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戴伟钢 陈志辉 +4 位作者 谭进富 袁玉杰 左继东 赵琼云 谭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SIS)补片和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SIS)补片和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中,22例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SIS组;37例采用聚丙烯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PP组。术者依据患者疝环情况等选择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SIS组患者采用开腹腹壁肌肉前补片修补术、开腹腹壁肌肉后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腹膜腔内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分别为2、3、3、14例,PP组分别为5、26、1、5例。SI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血清肿例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例数分别为(23± 11)mL、7例、5例,PP组分别为(30±13)mL、3例、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238,P〈0.05)。(2)随访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9.3个月(6.0~66.0个月)和31.0个月(7.0~7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8,P〉0.05)。随访期间,SIS组患者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例数分别为6、6例,PP组分别为4、2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疝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异物感或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切口血清肿、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疝复发发生率均高于采用聚丙烯补片治疗,但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生物补片 聚丙烯补片 并发症 复发
原文传递
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1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戴伟钢 袁玉杰 +5 位作者 谭进富 左继东 冯伟东 袁凯涛 赵琼云 谭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脱细胞基质补片(以下简称SIS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01—2017-03-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SIS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19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病...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脱细胞基质补片(以下简称SIS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01—2017-03-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SIS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19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病人中,男性5例(26.3%),女性14例(73.7%),男女比1∶2.8;中位年龄67(38~81)岁;BMI(27.7±2.2)。手术中位时间170(65~390)min;术中测量疝环长径中位长度为8(3~20)cm,中位宽度为7(3~15)cm。本组清洁手术14例(73.7%),潜在污染手术4例(21.0%),污染手术1例(5.3%)。术后24 h、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病人疼痛数字评分(NRS)分别为5.1±0.8、4.2±0.7、3.6±0.8。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2±0.8)d。本组病人在围术期无死亡病例,中位住院时间18(4~50)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0/19),包括发热(26.3%,5/19),切口并发症(47.4%,9/19),腹腔感染(21.1%,4/19),肠梗阻(21.1%,4/19),肺部感染(10.5%,2/19),急性心肌梗死(5.3%,1/19)。术后7例病人复查CT,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补片下积液,2例合并感染。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0级9例(47.4%)、1级2例(10.5%)、2级6例(31.6%)、3级1例(5.3%)、4级1例(5.3%)。术后随访率为94.7%(18/19),中位随访时间26.6(8.0~60.0)个月。术后2例(11.1%,2/18)病人因其他疾病死亡;腹壁慢性疼痛或不适者占26.3%(5/18);26.3%(5/18)病人出现切口疝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2(1~24)个月。结论 SIS补片能安全有效运用于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且能够安全应用于潜在污染或污染手术区域中,但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疝复发率,其长期疗效仍须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补片 切口疝 疝修补术 并发症 复发
原文传递
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中应用生物补片的效果观察——单中心5年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戴伟钢 袁玉杰 +5 位作者 左继东 谭进富 冯伟东 袁凯涛 赵琼云 谭敏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生物补片做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即开腹联合腹腔镜辅助下的切口疝修补术)的14例患者临床和随访...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生物补片做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即开腹联合腹腔镜辅助下的切口疝修补术)的14例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术中采用生物补片为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Biodesign Surgisis切口疝补片(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补片大小9 cm × 15 cm-20 cm × 25 cm,术中根据所需大小进行必要的修剪,确保补片覆盖缺损边缘超过5 cm。结果14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67.7±11.6)岁,体质指数(25.5±1.7)kg/m2。腹部手术史:行胃肠肿瘤手术7例,阑尾手术2例,上腹部白线疝修补术1例,子宫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1例,脾切除术加门脉断流术1例,右肾、右侧输尿管全切除加膀胱壁部分切除术1例。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0例。本次切口疝发生病程为1-180(中位数8)个月。2例难复性疝,1例嵌顿性疝,其余11例为可复性疝;切口疝发生位置:右侧腹壁4例、左侧腹壁1例、脐上正中切口2例、脐下正中切口4例、脐周正中3例。中切口疝3例,大切口疝5例,巨大切口疝6例。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390(202.5±72.9)min,术中测量疝环缺损的长径为(10.9±4.3)cm,短径为(9.3±3.9)cm。清洁手术11例,潜在污染手术2例,污染手术1例。术中出血量(15.0±4.8)ml。术后24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为5.1±0.9,术后第3天为4.2±0.7,术后第7天为3.7±0.9;术后早期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0.9)d,早期进流质饮食时间(3.8±1.2)d。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住院时间(21.5±12.0)d;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热(≥38.5℃)4例,腹腔感染4例,术后伤口并发症8例;术后肠梗阻4例,术后补片下积液5例,肺部感染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0级3例,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例,Ⅳ级1例。全组共1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2-61.0(33.2±12.3)月;1例患者因脑梗死于术后38个月死亡;术后出现腹壁不适或慢性疼痛4例,术后疝复发5例,复发时间为(11.0±8.3)月。结论生物补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中,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风险较高,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补片 切口疝 杂交技术 疝修补术 并发症 疗效
原文传递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轻量聚丙烯补片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戴伟钢 左继东 +5 位作者 谭进富 袁玉杰 袁凯涛 冯伟东 赵琼云 谭敏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porcine 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SIS)补片对比轻量聚丙烯(polypropylene mesh,PP)补片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中山大学附...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porcine 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SIS)补片对比轻量聚丙烯(polypropylene mesh,PP)补片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SIS补片和轻量PP补片做单侧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的连续男性病例资料,SIS组和PP组分别纳入6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和短期疗效。结果 SIS组与PP组在术后24 h疼痛评分、发热、伤口脂肪液化、血清肿、尿潴留、睾丸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无手术部位感染和血肿发生病例。2组均无复发病例。SIS组在术后慢性疼痛(14.1%比15.6%,?2=0.062,P=0.804),术后腹股沟区不适感(12.5%比17.2%,?2=0.556,P=0.456),异物感(3.1%比4.7%,P=1.000)均低于PP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术后均无明显射精疼痛或障碍,无睾丸萎缩。PP组有2例(3.1%)患者出现手术侧睾丸肿大。结论 SIS补片对比轻量PP补片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是相当的,其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生物补片 聚丙烯补片 并发症 复发
原文传递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戴伟钢 魏丹 +5 位作者 袁玉杰 谭进富 左继东 冯伟东 赵琼云 谭敏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的7例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0~390 min。疼痛程...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的7例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0~390 min。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24 h、术后3 d及术后7 d分别为(4. 8±0. 69)分、(4. 1±0. 89)分、(3. 9±1. 10)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 2±0. 95) d,术后住院时间(18. 2±9. 2) d。术后发热3例(42. 9%,3/7),腹腔感染2例(28. 6%,2/7),切口脂肪液化3例(42. 9%,3/7),感染2例(28. 6%,2/7),腹壁血清肿2例(28. 6%,2/7),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28. 6%,2/7),补片下积液2例(28. 6%,2/7),肺部感染1例(14. 3%,1/7)。所有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有腹壁慢性疼痛或不适感2例(28. 6%,2/7),术后24个月复发1例(14. 3%,1/7)。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生物补片 疗效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松耀 戴伟钢 +3 位作者 李展宇 程吕佳 何裕隆 陈创奇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0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的发生原因、诊治手段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院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发生率0.03%(14/42296)。全组中2例...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的发生原因、诊治手段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院微创手术后戳孔切口疝发生率0.03%(14/42296)。全组中2例患者行开放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12例行自体组织缝合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52.1±30.8)min;3例因戳孔切口疝嵌顿并小肠梗阻需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小肠切开减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2.2±0.87)d,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为(1.5±1.39)d,切口甲级愈合率为78.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1±3.85)d。术后随访率85.7%(12/14),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无术后慢性疼痛者,2例使用补片修补者无异物感,无复发者。结论术前并存的疾病状态可影响戳孔切口疝的发生。自体组织缝合修补术是治疗腹腔镜术后戳孔切口疝的有效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腹股沟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