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美华 区丽明 +2 位作者 谭杰文 曹玉灵 金冬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9-540,共2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影响其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使患者实现身心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以自评的方式调查80例综合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记录...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影响其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使患者实现身心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以自评的方式调查80例综合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记录调查对象的相关资料。共收回有效量表78份。结果:调查对象抑郁的发生率为69.3%,焦虑的发生率为60.3%;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患疾病不同,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有所不同,其中脑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最高,而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期患者焦虑的发生率较高,慢性期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应该引起康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由于脑损伤直接导致脑功能的下降,所以对于脑损伤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康复患者 心理状况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曾海辉 区正红 +1 位作者 燕铁斌 金冬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及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及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对改善膝部骨折术后ROM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膝部骨折 关节活动范围 膝关节活动障碍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丘卫红 郝元涛 +8 位作者 钟兴 李奎 郑金利 张映霞 谢丽君 黄小燕 伍少玲 李舜 罗苑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测量脊髓损伤患者住院康复期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仔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91例符合人选标准的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100例符合入选标准... 目的:测量脊髓损伤患者住院康复期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仔质量的影响,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91例符合人选标准的住院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脊髓损伤患者26-50岁占57.14%,损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占73.63%。比较生仔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脊髓损伤患者明显低于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患者(P<0.05)。治疗前后比较,综合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得分、环境领域得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心理领域得分有所下降,社会领域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得分综合康复组比传统康复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BI均有明显提高(P<0.01),综合康复组比传统康复组改善更叫显(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比骨关节疾患非脊髓损伤人群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生存质量 康复
下载PDF
凝固剂加肠内营养制剂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袁智敏 黄利荣 陈紫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834-3835,共2页
目的:探讨凝固剂加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可行性与效果比较。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3组。G1组18例,采用凝固剂加肠内营养制剂的混合食物作摄食-吞咽训练;G2组22例,吞咽训练时采用传统流... 目的:探讨凝固剂加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可行性与效果比较。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3组。G1组18例,采用凝固剂加肠内营养制剂的混合食物作摄食-吞咽训练;G2组22例,吞咽训练时采用传统流质饮食;G3组24例,未行康复治疗。比较3组拔胃管前后的营养状况、肺部感染及康复情况。结果:G1组拔胃管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2组拔胃管后初期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均较拔胃管前显著下降(t=2.594,2.646,2.060,P均<0.05);而G3组拔胃管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低于鼻饲时(P<0.05)。G2组和G3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4%(3/22)和42%(10/2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448,P<0.05),而G1组无1例因误吸发生肺部感染。拔胃管后G1组吞咽障碍明显改善(χ2=38.816,P<0.01),康复效果最好(χ2=9.675,P<0.05;χ2=25.936,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G2,G3组(t=12.490,19.762,P均<0.01)。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早期进行吞咽康复训练,采用凝固剂加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既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剂 肠内营养制剂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 被引量:40
5
作者 杨幸华 燕铁斌 +4 位作者 彭树秀 黄宝芸 廖曼霞 伍书贤 陈燕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5-718,726,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PES治疗...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PES治疗8周后患者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1.9±2.8减少至8.4±1.9次/d、漏尿次数由6.2±3.1减少至2.5±1.7次/d,平均单次尿量由188.1±43.3增加至254.1±42.4ml/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盆底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对于PES治疗参数的选择和PES的长期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初发脑梗死后急性期抑郁发病率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0
6
作者 周道友 刘军 +1 位作者 邢诒刚 马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628-7629,共2页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急性期抑郁发生率及与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诊断标准对70例急性...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急性期抑郁发生率及与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诊断标准对70例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评分及诊断,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并统计分析抑郁与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结果:PSD总发病率为29%,其中轻度22%,中度4%,重度3%。病灶位于左侧、Barthel指数分值低与抑郁存在相关性(r=-0.8557,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的抑郁原因可能是肢体瘫痪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引起的心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抑郁 发病率 相关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和运动疗法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白守民 马超 +3 位作者 刘宜敏 薛卫平 罗铭 区正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9期6312-6313,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及运动疗法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高带瘤生存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45例在肿瘤科门诊和住院的经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和无远处转移,卡氏功能评分≥60分,...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及运动疗法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高带瘤生存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45例在肿瘤科门诊和住院的经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和无远处转移,卡氏功能评分≥60分,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分别在放疗后即刻及放疗后3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查。结果:干预组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功能差异不明显,躯体放疗后个月364.21±26.14、认知放疗后3个月79.11±19.30、情绪放疗后个月375.19±21.30、疲劳放疗后3个月28.14±22.61及总体生活质量的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显示几乎所有指标都明显提高。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及体育运动改善了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放疗后 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 鼻咽癌 运动疗法 对照组 角色功能 体育运动 结论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 被引量:6
8
作者 许俭兴 马超 +2 位作者 伍少玲 区丽明 燕铁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肉毒毒素(100~150单位)稀释后分6~8点患侧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在注射后2,4,12周时,分别进行痉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再评估,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2,4,12周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分别为1.7±0.6,1.4±0.4,1.6±0.5均较注射前2.6±0.8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在注射2,4,12周后较注射前亦有显著增加,分别为(124.2±14.6)°,(126.8±10.5)°,(123.8±7.6)°和(108.6±12.1)°,(107.4±13.2)°,(103.2±8.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局部注射 治疗 脑卒中 上肢屈肌痉挛 药物
下载PDF
膝交叉韧带的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守安 张胜昌 +2 位作者 钟震亚 陈克功 庄志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交叉韧带血管构筑特点、为韧带损伤的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墨汁灌注组织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交叉韧带的动脉来源、分布特点并测量韧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前、后交叉韧带的动脉... 目的:探讨交叉韧带血管构筑特点、为韧带损伤的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墨汁灌注组织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交叉韧带的动脉来源、分布特点并测量韧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前、后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膝下外动脉的分支。多数韧带内血管沿长轴走行,同时也有横向交通的小血管,血管网呈梯状或平行的丛状。近侧端和远侧端较密而中间部相对稀疏。结论:交叉韧带血供存在如下特点:①中心区为明显的乏血管区;②中间段边缘区也相对乏血管;③韧带两端血供最丰富,且近侧段好于远侧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血管构筑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吗啡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志 赵惠娟 +4 位作者 金冬梅 车月娟 李玉娟 王飞 彭书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信号通路eNOS/NO的影响。【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4只:S组(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M组(吗啡后处理+缺血再灌注),L+M组(L-NAME+吗...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信号通路eNOS/NO的影响。【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4只:S组(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M组(吗啡后处理+缺血再灌注),L+M组(L-NAME+吗啡后处理+缺血再灌注)。除S组外,所有大鼠心脏都经历45min缺血和120min再灌注。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于再灌注120min时,各组随机取9只大鼠,用TTC法染色,计算心肌缺血梗死区(IA/AR);其余5只大鼠,取心肌,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总eNOS和磷酸化eNOS的蛋白表达,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心肌NO含量。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检验。【结果】与I/R组比较,M组梗死面积明显缩小,(32±2.8)%vs(49±2.9)%(P<0.01);磷酸化eNOS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心肌组织内NO含量也明显增加。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完全消除吗啡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吗啡后处理所诱导的心肌组织内NO含量的增加,但并没有抑制吗啡后处理所诱导的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大鼠在体心脏缺血模型,吗啡后处理可通过eNOS/NO信号通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吗啡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洪柏 许俭兴 区丽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864-3866,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关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脑卒中即使经过恰当的治疗,但未被识别的危险因素仍在影响着大多数患者的预后。1989年R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这一概念,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关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脑卒中即使经过恰当的治疗,但未被识别的危险因素仍在影响着大多数患者的预后。1989年R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这一概念,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IR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IR可引起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一系列国外大规模的流行病学和国内临床研究表明IR是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认识IR与脑卒中的关系,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并对脑卒中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 治疗
下载PDF
护理安全立体化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金玲 雷寅莲 郑莉斯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9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立体化管理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三级垂直管理机制,成立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方职责,加强护士培训,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护理安全立体化管理实施后全院护理差错和缺陷年发生数由33起下降至3起,住院患者对护理技术、...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立体化管理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三级垂直管理机制,成立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方职责,加强护士培训,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护理安全立体化管理实施后全院护理差错和缺陷年发生数由33起下降至3起,住院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流程、安全告知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由91.0%以下上升至95.0%以上。结论护理安全立体化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和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立体化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敬国 梁艳冰 +4 位作者 唐皓 裴兆辉 庄志强 马虹 马中富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852-855,共4页
目的:观察次声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及次声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心肌梗死大鼠治疗1周(2次/d,0.5 h/次),观察心肌胶原和血浆NO和... 目的:观察次声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及次声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心肌梗死大鼠治疗1周(2次/d,0.5 h/次),观察心肌胶原和血浆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大鼠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心肌梗死组大鼠比较(未治疗组),次声治疗组大鼠心肌胶原表达明显减少,血浆NO含量显著增加(P<0.01),血浆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低声压级水平次声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与血浆NO及AngⅡ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吗啡后处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 王飞 +3 位作者 金冬梅 纪风涛 李玉娟 曾静贤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信号通路PI3K/AKT的影响。方法采用麻醉开胸大鼠在体心脏缺血模型,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4只:S组(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M组(吗...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信号通路PI3K/AKT的影响。方法采用麻醉开胸大鼠在体心脏缺血模型,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4只:S组(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I/R组(单纯缺血再灌注),M组(吗啡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再灌注前3min和再灌注后2min内静脉注入吗啡1.25mg/kg),W+M组(wortmannin+吗啡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20min静脉注入15ug/kgwortmannin,特异性的PI3K阻断剂)。除S组外,所有大鼠心脏都经历45min缺血和120min再灌注。再灌注120min时,各组随机取9只大鼠,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其余5只大鼠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总AK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120min,可在I/R组缺血区心肌检测到大量凋亡心肌细胞18±1.14%,吗啡后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0.8±1.24%,P<0.01);吗啡后处理使磷酸化AK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特异性的PI3K阻断剂,wortmannin完全消除了吗啡后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抑制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大鼠在体心脏缺血模型,吗啡后处理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吗啡 凋亡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下载PDF
SARS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区丽明 陈秀英 +1 位作者 陆仕红 黄素芳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调查SARS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大规模应急性医疗工作的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恐惧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A),以自评方式调查83名SARS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在进入病房第1天和第3周时的心理状... 目的调查SARS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大规模应急性医疗工作的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恐惧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A),以自评方式调查83名SARS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在进入病房第1天和第3周时的心理状况,包括恐惧、焦虑和抑郁,收回有效量表80份。结果绝大部分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时都有恐惧情绪,发生率为96.2%,以轻、中度的恐惧居多(84.1%);47.8%的医护人员表现出焦虑情绪,程度以中等为主(65.8%);部分医护人员有抑郁情绪,发生率为15%。在隔离病房工作3周后,恐惧情绪明显减轻,发生率仅为21.3%,全部为轻度恐惧;焦虑情绪的出现率也下降到11.3%,以轻度焦虑为主;抑郁情绪则较前增加,发生率为88.8%,程度仍以轻度抑郁为主(63.4%)。上述不同时间评定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有必要加强对参与应急性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辅导,使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对即将参与的应急性医疗工作有充分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定期轮换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避免由于隔离病房的环境和工作的性质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隔离病房 医护人员 心理状况调查 对策探讨 医疗工作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情绪 经统计学分析 心理辅导 焦虑情绪 病房工作 发生率 统计学差异 应急性 科学依据 自评方式 人员表现 轻度抑郁 不良情绪 时间评定
下载PDF
香港物理治疗界进行针灸教育的探索和研究
16
作者 梁俊雄 黄东锋 +1 位作者 谭杰文 邹燕琴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558-559,共2页
在与香港物理治疗学会双向交流和合作的基础上,2000/2002举办三期物理治疗师中医针灸培训班。总结显示该教学经验在内容上充分考虑学员的职业需求,形式上从学员的文化背景出发用中英双语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启发学员的思维,激发... 在与香港物理治疗学会双向交流和合作的基础上,2000/2002举办三期物理治疗师中医针灸培训班。总结显示该教学经验在内容上充分考虑学员的职业需求,形式上从学员的文化背景出发用中英双语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启发学员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认为在香港物理治疗界进行中医针灸教育的经验证实在治疗学中进行西学中教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物理治疗界 针灸教育 中医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早期Legg-Perthes病双重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的解剖学基础
17
作者 刘永轶 庄志强 +3 位作者 石磊 魏巍 翟饶生 李长德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及构筑特点,论证早期Legg-Perthes病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种形态学方法对25例胎儿、新生儿及儿童的髋关节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及构筑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股骨头内静脉在近股骨头... 目的观察髋关节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及构筑特点,论证早期Legg-Perthes病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种形态学方法对25例胎儿、新生儿及儿童的髋关节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及构筑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股骨头内静脉在近股骨头表面形成15~20条属支,即前、后、上、下骺静脉及内骺静脉,于头、颈交界处引流至骨外,汇入相应颈升静脉。股骨颈内的前、后、上、下干骺静脉,最终汇入颈升静脉及股骨颈表面滑膜下静脉网。股骨头、颈内的微动脉发自骺动脉,一般有2~3级,呈树状分支,一条微动脉一般有两条微静脉伴行,微静脉间有丰富的横行吻合支。四组颈升静脉可于头、颈交界处形成囊内静脉环,此环完整率为39%。旋股内、外侧静脉于股骨颈基底部形成囊外静脉环,其中旋股内侧静脉构成环的内、后、外侧部,旋股外侧静脉构成环的前部,且有10%臀下静脉和2%臀上静脉参与此环后外侧部构成,此环完整率为33%。结论髋关节骨内、外静脉回流及构筑特点为早期Legg-Perthes病双重介入和显微外科可行性治疗提供了直接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G-PERTHES病 介入治疗 显微外科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召红 初国良 +3 位作者 朱妙章 陈景藻 庄志强 裴兆辉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次声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次声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次声治疗仪对心肌梗死大鼠进行治疗1周(2次/d,0.5 h/次),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目的:观察次声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次声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次声治疗仪对心肌梗死大鼠进行治疗1周(2次/d,0.5 h/次),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血浆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以及大鼠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心肌梗死组大鼠比较,次声治疗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血浆NO含量增加(P<0.01),血浆ENT-1含量减少(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低声压级水平次声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超微结构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阳庆军 康倩倩 刘木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 30例脑瘫患儿为针刺组,使用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30例脑瘫患儿为运动组,采用Bobath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运动组总有效率80%;两组...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 30例脑瘫患儿为针刺组,使用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30例脑瘫患儿为运动组,采用Bobath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运动组总有效率80%;两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针刺组评分高于运动组(P<0.05);两组治疗后痉挛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76.7%,运动组总有效率50%。结论针刺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较单一Bobath法治疗有更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BOBATH法 针刺 康复
下载PDF
应用数学模型对癌症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状况进行预测
20
作者 谭杰文 谢德荣 陈岱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6-718,共3页
目的 建立判别函数 ,对癌症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状况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1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 ,寻找可能影响癌症患者性康复的因素 ,进一步进行判别分析 ,建立判别函数。结果 患者体力状态、病前经济收... 目的 建立判别函数 ,对癌症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状况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1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 ,寻找可能影响癌症患者性康复的因素 ,进一步进行判别分析 ,建立判别函数。结果 患者体力状态、病前经济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社会地位、担心家人及子女、认为本病能控制或治愈、接受患病事实、病后过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对身体康复的影响、获取有关知识的途径、焦虑及担心将癌症传给配偶等 12项指标可能与患者非器质性的性康复障碍有关。据此建立的判别函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判别准确率分别高达 96.2 %、10 0 .0 %和 97.4%。结论 根据可能影响患者性康复的因素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性高 ,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癌症患者 临床应用 性康复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