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xup训练及多模型决策融合的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1
作者 李英 陈健 +2 位作者 苏志海 海金金 闫镔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 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的模型融合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个模型的最佳决策。因此,针对单一中心训练的医疗模型泛化性较差的问题,通过Mixup训练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并采用多模型决策融合的方式获得最佳决策结果,提出了一个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有效模型。经过外部测试集测试,该方法获得了88.22%的分类准确率、88.12%的F1分数和87.69%的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核磁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Mixup 多模型决策融合
下载PDF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渐进式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2
作者 黄映旋 周亚平 《护理学》 202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究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4月到2022年9月,按照随机原则选取100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 目的:探究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4月到2022年9月,按照随机原则选取100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行渐进式康复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 < 0.01),也显著提高了研究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P < 0.01),显著提高了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P < 0.01),显著降低了研究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P < 0.01)与住院时间(P < 0.01)等。结论:通过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方式,可显著降低其术后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护能力、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腰椎功能、显著减少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渐进式康复护理 效果
下载PDF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国威 郭远清 +4 位作者 陈涛 张奎渤 张大卫 于兵 张荣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20-2324,共5页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CT三维重建在移位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股骨颈骨折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分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并随访1.5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通过同时检查髋关节X射线片及三维CT,比较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程度。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中出血量骨、住院天数水泥组少于非骨水泥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置换后1个月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18个月非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3,6,12个月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4)2组患者三维重建和术中所见无误差,符合率达100%;(5)结果提示,应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条件选择相应类型半髋置换,对于高龄且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骨量条件良好者优先考虑非骨水泥型;CT三维重建对移位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全面认识优于X射线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聚甲基异丁烯酸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半髋置换 骨水泥 非骨水泥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幼年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国威 郭远清 +4 位作者 陈涛 张奎渤 于兵 张大卫 张荣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781-4786,共6页
背景:小儿股骨头坏死症的发病机制与压力负荷和炎症导致的髋关节软骨损伤有关。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幼年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0只1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 背景:小儿股骨头坏死症的发病机制与压力负荷和炎症导致的髋关节软骨损伤有关。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幼年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0只1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改良Hulth方法制备幼年大鼠髋关节软骨损伤模型,观察组大鼠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对照组大鼠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植入后4周,观察各组关节软骨的病理学变化,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空白组关节软骨平滑、完整;对照组关节软骨损害明显,关节软骨表面破裂、缺损、凹凸不平,软骨四层结构不清晰;观察组关节软骨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②在相同观察时间点,观察组的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均P<0.05);③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双相磷酸钙陶瓷能促进幼年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双相磷酸钙陶瓷 小儿股骨头坏死症 髋关节软骨损伤
下载PDF
桦木酸在酸性微环境中对PC-3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帅 黄国樑 +4 位作者 令狐熙涛 谢尚延 瓦庆德 郭远清 黄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研究桦木酸在酸性微环境中对PC-3细胞增殖、迁移、黏附、成球、干细胞特性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pH 7.4和pH 6.5的培养基培养PC-3细胞,然后加入浓度为0、1、5、10、15、20、30、40μmol/L的桦木酸继续培养,24 h后采用CCK-... 目的研究桦木酸在酸性微环境中对PC-3细胞增殖、迁移、黏附、成球、干细胞特性及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pH 7.4和pH 6.5的培养基培养PC-3细胞,然后加入浓度为0、1、5、10、15、20、30、40μmol/L的桦木酸继续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检测桦木酸对PC-3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通过黏附试验、成球试验检测BA对PC-3细胞干细胞特性的变化,通过破骨细胞分化实验检测桦木酸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C-3细胞中CD31和CD44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表明与中性对照组(pH 7.4)相比,酸性微环境(pH 6.5)能促进PC-3细胞增殖,而桦木酸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细胞在酸性微环境中的增殖(P<0.05)。此外,酸性微环境促进PC-3细胞的迁移、黏附、瘤体形成及CD31和CD44表达,在此基础上加入桦木酸后,PC-3细胞的迁移能力、黏附、瘤体形成、干细胞特征和破骨细胞分化明显下调(P<0.05)。结论桦木酸可抑制酸性微环境中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干细胞特性及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酸 前列腺癌骨转移 酸性微环境 肿瘤干细胞 破骨细胞生成
下载PDF
腰椎椎间静脉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志海 赵庆豪 +4 位作者 王敏 刘恩情 刘斌 丁自海 吕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腰椎椎间静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具防腐的腰椎标本两侧椎间静脉属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并测量其外径以及长度。其静脉外径以及长度由观察者反复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测量所得。结果腰椎椎... 目的研究腰椎椎间静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具防腐的腰椎标本两侧椎间静脉属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并测量其外径以及长度。其静脉外径以及长度由观察者反复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测量所得。结果腰椎椎间静脉在12具标本中120个椎间孔内均存在。根据其属支在椎间孔内的走行、分布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大致可以分4种类型。199条腰椎椎间静脉的外径平均为(2.13±0.58)mm,最大外径为4.16mm。结论腰椎椎间静脉是腰椎比较重要的解剖结构,当椎间孔镜技术在安全三角操作时,可能会导致椎间静脉的破裂。应注意椎间静脉的存在,提前结扎或者术中充分止血,有可能会降低术后神经感觉迟钝等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脊柱微创手术医生,充分了解掌握腰椎椎间静脉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的临床辅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静脉 椎间孔镜 安全三角 解剖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骨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恩情 谭雪梅 +4 位作者 蒋子月 黄成颉 张伟聪 吕海 苏志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51-156,共6页
深度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可以在大样本数据中自动提取良好的特征表达,有效提升各种机器学习的任务性能,广泛应用于图像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随着数字影像的发展,深度学习凭借自... 深度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可以在大样本数据中自动提取良好的特征表达,有效提升各种机器学习的任务性能,广泛应用于图像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随着数字影像的发展,深度学习凭借自动提取特征,高效处理高维度医学图像数据的优点,已成为医学图像分析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这项技术在分析某些医学影像方面已达到放射科医生水平,如肺结节的检出识别以及对膝关节退变进行级别分类等,这将为计算机科学发展在医疗应用的提供一个新机遇。由于骨科领域疾病种类繁多,图像数据特征清晰,内容复杂丰富,相关的学习任务与应用场景对深度学习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将从骨关节关键参数测量、病灶检测、疾病分级、图像分割以及图像配准五大临床图像处理分析任务对深度学习在骨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供从事骨科相关研究人员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骨科 医学图像处理分析
下载PDF
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在脊柱畸形矢状面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辉 郑召民 +6 位作者 李思贝 张奎渤 王建儒 王华锋 王华 李泽民 杨豪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1-838,共8页
目的探讨脊柱一骨盆曲线和谐角(curveharmonyangle,CHA)在量化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相关性的作用,并评估其用于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93名正常志愿者及95例脊柱畸形患者(包括退变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 目的探讨脊柱一骨盆曲线和谐角(curveharmonyangle,CHA)在量化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相关性的作用,并评估其用于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93名正常志愿者及95例脊柱畸形患者(包括退变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常见脊柱-骨盆矢状面局部参数和整体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测量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包括颈胸和谐角(cervical-thoracicangle,CTA)、胸腰和谐角(thoracic.1umbarangle,TLA)和腰骶和谐角(1umbar.sacralangle,LSA),比较正常人及不同畸形患者间CHA的特征性改变。根据Schwab.SRS成人脊柱畸形分型矢状面参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矢状面平衡状态下CHA的改变,以检验CHA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结果正常志愿者与各类型脊柱畸形患者常用脊柱骨盆参数呈现典型改变。CHA在不同类型的脊柱畸形中呈特征性改变。与正常组比较,退变性脊柱侧凸组与强直性脊柱炎组均表现CTA与LSA减小、TLA增大,且强直性脊柱炎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特发性侧凸组仅TLA减小,而CTA及LSA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矢状面代偿平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LSA,失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CTA与LSA和较大的TLA,CHA能反映各代偿阶段的特征性改变。结论CHA可用于量化描述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的关系。正常人、各类型脊柱畸形、以及不同平衡状态下CHA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用于临床矢状面平衡及畸形矫正效果的评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姿势平衡 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脊柱手术患者发生SSI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国威 黄汉 +2 位作者 陈涛 郑芳芳 颜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7-439,447,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12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SSI的相关素。结果 812例患者术后SSI 20例,感染率为2.46%,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阳性...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12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SSI的相关素。结果 812例患者术后SSI 20例,感染率为2.46%,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占60.00%,革兰阴性菌8株占40.00%;单因素结果显示,手术入路方式、年龄≥50岁、有慢性病、有脊柱手术史、手术时间≥180min、术中失血量≥300ml,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Ⅲ~Ⅴ级是患者脊柱术后SS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术中失血量、慢性病是脊柱手术患者术后SSI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ASA分级、术中失血量及慢性病是脊柱手术患者术后SSI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降低SS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相关因素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社区干预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雪玲 薛青 +3 位作者 周奕 陈涛 李庆荣 刘斌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可出现骨密度降低,且可进展致脊柱畸形甚至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AS的重视程度,利于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命质量。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社区卫生服务 综述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国威 黄汉 +2 位作者 陈涛 郑芳芳 颜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85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切口感染率,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差异,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85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切口感染率,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差异,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85例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15.14%;肥胖、糖尿病史、手术部位位于腰腹以下及下肢、术前合并感染、术前未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150min、有气管插管和转入ICU的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将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肥胖、糖尿病史、手术部位、术前合并感染、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有气管插管、转入ICU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感染、手术部位位于腰腹以下及下肢、手术时间≥150min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其OR值分别为5.39、6.06、2.79。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术前是否合并感染、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时间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可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感染 骨科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减压和非减压治疗无神经症状椎管内占位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大卫 陈涛 +3 位作者 李国威 张奎渤 张荣凯 黄宗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0-975,共6页
目的比较后路开窗减压与非减压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椎管内占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97例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后路开窗减压手术51例(减压... 目的比较后路开窗减压与非减压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椎管内占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97例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后路开窗减压手术51例(减压组),采用后路非减压手术46例(非减压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节段、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TLICS)、合并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及VAS评分、ODI、JOA评分。结果非减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减压组(P<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组有4例发生术后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1.7个月。两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均无继发后凸畸形及继发神经症状加重。两组术后3 d及1年各影像学指标及疗效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VAS评分、ODI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3 d(P<0.05);术后1年伤椎前缘相对高度非减压组显著高于术后3 d(P<0.05),减压组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3 d非减压组椎管受压占椎管面积百分比及JOA评分高于减压组,VAS评分和ODI显著低于减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路开窗减压手术相比,后路非减压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后路非减压手术是治疗椎管内占位达椎管面积1/3~1/2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神经症状 椎管内占位 后路减压
原文传递
骨巨细胞瘤中RunX2表达及对骨质调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国威 郭远清 +4 位作者 陈涛 张奎渤 张大卫 于兵 张荣凯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RunX2)表达与骨巨细胞瘤(GC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GCT标本58例,分别按照肿瘤恶性程度、肿瘤病理分级、是否侵犯软组织及是否伴发病理性骨折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并比较RunX2在不同组表...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RunX2)表达与骨巨细胞瘤(GC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GCT标本58例,分别按照肿瘤恶性程度、肿瘤病理分级、是否侵犯软组织及是否伴发病理性骨折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并比较RunX2在不同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RunX2在恶性GCT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GCT组织(P<0.05);RunX2的表达随着GCT组织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有软组织侵犯状况的GCT组织内的表达RunX2水平高于无软组织侵犯GCT组织(P<0.05);而伴发病理性骨折的GCT组RunX2表达量高于无伴发病理性骨折组(P<0.05)。结论 RunX2的表达量与GCT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类 巨细胞瘤 骨质吸收
下载PDF
FTY-720P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增强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永军 黄东 +2 位作者 张大卫 牟勇 刘晓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学实验探索FTY-720P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达到增强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动物实验:取新西兰大白兔50只,其中2只制备同种异体骨,余48只建立1.5 cm长胫骨单侧骨皮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1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学实验探索FTY-720P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达到增强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动物实验:取新西兰大白兔50只,其中2只制备同种异体骨,余48只建立1.5 cm长胫骨单侧骨皮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12),A组仅单纯制备骨缺损模型,B、C、D组分别移植1.5 cm长同种异体骨、自体腓骨及FTY-720P联合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术后2、4、8、12周行Lane-Sandhu影像学评分及骨密度检查。细胞学实验:取1月龄SD大鼠骨髓培养骨髓源性单核巨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ononuclear phagocytes,BMMs),并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并进行形态学、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TRAP)染色鉴定;根据诱导前细胞系中加入FTY-720P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0、500、600、700、800、900、1 000、1 500 ng/m L浓度组,通过TRAP染色计算破骨细胞阳性率,并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吞噬骨片后形成的陷窝数,评价FTY-720P对破骨细胞形成及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术后2周各组Lane-Sandhu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C、D组Lane-Sandhu评分均优于A、B组,B组优于A组(P<0.05);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C组骨密度大于A、B、D组(P<0.05),A、B、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B、C、D组骨密度均大于A组(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实验:BMMs经M-CSF及RANKL诱导后形成具有多核、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0、500、600、700、800、900 ng/m L浓度组破骨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1 000、1 500 ng/m L浓度组,0、500、600、700 ng/m L浓度组高于800、900 ng/m L浓度组,0、500、600 ng/m L浓度组高于700 ng/m L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吞噬实验表明,0、500、600、700 ng/m L浓度组破骨细胞吞噬骨片后形成的陷窝数显著高于800、900、1 000、1 500 ng/m L浓度组,0、500、600 ng/m L浓度组高于700 ng/m L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Y-720P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减少同种异体骨骨量丢失,进而达到与自体骨移植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P 同种异体骨 骨髓源性单核巨细胞 破骨细胞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降“腰”记
15
作者 卢雪梅 《健康世界》 2021年第4期49-51,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来势汹汹,常会导致严重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甚至影响行走等基本活动。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但大家对它的误解却并不少。大家是不是经常听见一些这样的言论:“你年纪轻轻怎么就腰痛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来势汹汹,常会导致严重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甚至影响行走等基本活动。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但大家对它的误解却并不少。大家是不是经常听见一些这样的言论:“你年纪轻轻怎么就腰痛了,是肾虚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肢体麻木 腰腿疼痛 临床常见疾病 发病率 乏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