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单中心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傅斌生 张彤 +8 位作者 李华 易述红 汪根树 张剑 许赤 杨扬 蔡常洁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3例,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于...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3例,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于肺部真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另4例患者恢复良好且存活,其中生存时间≥1年4例,≥3年3例。3例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另2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存活的4例术后1个月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全肝移植或活体部分肝移植术能改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代谢和神经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系统症状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监护期间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火姐 陈金莲 +2 位作者 梁凤梅 张献玲 危笑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5年第12期26-28,共3页
通过对259例肝移植手术后患者术后的监测和护理,认为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有效血容量对肝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术后调节适当的补液速度、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做好管道护理、减少胸内压干扰、预防并发... 通过对259例肝移植手术后患者术后的监测和护理,认为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有效血容量对肝功能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术后调节适当的补液速度、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做好管道护理、减少胸内压干扰、预防并发症等是肝移植术后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中心静脉压 护理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疗效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赤 杨扬 +7 位作者 陆敏强 蔡常洁 赵辉 李华 易述红 汪根树 姜华 陈规划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评估肝移植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LAM)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疗效,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和乙型肝炎复发的长期联合预防方案。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1... 目的评估肝移植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LAM)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复发的疗效,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和乙型肝炎复发的长期联合预防方案。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1993年10月至2005年8月符合研究标准的190例肝移植,术后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出现LAM耐药时加用阿德福维(ADV)。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YMDD变异、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HBV再感染和乙型肝炎复发。结果190例中出现再感染15例(7.9%),其中肝炎复发7例,加用ADV治疗好转5例,再移植2例;其余HBV再感染8例均加用ADV治疗,血清HBVDNA水平下降5例,转为阴性3例;HBsAg阴转1例。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再感染时间8.3月。结论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复发,加用阿德福维可有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 复发 拉米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术后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常洁 陆敏强 +3 位作者 安玉玲 李敏如 易慧敏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期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两例病人在肝移植手术前后均有在24h内血钠明显升高病史,病例1于术后第7日出现肢体抽搐、耳鸣头痛,...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期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两例病人在肝移植手术前后均有在24h内血钠明显升高病史,病例1于术后第7日出现肢体抽搐、耳鸣头痛,随之出现构音障碍。病例2于术后第3天即出现神志淡漠,即而出现神志不清,四肢瘫痪,构音障碍,闭锁综合症。头颅MRI均符合CPM的影像学改变,确诊为CPM。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和预防其他并发症等处理后两例病人均恢复,1例完全康复出院,1例有轻度语言障碍。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原因复杂,预后差,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因此CPM的治疗关键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头颅MRI是诊断CPM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脱髓鞘 桥脑 MRI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易述红 李华 +6 位作者 杨扬 陆敏强 蔡常洁 许赤 易慧敏 汪根树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病因、易发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46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病因、易发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46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共有91例(19.49%)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弥漫性脑病72例,脑血管意外12例,癫痫发作4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高龄、术前高胆红素血症、高渗透压、低血小板、肺部严重感染与弥漫性脑病密切相关。5例脑病患者施行了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8例脑出血患者中5例施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中有79例痊愈,12例死亡,与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率为10.98%。结论神经系统病变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具有潜在危险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免疫抑制剂的神经毒性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脑出血的发生多提示预后不良,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及时调整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神经系统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供受体CYP3A5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洋 张琪 +5 位作者 姜楠 张彤 陆敏强 杨扬 蔡常洁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1期4-8,13,共6页
目的研究肝移植供、受体CYP3A5基因多态性对受者术后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2月至6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32例受者及其对应供体。记录患者术后1周、2周、4周、12周他克莫司... 目的研究肝移植供、受体CYP3A5基因多态性对受者术后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2月至6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32例受者及其对应供体。记录患者术后1周、2周、4周、12周他克莫司用量,并测定相应时间点的他克莫司谷浓度值,计算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肝移植供、受体进行CYP3A5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受者术后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的影响。结果供、受者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3A5*3等位基因总发生频率为76%(97/128),CYP3A5*1等位基因总发生频率为24%(31/128)。受者术后2、4、12周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与供体CYP3A5基因型明显相关,与供体为携带*3/*3基因型的受者比较,供体为*1/*1和*1/*3基因型的受者该值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12周,不同CYP3A5基因型受体的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供体CYP3A5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重要遗传因素。供体携带*1等位基因,其受者需更高剂量他克莫司才能达到目标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他克莫司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843例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扬 姜楠 +8 位作者 陆敏强 许赤 蔡常洁 李华 易述红 汪根树 张剑 张俊峰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避免变异肝动脉损伤的供肝切取及修整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7月共计843例供肝切取和修整过程中肝动脉变异资料。结果在843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总变异率为20.4%(172/843),其中发生频... 目的探讨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避免变异肝动脉损伤的供肝切取及修整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7月共计843例供肝切取和修整过程中肝动脉变异资料。结果在843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总变异率为20.4%(172/843),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变异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占6.67%(57/843),其次为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占6.41%(54/843),来自腹腔干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66%(14/843),变异肝右动脉来自腹腔干、肝总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54%(13/843),变异肝左动脉和变异肝右动脉同时存在占0.83%(7/843),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占1.54%(13/843),肝总动脉来自腹主动脉占0.95%(8/843)。结论肝动脉变异发生率较高,在供肝切取及修整过程中易受到损伤。熟悉肝动脉常见变异类型,并保持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和腹腔干的完整性是减少供肝变异肝动脉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 解剖变异
下载PDF
肝移植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陆敏强 蔡常洁 +7 位作者 华学锋 杨扬 许赤 李华 易述红 易慧敏 汪根树 陈规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3-705,共3页
目的:研究肝移植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患者分为肝癌组和非肝癌组,采用WHOQOL-BREF表对65例患者在肝移植术前、术后1—3个月、术后4—6个月及术后6个月以上4个时间段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结果:非肝癌组在生理领域、... 目的:研究肝移植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患者分为肝癌组和非肝癌组,采用WHOQOL-BREF表对65例患者在肝移植术前、术后1—3个月、术后4—6个月及术后6个月以上4个时间段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结果:非肝癌组在生理领域、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及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方面,肝移植术后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癌组在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方面上,术后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生存质量 WHOQOL-BREF量表
下载PDF
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规律的大鼠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颖华 蔡常洁 +3 位作者 陆敏强 郭中敏 杨扬 陈规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建立能反映肝癌肝移植特点的肝癌复发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实验组大鼠给予肝移植术后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方案(MP+CSA),对照组仅同法使用生理盐水,两组均接受经门静脉系统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株手术,观察60d,死后... 【目的】建立能反映肝癌肝移植特点的肝癌复发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实验组大鼠给予肝移植术后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方案(MP+CSA),对照组仅同法使用生理盐水,两组均接受经门静脉系统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株手术,观察60d,死后剖腹探查取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2.6±0.6)min,对照组为(22.1±0.7)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时间为(14.8±2.3)d,对照组为(40.9±5.3)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减轻量(53.5±2.6)g,较对照组体质量减轻量(34.6±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肿瘤复发率为95%(19/20),对照组为40%(8/20),实验组大鼠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特征,可以作为研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理想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肝癌 肝移植 复发
下载PDF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的供体功能维护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晖 傅斌生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器官的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现阶段缓解器官短缺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DCD供体发生脑死亡或心脏停搏时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会导致供体器官功能损害,因此供体器官...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器官的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现阶段缓解器官短缺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DCD供体发生脑死亡或心脏停搏时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会导致供体器官功能损害,因此供体器官功能维护直接关系到捐献成功率和受体的安全。通过选择合适的捐赠者(Maastricht分类Ⅲ型)、高质量的供体和匹配的受体(高风险供体向低风险受体),使用先进的器官保存技术(如低温机械灌注、常温机械灌注及全身静脉系统氧气灌注)以及药物控制,可使DCD供体的功能得到维护从而获得良好的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维护 供体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努力达到儿童肝移植的最佳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易述红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4,共4页
随着成人肝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儿童肝移植正在国内各大肝移植中心逐渐兴起。儿童肝移植在受者选择、技术细节、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治疗和随访等多方面与成人肝移植不尽相同,需要多学科合作来不断提高儿童肝移植的疗效。本文从受者选择... 随着成人肝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儿童肝移植正在国内各大肝移植中心逐渐兴起。儿童肝移植在受者选择、技术细节、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治疗和随访等多方面与成人肝移植不尽相同,需要多学科合作来不断提高儿童肝移植的疗效。本文从受者选择和肝外器官功能评估、把握不同术式的技术要点、提高术后随访质量、制定临床诊疗策略等方面,评述多学科合作对实现儿童肝移植最佳疗效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多学科合作 受者选择 胆汁淤积性疾病 遗传代谢性疾病 劈离式肝移植 围手术期管理
下载PDF
西罗莫司用于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安玉玲 张婷婷 蔡常洁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并联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确诊复发后即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减量并联合应用西罗莫司(3m...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并联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确诊复发后即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减量并联合应用西罗莫司(3mg/d,连用3d后改为1.5mg/d,按血药谷浓度4~8ng/ml调整用量)治疗;对照组12例,继续原免疫抑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排斥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37个月(中位数17个月)和1~50个月(中位数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增加他克莫司用量排斥反应得以控制,对照组无患者发生排斥反应,两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脂血症发生率较高(50%),两组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罗莫司能显著延长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并不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率,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肝细胞癌 肝移植 肿瘤复发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可逆性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晓东 谢汝莹 +6 位作者 林硕 舒冏 王曼曼 穆攀伟 杨扬 陈规划 曾龙驿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的可逆性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年4月至2009年6月实施肝移植的6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研究190例。根据其高血糖状...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的可逆性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年4月至2009年6月实施肝移植的6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研究190例。根据其高血糖状态是否为持续性分为可逆性PTDM组和不可逆性PTDM组。对可能影响两组患者糖代谢情况的术前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空腹血糖、肝硬化病史、高血压病史)和术后资料(排斥反应、激素用量、钙神经蛋白抑制剂的选择)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的PTDM是可逆的,占69.9%,与不可逆组相比,可逆组患者年龄较轻[(43±11)比(52±10)岁,P<0.05],其余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时的年龄是PTDM可逆性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 可逆性 预测因子 年龄
下载PDF
肝癌破裂出血再次肝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肝移植长期生存一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彤 易述红 +8 位作者 傅斌生 许赤 李华 张剑 王根树 杨杨 蔡常洁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1期50-51,共2页
患者,男性,36岁。因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破裂出血两次肝癌切除术后16个月,发现肝内占位10d于2005年6月6日入院。患者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16个月前患者体检B超发现有肝占位性病变,
关键词 肝癌破裂出血 患者 长期生存 术后复发 肝移植 肝切除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易小猛 张剑文 +6 位作者 张彤 赵辉 杨扬 华学锋 易慧敏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调查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移植中心行首次肝移植手术的68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6个月、7~12个月、12个月以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健康调查简表(medi... 目的调查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移植中心行首次肝移植手术的68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6个月、7~12个月、12个月以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 outcome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与疾病专用调查表——慢性肝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aire,CLDQ)。结果在肝移植术前,肝硬化患者的SF-36和CLDQ各维度评分均偏低。术后各时段SF-36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和CLDQ的腹部症状、乏力、全身症状、活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0~6个月SF-36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CLDQ的情感功能、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7~12个月、术后12个月以上述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表各维度得分逐步升高。结论肝硬化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术后早期以生理功能方面改善明显,随时间的推移,生存质量其他指标如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肝移植 肝硬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康调查简表 慢性肝病问卷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5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易述红 李敏如 +5 位作者 易慧敏 蔡常洁 安玉玲 杨扬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77-80,8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移植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5例CPM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9岁。原发病为慢性重症肝炎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移植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5例CPM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9岁。原发病为慢性重症肝炎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例,其中3例并发Ⅲ~Ⅳ度肝性脑病,3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CPM发生于术后4~13 d,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7 d,临床表现主要为闭锁综合征、肢体痉挛性瘫痪、缄默等。术前有明显低钠血症患者4例,发病时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正常者4例,明显增高者1例。5例患者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CPM。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重点防治并发症,其中两例由于早期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给予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本组患者3例死亡,2例存活,但均存在神经系统损害。结论肝移植后并发CPM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后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桥脑 神经系统 脱髓鞘 低钠血症
下载PDF
稳定大鼠肝移植模型的规范及移植肝灌注方式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赤 杨扬 +3 位作者 易述红 李玺 张琪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总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稳定模型的规范和提高成功率的措施,比较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对移植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显微镜下,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进行10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并依据灌注方式分组: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组... 目的总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稳定模型的规范和提高成功率的措施,比较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对移植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显微镜下,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进行10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并依据灌注方式分组: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组(n=50)。检测术后肝功能,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49/50)和96%(48/50),3月存活率分别为93.5%(29/31)和93.3%(28/30),术后肝功能、手术成功率和3月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供肝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均可采用,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肝移植模型。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缩短无肝期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动物模型 显微外科手术 灌注方式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的适应证与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斌生 张彤 +9 位作者 李华 易述红 汪根树 张剑 姜楠 许赤 杨扬 蔡常洁 陆敏强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6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的适应证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再次肝移植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该中心再次肝移植率为4.7%。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53%)是再次肝移植...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的适应证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再次肝移植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该中心再次肝移植率为4.7%。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53%)是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其他常见的原因包括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22%)和原发病的复发(22%)。全组均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有18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死于感染性疾病,4例死于肾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死于肝癌复发,另3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颅内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另18例患者生存良好并存活至今,移植物功能正常。随访时间24~8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4.5个月。再次肝移植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44%。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再次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再次肝移植的1年和3年生存率较低,感染性疾病是再次肝移植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肝移植 适应证 胆道并发症 感染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剑 张琪 +6 位作者 张英才 姜楠 汪国营 李华 汪根树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人-Wistar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组,每组15只。用Lewis大鼠股骨与胫骨培养制成的MSC进...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人-Wistar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组,每组15只。用Lewis大鼠股骨与胫骨培养制成的MSC进行干预治疗,MSC组植入人胰岛细胞和MSC,对照组仅植入人胰岛细胞。观察两组大鼠胰岛移植后的血糖变化、生存情况和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前1d和移植后3d、7d、14d、21d移植大鼠的白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移植后血糖平均2d下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移植后血糖平均8d再升高,MSC组血糖平均22d再升高。MSC组大鼠和移植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均为P<0.05)。对照组IL-2和TNF-α的水平在移植后7d内急剧上升,较移植前明显升高(均为P<0.01),而MSC组上述两指标则在移植后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MSC组移植物内可见大量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而对照组胰岛细胞基本坏死、消失,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MSC可以抑制异种胰岛移植大鼠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移植 糖尿病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颖华 陆敏强 +2 位作者 许尔蛟 郑荣琴 陈规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647-3650,3653,共5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疗效和并发症,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26例术后肝内复发且接受RFA治疗者为RFA组。24例未使用抗肿瘤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生存情况、AFP、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分析RF...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的疗效和并发症,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26例术后肝内复发且接受RFA治疗者为RFA组。24例未使用抗肿瘤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生存情况、AFP、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分析RFA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FA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对照组入组1月AFP明显增加(P<0.05);而RFA组AFP较前明显降低(P<0.05)。常见近期并发症为肝包膜下出血(8/26);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24/26)、疼痛(26/26)及胃肠道症状(11/26)。RFA组术后复发率为81%(21/26)。肿瘤数目、最大直径、门静脉癌栓及肝移植术后近期复发等因素,均是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内复发经RFA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FA治疗对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并发症少、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复发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