诊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树立全程人性化优质服务理念,创建并实施"十有"全程优质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优良的就医环境。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患者等候时间和门诊量、体检量等。结果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后患者满意度从98.8%提高到100.0%,患者等候时间从300min缩短至5-10min,门诊量从25564例次增加至33757例次,体检量从1160例次增加至1332例次,缺点发生率从5例次降到1例次,分诊正确率从96.0%提高至99.0%。结论在特需门诊中,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断改正及完善服务措施,实施人性化的全程优质服务,将优质服务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优质服务 特需门诊
下载PDF
晨间重点查房指导在特诊综合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 谢小晴 +1 位作者 袁宝玉 方海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晨间重点查房指导在特诊综合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12月采用常规晨间护理查房426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采用晨间重点查房指导453例病人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总体护理质量、护士对病情知晓率和专业知识掌握... 目的:探讨晨间重点查房指导在特诊综合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12月采用常规晨间护理查房426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采用晨间重点查房指导453例病人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总体护理质量、护士对病情知晓率和专业知识掌握率情况。结果实施晨间重点查房指导后,观察组总体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对病情知晓率及专科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特诊综合外科实施晨间重点查房指导,能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查房 特诊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塞106例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丁美琳 周礼 马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0-411,共2页
目的研究心源性疾病与脑栓塞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对10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房颤为CCE的最常见病因,CCE栓塞灶常并发出血,并发症多见。CCE的... 目的研究心源性疾病与脑栓塞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对106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房颤为CCE的最常见病因,CCE栓塞灶常并发出血,并发症多见。CCE的死因主要包括:卒中本身、内科并发症及心脏方面的原因。结论预防心源性疾病、对CCE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控制CCE并发症对CCE患者的预后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丁美琳 周礼 马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CTA)监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方法95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64-sliceCT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两种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个月。对64-sliceCTA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进...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CTA)监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方法95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64-sliceCT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两种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个月。对64-sliceCTA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SCA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64-sliceCTA成像对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5.24%(52/61),特异性为94.12%(32/34),阳性预测值为96.30%(52/54),阴性预测值为78.05%(32/41),准确性为88.42%(84/95)。结论64-sliceCTA是一项安全、快速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对有临床意义的病变血管(狭窄≥50%)的评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误诊7例临床分析和药物治疗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昭怡 吴玉红 +1 位作者 马龚斌 周燕斌 《广州医药》 2007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误诊原因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肺臆球菌病的临床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5例起病有轻微咳嗽、少许粘液痰、伴胸闷等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2例无症状;外周血象白...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误诊原因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肺臆球菌病的临床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5例起病有轻微咳嗽、少许粘液痰、伴胸闷等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2例无症状;外周血象白细胞6.8×10^9~11.8×10^9/L,全部病例的痰、纤支镜吸出物经墨汁染色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均阴性,胸片和胸CT片检查显示:6例单侧或双侧肺野见团块状阴影,诊断为肺癌;l例右下肺见多个斑块状密度不均,边缘模糊阴影,诊断为肺癌与肺结核鉴别。剖胸探查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3例,胸腔镜取活检1例,全部病例病理均诊断为肺隐球病;非手术治疗4例,按内科抗真菌治疗。结论微创穿刺取病理组织检查,对确诊有很大帮助,采用咪唑类药物单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经皮肺穿刺活检 氟康唑 伏立康唑
下载PDF
特需病房护理师以上人员院内专科进修效果研究
7
作者 郭代珠 赖玉兰 +1 位作者 陈妙虹 刘美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6期160-160,188,共2页
目的探讨特需病房护理师以上人员院内专科进修对提高自我效能及专科技能、理论水平的效果。方法利用特需病房春节前后患者减少的特点,每年派出护理师级别以上,5年共派出25人到院内相应的专科进修。结果实施院内专科进修后,护理师以上人... 目的探讨特需病房护理师以上人员院内专科进修对提高自我效能及专科技能、理论水平的效果。方法利用特需病房春节前后患者减少的特点,每年派出护理师级别以上,5年共派出25人到院内相应的专科进修。结果实施院内专科进修后,护理师以上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自我效能感、授课技能较进修前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师以上人员院内进修后,可增加其自我效能感,提高专科水平及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师 院内进修 专科
下载PDF
胰胆管疾病内镜诊疗的新进展、新理念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建明 郭宇 华赟鹏 《手术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作为“消化道的最后一块盲区”,胰胆管被肝脏、胃、十二指肠等器官包绕而检查困难,但胰胆管疾病多发、常见。面对胰胆管疾病诊治的复杂性,如何明确诊断、精准分期、在确保病灶彻底清除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护脏器和保留功能,控制损伤并快速... 作为“消化道的最后一块盲区”,胰胆管被肝脏、胃、十二指肠等器官包绕而检查困难,但胰胆管疾病多发、常见。面对胰胆管疾病诊治的复杂性,如何明确诊断、精准分期、在确保病灶彻底清除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护脏器和保留功能,控制损伤并快速康复,是现代肝胆胰外科医生追求的方向。随着内镜领域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内镜诊疗在胰胆管疾病诊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除腹腔镜手术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经皮经肝胆管镜检查(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scopy,PTCS)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为胰胆管疾病的精准微创诊治开启了内镜外科的新时代,也逐渐改变着整个胰胆管疾病诊疗的模式。通过建立规范化、个体化、集成化的精准诊治理念,即坚持疾病诊疗体系的规范传承,以患者真正获益为目的选择微创手段,并在多学科诊疗模式指导下开展联合微创治疗,保障患者更快的术后功能恢复、更长的术后生存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精准外科 内窥镜 治疗
下载PDF
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 3.0哮喘模块中文版父母报告的信度效度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映芬 冯丽芬 +1 位作者 陈若青 郝元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0-714,722,共6页
【目的】考察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 3.0哮喘模块父母报告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规范的量表引进程序,将英文版的PedsQLTM 3.0哮喘模块翻译成中文。用中文版的PedsQLTM 3.0哮喘模块调查广州市哮喘患儿父母共341人,337人完... 【目的】考察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 3.0哮喘模块父母报告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规范的量表引进程序,将英文版的PedsQLTM 3.0哮喘模块翻译成中文。用中文版的PedsQLTM 3.0哮喘模块调查广州市哮喘患儿父母共341人,337人完成问卷。其中轻度哮喘患儿有232名,中度82名,重度19名,4人缺填;病程小于3年者186人,病程大于3年者148人,3人缺填。分析量表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等。【结果】341名被调查患儿父母中337名完成了问卷,应答率达98.8%;量表各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介于0.87到0.93之间;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介于0.92到0.99之间;量表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较强,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较弱;不同病情、不同病程患儿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拟合指数CFI为0.94。【结论】中文版PedsQLTM3.0哮喘模块父母报告具有可接受计量心理学特征,可以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哮喘患儿的生存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生存质量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0和γ干扰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燕斌 李幼姬 吴玉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各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技术及ELISA方法定量分析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 目的探讨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各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技术及ELISA方法定量分析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mRNA及血清中IL-10、IFN-γ的自然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血清和PBMC的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活动期与非活动期LN患者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活动期LN患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非活动期LN患者IFN-γ水平虽有增加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血清和PBMC的IL-10/IFN-γ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N患者血清和PBMC的IL-10自然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但其增高程度与疾病活动度无明显相关;活动期LN患者IFN-γ的表达也显著增高,提示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均可能参与活动期LN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介素-10 Γ干扰素 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因子 T辅助细胞1 T辅助细胞2
下载PDF
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涛 张亚东 +4 位作者 陈鑫 陈圣福 杨其运 韩大愚 邓春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采用UPOINT系统对192例CP/CPPS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目的】探讨UPOINT分类因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采用UPOINT系统对192例CP/CPPS患者进行评估,并应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精神障碍和勃起功能。【结果】192例患者中,ED发生率为47.4%,其中轻、中、重度ED的发生率分别为40.6%、4.7%和2.1%。UPOINT分类因子阳性率分别为:U 70.8%,P 59.9%,O 80.7%,I 23.4%,N 45.3%,T 62.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心理障碍(P;OR=3.749,95%;CI 1.903-7.384,P<0.001)是CP/CPPS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IIEF-5评分与NIHCPSI、PHQ、PC S评分呈负相关(Pearson系数为0.251、0.355、0.322,P<0.001)。PHQ评分与NIH-CPSI、PC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586、0.662,P<0.001)。ⅢA和ⅢB型患者NIH-CPSI、PHQ、PCS及IIEF-5评分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PPS患者ED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度ED。精神心理障碍是此类患者发生ED的独立危险因素,排尿症状、疼痛症状以及前列腺局部炎症不是ED的危险因素。但严重的排尿、疼痛症状可能通过精神心理障碍而影响患者的勃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勃起功能障碍 UPOINT系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郭代珠 赖玉兰 +1 位作者 陈妙虹 方海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9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根据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制订工作坊的内容,采用示范—练习-考核的工作坊模式对19名低年资(毕业后1~3年)护士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的差异。结果培训...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根据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制订工作坊的内容,采用示范—练习-考核的工作坊模式对19名低年资(毕业后1~3年)护士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的差异。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均得到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共同参与性,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和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 低年资护士 护理教育
下载PDF
老年术后患者全静脉营养治疗中预防心力衰竭的输液管理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瑞玉 李敏宜 +1 位作者 张运平 方海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后全静脉营养治疗过程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将65岁以上术后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46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240例)和干预组(220例).常规组给予输液管调节器控制输液速度(40~65gtt/...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后全静脉营养治疗过程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将65岁以上术后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46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240例)和干预组(220例).常规组给予输液管调节器控制输液速度(40~65gtt/min)、监测CVP并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及输液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使用输液泵、阶梯式输液速度控制、合理安排输液次序、制定昼夜输液要求、缩短CVP监测间隔时间等措施.结果 常规组出现急性心力衰竭8例(3.3%),干预组未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全静脉营养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静脉输液诱发的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老年患者 全静脉营养 输液 急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洋红 胡杨柳 +2 位作者 刘德伍 俞建兴 刘德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9-944,共6页
目的比较人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中mRNA表达谱的差异,并对差异基因行生物信息分析,从分子水平全面探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切除增生性瘢痕及其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各3例,采用Trizol试剂提取总... 目的比较人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中mRNA表达谱的差异,并对差异基因行生物信息分析,从分子水平全面探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切除增生性瘢痕及其邻近正常皮肤组织各3例,采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进行mRNA芯片检验,利用Genespring 10.0软件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并对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间组内行聚类分析,应用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 6.7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通路(Pathway)分析,获得差异基因相关功能的功能富集类。结果人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较,3例样品重复一次相对表达量比值在2倍以上变化的mRNA有6126条,2倍以上上调的mRNA共3142条,2倍以上下调的mRNA共2984条,5倍以上上调的mRNA共28条,5倍以上下调的mRNA共44条;重复两次相对表达量比值在2倍以上变化的mRNA有6042条,2倍以上上调的mRNA共3004条,2倍以上下调的mRNA共3038条,5倍以上上调的mRNA共25条,5倍以上下调的mRNA共38条;其中3例样品都上调的mRNA有3832条,2倍以上上调的1920条,2倍以上下调的1912条,5倍以上上调的18条,5倍以上下调29条。CDKN1C,CDKN2A,CTNNA3,COL6A3,HOXB4等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以及细胞粘附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TGFβ1,CDKN1C,CDKN2A,CDC14A,ITGB6,EGF等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黏着斑形成、b转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结论人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mRNA表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TGFβ1,SMAD2,SMAD7,BAX,IGF,COL1A1,COL1A2,MMPs,CDC14A,ITGB6,EGF,CDKN1C,CDKN2A,CTNNA3,HOXA3等相关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信号通路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基因 芯片 生物信息
下载PDF
肠结核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美琳 李进 孙毅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121-2122,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肠结核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5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在20~40岁的共43例,占74.1%,临床症状以腹痛(49例,84.5%)、腹泻(28例,48.3%)、发热(26例,44... 目的通过对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肠结核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5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在20~40岁的共43例,占74.1%,临床症状以腹痛(49例,84.5%)、腹泻(28例,48.3%)、发热(26例,44.8%)、右下腹包块(12例,20.7%)为主;合并肺结核(18例,31.0%),并发症以肠梗阻(9例,15.5%)为主;病变部位常见为回盲部(55.2%,32/58)、回肠末端(29.3%,17/58)。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X线检查阳性发现占66.7%(32/48)。47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12例组织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结节,6例发现抗酸杆菌,3例腹腔镜检查及8例手术患者均病理诊断为肠结核。29例患者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肠结核好发于青壮年,病变部位常见为回盲部、回肠末端,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合并肺结核多见,电子结肠镜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肠结核重要手段,腹腔镜或手术行病理检查也可诊断肠结核。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X线检查、腹部CT、PPD皮试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临床表现 诊断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PICC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5
16
作者 袁宝玉 陈妙虹 林静君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6期23-24,39,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延长置管时间。方法对50例应用PICC病人进行观察,对11例应用PICC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道管脱出2例;Ⅰ-Ⅱ度静脉炎6例;道管堵塞3例。结论严格进行... 目的分析应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延长置管时间。方法对50例应用PICC病人进行观察,对11例应用PICC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道管脱出2例;Ⅰ-Ⅱ度静脉炎6例;道管堵塞3例。结论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正确的封管方法;加强病人和家属相关知识宣教,可避免或减少应用PICC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34
17
作者 黄天雯 罗晓梅 +1 位作者 黄欢雪 江美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作者综述了有关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跌倒 老年人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中Syk(L)调节基因转录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磊 胡英 +2 位作者 杨祖立 宋新明 汪建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9-47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全长型脾脏酪氨酸激酶[full-length form of 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L)]在乳腺癌中具有抑癌功能,可移位到细胞核内,作为转录抑制因子调节基因的转录。本研究拟探讨Syk(L)行使转录抑制功能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 背景与目的:全长型脾脏酪氨酸激酶[full-length form of 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L)]在乳腺癌中具有抑癌功能,可移位到细胞核内,作为转录抑制因子调节基因的转录。本研究拟探讨Syk(L)行使转录抑制功能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pFLAG-CMV-Syk(L)转染入人胚肾细胞HEK293中,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与外源性Syk(L)的结合。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B468中内源性Syk(L)与HDAC1的结合。构建带有FLAG标志的Syk(L)各个功能域质粒,并将其转染入HEK293细胞中,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HDAC1与Syk(L)各个功能域之间的结合。采用HDAC活力检测系统检测Syk(L)免疫沉淀复合物中的HDAC活性。结果:HEK293细胞中外源性Syk(L)可与HDAC1、3、6、7结合,Syk(L)通过SH2功能域和KD功能域与HDAC1相互结合。乳腺癌细胞MB468中内源性Syk(L)与HDAC1可相互结合。Syk(L)免疫沉淀复合物有明显的HDAC活性。结论:在乳腺癌中,抑癌基因Syk(L)可能通过与HDAC形成复合物调节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脾脏酪氨酸激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转录抑制
下载PDF
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江美霞 陈赛 +1 位作者 莫雄飞 周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综合...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综合训练运动疗法。在患者人院第1周和出院前,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康复组患者肌力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脑血管患者肌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锻炼
下载PDF
强化护理教学查房主持者管理 提高查房质量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玉英 黄燕梅 +1 位作者 陈妙虹 陈泽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7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教学查房主持者的管理措施,提高查房质量。方法:实施筛选并相对固定主持者、制定主持者职责和指引、实施专人专题查房及加强培训等系列管理措施。结果:95%护生对活动后的教学查房质量满意;活动后多种护理教学查房调查...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教学查房主持者的管理措施,提高查房质量。方法:实施筛选并相对固定主持者、制定主持者职责和指引、实施专人专题查房及加强培训等系列管理措施。结果:95%护生对活动后的教学查房质量满意;活动后多种护理教学查房调查评价及护生外科实习理论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查房主持者的管理,提高了护理教学查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学查房 主持者 管理 查房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