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wint高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慧 汪根树 +5 位作者 郑俊 蔡建业 张俊斌 程道柔 周奇 杨扬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9,共8页
目的探讨Zw10结合因子(Zwint)在原发性肝癌(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肝癌肝移植受体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Zw10结合因子(Zwint)在原发性肝癌(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肝癌肝移植受体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分别比较20例肝癌肝移植受体的20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wint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情况和Zwint蛋白的表达水平;选取两个成功干扰Zwint表达的肝癌细胞系Hep G-2(si-Zwint-1组和si-Zwint-2组),以空白对照作为si-NC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Zwint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一致性;以Zwint蛋白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分割点,将入组病例分高表达组(22例)和低表达组(28例),分析Zwint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受体临床特征、总体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肝癌组织中Zwint m 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3)。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肝癌组织中Zwint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均为P<0.05)。干扰肝癌细胞系Hep G-2的Zwint基因后,CCK-8及平板克隆实验显示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均为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均为P<0.05)。Zwint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和肿瘤、淋巴、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均为P<0.05)。Zwint高表达组肝癌肝移植受体的总体存活率低于低表达组(P=0.02)。结论 Zwint高表达于肝癌组织,其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且Zwint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后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w10结合因子(Zwint) 原发性肝癌 肝移植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 肿瘤、淋巴、转移(TNM)分期 存活率
下载PDF
肝移植术中脾肾分流的个体化处理 被引量:2
2
作者 程道柔 杨卿 +6 位作者 张英才 王励 谌小龙 李慧 杨扬 陈规划 汪根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评估肝移植术中个体化处理脾肾分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行原位肝移植并术中处理脾肾分离的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脾肾分流和供肝复流后灌注情况,2例受者术中分别行左肾静脉结扎术和脾肾分流血管结扎术。观察受者的术后... 目的评估肝移植术中个体化处理脾肾分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行原位肝移植并术中处理脾肾分离的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脾肾分流和供肝复流后灌注情况,2例受者术中分别行左肾静脉结扎术和脾肾分流血管结扎术。观察受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门静脉血流峰值速度、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通过腹部超声监测受者术后情况。结果2例受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病例1和病例2脾肾分流前后门静脉血流峰值速度的变化分别为22.9~35.1cm/s、24.3~58.8cm/s。2例受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未出现延迟恢复。病例1受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血清肌酐(Scr)升高,于术后13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检查显示门静脉血流方向和速度正常,肝脏灌注良好。结论肝移植术中对合并严重脾肾分流的受者选择性结扎其左肾静脉或脾肾分流血管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分流 肝移植 左肾静脉结扎术 脾肾分流血管结扎术 个体化处理
下载PDF
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急性肝衰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一鸣 王励 +3 位作者 李进军 张毅 陈文捷 杨扬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4,8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D-氨基半乳糖(D-Gal)对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影响并建立不同程度急性肝衰竭(ALF)猴模型。方法将12只食蟹猴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23、0.25、0.27 g/kg。各组动物均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D-氨基半乳糖(D-Gal)对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影响并建立不同程度急性肝衰竭(ALF)猴模型。方法将12只食蟹猴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23、0.25、0.27 g/kg。各组动物均在清醒状态(无麻醉)下,将相应剂量的D-Gal溶液经前臂静脉一次性注射入猴体内。记录猴的存活时间,观察是否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肝性脑病症状。分别于给药前0 h,给药后12、24、36、48、60、72、96、120、144 h测量生命体征,留取血标本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氨等指标。取肝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低剂量组猴全部存活,仅出现一过性肝损伤,无肝性脑病症状,给药后60 h,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达峰值,后逐渐恢复,120 h后基本恢复正常;中剂量组猴病程进展稍缓,在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及肝性脑病症状后逐渐恢复,仅1只死亡;高剂量组猴均出现肝性脑病症状后死亡,存活时间(72±13)h,肝功能严重受损。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示,低剂量组肝组织散在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中、高剂量组可见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细胞片状坏死伴有明显出血。结论中、高剂量组均符合ALF模型标准,中剂量组ALF程度较轻,有利于肝移植手术等实验的开展;高剂量组ALF程度较重,适用于相关治疗方案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食蟹猴 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 肝移植 肝功能 凝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