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甄君 董杰 +2 位作者 王雪晴 耿建红 韩蓉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价各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甄君 欧建英 +2 位作者 张雷 杨艳杰 范建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4周为1个疗程。比较各组Fugl-Meyer运动功能...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4周为1个疗程。比较各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醒脑开窍 针刺 康复
下载PDF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范强 梁海棠 吴巧云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C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 被动运动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梁海棠 曾旋 +1 位作者 黄裕桂 吴巧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16-2918,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效果和步态改善结局。方法选取128例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4 w 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效果和步态改善结局。方法选取128例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4 w 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小腿三角肌痉挛、三维步态(空间参数、时间参数)、胫前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肌电积分值、平均肌电值和协同收缩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94%,高于对照组的67.19%(P<0.05);Fugl-Meyer评分、AROM水平高于对照组,MA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时间、空间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肌电值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疗效确切、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足下垂 针灸 步态
下载PDF
综合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甄君 王俊峰 +2 位作者 范建中 韩蓉蓉 耿建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65-867,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治疗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56%(P<0.05)。结论综合康复干预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甄君 林子玲 +2 位作者 李振东 欧建英 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接受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判断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70%)、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45%,75%)(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灯盏生脉胶囊 康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子玲 甄君 李范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抗抑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盲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神庭、气海等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针刺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抗抑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盲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神庭、气海等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欧洲卒中评分标准(E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抗抑郁治疗不但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康复,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是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治疗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甄君 郑蓉 +1 位作者 周绍辉 耿建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末、第8周...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第8周末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康复 心理治疗
下载PDF
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彩凤 欧建英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1)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1)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镜像疗法进... 目的分析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1)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1)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镜像疗法进行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运动功能评分、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肌电信号分别为(29.52±5.98)分、(11.24±3.17)分、(429.56±68.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16±4.07)分、(5.13±1.56)分、(328.45±49.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良好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镜像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秀云 李范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0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62例行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 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62例行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肢及下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进展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可可 雷俊杰 +1 位作者 吴忧 彭丽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0期3369-337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进展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住院的进展性卒中患者11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及早期康复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待病情稳...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进展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住院的进展性卒中患者11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及早期康复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待病情稳定48h后即给予康复护理治疗。比较两组间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进展性卒中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卒中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
12
作者 冯可可 彭丽萍 +2 位作者 彭慧萍 冀静 宋佰艳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22-24,共3页
急性脑梗死是导致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主要的疾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已成为超早期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全... 急性脑梗死是导致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主要的疾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已成为超早期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极大冲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和护理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何在疫情背景下优化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系统综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林子玲 陈玲 +1 位作者 燕铁斌 黄裕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37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n=19)和对照组(n=18)。2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不给任何电刺激,FES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一组电极放在患侧前臂背侧远端...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37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n=19)和对照组(n=18)。2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不给任何电刺激,FES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一组电极放在患侧前臂背侧远端1/3与1/2处,一组电极放在三角肌中部与冈上肌中部;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300μs,通电/断电比5s/5s,波升/波降1s/1s,强度0—90mA,并随患者感觉而定。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共3周(15次)。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接受以下量表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肩部肌群肌力(MMT)。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2组在MMT、FMA、MB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6个月,2组在FMA、MB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MMT差异有近似显著性意义(P=0.052)。结论:FES可以改善初发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可以持续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上肢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针刺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行为学和海马5-羟色胺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甄君 范建中 +3 位作者 姚晓黎 舒晓春 杨艳杰 孔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SDD)的分子机制。方法将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18 d不同的应激。应激18 d后,再进行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造模。...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SDD)的分子机制。方法将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18 d不同的应激。应激18 d后,再进行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造模。针刺组每天在应激前1 h进行针刺,连续21 d。21 d后,计算行为得分,取大鼠海马检测5-HT1A受体、5-HT2A受体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针刺组大鼠的自主活动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明显下降,5-HT2A受体mRNA表达明显上升(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上升、5-HT2A受体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调整5-HT受体间不平衡而发挥治疗SDD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睡眠障碍 5-羟色胺 受体 针刺 大鼠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林子玲 周小军 赖家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0期997-998,共2页
目的比较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和单纯温针灸(对照组)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目的比较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和单纯温针灸(对照组)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95.2%,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视觉模拟评分、现有疼痛强度、疼痛分级指数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关节松动术和单纯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肩周炎的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温针灸 关节松动术
下载PDF
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子玲 周小军 赖家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78-879,共2页
目的观察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刺、理疗及面肌操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2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100%,治愈率44.4%。结论面肌操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炎 针刺 面肌操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甄君 李静 +2 位作者 姚晓黎 刘汉伟 徐晓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常规对照组为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
下载PDF
肩三针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邵玉玲 谭同才 +1 位作者 张鹏 杨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7期584-586,共3页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可见于12.5%~70%的病例,多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出现[1]。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水肿、关节僵硬,以及血管舒缩和营养障碍,症状可能涉及肩部和/或手,故称为肩-手综合征,又有学者称复合性区域疼痛综...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可见于12.5%~70%的病例,多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出现[1]。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水肿、关节僵硬,以及血管舒缩和营养障碍,症状可能涉及肩部和/或手,故称为肩-手综合征,又有学者称复合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s,CRPS)和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肩三针 BOBATH疗法
下载PDF
高压氧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干预作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甄君 林子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HBO组同时结合HBO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HBO组同时结合HBO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但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脑梗死复发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血流变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甄君 林子玲 +2 位作者 孔梅 梁海棠 耿建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6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并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并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F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