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斌杰
朱苗苗
+6 位作者
吴雅丽
秦启元
何炎炯
周佐霖
黄小艳
王辉
马腾辉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50-456,462,共8页
目的调查低位直肠癌病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
目的调查低位直肠癌病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保肛手术的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直肠癌病人,同时排除接受盆腔放疗、造口未还纳或重新造口以及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病人。使用LARS量表评估上述病人恢复肠道连续性1年后的肠道功能情况,根据LARS量表评分将病人分为无LARS(0~20分)、轻度LARS(21~29分)及重度LARS(30~42分),将病人基线资料、肿瘤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可能影响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总体LARS及重度LARS发生风险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病人129例,失访病人30例,随访病例与失访病例两组仅在术前体重指数[(23.0±3.0)比(20.8±2.9)kg/m~2]及术后T分期(pT_(0~2):62.8%比26.7%)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入分析的129例病人中,男性84例,年龄(56.4±12.4)岁,肿瘤高度(3.8±0.7)cm;术前均接受CapeOX/FOLFOX两药(78.3%)或FOLFOXIRI三药方案化疗,29.5%(38/129)的病人接受经肛经腹双镜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1.4%(92/129)的病人行括约肌间切除,74.4%(96/129)的病人接受预防性造口,13.2%(17/129)的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1.0~10.4)年,总体LARS发生率为55.0%(71/129),重度LARS发生率为24.0%(31/129),排便困难(排便<1次/d)与簇状排便(1 h内反复排便)是最常见的肠道症状。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生总体LARS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565,P=0.012)、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4.503,P=0.015)、恢复肠道连续性时间≤4年(OR=2.285,P=0.02);发生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754,P=0.037)、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6.190,P=0.001)、括约肌间切除(OR=3.427,P=0.026)与手工吻合(OR=3.538,P=0.00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总体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OR=2.885,P=0.013)、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3.866,P=0.046)、恢复肠道连续性时间≤4年(OR=2.871,P=0.009),但仅有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5.155,P=0.004)是重度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位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近半数发生LARS,排便困难(排便<1次/d)与簇状排便(1 h内反复排便)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LARS症状可能随时间延长而缓解;若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其术后排便功能往往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的初步经验
2
作者
何炎炯
周佐霖
+9 位作者
秦启元
黄斌杰
黄小艳
李嘉敏
朱苗苗
尧冰
王德娟
邱剑光
王辉
马腾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0-946,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全盆腔脏器切除(TPE)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标准:(1)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确诊为盆腔放射性损伤;(2)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瘘及梗阻等),合并复...
目的初步探讨全盆腔脏器切除(TPE)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标准:(1)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确诊为盆腔放射性损伤;(2)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瘘及梗阻等),合并复杂盆腔瘘并累及盆腔多器官;(3)多学科团队会诊评估认为TPE手术可达到R0切除,建议进行TPE手术;(4)患者术前状态良好,可以耐受TPE手术;(5)患者手术意愿强烈,充分接受手术风险。排除标准:(1)术前或术中诊断肿瘤复发或转移;(2)腹腔镜探查后仅行转流或短路等姑息性手术;(3)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射性肠损伤数据库中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因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接受TPE或扩大TPE(合并其他脏器)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死亡情况和术后1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包括9例直肠-阴道-膀胱瘘、2例膀胱阴道瘘、1例回肠-膀胱瘘+直肠坏死、1例回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和1例直肠溃疡+双侧输尿管狭窄。手术时间为(592.1±167.6)min,中位出血量为550(100~6000)ml,10例进行了肠道重建,4例接受了Hartmann手术;10例采用Bricker手术进行泌尿系重建;7例接受盆底重建。术后住院天数为(23.6±14.9)d。7例(7/14)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Clavien-DindoⅢa~Ⅳb级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感染8例次、腹盆腔脓肿5例次、肺部感染5例次、肠梗阻4例次及回肠膀胱瘘2例次。5例患者诊断空盆腔综合征(EPS),均为未进行盆底重建的患者,未进行盆底重建患者EPS发生比例为5/7;进行盆底重建的患者均未发生EPS。1例EPS患者因盆腔脓肿、盆腔出血和肠梗阻,需要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8.9±10.1)个月,3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亡原因为肾衰竭,均为术前合并症,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临床症状逐步缓解,术后生活质量QLQ-C30评估显示,术后1、3、6个月所有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均逐步改善(均P<0.05)。结论TPE手术是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合并复杂盆腔瘘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并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
盆腔放射性损伤
晚期并发症
直肠-阴道-膀胱瘘
原文传递
题名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斌杰
朱苗苗
吴雅丽
秦启元
何炎炯
周佐霖
黄小艳
王辉
马腾辉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普通外科
(
结
直肠
外科
、放射性
肠
损伤
中心
)
广东省
结
直肠
盆底
疾病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广州市
黄埔区
中
六
生物医学
创新
研究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药学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临床营养与微生态科
中
国
医学
科学院肿瘤
医院
深圳
医院
胃
肠
外科
深圳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
医院
)肛
肠
外科
出处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50-456,462,共8页
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020B1111170004)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010”计划[1010CG(2022)-09]。
文摘
目的调查低位直肠癌病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保肛手术的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直肠癌病人,同时排除接受盆腔放疗、造口未还纳或重新造口以及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病人。使用LARS量表评估上述病人恢复肠道连续性1年后的肠道功能情况,根据LARS量表评分将病人分为无LARS(0~20分)、轻度LARS(21~29分)及重度LARS(30~42分),将病人基线资料、肿瘤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可能影响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总体LARS及重度LARS发生风险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病人129例,失访病人30例,随访病例与失访病例两组仅在术前体重指数[(23.0±3.0)比(20.8±2.9)kg/m~2]及术后T分期(pT_(0~2):62.8%比26.7%)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入分析的129例病人中,男性84例,年龄(56.4±12.4)岁,肿瘤高度(3.8±0.7)cm;术前均接受CapeOX/FOLFOX两药(78.3%)或FOLFOXIRI三药方案化疗,29.5%(38/129)的病人接受经肛经腹双镜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1.4%(92/129)的病人行括约肌间切除,74.4%(96/129)的病人接受预防性造口,13.2%(17/129)的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1.0~10.4)年,总体LARS发生率为55.0%(71/129),重度LARS发生率为24.0%(31/129),排便困难(排便<1次/d)与簇状排便(1 h内反复排便)是最常见的肠道症状。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生总体LARS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565,P=0.012)、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4.503,P=0.015)、恢复肠道连续性时间≤4年(OR=2.285,P=0.02);发生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754,P=0.037)、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6.190,P=0.001)、括约肌间切除(OR=3.427,P=0.026)与手工吻合(OR=3.538,P=0.00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总体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OR=2.885,P=0.013)、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3.866,P=0.046)、恢复肠道连续性时间≤4年(OR=2.871,P=0.009),但仅有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5.155,P=0.004)是重度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位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近半数发生LARS,排便困难(排便<1次/d)与簇状排便(1 h内反复排便)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LARS症状可能随时间延长而缓解;若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其术后排便功能往往较差。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吻合口漏
Keywords
Low rect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Anastomotic leakage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的初步经验
2
作者
何炎炯
周佐霖
秦启元
黄斌杰
黄小艳
李嘉敏
朱苗苗
尧冰
王德娟
邱剑光
王辉
马腾辉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普通外科
(
结
直肠
外科
、放射性
肠
损伤
中心
)
广东省
结
直肠
盆底
疾病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广州市
黄埔区
中
六
生物医学
创新
研究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药学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泌尿
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临床营养与微生态科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0-946,共7页
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020B1111170004)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010”计划(1010CG(2022)-09)。
文摘
目的初步探讨全盆腔脏器切除(TPE)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标准:(1)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确诊为盆腔放射性损伤;(2)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瘘及梗阻等),合并复杂盆腔瘘并累及盆腔多器官;(3)多学科团队会诊评估认为TPE手术可达到R0切除,建议进行TPE手术;(4)患者术前状态良好,可以耐受TPE手术;(5)患者手术意愿强烈,充分接受手术风险。排除标准:(1)术前或术中诊断肿瘤复发或转移;(2)腹腔镜探查后仅行转流或短路等姑息性手术;(3)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射性肠损伤数据库中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因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接受TPE或扩大TPE(合并其他脏器)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死亡情况和术后1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包括9例直肠-阴道-膀胱瘘、2例膀胱阴道瘘、1例回肠-膀胱瘘+直肠坏死、1例回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和1例直肠溃疡+双侧输尿管狭窄。手术时间为(592.1±167.6)min,中位出血量为550(100~6000)ml,10例进行了肠道重建,4例接受了Hartmann手术;10例采用Bricker手术进行泌尿系重建;7例接受盆底重建。术后住院天数为(23.6±14.9)d。7例(7/14)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Clavien-DindoⅢa~Ⅳb级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感染8例次、腹盆腔脓肿5例次、肺部感染5例次、肠梗阻4例次及回肠膀胱瘘2例次。5例患者诊断空盆腔综合征(EPS),均为未进行盆底重建的患者,未进行盆底重建患者EPS发生比例为5/7;进行盆底重建的患者均未发生EPS。1例EPS患者因盆腔脓肿、盆腔出血和肠梗阻,需要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8.9±10.1)个月,3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亡原因为肾衰竭,均为术前合并症,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临床症状逐步缓解,术后生活质量QLQ-C30评估显示,术后1、3、6个月所有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均逐步改善(均P<0.05)。结论TPE手术是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合并复杂盆腔瘘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并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
关键词
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
盆腔放射性损伤
晚期并发症
直肠-阴道-膀胱瘘
Keywords
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
Pelvic radiation injury
Late complications
Recto-vagino-vesical fistula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黄斌杰
朱苗苗
吴雅丽
秦启元
何炎炯
周佐霖
黄小艳
王辉
马腾辉
《腹部外科》
2023
1
原文传递
2
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的初步经验
何炎炯
周佐霖
秦启元
黄斌杰
黄小艳
李嘉敏
朱苗苗
尧冰
王德娟
邱剑光
王辉
马腾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