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4 位作者 马晋平 宋新明 陈创奇 彭建军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或舒尼替尼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晚期和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瘤组织进行KIT...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或舒尼替尼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晚期和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瘤组织进行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共24例晚期GIST患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接受手术,其中局限晚期患者6例,复发和/或转移患者18例。术前药物治疗反应分别为疾病控制13例(54.2%),局限性进展4例(16.6%),全面性进展7例(29.2%)。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5%。疾病控制、局限性进展和全面性进展患者术后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24%和0%(P<0.001),术后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27%(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术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反应是术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结论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晚期GIST安全有效,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生存获益最显著;术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反应是手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是胃癌的最佳诊治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的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全球第一、二号肿瘤杀手而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胃癌病例占新诊断癌肿病例的10%,占癌肿死亡病例的12%[1].近几十年,胃癌外科治疗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3].这些进步与胃癌多学科综... 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的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全球第一、二号肿瘤杀手而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胃癌病例占新诊断癌肿病例的10%,占癌肿死亡病例的12%[1].近几十年,胃癌外科治疗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3].这些进步与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观念获得普遍认可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一线治疗 局灶性 顺铂 胃肿瘤 淋巴结肿大 全胃切除 学科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影响肿瘤外科诊治决策
3
作者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人类基因组工程最有影响的一项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预估,对人类的30亿个碱基对进行测序以鉴定人类全部基因需要15年时间.由于研究技术水平的提高,该研究项目提前2年完成,结果于2003年公布[1].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研究 靶向治疗 转移性乳腺癌 胃肠间质瘤 肿瘤干细胞 曲妥珠单抗 肿瘤发生 肿瘤外科 GIST 贝伐单抗 靶向药物 肿瘤细胞 人类肿瘤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是分子生物学诊治实体瘤的样板
4
作者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十年前,含冤半个世纪的近95%的平滑肌肿瘤终于正名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此前,这类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手术切除.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医疗技术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在过去20年,研究者积累了肉瘤... 十年前,含冤半个世纪的近95%的平滑肌肿瘤终于正名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此前,这类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手术切除.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医疗技术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在过去20年,研究者积累了肉瘤的大量基因信息,从而为诊断和治疗做出了厚积薄发的贡献.肿瘤的研究已经进入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全新时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肿瘤的发病机制成为可能,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已经超越部位和器官形态学水平,进入更高端的境界,治疗的效果也获得可喜的进步.其中,胃肠间质瘤就是一个成功的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发病机制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实体瘤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诊治共识与个体化治疗
5
作者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196-199,共4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并不常见,但在近十年中却成为胃肠肿瘤外科关注的热点."靶向药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本病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本病以往单一的、仅仅依靠外科手术...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并不常见,但在近十年中却成为胃肠肿瘤外科关注的热点."靶向药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本病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本病以往单一的、仅仅依靠外科手术的治疗模式.多学科,特别是外科手术和靶向药物联合的综合治疗,显著地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美国综合癌症网络(NCCN)每年至少对本病的诊疗指南更新两次.对于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知识更新和规范诊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患者 进展期 GIST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东杰 蔡世荣 +5 位作者 陈创奇 何裕隆 吴晖 彭建军 宋武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12小时内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入选的70例拟接受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术后12小时内开始进食)和传统进食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每组35例,两组都接受快速康复外科... 目的探讨术后12小时内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入选的70例拟接受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术后12小时内开始进食)和传统进食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每组35例,两组都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结果 62例患者完成试验,早期进食组32例,传统进食组30例;早期进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d和(11.7±3.82)d,首次排气时间(2±1)d和(4±2)d,首次排便时间(3.84±1.63)d和(6.44±2.53)d,首次耐受半流时间(4±2)d和(8.2±2.16)d,以上参数早期进食组均比传统进食组短(P<0.001)。结论术后12小时内经口进食在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的限期手术结直肠癌患者中安全有效,在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明显加快了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经口进食 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预防性留置胃管在胃癌手术中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辉 宋新明 +2 位作者 许开武 秦长江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54-260,共7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留置胃管减压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3年12月1日前所有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数据库为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 目的探讨预防性留置胃管减压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3年12月1日前所有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数据库为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计病例1315例,其中留置胃管组658例,不留置胃管组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胃管组相比,不留置胃管组可显著缩短术后进食时间(WMD=0.44,95%CI:0.28~0.60,P【0.01),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胃癌术后不需要常规预防性留置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肠减压 胃癌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中的无瘤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晖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胃癌唯一可治愈手段。无瘤原则是肿瘤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根治术中严格贯彻无瘤原则对减少术中医源性扩散及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无瘤操作技术是实施无瘤原则的可靠保证。随着对肿瘤生物学... 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胃癌唯一可治愈手段。无瘤原则是肿瘤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根治术中严格贯彻无瘤原则对减少术中医源性扩散及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无瘤操作技术是实施无瘤原则的可靠保证。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无瘤操作技术的相关观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广义的无瘤操作技术尚包含有彻底根治术的思想,如以往对胃癌多脏器侵犯、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术 无瘤操作 无瘤技术 具体实施方法 肿瘤生物学 远期疗效 根治性手术 病灶切除 肿瘤复发 肝转移
下载PDF
青年与中年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晖 王亮 +7 位作者 徐建波 张信华 何裕隆 蔡世荣 杨东杰 马晋平 陈创奇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青年与中年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治疗与预后的差异。方法纳入自1994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年龄<60岁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5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0~44岁)、中年组(45~59岁)... 目的比较分析青年与中年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治疗与预后的差异。方法纳入自1994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年龄<60岁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5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0~44岁)、中年组(45~59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男526例,女325例。青年组(269例)与中年组(582例)的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直径、肝转移率、肿瘤Borrman分型、WHO组织分型、CEA阳性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的女性比例(52.4%vs.31.6%)、肿瘤部位(上部癌11.9%vs.27.8%;中部癌32.3%vs.21.6%)、脏器浸润(33.8%vs.26.5%),淋巴结转移(N3转移率21.2%vs.11.5%)、远处转移(32.0%vs.19.1%)、腹膜种植(25.3%vs.13.6%)、TNM分期(Ⅳ期比例43.5%vs.28.9%)、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癌比例87.7%vs.70.7%)、根治性切除(80.7%vs.8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邻近脏器浸润及远处转移为影响根治性切除率的独立因素。青年组与中年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43%、38%和65%、5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T分期、N分期、M分期、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手术方式为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胃上部癌患者中,青年组与中年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40个月;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3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中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胃癌患者女性、中部癌、脏器浸润、淋巴结N3转移、腹膜种植、低分化癌等比率显著升高,而根治率显著下降。对胃上部癌、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青年胃癌的预后显著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发病年龄 临床病理学 根治性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引流在腹部手术以及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晟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在临床工作中,一直以来外科医生认为在进行腹部大手术后需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历史悠久,在19世纪70年代,sims作为第一个外科医生把腹腔引流术应用在妇科手术后的患者,自此之后,预... 在临床工作中,一直以来外科医生认为在进行腹部大手术后需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历史悠久,在19世纪70年代,sims作为第一个外科医生把腹腔引流术应用在妇科手术后的患者,自此之后,预防性腹腔引流术被外科医生作为一种常规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腹部外科的鼻祖-Billroth也认为腹腔引流可挽救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生命[1].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外科医生Lawson Tait的名言"When in doubt,drain.(怀疑即引流)"所说的那样,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以来,预防性腹腔引流被广泛应用,目的是引出腹腔内所积聚液体,如腹水、乳糜液、血性分泌物、胰液或肠道分泌液等.另外,腹腔引流液也可作为诸如术后出血、胰瘘或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的早期诊断工具[2,3].因此,在胃肠道手术后预防性放置引流管被广大外科工作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引流 并发症 预防性 并发病 疾病 胃癌根治术后 腹腔引流管 胰瘘 胃癌根治手术 胃癌术后 腹部手术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S-1应用于进展期和复发性胃癌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建军 何裕隆 +3 位作者 肖萍 蔡世荣 祝芳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评估S-1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进展期和复发性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诊不能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或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复发的胃癌患者自愿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预计寿命超过3月。奥沙... 目的评估S-1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进展期和复发性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诊不能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或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复发的胃癌患者自愿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预计寿命超过3月。奥沙利铂采用130mg/m2第1d注射,S-1依照患者体表面积的不同,从第1d下午开始给予口服,连续口服14d,每3周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经过1个完整周期的SOX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安全性评估,3个周期以上的患者接受有效性评估。结果 21例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以上的治疗,共完成106个周期的治疗。有效率为57.1%,没有完全缓解的患者,12例患者为部分缓解;5例患者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为81.0%,其它4例患者出现进展。血液毒性主要包括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33.3%)和贫血(38.1%),Ⅲ度血液毒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9.5%)和血小板减少(4.8%),没有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性发热或Ⅳ度血液毒性;非血液毒性主要为Ⅰ/Ⅱ度周围神经炎(57.1%)和乏力(52.4%)。没有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奥沙利铂联合S-1治疗进展期和复发性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良好。该联合方案对于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确切疗效尚需进一步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化疗 奥沙利铂 S-1
下载PDF
微转移检测评估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彦召 蔡世荣 +6 位作者 陈创奇 陈剑辉 马晋平 吴晖 宋武 詹文华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评估No.12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合理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施行No.12淋巴结清扫的D2+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切片并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微转移,评估No.12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合理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施行No.12淋巴结清扫的D2+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切片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0例常规病理检查No.12阴性淋巴结的微转移,分析No.12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各亚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预后分析。结果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为5.71%(12/210),No.12淋巴结转移率从常规病理检查的16.30%提高到21.11%。No.12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其它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No.12a、12b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93%、11.16%,No.12a淋巴结转移与No.12b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与No.12淋巴结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敏感性高,可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No.12淋巴结转移影响预后,进展期胃癌No.12组淋巴结清扫应作为常规,特别是No.12a与12b清扫,即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脉络化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角蛋白 微转移 预后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信华 吴晖 +4 位作者 马晋平 陈斯乐 蔡世荣 何裕隆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评价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所有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154例,其中晚期患者96... 目的评价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所有胃肠间质瘤患者服用伊马替尼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154例,其中晚期患者96例,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58例。对晚期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并统计所有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资料完整的晚期患者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中位时间23个月,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3例(72.6%),疾病稳定15例(20.5%),原发耐药疾病进展5例(6.8%),客观有效率为72.6%,疾病控制率为93.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5.0个月,患者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61%和34%,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88%和72%。154例患者接受过至少一次伊马替尼治疗,起始剂量400mg/d,绝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1~2级,耐受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为水肿(75.3%)、消化道反应(37.7%)和贫血(22.7%)。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15.6%(24/154)。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晚期GIST疗效肯定;患者对于400mg/d的治疗剂量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伊马替尼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的化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32-137,共6页
虽然近二十年的统计显示全球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的下降,但每年仍然有约700,000的患者被确诊为胃癌,而其中90%左右的患者为进展期,需要接受手术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在中国,胃癌仍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份2004~2005年中... 虽然近二十年的统计显示全球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的下降,但每年仍然有约700,000的患者被确诊为胃癌,而其中90%左右的患者为进展期,需要接受手术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在中国,胃癌仍然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份2004~200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抽样回顾调查显示,胃癌的死亡率占所有肿瘤的第3位.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全球范围内认可的标准方案.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复习,总结了各种化疗药物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奥沙利铂 个月 卡培他滨 顺铂联合 紫杉醇 伊立替康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治疗临床结局评估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一、前言 众所周知,患者的临床结局是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报告的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临床疗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即通过访谈、自评问卷或... 一、前言 众所周知,患者的临床结局是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报告的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临床疗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即通过访谈、自评问卷或其它数据捕捉工具,如有关患者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日志,得到的直接来自患者报告的相关资料.其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可靠、正确以及能得到认同的经验为支撑,是评估临床结局变化的科学手段,可用以评估患者的主观感受、自觉症状以及与治疗措施选择密切相关的患者满意度.PRO是从患者的角度获取临床资料,是患者健康状况的具体反映,在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起重要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结局 患者满意度 以患者为中心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保乳治疗 结局指标
下载PDF
小干扰RNA沉默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何伟玲 杨东杰 +5 位作者 李宇煌 宋武 陈创奇 王昭 何裕隆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l)的小干扰RNA(si RNA)转染胃癌HGC-27细胞株抑制HMGBl基因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靶向HMGB1的si RNA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胃癌HGC-27细胞,Wester... 目的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l)的小干扰RNA(si RNA)转染胃癌HGC-27细胞株抑制HMGBl基因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靶向HMGB1的si RNA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胃癌HGC-2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HMGB1蛋白表达变化,通过MTT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空白转染组、control-si RNA组和HMGB1干扰组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40±0.059)、(0.927±0.051)和(0.393±0.033),HMGB1干扰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细胞划痕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MGB1干扰组细胞增殖缓慢,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靶向si RNA沉默胃癌HGC-27细胞HMGB1基因表达可抑制其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具有抗肿瘤作用,HMGBl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增殖 转移 小干扰RNA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中联合脏器切除的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1期-,共3页
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胃癌的措施,为了达到根治目的,常常需联合脏器切除,如脾、胰、肝、横结肠、十二直肠、肾脏等,其中胰腺、脾脏、肝脏是最多见被联合切除的器官.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先进仪器的应用、围手术期监... 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胃癌的措施,为了达到根治目的,常常需联合脏器切除,如脾、胰、肝、横结肠、十二直肠、肾脏等,其中胰腺、脾脏、肝脏是最多见被联合切除的器官.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先进仪器的应用、围手术期监护的发展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在不断提高,联合器官切除日益受到重视其指征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8
18
作者 杨东杰 何伟玲 +8 位作者 张晟 陈华云 黄文起 蔡世荣 陈创奇 马晋平 张常华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下,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5-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 目的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下,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5-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应激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共6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快速康复组32例,传统治疗组30例。相对于传统治疗组,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恢复快(术后第7天97%±9%,t=2.552,P=0.016),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住院天数6d,Z=4.360,P=0.000),肠道功能恢复快(中位首次排气时间2d,Z=3.976,P=0.000),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2/32,P=0.040)。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加速了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及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康复 胰岛素抗药性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13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2 位作者 詹文华 蔡世荣 张常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与胃肠间质瘤(GIST)的关系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重新调出1993.2003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6例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重新病理复检,结合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确诊GIST的71例病例资料...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与胃肠间质瘤(GIST)的关系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重新调出1993.2003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6例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重新病理复检,结合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确诊GIST的71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完成随访。结果86例原诊断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的患者共有78例完成免疫组化检测.有64例(82.1%)被纠正诊断为GIST。共计135例GIST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70例;平均发病年龄53岁。均接受手术治疗,130例(96.3%)为完全切除;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79.7%。完全切除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与首诊转移、肿瘤大小、核分裂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1);无病生存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完全切除术后无病生存率与首诊已有转移和核分裂数有关(P〈0.01)。结论既往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大部分应纠正诊断为GIST。GIST以外科治疗为主,完全切除很重要。首诊肿瘤转移和核分裂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外科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方海 詹文华 +5 位作者 李玉明 何裕隆 彭俊生 蔡世荣 马晋平 王昭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患者占同期收治的胃癌患者总数的3.3%。其中Ⅰ期4例,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10例。根治性切除率...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患者占同期收治的胃癌患者总数的3.3%。其中Ⅰ期4例,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10例。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3%,联合脏器切除率为50.0%:经腹腔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17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4例,剖腹探查1例。全胃切除、ROHX-en-Y消化道重建2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3.6%.分别为pNo8例;pN.6例;pN27例;pN,1例。残胃癌Ⅰ、Ⅱ期患者生存时间(80.2±17.2)个月;Ⅲ期患者生存时间(31.2±9.2)个月;Ⅳ期患者生存时间(23.6±6.1)个月;Ⅰ、Ⅱ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Ⅲ、Ⅳ期患者(P〈0.05)。术后生存率单纯残胃切除与联合脏器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姑息手术与标准根治手术及扩大根治手术组比较、不同分化腺癌组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残胃癌外科治疗应选择在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和联合脏器切除:病期早晚、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生物学特性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肿瘤 淋巴转移 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