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冯洁玲 何花 +2 位作者 谢红宁 李丽娟 朱云晓 《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超声声像表现及胎儿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可疑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者11例,分析其超声声像特征,追踪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1例胎儿出生后诊断为淋巴管囊肿,... 目的:探讨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超声声像表现及胎儿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可疑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者11例,分析其超声声像特征,追踪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1例胎儿出生后诊断为淋巴管囊肿,共10例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瘤被纳入研究,均未发现合并其他异常。10例胎儿头颈部血管瘤超声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6例)或实性回声肿块(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实性部分可探及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囊实性混合回声型组引产1例,出生5例,1例在妊娠后期肿块自行消退,实性回声型组引产1例,出生3例,1例在1岁内自行消退。所有出生病例均未发生死亡或心力衰竭等不良结局。结论:胎儿头颈部血管瘤声像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型或实性回声型,该病预后较好,部分病例可自行消退。对产前超声怀疑胎儿头颈部血管瘤病例应选择定期超声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头颈部血管瘤 超声 产前诊断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超声仿真结肠成像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刘锦雅 陈立达 +6 位作者 吴晖 徐建波 叶锦宁 张信华 谢晓燕 吕明德 王伟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仿真结肠成像(ultrasound colonography,USC)显示正常结直肠腔的可行性和成像质量。方法:8例健康志愿者行严格肠道准备后,经二维超声评估各肠段(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对肠腔清洁度良好、无肠气... 目的:探讨超声仿真结肠成像(ultrasound colonography,USC)显示正常结直肠腔的可行性和成像质量。方法:8例健康志愿者行严格肠道准备后,经二维超声评估各肠段(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对肠腔清洁度良好、无肠气及肠腔充盈良好的肠段施行USC检查,统计USC在各肠段的可施行率及成像质量。结果:USC可施行率:盲肠-升结肠4例(50.00%),横结肠3例(37.50%),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均8例(100%)。USC成像质量(1级:差;2级:欠佳;3级:良好)结果显示,盲肠-降结肠1级1例(25.00%)、2级2例(50.00%)、3级1例(25.00%);3例横结肠(100%)达2级;降结肠1级0例、2级6例(75.00%)、3级2例(25.00%);8例(100%)乙状结肠及8例(100%)直肠达3级。结论:USC在乙状结肠、直肠的可施行率高,成像质量良好;在降结肠的可施行率高,但成像质量欠佳;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的可施行率低,成像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仿真结肠成像 结直肠 可行性 成像质量
下载PDF
超声仿真内镜技术Fly—Thru评估胆道梗阻程度及诊断胆道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晓儿 王伟 +5 位作者 谢晓燕 黄光亮 黄通毅 叶洁仪 吕明德 徐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仿真内镜技术Fly-Thru在评估胆道梗阻程度及诊断胆道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集并重建10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Fly-Thru图像,由两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分析Fly-Thru图像,评价Fly-Thru技术对胆道梗阻程度、二维超声结合Fly-... 目的探讨超声仿真内镜技术Fly-Thru在评估胆道梗阻程度及诊断胆道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集并重建10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Fly-Thru图像,由两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分析Fly-Thru图像,评价Fly-Thru技术对胆道梗阻程度、二维超声结合Fly-Thru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性质的诊断能力。结果Fly-Thru对梗阻程度判断的准确率为70.59%,敏感性为89.2%(95%CI74.6%~96.9%),二维超声结合Fly-Thru图像可将对病变性质的诊断准确率从80%提高至84%(x2=21.503,P=0.000)。对胆总管病变,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7.2%,结合Fly-Thru的准确率提高至86.0%(x2=14.399,P=0.001)。结论超声仿真内镜技术Fly-Thru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胆道梗阻程度,但二维超声结合Fly-Thru可提高对胆总管病变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胆道疾病 F1y_Thru技术
原文传递
胎儿左、右侧异构综合征产前超声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美芳 谢红宁 +4 位作者 李岚 石慧娟 郑菊 朱云晓 李丽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对照病理解剖结果,比较胎儿左侧与右侧异构综合征声像图特征的差异。方法选择产前超声诊断并经病理解剖证实的胎儿异构综合征病例22例,分析比较左、右侧异构综合征的畸形特征及超声图像的差异。结果22例胎儿异构综合征中右侧异构1... 目的对照病理解剖结果,比较胎儿左侧与右侧异构综合征声像图特征的差异。方法选择产前超声诊断并经病理解剖证实的胎儿异构综合征病例22例,分析比较左、右侧异构综合征的畸形特征及超声图像的差异。结果22例胎儿异构综合征中右侧异构18例,左侧异构4例。所有病例均有复杂的心血管畸形及内脏异构。18例右侧异构综合征的主要超声、病理表现为:右房同形异构(17例,94%),内脏异构(17例,94%),肺静脉异位引流(16例,89%),房室共同通道(15例,83%),下腔静脉与主动脉同侧并行(12例,67%),持续性左上腔静脉(11例,61%),右位主动脉弓(10例,56%),功能性单心室(10例,56%)。4例左侧异构综合征的超声、病理表现为:全部有左房同形异构、内脏异构及下腔静脉离断,3例并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发育不良及房室共同通道,2例功能性单心室。结论内脏异构、房室共同通道、功能性单心室为胎儿左、右侧异构综合征的共同特征,右侧异构综合征多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右位主动脉弓、下腔静脉与主动脉同侧并行,左侧异构综合征则以下腔静脉离断、房一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发育不良为主要合并声像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异构综合征
原文传递
胰腺癌定量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梁瑾瑜 谢晓燕 +5 位作者 李雯 徐作峰 刘广健 陈勉妮 黄光亮 吕明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超声造影的定量参数特征,分析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系列参数。对手术病理标本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计数MVD... 目的探讨胰腺癌超声造影的定量参数特征,分析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系列参数。对手术病理标本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计数MVD,并与各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27例胰腺癌病灶与周围实质两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进行比较显示:胰腺癌病灶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均小于周围实质(均为P〈0.05)。胰腺癌病灶的MVD与IMAX呈正相关(r=0.426,P〈0.05)。结论定量超声造影可以初步评估胰腺癌肿瘤MVD,从而评价病灶的血管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超声检查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腹膜后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灌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瑾瑜 郑艳玲 +1 位作者 谢晓燕 吕明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3-865,8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础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腹膜后良恶性肿物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的27例腹膜后肿瘤(良性9例,恶性18例)病人病例资料。总结病变的超声特征,包括大小... 目的探讨基础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腹膜后良恶性肿物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的27例腹膜后肿瘤(良性9例,恶性18例)病人病例资料。总结病变的超声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回声均匀性、边界、血流以及超声造影特征包括增强形态、均匀性、增强后边界,比较良恶性病变有无差异。结果腹膜后良恶性病变的大小、形态、回声均匀性、边界及血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形态(周边向中央增强和中央向周边增强)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中由周边向中央增强为88.9%,恶性病变中由中央向周边增强为55.6%,良恶性病变增强均匀性和增强后边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能有助于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须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低功率射频消融在体外消融中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罗佳 徐明 +4 位作者 黄光亮 郑艳玲 刘明 谢晓燕 黎东明 《肿瘤影像学》 2016年第4期-,共5页
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中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 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 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中针尖温度变化及... 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中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 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 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中针尖温度变化及消融后大体标本的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径线,计算消融灶的体积和纵横比。比较不同功率组消融灶体积及形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除1 W组针尖未能形成消融灶外,其余各功率组均形成椭球体消融灶。其中以3 W组消融灶平均体积最大[(1.76±0.40)cm^3],消融灶体积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消融灶形态最接近球形(平均纵横比为1.21)。病理HE染色可见消融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其大小与大体标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d Sphere射频消融仪在功率为3 W时所得的消融灶体积最大,形态最接近球形,可用于临床中浅表器官及近危险部位病灶的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 射频消融 超声
下载PDF
采用三维超声造影配准技术快速判断肝癌消融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晓儿 徐明 +5 位作者 谢晓燕 丛龙飞 孙腾 叶洁仪 吕明德 黄光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配准技术即时评估肝癌消融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集27例患者28个病灶消融术前及术后30 min 的三维超声造影图像,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超声造影虚拟规划导航系统,比较自动/交互式配准技术的成功率;并以增强 CT 为...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配准技术即时评估肝癌消融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集27例患者28个病灶消融术前及术后30 min 的三维超声造影图像,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超声造影虚拟规划导航系统,比较自动/交互式配准技术的成功率;并以增强 CT 为金标准,评估消融疗效及其与安全边缘的相关性。结果自动配准成功率10/28(357%);交互式配准成功率24/28(857%)。三维超声造影配准技术提示病灶完全消融率为100%,与术后1个月增强 CT 比较,准确率为100%。其中安全边缘≥5 mm 2例,经随访未出现肿瘤局部进展;0-4 mm 22例,其中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出现肿瘤局部进展。结论三维超声造影交互式配准技术能即时、准确、多平面地评估肝癌消融效果,量化安全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造影 配准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载索拉非尼-阿霉素智能控释纳米液滴制备及其超声响应性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谭洋 谢晓燕 +5 位作者 王伟 郭焕玲 黄通毅 郑巧 徐明 吕明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6-910,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载索拉非尼一阿霉素双药相变型纳米液滴(sorafenib/doxorubicin loaded nanodroplets, SF/DOX NDs)超声造影剂,并考察其超声响应性。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SF/DOXNDs,测量其粒径、电位及包封率等基本特征。通过体内... 目的制备一种载索拉非尼一阿霉素双药相变型纳米液滴(sorafenib/doxorubicin loaded nanodroplets, SF/DOX NDs)超声造影剂,并考察其超声响应性。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SF/DOXNDs,测量其粒径、电位及包封率等基本特征。通过体内外观察NDs的超声造影效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估NDs在超声转染仪作用下的液气相转变能力。通过体外超声显像及透射电镜观察,验证NDs在超声转染仪作用下产生空化效应。结果SF/DOXNDs呈球形,平均粒径(498±67.34)nm,Zeta电位-(38.87±3.78)mV,SF包封率为(58.14±2.93)%,DOX包封率为(51.23±4.11)%。SF/DOXNDs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超声造影效果,证明其能在超声转染仪辐照下相转变形成微泡;给予高强度或持续超声刺激后,NDs产生空化效应破裂并释放药物。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载双药相变型纳米液滴,其联合超声辐照不仅能形成微泡增强超声显像,还可产生空化效应释放药物,为下一步靶向肿瘤组织显像及精准治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纳米液滴 液气相转变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中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佳 郑艳玲 +4 位作者 谢晓燕 黄光亮 梁瑾瑜 黄蓓 吕明德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9期728-733,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资料。首先由3位不知患者身份、病史、病例结果、其他影像学信息且未参与该患者超声检...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资料。首先由3位不知患者身份、病史、病例结果、其他影像学信息且未参与该患者超声检查的医师共同阅读全部病灶的常规超声图像,行BI—RADS分类,若3人意见不一则取其多数人的意见;随后阅读超声造影动态影像,记录各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的差异;然后随机抽取其中100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优势较大超声造影指标;再用所得超声造影指标修正全部病灶的BI—RADS分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超声造影修正前后的BI-R-ADS分类的诊断性能。结果在良恶性病变间,超声造影的增强程度、灌注方式、增强范围变化、造影剂分布、增强边缘、肿瘤血管图像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其中优势比(OR)较大的超声造影观察指标为:增强边缘(OR=12.173)、增强范围变化(OR=6.182)、肿瘤血管(OR=4.124)。常规超声的BI-RADS分类结果为:2类3例,3类132例,4类154例,5类9例;经超声造影修正后的BI.RADS分类结果为:2类3例,3类157例,4类109例,5类29例;参考超声造影结果后BI—RADS4类病例减少,BI。RADS3类或5类病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超声造影前后行超声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和0.885(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72-0.880、0.839~0.932)。结论超声造影的增强程度、灌注方式、增强范围变化、造影剂分布、增强边缘、肿瘤血管等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意义较大的图像特征是增强边缘、增强范围变化、肿瘤血管。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联合行BI—RADS分类,可减少BI—RADS4类的例数,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房 造影剂 乳腺疾病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超声表现及与胰腺癌的鉴别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卢颖 黄光亮 +5 位作者 谢晓燕 徐作峰 郑艳玲 梁瑾瑜 陈勉妮 吕明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以及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断的16例AIP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32例胰腺癌比较.结果 16例AIP中11例(68.8%)常...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以及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断的16例AIP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32例胰腺癌比较.结果 16例AIP中11例(68.8%)常规超声表现为局灶性病变,5例(31.3%)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32例胰腺癌常规超声均表现为胰腺低回声局灶性病变,未见全胰弥漫性病变.AIP中11例胆囊壁及胆管壁增厚,1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8例脾大,与胰腺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胰腺癌中18例血管侵犯,19例胰腺体尾部萎缩,28例胰管扩张.超声造影局灶性AIP增强早期呈低增强4例,等增强6例,高增强1例;增强晚期呈低增强4例,等增强7例.5例弥漫性AIP呈实质均匀低增强.胰腺癌增强早期呈低增强26例,等增强3例,高增强3例;增强晚期呈低增强31例,等增强1例.结论 AIP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而胰腺癌多为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有助于AIP与胰腺癌的鉴别,AIP的胰外表现较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胰腺炎 胰腺肿瘤
原文传递
11~13+6孕周与14~17+6孕周胎儿超声筛查的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洁玲 谢红宁 +4 位作者 李丽娟 何花 朱云晓 林美芳 郑菊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评价非选择孕妇11~13+6孕周和14~17+6孕周胎儿超声筛查的作用.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1~17+6孕周胎儿首次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共3645例患者,其中11~13+6孕周组1556例,14~17+6孕周组2089例.比... 目的 评价非选择孕妇11~13+6孕周和14~17+6孕周胎儿超声筛查的作用.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1~17+6孕周胎儿首次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共3645例患者,其中11~13+6孕周组1556例,14~17+6孕周组2089例.比较两组胎儿结构异常的检出率及畸形类型构成比.结果 11~13+6孕周组和14~17+6孕周组胎儿结构异常首次检出率分别为2.3%(36/1556)和3.3%(68/2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结构异常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1~13+6孕周组胎儿畸形前3位为颈部异常(项颈透明层增厚及颈部淋巴水囊瘤)占31.6%(18/57),胎儿水肿占15.8%(9/57),前腹壁异常占12.3%(7/57).14~17+6孕周组胎儿畸形前3位为心血管系统异常占16.7%(18/108),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占14.8%(16/108),前腹壁异常占12.0%(13/108).结论 11~13+6孕周胎儿超声检查能诊断多种致死性胎儿畸形及检测各种染色体异常超声标记;14~17+6孕周胎儿超声检查可观察相对细微的胎儿结构异常.11~13+6孕周是早期胎儿超声筛查的理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筛查 胎儿 畸形 早孕期
原文传递
肝硬化基础上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满霞 徐辉雄 +6 位作者 谢晓燕 吕明德 李智 谢晓华 徐作锋 刘广健 陈立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低度与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表现。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7个低度和16个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接受了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造影剂为声诺维。结果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二维超声和超声...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低度与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表现。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7个低度和16个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接受了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造影剂为声诺维。结果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影后10个(30.3%)不典型增生结节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高或等增强;10个(30.3%)表现为动脉期开始为低增强,动脉晚期为等增强,并持续至延迟期;8个(24.3%)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低增强;4个(12.1%)表现为三期等增强;1个(3.0%)表现为动脉期等增强,延迟期低增强。结论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表现相似;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复杂,其主要超声造影表现与肝硬化结节及肝细胞肝癌不同,超声造影有助于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不典型增生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肝硬化 不典型增生结节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多极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直径3~7cm肝细胞癌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光亮 谢晓燕 +4 位作者 匡铭 徐作峰 刘广健 郑艳玲 吕明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多极无水乙醇注射治疗3cm以上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67个结节进行治疗,肿瘤直径3.1~7.0cm,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首次治疗后结节的完全消融率为9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多极无水乙醇注射治疗3cm以上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67个结节进行治疗,肿瘤直径3.1~7.0cm,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首次治疗后结节的完全消融率为94.0%(63/67),4个残留的结节经补充治疗后均得到完全消融。主要并发症有3例,包括肝脓肿1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大量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0.0±7.6)个月(6.7~32.6个月),肿瘤局部进展10例,远处复发32例。共有57例患者存活,8例死亡。1年、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1%及88.1%。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多极无水乙醇注射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直径3em以上,尤其是3~5cm的肝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乙醇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分析及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光亮 谭洋 +2 位作者 林原 叶洁仪 谢晓燕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s)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肝脏EAMLs患者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CEUS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s)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肝脏EAMLs患者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CEUS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5±12.8)岁。患者均无肝炎病史,肿瘤标志物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肿瘤病理检查光学显微镜下主要由上皮样肿瘤细胞构成(25%~98%)。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黑色素相关蛋白melan-A、HMB-45和肌源性标记物actin表达阳性。普通超声显示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大小为3.1~6.5(4.4±1.3)cm;3例为低回声,3例为混合回声。CEUS显示动脉期所有病灶(100.0%)呈均匀高增强,门静脉期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各2例(33.3%),4例(66.7%)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结论肝脏EAMLs的CEUS表现与肝细胞癌相似,对无肝炎病史的女性患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原文传递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竹 徐辉雄 +3 位作者 谢晓燕 吕明德 徐作锋 刘广健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确诊的肝AML患者共10个病灶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超声造影采用SonoVue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结果常规超声7个病灶呈现混合回声,...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确诊的肝AML患者共10个病灶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超声造影采用SonoVue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结果常规超声7个病灶呈现混合回声,即明显高回声伴片状低回声;3个病灶呈明显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灶均测得动脉血供,且血供丰富或较丰富或稀少,阻力指数平均(0.53±0.10(0.48~0.62)。超声造影显示9个病灶动脉期均呈高增强;门脉期5个为等增强,1个为高增强,3个为低增强;延迟期6个为等增强,3个为低增强。1个病灶三期均为低增强。结论超声造影上肝AML的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用于提示诊断,但仍需积累更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肝肿瘤 血管肌脂瘤
原文传递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颖 黄光亮 +3 位作者 郑艳玲 刘保娴 陈勉妮 谢晓燕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4D-CEUS)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15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4D-CEUS成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1)4D-CEUS检...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4D-CEUS)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15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4D-CEUS成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1)4D-CEUS检查时慢推造影剂组得到的纯动脉相最长,平均时间为(5.17±1.03)s,成像质量优于常规团助法(统计值88.868,P=0.000)。(2)151例FLLs的4D-CEUS动脉期成像质量评价1级82例(54.3%),2级17例(11.3%),3级25例(16.6%),4级27例(17.9%)。151例病变呈高、等、低或无增强者分别有119例(78.8%)、6例(4.0%)和26例(17.2%)。病变直径、位置、扫查路径、有无干扰因素、有无伪影、动脉期增强程度对4D-CEUS的成像质量有显著影响(统计值为-2.455、-2.198、-2.428、-5.575、-6.469、43.060,均P<0.05)。结论 4D-CEUS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注药方式,病变直径、位置及增强方式,扫查路径、扫查过程中有无伪影,有无膈肌、肋骨、心脏、大血管等成像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成像 三维 超声检查 肝脏局灶性病变
原文传递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超声造影表现1例
18
作者 陈沛芬 谢晓燕 王长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6-416,共1页
患者女,31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1d无尿。常规超声检查:移植肾大小10.4cm×5.7cm,各级肾动脉流速正常,阻力指数(RI)0.95~1.0,肾周未见异常回声,考虑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磁共振检查:移... 患者女,31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1d无尿。常规超声检查:移植肾大小10.4cm×5.7cm,各级肾动脉流速正常,阻力指数(RI)0.95~1.0,肾周未见异常回声,考虑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磁共振检查:移植肾皮质增厚,信号增高,体积增大。给予抗排异治疗仍无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 超声造影表现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排异反应 磁共振检查 抗排异治疗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混合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洁仪 谢晓燕 +4 位作者 林原 王伟 黄晓文 吕明德 黄光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CHC)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与肿瘤病理成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CHC的临床病理及超声造影资料。结果超声造影表现为周边不规则带状增强13例(32.5%),不均匀增强21例(52.5%),均匀增强...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CHC)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与肿瘤病理成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CHC的临床病理及超声造影资料。结果超声造影表现为周边不规则带状增强13例(32.5%),不均匀增强21例(52.5%),均匀增强6例(15.0%)。病理表现为肝细胞癌(HCC)成分为主16例(40.0%),胆管细胞癌(cc)为主19例(47.5%),HCC与CC比例相近5例(12.5%);其中28例(70.0%)可见坏死。病灶增强模式为周边不规则带状增强时,CC成分为主11例(84.60.4),伴坏死10例(76.9%);不均匀增强时,HCC成分为主11例(52.4%),伴坏死18例(85.7%);均匀增强时,HCC成分为主4例(66.6%),伴坏死0例(0%),三种增强模式之间HCC与CC相对比例、坏死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和P〈O.001)。病灶≤5.0cm时周边不规则带状增强、不均匀增强、均匀增强的例数分别为5、3、5例,〉5.0cm时分别为8、18、1例,病灶≤5.0cm和〉5.0cm之间增强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CHC的超声造影表现取决于肿瘤的病理成分。并与肿瘤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肿瘤 混合型肝癌
原文传递
肝癌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65例患者超声特征及临床转归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洁仪 谢晓燕 林满霞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脏恶性肿瘤经皮超声引导下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超声特征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采用经皮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肝癌并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超声特征和临床...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脏恶性肿瘤经皮超声引导下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超声特征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采用经皮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肝癌并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超声特征和临床转归。结果65例患者消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其中胆管扩张34例(34/65,52.3%),胆汁瘤31例(31/65,47.7%)。患者消融术后肝内胆管扩张均位于消融灶远端,有随访资料的患者共30例,9例出现进展(9/30,30.0%),1例好转(1/30,3.3%),20例(20/30,66.7%)保持稳定。胆汁瘤影像学表现为新月型13例(13/31,41.9%)、弥散型13例(13/31,41.9%)、环状型3例(3/31,9.7%)、孤立结节型2例(2/31,6.5%)。胆汁瘤自发消失、好转、保持稳定及进展的例数分别为3例(3/25,12%)、3例(3/25,12%)、17例(17/25,68%)、2例(2/25,8%)。6例患者在胆汁瘤出现后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没有因胆汁瘤而死亡的病例。结论肝癌消融术后患者胆道并发症主要为胆汁瘤和胆管扩张。胆汁瘤的影像学形态最常见的是新月型和弥散型,胆管扩张均位于消融灶远端;经皮超声引导下肝癌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多可好转或保持稳定,必要时需予以手术或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皮消融 胆道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