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某城郊健康体检育龄妇女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天雯 梁玉莲 +1 位作者 洪小娟 张小燕 《护理学报》 2009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育龄妇女健康保健,满足其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采用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在黄埔区3家综合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2名育龄妇女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数据采用SPSS1...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育龄妇女健康保健,满足其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采用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在黄埔区3家综合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2名育龄妇女进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组健康体检育龄妇女护理需求总体得分为(2.57±0.22)分,其中健康促进得分最高,为(2.91±0.30)分,疾病护理与预防为(2.10±0.27)分。前5位的需求项目依次是:医护讲座、宣传资料派发、现场知识咨询、妇科常见病预防知识、定期体检。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育龄妇女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结论健康体检育龄妇女对护理需求较高,需开展护理需求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妇女保健护理,提高育龄妇女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护理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小金 黄少华 +1 位作者 刘艳 张小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方法: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加强对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的跌倒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及动态护理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 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方法:运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加强对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的跌倒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及动态护理评估,对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分者,制定并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在住院前的既往史、住院后现病史的评估,有预见性地并及时地识别、评价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因素,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结论:综合评估患者住院前、住院期间的生理与心理情况,加强与患者家人及患者的沟通,能预见性地发现患者潜在的跌倒危险因素,对增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安全性,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安全
下载PDF
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天雯 何翠环 +2 位作者 肖燕 熊洁 张小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便提高护士教学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转正后第3年(毕业后第5年)的护士共68名,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36名,对照组护士32名。实验组培训形式采取护理部、病区、... 目的探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便提高护士教学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转正后第3年(毕业后第5年)的护士共68名,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36名,对照组护士32名。实验组培训形式采取护理部、病区、自我培训相结合,以举办带教技能学习班、规范教案书写、带教技能观摩、小组练习等方法进行培训;对照组培训形式采取病区平时培训及自我培训,以病区护士长指导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或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得分、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的护士或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临床护理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及护士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学 技能培训 护士
下载PDF
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伦雪萍 柯彩霞 +1 位作者 马庆欢 黄小萍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146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得分为(2.42...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146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得分为(2.42±0.45)分,回避因子得分为(2.00±0.45)分,屈服因子得分为(1.52±0.50)分。手术方式,文化程度,性别和化疗阶段是影响患者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根据患者特点,指导并帮助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应对方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对护士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小金 谢文 姜征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对护士心理、工作意愿及接受相关处理方法与技巧培训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05年7月~2011年6月,选择在本院急诊、内科、外科及妇产儿科工作,亲身或未亲身经历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的54名护士... 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对护士心理、工作意愿及接受相关处理方法与技巧培训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05年7月~2011年6月,选择在本院急诊、内科、外科及妇产儿科工作,亲身或未亲身经历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的54名护士。了解不同科室护士经历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的频率,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对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及继续从事护理工作意愿的影响,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护士对接受相关处理方法与技巧培训的意愿。结果急诊科护士经历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频率最高,占64.8%(35/54),其次分别为妇产儿科37.0%(20/54)、内科25.9%(14/54)、外科13.0%(7/54)。发生1周内,急诊科护士心理反应最大,占81.5%(44/54),其次分别为妇产儿科70.4%(38/54)、外科50.0%(27/54)、内科38.9%(21/54)。对心理影响时间以内科护士最长,占59.3%(32/54),其次分别为外科50.0%(27/54)、妇产儿科29.6%(16/54)、急诊科20.4%(11/54)。在经历过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的护士中,曾经有不干临床护理工作想法的护士中,内科、外科、妇产儿科、急诊科室护士分别占81.5%(44/54)、70.4%(38/54)、29.6%(16/54)及9.3%(5/54)。对接受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相关处理方法与技巧培训中,年龄小、工作年限低、职称低的护士表现学习意愿更强烈(均P<0.05)。结论医患关系不协调事件影响着护士心理健康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意愿,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及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不协调事件 护士
下载PDF
“问题奶粉”患儿门诊的工作流程制定及应用
6
作者 熊洁 李小金 武虹娥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应用制定的工作流程筛查及诊治成批问题奶粉患儿,提高筛查及诊治成批问题奶粉患儿的工作效率。方法制定食用问题奶粉患儿的就诊流程和门诊护士的工作流程,包括对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与护理人员调配到位后的工作分工、接诊患儿时的处... 目的应用制定的工作流程筛查及诊治成批问题奶粉患儿,提高筛查及诊治成批问题奶粉患儿的工作效率。方法制定食用问题奶粉患儿的就诊流程和门诊护士的工作流程,包括对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与护理人员调配到位后的工作分工、接诊患儿时的处理等,按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就诊人员的分诊、护理人力的调配及工作。结果调配的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到位并投入工作,就诊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诊治,使各项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结论我们对问题奶粉患儿门诊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提高了问题奶粉患儿门诊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奶粉患儿 就诊 组织管理
下载PDF
院外志愿者的组织管理
7
作者 熊洁 江良英 周汝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1期70-70,共1页
总结了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本院对院外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包括志愿者的选择,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志愿者工作职责和志愿者工作管理几个方面。认为规范院外志愿者的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 地震 院外 志愿者 组织管理
下载PDF
工作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洁 张小燕 骆明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年第30期2900-2901,共2页
目的 了解各层人员对工作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我院病区护士长、组长、工作第一年护士及第二年护士共90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表中对第一年护士业务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培训方案... 目的 了解各层人员对工作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我院病区护士长、组长、工作第一年护士及第二年护士共90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表中对第一年护士业务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培训方案.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100%.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需求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如何在工作中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及记录要点;急救车的物品摆放及几种常见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和副作用.结论 根据对工作第一年护士的业务学习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并采取多种形式的上课方法,保证了培训的效果,也使得培训内容能真正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年护士 业务培训 调查
原文传递
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生存质量与护理服务需求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黄天雯 梁玉莲 +2 位作者 张小燕 郝元涛 洪小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2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相关性,为从护理学、社会学角度做好城郊育龄妇女健康保健,满足护理服务需求,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护理服务需求调...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与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相关性,为从护理学、社会学角度做好城郊育龄妇女健康保健,满足护理服务需求,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400名居住在广州市城郊3个月以上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总的生存质量的得分为(3.37±0.76),总的健康状况得分为(2.94±0.93),各领域得分在60分以下的所占百分比最高的依次是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护理需求总体得分为(2.36±0.27),其中健康促进得分最高为(2.48±0.38),疾病护理与预防为(2.18±0.35)。问卷中排在前7位的需求项目依次是:安全用药指导、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一般疾病(如感冒、生殖道感染、经期不适等)的护理、定期体检、心理咨询及护理、医护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宣传资料派发。城郊育龄妇女对护理各方面需求与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的主观感觉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对健康促进和护理需求总分与心理领域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对健康促进需求与生理领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广州市育龄妇女生存质量得分偏低,对护理需求较高,其生存质量和护理需求呈一定相关关系,需针对城郊育龄妇女的护理需求特点开展妇女保健护理,加强生存质量监测,对生活质量低的育龄妇女开展针对性护理服务,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调查 育龄妇女 护理需求
原文传递
广州市郊两区育龄妇女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天雯 梁玉莲 +2 位作者 洪小娟 张小燕 郝元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31期3251-3254,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为从护理学、社会学角度做好城郊育龄妇女健康保健,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400名居住在广州市城郊3个月以上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调查数据...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为从护理学、社会学角度做好城郊育龄妇女健康保健,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400名居住在广州市城郊3个月以上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广州市城郊育龄妇女总的生存质量的得分为(3.37±0.76),总的健康状况得分为(2.94±0.93),在生理领域的得分为(57.01±9.92),心理领域的得分为(55.42±8.83),社会领域的得分为(60.14±17.17),环境领域的得分为(50.28±13.86),各领域得分在60分以下的所占百分比最高的依次是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年龄、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时间、健康状况。结论广州市育龄妇女生存质量得分偏低,需针对城郊育龄妇女的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加强生存质量监测,对生活质量低的育龄妇女开展针对性保健服务,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简表 育龄妇女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
作者 黄天雯 郝元涛 +4 位作者 张小燕 肖燕 张婷 苏永静 吴婉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2397-239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护理领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的存在问题,提出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评价存在的问题。结果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的对策:建立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护理领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的存在问题,提出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评价存在的问题。结果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的对策:建立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测评结果提供有效、协调一致的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照护服务。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是老年专科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从主、客观方面去科学、全面地评价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应用测评结果为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个体化、人性化的照护服务,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是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疾病 健康状况 评价
原文传递
“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的实施与效果对比
12
作者 熊洁 黄少华 刘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方法由护理部统一制订“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的内容和程序,并从2002年1月起在本院15个住院护理单元实施“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对评估到的“特殊病... 目的探讨实施“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方法由护理部统一制订“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的内容和程序,并从2002年1月起在本院15个住院护理单元实施“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对评估到的“特殊病人”及时的讨论、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率从2001年的90.1%提高到2005年的9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后无一例因护理服务态度而引起的投诉。结论实施“特殊病人”报告讨论制度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医院住院病人对病房护士的综合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病人 服务 病人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