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口疝、腹壁力学与外科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双 江志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3-1459,共7页
切口疝的治疗一直是腹壁外科的难点,因为还有很多问题至今尚未厘清和解决。要加深对切口疝的认识,需要从其本质及发生、发展的原理开始,这离不开对腹壁结构与力学特点的探索。另外,腹壁是一有多种功能的复杂器官,外科技术需要重视腹壁... 切口疝的治疗一直是腹壁外科的难点,因为还有很多问题至今尚未厘清和解决。要加深对切口疝的认识,需要从其本质及发生、发展的原理开始,这离不开对腹壁结构与力学特点的探索。另外,腹壁是一有多种功能的复杂器官,外科技术需要重视腹壁功能才能做到“从结构到功能”的统一。笔者从“腹壁功能单位”、切口疝在力学作用下的发展、腹壁的力学特点、腹壁的功能特点等多个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当下切口疝外科技术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观点,旨在增进外科医生对切口疝的理解以更好地运用和创新腹壁外科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腹壁 力学现象 腹壁功能单位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2
作者 甘文昌 李英儒 +4 位作者 周太成 江志鹏 侯泽辉 马宁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疝囊局灶性增厚是否和细菌感染有关。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诊断为腹股沟疝患者68例(男56,女12),腹腔镜直视下观察并记录疝囊形态。根据疝囊有无增厚分为增厚组(37例)和光滑组(31例)...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疝囊局灶性增厚是否和细菌感染有关。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诊断为腹股沟疝患者68例(男56,女12),腹腔镜直视下观察并记录疝囊形态。根据疝囊有无增厚分为增厚组(37例)和光滑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标本的组织结构成分和炎性细胞计数,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细菌DNA。结果疝囊内侧面增厚的出现率为66.1%(37/68),与病程(病程<1年39.1%,病程1~5年46.1%,病程>5年84.2%)和既往嵌顿史(75%vs.45.8%)、粘连(95%vs.37.5%)相关。显微镜下观察增厚疝囊组织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增厚,并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15.2±2.3 vs.2.5±0.7,淋巴细胞35.3±1.9 vs.12.8±1.4,浆细胞2.6±0.6 vs.1.5±0.4,总计数53.1±1.3 vs.16.8±1.2,P值均<0.05),毛细血管扩张(67.6%vs.25.8%,P<0.05)。增厚组发现2例大肠杆菌DNA表达阳性,光滑组1例阳性。结论腹股沟疝,尤其是病程长、有嵌顿史的可能存在局部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囊 细菌
下载PDF
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被引量:21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 +2 位作者 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 唐健雄 陈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9-502,共4页
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治疗是复杂的,属于医源性疾病。它涉及到病因、病理生理、分类及分型、手术方法等方面。结合我国的近4年的临床实际情况,在《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的基础上,经国内50余位专家学者的共同讨论、修订,完... 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治疗是复杂的,属于医源性疾病。它涉及到病因、病理生理、分类及分型、手术方法等方面。结合我国的近4年的临床实际情况,在《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的基础上,经国内50余位专家学者的共同讨论、修订,完成了《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的撰写。对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及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指出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的观点、措施及方法。请国内有关医疗机构和同行依据临床实际参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分类 诊断 手术治疗 腹腔镜 材料 指南
原文传递
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技巧的探讨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双 江志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已被临床广泛证明有效,是目前机器人辅助下腹股沟疝修补的基本手术方式。着眼于未来,如何实现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并向智能化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手术,笔者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即采用点、线、面几何透... 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已被临床广泛证明有效,是目前机器人辅助下腹股沟疝修补的基本手术方式。着眼于未来,如何实现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并向智能化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手术,笔者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即采用点、线、面几何透视法来完成和实现技术的可视化、可描述化,通过时间轴和空间轴理解和掌握TAPP的技术与技巧。同时,笔者针对目前TAPP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提出讨论与阐述,旨在实现疝外科手术操作规范化与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技巧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巨大阴囊疝5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英儒 甘文昌 +6 位作者 曾兵 江志鹏 侯泽辉 杨伟胜 周太成 马宁 陈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阴囊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原文传递
再论腹壁的力学原理——各向异性的临床与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双 江志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腹壁的物理学特性包括刚性、顺应性、各向异性等,其与腹壁功能的实现及疝外科的手术原理、手术效果息息相关。其中,各向异性指在力的作用下腹壁在不同轴向,尤其是横向(左右两侧)与纵向(头尾两侧)表现出的刚性和顺应性的差异。各向异性... 腹壁的物理学特性包括刚性、顺应性、各向异性等,其与腹壁功能的实现及疝外科的手术原理、手术效果息息相关。其中,各向异性指在力的作用下腹壁在不同轴向,尤其是横向(左右两侧)与纵向(头尾两侧)表现出的刚性和顺应性的差异。各向异性与腹壁肌、腹壁筋膜系统、腹白线等结构的机械特性有关。腹壁的各向异性可解释许多腹壁外科的临床问题,包括Keyhole手术为何容易复发、为何要尽量保护腹白线、腹壁缺损应如何关闭等。因此,腹壁外科无论是术式选择还是修复材料设计都应从腹壁的机械特性角度去考量。外科医生也需要增进这方面的了解以更好地理解、运用和创新腹壁外科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机械特性 各向异性 腹白线 腹壁肌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的应用
7
作者 于洪燕 王凤江 +1 位作者 马宁 周太成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2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围手术期的应用,优化造口旁疝管理方式及流程。方法采用时间分组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患者46例,其中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5例患...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围手术期的应用,优化造口旁疝管理方式及流程。方法采用时间分组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患者46例,其中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ERAS模式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管理;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疼痛分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评价ERAS模式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疝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AS模式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8±0.70)d vs(3.4±1.16)d,P=0.036]、进食时间[(1.7±0.55)d vs(3.0±1.56)d,P<0.001]、术后住院时间[(5.8±2.15)d vs(8.5±5.74)d,P=0.033]、造口排气时间[(2.2±0.65)d vs(3.0±1.56)d,P=0.018],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疼痛程度明显更轻(χ2=19.510,P<0.001)。ERAS模式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4.0%),对照组2例(9.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6)。结论ERAS模式在造口旁疝Sugarbaker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使得患者整体的康复进程得以加快,没有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造口旁疝 Sugarbaker修补术
原文传递
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被引量:133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 +2 位作者 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 唐健雄 陈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纵观全球腹股沟疝的有关病因、病理、分类及分型,结合我的临床实际,在上一版指南的基础上,经国内50余位专家学者的共同讨论协商,完成《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8年版)》。对腹股沟疝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阐... 纵观全球腹股沟疝的有关病因、病理、分类及分型,结合我的临床实际,在上一版指南的基础上,经国内50余位专家学者的共同讨论协商,完成《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8年版)》。对腹股沟疝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并指出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观点、措施及方法。请国内有关医疗机构和同行依据临床实际参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分类 诊断 手术治疗 腹腔镜 指南
原文传递
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江志鹏 侯泽辉 +5 位作者 甘文昌 马宁 李英儒 曾兵 周太成 陈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0日至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应用生物补片(SIS)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进行一期修补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造口部位切口疝...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0日至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应用生物补片(SIS)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进行一期修补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的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血清肿、补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Onlay修补16例,Sublay修补6例。仅1例(4.5%)出现SSIH(Onlay修补),术后疼痛以轻-中度为主,1周内基本回复正常,无血清肿、补片感染病例。Onlay与Sublay修补在SSIH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手术中加强筋膜缺损,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SSIH的发生率,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补片 肠造口 造口旁疝 切口疝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精索在腹股沟管内的固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双 江志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5-767,共3页
腹股沟管是腹股沟区的重要解剖结构,而精索则是腹股沟管的核心所在,在内、外环口均存在固定机制,此机制对精索的生理功能以及疝的发生、进展、手术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腹股沟管也并非一条普通的容纳精索通过的管道,而是存在精细解剖和... 腹股沟管是腹股沟区的重要解剖结构,而精索则是腹股沟管的核心所在,在内、外环口均存在固定机制,此机制对精索的生理功能以及疝的发生、进展、手术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腹股沟管也并非一条普通的容纳精索通过的管道,而是存在精细解剖和生理功能的完整结构和组织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精索 腹股沟管 解剖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自桃 黄超 +4 位作者 田华开 周太成 夏勇强 肖立 宗振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术前炎性标志物、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吸烟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有:肿瘤直径、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率(FAR)、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率(FpAR)、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AR [OR=3.630,95%CI为(2.208,5.968),P<0.001]、CA199 [OR=2.058,95%CI为(1.221,3.470),P=0.007]、CEA [OR=2.335,95%CI为(1.372,3.975),P=0.002]、NLR [OR=2.532,95%CI为(1.491,4.301),P=0.001]以及T分期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和列线图模型,该方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和73.5%。本研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0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结果与实际观察情况高度符合。结论 FpAR>0.018、NLR>3.631、CEA>4.620 U/mL、CA199>21.720 U/mL以及T分期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可以准确预测术前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可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