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代表团访问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
刘明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
|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
刘畅(译)
凌菲霞(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研究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向中国问题 |
徐俊忠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4
|
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方案: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民粹主义的?——从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分歧看 |
林育川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5
|
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研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纪要 |
徐俊忠
文卫勇
林育川
黄寿松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6
|
中国的全球方位与现代化实践——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地理观的一个探讨 |
徐长福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谭群玉
周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8
|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向何处去? |
徐长福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9
|
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与出路 |
徐长福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0
|
如何理解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追求——关于文化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反思 |
李萍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1
|
解释的递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几种模式 |
刘森林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2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走向何处?——《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读后 |
刘森林
|
《山东社会科学》
|
2004 |
4
|
|
13
|
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叶汝贤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4
|
马克思手稿笔迹解读刍议——从编译局藏致科勒特信解读练习到中山大学藏致拉羽尔信解读实践 |
陈长安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
2019 |
3
|
|
15
|
提升、开拓、调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反思 |
刘森林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中山大学第三十一期马克思论坛综述 |
刘明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哲学家——艾思奇、毛泽东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尼克·奈特
王桂花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8
|
Volk:从黑格尔的政治客体到青年马克思的政治主体——德国近现代政治转型的一个思想节点 |
王兴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试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社会传播路径——兼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
陈金龙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20
|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再思考 |
杨耕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