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体瘤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后外科切除术的时机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有强 梁建深 +2 位作者 郭辉 林志东 王思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52-2154,共3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观察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颈动脉体瘤(CBT)后的外科切除时机。方法对22例外科切除术前CBT患者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于栓塞术前、术后1、2、4天分别采用CDU检测肿瘤供血动脉的峰值血流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观察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颈动脉体瘤(CBT)后的外科切除时机。方法对22例外科切除术前CBT患者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于栓塞术前、术后1、2、4天分别采用CDU检测肿瘤供血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栓塞术后1、2天,CBT供血动脉的PSV、RI均低于术前(P均<0.01),而栓塞术后4天PSV、R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DU对判断CBT侵犯范围、供血血管、侧支循环状况及选择手术时机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栓塞术后2天内可能为安全切除CBT的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造影术 栓塞
下载PDF
护理质量缺陷及其在内科与外科病区分布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翠香 杨桂芹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对护理质量缺陷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护理质量缺陷分为处理医嘱缺陷、漏注射漏发药、错注射错发药、造成损伤、其它共五类进行统计分析;将其在内科与外科病区分布特点做比较分析。结果护理质量缺陷... 目的对护理质量缺陷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护理质量缺陷分为处理医嘱缺陷、漏注射漏发药、错注射错发药、造成损伤、其它共五类进行统计分析;将其在内科与外科病区分布特点做比较分析。结果护理质量缺陷分类从高到低依次为错注射错发药、处理医嘱缺陷、漏注射漏发药、造成损伤及其它;内科病区与外科病区质量缺陷分类的构成比不同。结论降低护理质量缺陷要根据质量缺陷的类型及不同科室的特点,针对性采取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降低质量缺陷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发药 注射 病区 内科 外科病 医嘱 针对性 结论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视神经减压术的显微外科解剖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范翔 江广理 +3 位作者 王海军 初国良 蔡赣桥 樊韵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建立显微外科解剖基础。方法:在26侧经防腐固定的尸头标本上,进行视神经管和眼动脉及其周边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视柱前端视神经管外膜与眶上裂硬膜融合变厚,形成凸向眶内的襞,厚度为(1.71±0.37)mm(1.14~2....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建立显微外科解剖基础。方法:在26侧经防腐固定的尸头标本上,进行视神经管和眼动脉及其周边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视柱前端视神经管外膜与眶上裂硬膜融合变厚,形成凸向眶内的襞,厚度为(1.71±0.37)mm(1.14~2.38mm)。眼动脉有88.5%(23侧)于视神经管颅口底部内侧进入鞘膜,在襞前端内侧穿出入眶。视神经管外下壁与蝶窦外侧壁结合形成视神经一颈内动脉陷窝,长为(7.40±1.44)mm(5.60~10.10mm)。结论:(1)视神经减压应在视神经鞘膜内上方切开;(2)眼动脉减压应在视神经鞘膜切开骨性视神经管全长的基础上再向眶内延长1.14~2.38mm;(3)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可作为视神经减压的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减压术 眼动脉 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 视眶襞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扩大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范翔 江广理 +3 位作者 王海军 初国良 蔡赣桥 樊韵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为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相关解剖结构。结果:(1)通过扩大入路可建立直视海绵窦下壁的通路。(2)可视的海绵窦下壁范围为不规则四... 目的:为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相关解剖结构。结果:(1)通过扩大入路可建立直视海绵窦下壁的通路。(2)可视的海绵窦下壁范围为不规则四边形,前界长(11.95±2.01)mm(8.66-15.15mm),内侧界长(14.02±1.68)mm(11.47~17.66mm)。(3)可完整显示海绵窦的前下腔和内侧腔及外侧腔和海绵窦外侧壁的大部。结论:切除中、上鼻甲及后组筛窦的扩大手术入路,可以较好的显露海绵窦的下壁,具有直视、微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筛窦 海绵窦 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老年人胃癌的特点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殷放 陈凯 洪国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70岁以上胃癌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6例次。包括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吻合口瘘、...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70岁以上胃癌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6例次。包括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吻合口瘘、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围手术期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吻合口瘘并发腹腔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本组病例除5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2.3年。本组平均存活期为11.3个月,最长1例已存活6年。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尽可能实施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癌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合并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殷放 陶红梅 +1 位作者 刘星伟 汤聪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治愈,死亡3例,术后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结论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治愈,死亡3例,术后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结论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手术方式应该简单有效,手术中严密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道结石 手术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龚龙飞 阮国锋 高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210-212,共3页
目的调查现阶段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的一般状况,了解双方需求,探索实际工作中陪护人员的管理方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的一般状况、陪护人员的需求,家属或/和患者对陪护人员的需求,并进行专项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 目的调查现阶段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的一般状况,了解双方需求,探索实际工作中陪护人员的管理方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的一般状况、陪护人员的需求,家属或/和患者对陪护人员的需求,并进行专项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患者或/和家属对陪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陪护人员对疾病知识、用药常识、功能锻炼的需求强烈。知识缺乏、患者病情、社会支持是容易对陪护人员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系统培训并加强管理后研究组家属满意度得分(90.53±5.83)分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得分(79.80±4.54)分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9,P<0.01)。结论通过调查现阶段神经外科陪护人员需求及压力与患者及其家属对神经外科的要求,进行系统培训、规范管理,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护人员 神经外科 病房管理
下载PDF
岗前培训对综合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学生高危药物认识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雪一 邓丽萍 +1 位作者 朱耿隆 赖开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了解岗前培训对急诊科临床护理学生高危药物相关知识认识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高危药物教学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2015年7月-12月珠海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135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试验组科室重视高危药物岗前培训,自制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岗前培训对急诊科临床护理学生高危药物相关知识认识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高危药物教学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2015年7月-12月珠海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135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试验组科室重视高危药物岗前培训,自制调查问卷对2016年7月-12月珠海市某综合医院急诊科137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护理学生的性别构成、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全部护理学生高危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比,χ2=46.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教育程度护理学生高危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比,中专生:χ2=39.021,P〈0.05;大专生:χ2=50.874,P〈0.05;本科:χ2=44.55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患者病情急,变化快,高危药物使用频繁,出现差错易造成严重后果;岗前培训对于急诊科临床护理学生掌握高危药物的相关知识并安全准确使用非常重要,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前培训 护理实习学生 高危药物 急诊科
下载PDF
Ⅳ期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殷放 陈凯 +3 位作者 邹劲林 侯冰宗 汤聪 张百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对Ⅳ期结直肠癌预后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Ⅳ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将这167例患者分为两组:95例根治性切除组与72例姑息性切除或仅行造瘘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以及长...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对Ⅳ期结直肠癌预后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Ⅳ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将这167例患者分为两组:95例根治性切除组与72例姑息性切除或仅行造瘘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以及长期生存率。结果根治性切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2%,姑息性切除或仅行造瘘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7.9%(P<0.05);根治性切除组手术死亡率为3.1%,姑息性切除或仅行造瘘术组死亡率为5.5%(P>0.05);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5.7%、63.2%、38.4%,姑息性切除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5%、41.3%、8.6%,仅行造瘘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3%、0%、0%。结论对于Ⅳ期结直肠癌施行积极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根治性切除 预后
下载PDF
普外科实行护士床边工作制的临床实践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春红 李月婵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护士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实施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以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分层级管理进行床边工作制,落实小组包干责任制,将基础护理责任到人落实做好。结果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表现为病区... 目的探讨护士床边工作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实施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以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分层级管理进行床边工作制,落实小组包干责任制,将基础护理责任到人落实做好。结果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表现为病区呼叫铃声从之前断断续续响起到现在偶尔响起;护士站不出现扎堆现象,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内工作;病房整洁有序;疾病宣教到位;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实施基础护理从疑惑到接受、信任、赞赏;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98%。结论护士床边工作制能从制度上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床边工作制 实践 效果
下载PDF
继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11
作者 关晓东 陈红涛 潘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对52例继发性肝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别采用了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左外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右后叶切除和肝楔形切除术。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3%、19.4%和... 目的探讨继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对52例继发性肝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别采用了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左外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右后叶切除和肝楔形切除术。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3%、19.4%和11.9%。结论对适合手术的继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肝癌 肝切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外科新护士规范化管理的体会
12
作者 罗鸿雁 周小荣 郑楚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0期319-320,共2页
目的为提高外科新护士的综合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对外科新护士实施一对一导师制,规范化管理,分三阶段进行。结果无论对新护士知识水平还是工作业绩考核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管理使新护士综合知... 目的为提高外科新护士的综合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对外科新护士实施一对一导师制,规范化管理,分三阶段进行。结果无论对新护士知识水平还是工作业绩考核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管理使新护士综合知识和业务技能得到更好的提高,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新护士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生 蔡赣桥 范翔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3例采用半卧位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 2 7例 ,次全切除 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 2 8例 ,1 5例出现面瘫。... 目的 :探讨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3例采用半卧位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 2 7例 ,次全切除 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 2 8例 ,1 5例出现面瘫。围手术期死亡 1例 ,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者 1 8例 ,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半卧位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适合于小脑桥脑角区肿瘤 ,其优点是 :肿瘤暴露良好 ,手术全切除率和面神经保留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桥脑角区肿瘤 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晋林 王颖 林志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059-1061,共3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在临床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90%,尤其在中青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1]。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恶性病变定性诊断可靠的间接诊断依据。本文对分化型甲状... 分化型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在临床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90%,尤其在中青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1]。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恶性病变定性诊断可靠的间接诊断依据。本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CT 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合理的选择手术清扫范围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外科治疗 CARCINOMA 甲状腺恶性肿瘤 定性诊断 滤泡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上林 王博 李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中,在原发性肝癌、肠癌肝转移、肝胆管结石、肝移植等良恶性肝胆外科手术中,其能够提高手术效能,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笔者通过复习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ICG导航技术在肝胆外科常见...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中,在原发性肝癌、肠癌肝转移、肝胆管结石、肝移植等良恶性肝胆外科手术中,其能够提高手术效能,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笔者通过复习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ICG导航技术在肝胆外科常见疾病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总结,并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显影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定量CT评估2型糖尿病并发症
16
作者 陈晓君 刘金 +2 位作者 梁晓玲 龚俊 李绍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2-707,共6页
目的观察定量CT(QCT)评估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价值。方法纳入220例T2DM患者并分为无并发症组(n=40)、单一并发症组(n=84)及多并发症组(n=96)。采用QCT技术测量L2~L4骨密度(BMD)、内脏脂肪组织(VAT)与皮下脂肪组织(SAT)面积,并比较... 目的观察定量CT(QCT)评估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价值。方法纳入220例T2DM患者并分为无并发症组(n=40)、单一并发症组(n=84)及多并发症组(n=96)。采用QCT技术测量L2~L4骨密度(BMD)、内脏脂肪组织(VAT)与皮下脂肪组织(SAT)面积,并比较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QCT指标及综合模型(临床指标+QCT指标)评估T2DM并发症的价值;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评价综合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组患者年龄、腰椎BMD、VAT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模型鉴别无并发症组与单一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与多并发症组、单一并发症组与多并发症组的AUC分别为0.753、0.865及0.761,高于单一BMD、VAT及SAT面积(P均<0.05)。DCA及CIC分析显示利用综合模型评估T2DM并发症可获得临床收益,且临床适用性好。结论QCT用于评估T2DM并发症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定量
下载PDF
面向L5/S1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的多约束最优穿刺路径规划算法
17
作者 刘虎 苏志海 +5 位作者 黄成颉 赵磊 陈扬帆 周宇佳 吕海 冯前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3-1795,共13页
目的为有效减少L5/S1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中因医师操作熟练度差异导致的治疗效果波动,实现对消融针穿刺路径风险的精确量化评估。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深度神经网络DWT-UNet,将L5/S1节段的MR图像精准分割为7个关键结构:L5椎骨,S1椎骨,髂... 目的为有效减少L5/S1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中因医师操作熟练度差异导致的治疗效果波动,实现对消融针穿刺路径风险的精确量化评估。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深度神经网络DWT-UNet,将L5/S1节段的MR图像精准分割为7个关键结构:L5椎骨,S1椎骨,髂骨,L5/S1节段的椎间盘、神经根、硬脊膜和皮肤。基于上述分割结果,3D建模穿刺路径的规划环境。针对穿刺的临床准则提出了6个硬性约束和6个软性约束,将医师经验通过层次分析算法量化为权重添加到穿刺路径风险函数中以提升对个例的适应性。通过提出的皮肤进针点采样子算法、Kambin三角投影面积子算法,结合层次分析算法,并运用光线追踪、CPU多线程处理和GPU并行计算等多种技术,计算出一条既符合临床硬性约束条件,又能使软性约束条件综合达到最优的穿刺路径。结果医师团队对算法规划的21例消融针穿刺路径进行主观评估,结果显示所有路径均满足临床基本要求(及格率100%),且95.24%的路径被评为优秀或良好。在与医师规划结果的对比中,算法在D_(Ilium)、D_(S1)和Depth等3个指标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在D_(Dura)、D_(L5)、D_(N5)和A_(Kambin)等4个指标上有较大提升(P<0.05)。算法规划21例的平均时间为7.97±3.73 s,而医师传统规划普遍需耗时10 min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多约束最优穿刺路径规划算法为L5/S1节段的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提供了一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经过严谨的临床评价和实验验证,该算法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L5/S1 Kambin三角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基于Mixup训练及多模型决策融合的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18
作者 李英 陈健 +2 位作者 苏志海 海金金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 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的模型融合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个模型的最佳决策。因此,针对单一中心训练的医疗模型泛化性较差的问题,通过Mixup训练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并采用多模型决策融合的方式获得最佳决策结果,提出了一个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有效模型。经过外部测试集测试,该方法获得了88.22%的分类准确率、88.12%的F1分数和87.69%的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核磁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Mixup 多模型决策融合
下载PDF
外源性生长抑素对创伤后炎性反应应激的作用
19
作者 朱团结 孙中霞 +1 位作者 黎宁君 刘会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46-848,共3页
目的:随机双盲法前瞻性研究生长抑素对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炎性反应应激作用。方法:选择苏州永鼎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TISS-28... 目的:随机双盲法前瞻性研究生长抑素对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炎性反应应激作用。方法:选择苏州永鼎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TISS-28、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以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因子(VEGF)等炎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于第0天(D0),第3天(D3),第5天(D5)APACHE-Ⅱ、TISS、MODS、SIR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还是研究组治疗前后相比,接受外源性生长抑素的患者的IL-6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体内ACTH<800μg/L时,研究组在治疗第5天(D5)时,相比对照组,IL-6及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比研究组的D0、D3,研究组D5的IL-6及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生长抑素(施他宁)对创伤后机体的炎性反应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受到体内ACTH表达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生长抑素 创伤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国威 郭远清 +4 位作者 陈涛 张奎渤 张大卫 于兵 张荣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20-2324,共5页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CT三维重建在移位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股骨颈骨折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分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并随访1.5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通过同时检查髋关节X射线片及三维CT,比较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程度。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中出血量骨、住院天数水泥组少于非骨水泥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置换后1个月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18个月非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3,6,12个月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4)2组患者三维重建和术中所见无误差,符合率达100%;(5)结果提示,应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条件选择相应类型半髋置换,对于高龄且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骨量条件良好者优先考虑非骨水泥型;CT三维重建对移位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全面认识优于X射线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聚甲基异丁烯酸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半髋置换 骨水泥 非骨水泥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