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肛瘘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月腾 李亚兰 郑筱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复杂性肛瘘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3年8月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住院的12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复杂性肛瘘患者... 研究复杂性肛瘘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3年8月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住院的12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复杂性肛瘘患者病耻感得分为(80.38±11.82)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0.33±12.75)分。复杂性肛瘘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62,P<0.05)。结论 复杂性肛瘘患者病耻感属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属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病耻感,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不适,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家属关心与陪伴患者,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病耻感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转流性造口治疗顽固性直肠肛管型克罗恩病的时机是否应该提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恒 任东林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3期227-232,共6页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策略显著提高直肠肛管型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相当比例的复杂类型患者需要接受转流性造口和直肠肛管切除术。尽管转流性造口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式,且手术数量逐年提高,但大部分研究都提示造口...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策略显著提高直肠肛管型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相当比例的复杂类型患者需要接受转流性造口和直肠肛管切除术。尽管转流性造口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式,且手术数量逐年提高,但大部分研究都提示造口手术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结合临床实践,笔者团队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针对转流性造口手术的治疗困境和前景作一论述,以期与同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直肠肛管型 造口术 转流性 手术时机 提前
原文传递
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价值--一项横断面研究
3
作者 张琳菡 贾世泽 +4 位作者 魏凯凯 万星阳 任东林 林宏城 刘智敏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行肛瘘切除术的6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术后在院期间每日常... 目的探讨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行肛瘘切除术的6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术后在院期间每日常规换药,出院后患者自行选择换药模式。根据患者出院后换药模式,将入组患者分为来院换药组(n=32)、居家换药组(n=32)。通过病历回顾及调查问卷采集患者相关资料,包含3个部分。第1部分为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第2部分为疾病相关情况,包括肛瘘内口位置、病程、创面面积、瘘管类型(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第3部分为出院后创面换药情况及术后情况,包括换药模式(居家换药、来院换药)、频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及复查相关费用情况,复发情况,术后2周创面疼痛情况,术后2周焦虑情况,以及创面完全愈合后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均无饮酒病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瘘内口位置、病程、创面面积、瘘管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换药组的换药及复查相关费用更少,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情况、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管理为中心的换药模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创面愈合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不影响创面愈合时间的同时,可减少患者经济支出,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创面愈合 家庭管理 换药模式
下载PDF
靶向肠道微生态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星阳 何卓杰 +1 位作者 任东林(审校) 朱立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861-867,共7页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状。微生态失衡是FC的重要特征,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可以有效治疗FC。在肠道微生态治疗方面,两者的作用方式与机制存在着差异。本文结...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的合并症状。微生态失衡是FC的重要特征,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可以有效治疗FC。在肠道微生态治疗方面,两者的作用方式与机制存在着差异。本文结合FC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对中、西医在FC中的诊断标准、肠道微生态调节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道微生态 中西医治疗
原文传递
骶神经调控术治疗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初步探索:基于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5
作者 钱瑞君 黄谨 +6 位作者 甘营国 黄丹丹 刘智敏 谢尚奎 任东林 吴培锐 陆立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6期557-562,570,共7页
目的探索骶神经调控术治疗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接受骶神经调控术的16例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便秘+膀胱出... 目的探索骶神经调控术治疗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接受骶神经调控术的16例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便秘+膀胱出口梗阻,4例大便失禁+膀胱出口梗阻,2例便秘+尿失禁,2例大便失禁+尿失禁,1例便秘+膀胱过度活动症。骶神经调控术分两期进行,Ⅱ期手术为永久刺激器植入术。以Ⅰ期手术前为临床观察的基线期,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的时间间隔为体验治疗期。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短期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基于Wexner大便失禁量表、Wexner便秘量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制定的男性/女性下尿路症状量表长表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的平均体验治疗期为(30.6±7.0)d,所有患者均完成基线期和体验治疗期结束时的随访。体验治疗期结束后,15例患者症状改善在50%以上。14例患者选择接受Ⅱ期手术,有12例患者在Ⅱ期手术术后6个月完成随访;2例患者选择拔除电极、终止本疗法并完成术后6个月内的随访。各量表在基线期、体验治疗期结束时和Ⅱ期手术术后6个月这三个时间点进行总体比较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手术术后6个月的评分较基线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包括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电极拉伸致治疗失效再植入1例。结论骶神经调控术治疗经谨慎筛选后的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短期效果满意,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疾病 骶神经调控术 大便失禁 便秘 膀胱出口梗阻 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失禁
下载PDF
58例坐骨直肠窝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分析
6
作者 陈泳成 张迪 +9 位作者 周杰 邹齐 呙耀宇 周茜 鲜振宇 胡邦 苏丹 张恒 任东林 彭慧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6期563-570,共8页
目的坐骨直肠窝肿瘤少见,其误诊率高,关于坐骨直肠窝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诊疗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本中心收治的58例原发性坐骨直肠窝肿瘤患者为例,重点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 目的坐骨直肠窝肿瘤少见,其误诊率高,关于坐骨直肠窝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诊疗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本中心收治的58例原发性坐骨直肠窝肿瘤患者为例,重点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1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确诊原发性坐骨直肠窝肿瘤并接受切除手术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盆腔增强MRI检查,部分患者进行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检查、PET/CT检查。汇总、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在58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为38.0(29.8,51.2)岁,从出现临床症状至疾病确诊的中位时间间隔为7(2,13)个月;48例患者的肿瘤最大径>5 cm;18例患者既往被误诊;20例患者既往接受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相对年长且均存在临床症状,患者初次就诊时局部凸起更常见且术前影像的肿瘤最大径相对更大;良性肿瘤患者则多以会阴部钝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恶性肿瘤在MRI上多为实性病灶,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不规则而有浸润且注射造影剂后有强化表现;其中,1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提示囊性病变,术后病理结果为黏液腺癌。术前MRI、CT检查对于肿瘤性质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13、0.63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可对坐骨直肠窝肿瘤的性质进行初步的判断,年龄偏大、存在临床症状、可见局部凸起、增强MRI影像提示非囊性病灶或病灶有强化的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罹患恶性肿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直肠窝肿瘤 临床特点 影像学资料
下载PDF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所产生的影响
7
作者 黄月腾 郑筱暄 王淼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探讨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对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所选取的对象是2022年07月到2022年12月在肛肠外科就诊的复杂性肛瘘100例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对选取对象进行分组,每组的例数都相同,组别设置成对照... 探讨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对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所选取的对象是2022年07月到2022年12月在肛肠外科就诊的复杂性肛瘘100例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对选取对象进行分组,每组的例数都相同,组别设置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应的干预方法为常规护理和全程护理,分析应用后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干预后得到的指标比较,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感评分较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短,且观察组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分值较高,P<0.05。结论 采取全程护理实施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缩短康复时间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应当予以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全程护理 术后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自护能力
下载PDF
硫酸银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早期创面的疗效研究
8
作者 王淼兰 王兰 +2 位作者 钟丽 吴玉梅 郑筱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84-86,共3页
观察研究硫酸银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早期创面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低位肛瘘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术后伤口换药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1-14天采用纱条... 观察研究硫酸银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早期创面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低位肛瘘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术后伤口换药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1-14天采用纱条填塞伤口换药,实验组1-14天采用硫酸银敷料填塞伤口治疗。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分值(Visual analog pain score,VAS评分、创面情况(创面分泌物积分、创面肉芽颜色评分、创面面积缩小评分)。结果 术后3d、术后5d、术后7d VAS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颜色评分、创面面积缩小评分对比,实验组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 VAS评分、创面分泌物积分、创面肉芽颜色评分、创面面积缩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可减轻低位肛瘘术后疼痛,吸收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银敷料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 创面
下载PDF
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诊疗、护理与管理(附3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4
9
作者 钟丽 刘晓英 +2 位作者 任东林 苏丹 余俊丽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给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阴道分娩是引发盆底损伤的原因之一,也可导致产后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临床医师与患者均应积极应对此类问题,以期实现早期干预及提升产后女... 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给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经阴道分娩是引发盆底损伤的原因之一,也可导致产后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临床医师与患者均应积极应对此类问题,以期实现早期干预及提升产后女性的长期生活质量。本文基于3例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享笔者团队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护理与管理体会,与同道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损伤 经阴道分娩 盆底康复
下载PDF
大便失禁病理生理研究基础及诊疗策略更新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6-1131,共6页
传统屏障理论认为,大便失禁与直肠肛管屏障作用失衡及大便性状相关。但在临床实践中,其被证实并不能准确解释所有类型的大便失禁。近年来,大便失禁相关机制研究已转变为从整体入手,将直肠肛门作为功能单元、通过中枢-外周神经系统支配... 传统屏障理论认为,大便失禁与直肠肛管屏障作用失衡及大便性状相关。但在临床实践中,其被证实并不能准确解释所有类型的大便失禁。近年来,大便失禁相关机制研究已转变为从整体入手,将直肠肛门作为功能单元、通过中枢-外周神经系统支配及肛门内外括约肌调控的环路机制的新理念;以骶神经调控术为主流术式的大便失禁诊疗策略正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提升大便失禁诊疗需求越来越急迫,本文从大便失禁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及诊疗方式更新角度,探讨其诊疗及机制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病因学 屏障理论 整体理论 骶神经调节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