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髋部骨折的病因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的关系:24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韦正超 蔡道章 +4 位作者 戌利民 王昆 卢华定 董建文 金文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110-711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原因,提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7-01/2002-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43例髋部骨折患者骨折的原因。结果:髋部骨折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其致病原因主要是非重创造...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原因,提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7-01/2002-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43例髋部骨折患者骨折的原因。结果:髋部骨折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其致病原因主要是非重创造成(70.78%)。而60以下髋部骨折患者致病原因主要是重创所致(24.69%)。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主要原因是跌倒,骨质疏松是潜在危险因素。老年人早期防治骨质疏松,防止跌倒是防止和减少髋部骨折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髋骨折 意外跌倒
下载PDF
重组人IL1-Ra与TGF-β1共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平 蔡道章 +5 位作者 刘斌 温机智 曾春 侯雪瑞 张富程 陆慧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然后用构建的IL1-Ra与TGF-β1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的表达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荧光...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然后用构建的IL1-Ra与TGF-β1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的表达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鉴定证实转染的软骨细胞中转基因得到表达。结论:IL1-Ra与TGF-β1基因共转染软骨细胞可以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转染 软骨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荧光质粒在软骨细胞的表达
3
作者 张平 刘斌 +3 位作者 蔡道章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69-1173,共5页
背景: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能延缓骨性关节炎进程,通过转基因方法可以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表达的增加。目的:观察重组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双酶切法切取重... 背景: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能延缓骨性关节炎进程,通过转基因方法可以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表达的增加。目的:观察重组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双酶切法切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的c-DNA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到pEGFP-C1载体上。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然后用构建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的表达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与结论:获得重组人pEGFP-C1-IL-1R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鉴定证实转染的软骨细胞基因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 基因转染 荧光 质粒 软骨细胞 表达
下载PDF
p21WAF1/CIP1、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李扬 董健文 +3 位作者 廖威明 梁惠珍 朱全胜 丘钜世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 探讨 p2 1WAF1/CIP1、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 p2 1WAF1/CIP1、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6 6 8%的骨巨细胞瘤中可检测到p2 1... 目的 探讨 p2 1WAF1/CIP1、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 p2 1WAF1/CIP1、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6 6 8%的骨巨细胞瘤中可检测到p2 1WAF1/CIP1的阳性表达 ,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分化好的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核内 ,分化好的骨巨细胞瘤(Ⅰ级 )中 p2 1WAF1/CIP1的表达明显高于分化差组 (Ⅱ、Ⅲ级 ) (P <0 0 1)。 38例骨巨细胞瘤均可检测到PCNA的阳性表达 ,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单核基质细胞的细胞核内 ;未复发组及复发组中 p2 1WAF1/CIP1、PC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骨巨细胞瘤中p2 1WAF1/CIP1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相关 ,可作为骨巨细胞瘤分化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P21WAF1/CIP1 PCNA 分化 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5
作者 张平 刘斌 +3 位作者 蔡道章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用构建的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在12、24 h、2、4、6 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TGF-β1基因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显示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胞核基本不着色.pEGFP-C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质粒成功构建,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软骨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软骨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12 h:(8.22±2.02)%,24 h:(16.54 4±2.91)%,2 d:(14.06±3.67)%,4 d:(14.24±2.62)%,6 d:(12.36±2.28)%.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软骨细胞TGF-β1基因拷贝数为16 277±1779,高于未转染软骨细胞的3095±205(P〈0.05).结论:构建的TGF-β1荧光质粒可以转染软骨细胞并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染 软骨细胞 质粒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新型透明质酸改性的CS-g-PEI/pDNA的构建及介导转染软骨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明伟 范彬彬 卢华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4-9,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透明质酸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壳聚糖/DNA(CS-g-PEI/pDNA)纳米粒作为治疗骨关节炎(OA)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复凝聚法制备成CP/pDNA纳米粒,然后通过巯基的原位交联与巯基化的透明质酸(HASH)形成交联网络,从而合成HA-CP/pDNA纳米粒... 目的探讨新型透明质酸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壳聚糖/DNA(CS-g-PEI/pDNA)纳米粒作为治疗骨关节炎(OA)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复凝聚法制备成CP/pDNA纳米粒,然后通过巯基的原位交联与巯基化的透明质酸(HASH)形成交联网络,从而合成HA-CP/pDNA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貌,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分析其不同构成比(HA-SH∶CP)时的粒径、表面电位等;凝胶电泳阻滞实验检测CP/pDNA的结合力;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该基因载体的细胞毒性;以HA-CP/pDNA纳米粒、裸pDNA、CS/pDNA、CP/pDNA纳米粒、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软骨细胞,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转染效率。结果 (1)HA-CP/pDNA纳米粒呈较均一的球形,并随HA-SH∶CP质量比的增加,粒径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电位电荷逐渐降低。(2)HA-CP/pDNA纳米粒对软骨细胞毒性远低于LipofectamineTM2000(P<0.05)。(3)HA-CP/pDNA纳米粒对软骨细胞转染率较CP/pDNA、CS/pDNA纳米粒大大提高(P<0.05)。(4)大量游离HA导致HA-CP/pDNA纳米粒对软骨细胞的转染效率下降。结论 HA-CP/pDNA纳米粒具有更强的DNA保护能力,对软骨细胞毒性小,转染效率高,并且对软骨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CP/pDNA纳米粒 基因治疗 软骨细胞
下载PDF
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促进全横断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立志 曾园山 +5 位作者 李海标 蔡道章 张燕青 郭家松 丁英 陈穗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 探讨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对全横断脊髓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 方法 将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到成年大鼠全横断脊髓的损伤处 ,术后 3个月用爬网格方式测试动物后肢自主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观察大... 目的 探讨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对全横断脊髓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 方法 将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到成年大鼠全横断脊髓的损伤处 ,术后 3个月用爬网格方式测试动物后肢自主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观察大脑感觉运动区和脑干红核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再生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CGRP和 5 HT能神经纤维再生。 结果 移植施万细胞的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恢复。大脑感觉运动区和脑干红核均有被荧光金标记的神经元胞体 ,提示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轴突能在脊髓再生并穿越损伤区到达尾侧脊髓。脊髓损伤处有CGRP和 5 HT阳性神经纤维 ,以及损伤处尾侧有 5 HT阳性神经纤维。对照组大鼠以上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施万细胞移植可促进大鼠全横断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胶原或明胶可作为移植细胞的网架用于细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万细胞移植 脊髓全横断 脊髓损伤 修复 明胶海绵 I型胶原 神经纤维再生
下载PDF
一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和自体膜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史志东 郭英 +3 位作者 王昆 唐录英 石德金 喻中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比较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骨膜修补硬脑膜的预后。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0例,24例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6例行自体膜修补;选择的实验犬分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5组,每组犬...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比较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骨膜修补硬脑膜的预后。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0例,24例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6例行自体膜修补;选择的实验犬分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5组,每组犬各3只,每只犬分别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修补硬脑膜。手术后观察不同修补材料的预后。结果所有临床病人术后观察均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及癫发生。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动物解剖显示,修补材料外表面与颅骨膜有少许粘连、易分离,与周边缝合的硬脑膜已完全愈合,不可分辨,不能分离。从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两种修补材料内表面来看,前者生长更接近硬脑膜,与脑表面无粘连或偶有丝状粘连,而自体膜与脑表面有丝状粘连并有少许柱状粘连。组织学镜下显示,两种修补材料与硬脑膜之间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反应,无囊壁形成。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内表面可见上皮细胞覆盖,上皮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该修补材料被降解,总量明显减少,内部可见毛细血管。结论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作硬脑膜修补手术后,该型修补材料的特性使其能产生上皮,不易形成与脑组织的粘连,并逐渐被自体组织蚕食、降解和替代,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硬脑膜重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际应用中比自体膜有更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硬脑膜缺损 硬脑膜修补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温盛霖 王昆 +2 位作者 程敏锋 王厚亮 郑俩荣 《新医学》 2010年第11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临床心理症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4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评定,并与30名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临床心理症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4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评定,并与30名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组和健康对照组EPQ的N维度分值分别为(55±11)分、(45±11)分,P维度分值分别为(55±11)分、(49±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SCL-90发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组躯体化(1.71±0.60)、抑郁(1.98±0.51)、焦虑(1.89±0.66)、恐惧(1.59±0.58)、偏执(1.79±0.63)、精神病(1.64±0.48)和其他(1.98±0.41)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组有焦虑症状者38例(90%),有抑郁症状者36例(86%)。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容易焦虑和抑郁,提示心理干预对其康复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心理测验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臀筋膜挛缩症手术患儿的康复锻炼指导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危笑珍 陈妙霞 杨叶香 《南方护理学报》 2003年第5期50-51,共2页
对77例臀筋膜挛缩松解术后患儿进行早期、有计划的屈髋、髋内收和内旋锻炼,注重患儿的心理疏导,进行集体教育,加强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指导等。结果手术后患儿的双侧髋关节屈曲受限、外展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了手术效果。
关键词 臀筋膜挛缩症 臀筋膜挛缩松解术 小儿 康复锻炼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转IL-1Ra和TGF-β1基因治疗兔骨性关节炎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平 蔡道章 +3 位作者 刘斌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和TGF-β1双基因在体外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经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以1.5×105/ml浓度培养于6孔培养板。软骨细胞分为5组,转染IL-1Ra组、转染TGF-β1组、转染IL-1Ra+T...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和TGF-β1双基因在体外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经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以1.5×105/ml浓度培养于6孔培养板。软骨细胞分为5组,转染IL-1Ra组、转染TGF-β1组、转染IL-1Ra+TGF-β1双基因组、未转染组、空白组。上述转染组均以Lipofectamine TM 2000 Reagent脂质体为转染媒介。各组加入软骨块,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20ngIL-1β。于第6天后每组各取4孔1.5ml培养基,ELISA法检测TGF-β1和IL-1Ra的含量,RIA法检测IL-1β和TNF-α的含量。收集软骨块做HE染色、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等组织学观察。结果转染组IL-1Ra或TGF-β1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转染组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降低,在双基因组降低最明显,与单基因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基因组基质染色均比未转染组着色较深。在双基因组软骨细胞排列尚整齐,细胞数量多,基质深染。结论联合基因治疗效果优于单基因,为体外骨性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转化生长因子 基因转移技术 软骨细胞
原文传递
转染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软骨细胞和致炎软骨块共培养后炎性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平 刘斌 +3 位作者 蔡道章 钟志宏 潘永谦 张振山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双基因在体外对兔骨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经酶消化分离原代培养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双基因在体外对兔骨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经酶消化分离原代培养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软骨细胞分为转染IL-1Ra组(A组)、转染TGF-β1组(B组)、转染IL-1Ra+TGF-β1双基因组(C组)、未转染组(D组)、空白组(E组).A、B、C 3组均以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脂质体为转染媒介.各组加入软骨块与软骨细胞共培养,除E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20 ng IL-1β,转染共培养后分别在12、24 h、2、4、6 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转基因的表达.于共培养第2,4、6天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检测各组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显示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胞核基本不着色.荧光显微镜下A、B、C组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后24 h,3组细胞的转染率最高分别为(16.16+2.71)%、(16.54±2.91)%、(17.20±2.39)%,第2天后随时间的延长转染率逐渐降低.同时间点IL-1β水平D组>B组>A组>C组>E组;而第2、6天TNF-α水平D组>A组>B组>C组>E组,第4天E组>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虽然略高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C组的IL-1β和TNF-α在第6天的水平明显低于第2、4天,D、E组IL-1β水平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TNF-α水平D组在第4天时最低,E组则最高.结论 转染IL-1Ra和TGF-β1基因均有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联合应用转染IL-1Ra和TGF-β1基因可能控制炎性反应,为体外OA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质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转染
原文传递
新型人工硬脑膜和自体膜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史志东 郭英 +3 位作者 王昆 唐录英 何倚华 喻中和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和本地犬的开颅手术,对比观察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骨膜来替代原生硬脑膜的转归。方法全部动物共分为6组,兔9只,分1、6、12个月三组(n=3);犬12只,分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三个组(n=4)。每只动物分别应... 目的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和本地犬的开颅手术,对比观察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骨膜来替代原生硬脑膜的转归。方法全部动物共分为6组,兔9只,分1、6、12个月三组(n=3);犬12只,分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三个组(n=4)。每只动物分别应用新型硬脑膜及自体颅骨膜替代原生硬脑膜,手术后主要观察不同植入物在各组动物体内的转归。结果因两种替代材料替代动物原生硬脑膜6个月或以内实验动物的解剖未达到完全愈合,故呈不典型性,无代表意义。12个月或以后的实验动物解剖显示,两种替代材料外表面与颅骨膜有少许粘连、易分离,与周边缝合的原生硬脑膜已完全愈合,不可分辨,不能分离。从两种替代材料内表面来看,新型人工硬脑膜生长更接近原生硬脑膜,与脑表面无粘连或偶有丝状粘连;而自体骨膜与脑表面有丝状粘连并有少许柱状粘连。组织学镜下显示,植入物与宿主之间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反应,无囊壁形成。新型人工硬脑膜内表面可见上皮细胞覆盖,上皮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植入物被降解,总量明显减少,内部可见毛细血管。结论新型人工硬脑膜的特性使其能产生上皮,不易形成与脑组织的粘连,并逐渐被自体组织蚕食、降解和替代,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硬脑膜重建。新型人工硬脑膜在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际应用中比自体膜有更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实验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Decorin对人僵直膝关节滑膜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邢帮荣 梁彩倩 +6 位作者 杨晓燕 曾花 陈郁鲜 周伟雄 韩建华 孔庆磊 张永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培养的人僵直膝关节滑膜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合成的影响,为Decorin治疗人膝关节僵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人僵直膝关节滑膜F... [目的]探讨重组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对培养的人僵直膝关节滑膜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及mRNA合成的影响,为Decorin治疗人膝关节僵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人僵直膝关节滑膜FLS,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10μg/ml,0.1μg/ml)的Decorin;培养24、48、72h后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法测定FLS的增殖速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LS的周期和凋亡;用RTPCR法检测FLS合成Ⅰ型前胶原蛋白(PcⅠ)mRNA的含量,westem Blot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0μg/ml的Decorin可有效抑制滑膜FLS的增殖(P<0.05),明显增加FLS处于G0/G1期的百分比(P<0.05),并通过下调PcⅠmRNA的表达,在转录水平上抑制PcⅠ的合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终末期凋亡细胞。[结论]Decorin可抑制人僵直膝关节滑膜FLS的增殖及PcⅠmRNA的表达和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在防治膝关节僵直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僵直 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 核心蛋白多糖 I型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