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1
作者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2期2-2,共1页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在探索历史地理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导向下,建设了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中心在广州校区设置了HGIS工作站,为历史地理基础数据信息提取、历史地图绘制、时空交叉数据分...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在探索历史地理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导向下,建设了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中心在广州校区设置了HGIS工作站,为历史地理基础数据信息提取、历史地图绘制、时空交叉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服务。2015年,中心在珠海校区建成专门实验室,希望通过全景摄像机、激光雷达扫描仪、GPS传感器生成的实景模拟、RTK设备等技术手段,建设3D记录及实体空间再现与HGIS数据库、田野资料库的对接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RTK 学科交叉研究 地图绘制 对接平台 实验室简介 信息提取 资料库
下载PDF
近代通商口岸与区域国别问题研究——以汕头为中心
2
作者 谢湜 欧阳琳浩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2,241,共11页
近代中国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既是其腹地的货物、人员流动的枢纽,具有连接腹地各地的区域特征,也是其腹地与海外产生联系的门户和中介之地,具有连接海外各地的跨区域特征,其发展以一种具体历史进程的方式,将“区域”和“国别”两个学理... 近代中国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既是其腹地的货物、人员流动的枢纽,具有连接腹地各地的区域特征,也是其腹地与海外产生联系的门户和中介之地,具有连接海外各地的跨区域特征,其发展以一种具体历史进程的方式,将“区域”和“国别”两个学理性范畴很自然地联结起来。近代闽粤人群的区域国别认知,使他们在参与通商口岸都市化及城市空间再生产的过程既发挥作用,又受到影响。对他们而言,区域国别可以是生产、经营上的意义,也可以是其本身及家族不同成员跨区域、跨国日常生活上的意义,而像汕头这样的近代通商口岸,正是他们为适应不同区域国别中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环境而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和跨国实践的重要场所。这一方面赋予了近代通商口岸新的商业、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意义,也强化了通商口岸成为都市侨乡的地方感和区域国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商口岸 区域国别 汕头 城市空间
原文传递
张其昀主编的《方志月刊》及其地理学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沛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2-879,共8页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其昀 《方志月刊》 地理学贡献
下载PDF
先秦两汉舜故事南方版本发展与潇水流域的政治进程——兼论零陵九疑舜陵舜庙的实体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于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25,160,共9页
舜故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舜死苍梧,葬于九疑,这是汉代以后对于舜死及葬地的主流说法,也得到后世各王朝的普遍承认。但作为华夏集团的首领,其葬地远在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区,难免令人生疑。分析可知,舜故事的定型文本整体呈现嵌套... 舜故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舜死苍梧,葬于九疑,这是汉代以后对于舜死及葬地的主流说法,也得到后世各王朝的普遍承认。但作为华夏集团的首领,其葬地远在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区,难免令人生疑。分析可知,舜故事的定型文本整体呈现嵌套、混合的双重结构,可能是由北、南两个地方性版本发展而来的。舜葬九疑说是南方版本关于舜葬地的描述。舜故事南方版本在春秋时期因陈楚交往而产生,随着南岭北部边缘潇水流域战国到汉的政治进程而日趋流行,其中秦始皇派10万大军戍守九疑、汉武帝在零陵置郡,都起了关键作用。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时选择了九疑说,在文本上对其进一步强化。王莽在九疑山修建舜陵舜庙,最终将之实体化。国家祀典确立,舜葬九疑说遂成历代正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陵 九疑山 零陵 潇水
下载PDF
明代浦东荡地归属与盐场管理之争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滔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6年第4期90-99,共10页
浦东是明代成化年间黄浦水系最终定型后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明中叶以后,由于盐课的折银以及荡地的扩张,使浦东地区盐业生产逐渐退居次要地位。随着盐区的转移和扩展,民、灶等不同身份的人群争夺资源不断升级。从清浦场裁撤一... 浦东是明代成化年间黄浦水系最终定型后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明中叶以后,由于盐课的折银以及荡地的扩张,使浦东地区盐业生产逐渐退居次要地位。随着盐区的转移和扩展,民、灶等不同身份的人群争夺资源不断升级。从清浦场裁撤一案,可以清晰地看出荡地被大量开垦成田并种植经济作物的趋势,不仅严重挤压了盐场和灶户的生存空间,而且直接导致盐场管理权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 灶户 荡地
下载PDF
“义阳三关”两周时期的区位发展与东畿开发
6
作者 于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2,共10页
"义阳三关"两周时期的区位发展,受到王朝对以成周为中心的东部王畿的开发直接影响。随着西周恭王懿王期间伊洛川成为财富之地,三关在交通上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与成周相连的淮汝地区及西侧的随枣走廊,在西周中期以后的发展... "义阳三关"两周时期的区位发展,受到王朝对以成周为中心的东部王畿的开发直接影响。随着西周恭王懿王期间伊洛川成为财富之地,三关在交通上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与成周相连的淮汝地区及西侧的随枣走廊,在西周中期以后的发展与王畿具有一定同步性,三关中的黄岘关、武阳关(春秋时称大遂、直辕)成为沟通两地政治、经济活动的交通要道。到西周夷王以后,鄂国联合诸夷叛乱,在军事对抗中,三关作为王朝南界上军事关隘的功能开始具备。而随着春秋时楚吴对峙、战国时秦的扩张,以及步兵战法逐渐取代车兵战法,三关中的平靖关(春秋时称冥阨)成为天下重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阳三关 区位 王畿 成周
下载PDF
试论吴江分湖柳氏日常生活中的分房原则
7
作者 吴滔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3-61,108,共10页
"房"在古汉语中具有分支的意思,延伸至宗族理论,可理解为从属于宗族宗庙的各个分支的祠堂的代名词。在分湖柳氏的日常活动中,处处呈现分房原则,分房原则也制约着家族内部各种功能性的关系如财产继承、喜庆婚丧等等,根据分房... "房"在古汉语中具有分支的意思,延伸至宗族理论,可理解为从属于宗族宗庙的各个分支的祠堂的代名词。在分湖柳氏的日常活动中,处处呈现分房原则,分房原则也制约着家族内部各种功能性的关系如财产继承、喜庆婚丧等等,根据分房原则所拟订出来的身份或份额决定了家族内部各房支对各种事务的管理权限和参与程度。通过"房"这一中介,可以将宗族史研究和家庭史研究结合起来,并可以为在本土"语境"下把握中国传统"家庭"的真正含义提供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江分湖 宗族 日常生活 分房
下载PDF
“以屯易民”:明清南嶺衛所軍屯的演變與社會建構 被引量:6
8
作者 謝湜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110,共36页
在南嶺山地,以軍户為身份的人群,隨着衛所調戍制度的改變以及軍屯的散亂,在明中後期控制了軍屯,獲得了屯田所户籍。清初湖南清丈和興屯的過程中,官方實施了較為温和的改革措施,强調親族保結、民間報墾、延緩升科。三藩之亂打亂了改革節... 在南嶺山地,以軍户為身份的人群,隨着衛所調戍制度的改變以及軍屯的散亂,在明中後期控制了軍屯,獲得了屯田所户籍。清初湖南清丈和興屯的過程中,官方實施了較為温和的改革措施,强調親族保結、民間報墾、延緩升科。三藩之亂打亂了改革節奏,在康熙定鼎後施行的新一輪興屯招墾、裁屯歸縣、編户計丁等改革中,失去屯籍的軍屯户和民田寄莊户面臨户籍及學籍的普遍需求。聯里朋甲的規定,旨在解决這類土地人居格局的難題,其合同户籍内部的組織方式,承續的是明代中後期軍屯散亂後的人地關係格局,反映了從順治朝至康熙朝帝國統治藝術的轉變。經過明清國家制度轉型與南嶺社會變遷,一種整齊可觀的明代軍屯社會結構,竟在清代得以構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卫所 军屯 蓝山县 粮户归宗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古代的航海计程单位“潮”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沛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8-447,共10页
"潮"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航海计程单位,潮汐"自涨而落或自落而涨"称为"一潮",古人以两地航道沿途潮汐相继发生的次数(或需要候潮的次数)表示航程的远近。宋代至清代,以"潮"计程之法经常被运... "潮"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航海计程单位,潮汐"自涨而落或自落而涨"称为"一潮",古人以两地航道沿途潮汐相继发生的次数(或需要候潮的次数)表示航程的远近。宋代至清代,以"潮"计程之法经常被运用到东南沿海的短距离近岸航海活动中。以"潮"计程是古人对于潮汐充分认知和熟练运用的一个重要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航海 计程单位
下载PDF
明代兵备道驻地选择机制探析——以郴桂兵备道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文涛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25-34,157,共11页
明代兵备道最初因弹压动乱而设,具备鲜明的军事特征。明中期后,为集中权力、增强对地方控制,明廷将兵备道与分巡道大量合并,致其于治乱之外渐具行政、监察等其他职能。目前学界将兵备道多驻于动乱或冲要之地归因于其治乱之职能,这其实... 明代兵备道最初因弹压动乱而设,具备鲜明的军事特征。明中期后,为集中权力、增强对地方控制,明廷将兵备道与分巡道大量合并,致其于治乱之外渐具行政、监察等其他职能。目前学界将兵备道多驻于动乱或冲要之地归因于其治乱之职能,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忽略了兵备道本质上并非单纯的军事单位,而是重要的地方治理机构。以郴桂兵备道为例,梳理其由设立至嘉靖年间与分巡上湖南道的合并,再至万历时驻扎方案确定的过程,可知兵备道驻地选择与明廷地方治理策略密切相关。该策略转变下的兵备道职能拓展、巡抚间博弈等因素,对兵备道的驻地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兵备道 驻地选择
下载PDF
顺康之际福建总督驻地考
11
作者 陈冰 《历史地理》 CSSCI 2018年第1期97-104,共8页
'顺治十五年福建总督驻漳州'在当代论著中几成定论。然史料中有漳州、福州二说。驻漳州说所依据的《清史稿》和光绪《清会典事例》可信度低。通过顺康之际清政府与郑氏战争期间两任福建总督李率泰、张朝璘的奏折档案,可以得出... '顺治十五年福建总督驻漳州'在当代论著中几成定论。然史料中有漳州、福州二说。驻漳州说所依据的《清史稿》和光绪《清会典事例》可信度低。通过顺康之际清政府与郑氏战争期间两任福建总督李率泰、张朝璘的奏折档案,可以得出顺治十五年至康熙六年福建总督驻福州的结论。《钦定皇朝文献通考》记载的康熙九年分置福建总督驻漳州,解释了为何康熙十一年福建总督驻福州要用'移驻'一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总督 驻地 福州 漳州 李率泰
下载PDF
水归何处:15-18世纪漳水改道中的“济卫”与“故道”问题
12
作者 潘明涛 《历史地理》 CSSCI 2017年第2期32-43,共12页
明清漳水改道频繁,所到之处,水患严重。漳水河道变迁路线可大致划分为北、中、南三路。15世纪时永年县以'济卫'的名义将漳水南引,临漳、魏等县为自保而筑堤拒水,双方为何处是漳水'故道'产生争执。17世纪初,朝廷试图通... 明清漳水改道频繁,所到之处,水患严重。漳水河道变迁路线可大致划分为北、中、南三路。15世纪时永年县以'济卫'的名义将漳水南引,临漳、魏等县为自保而筑堤拒水,双方为何处是漳水'故道'产生争执。17世纪初,朝廷试图通过分流漳水来减轻水患却导致全漳入卫。引漳济卫是一个动态的、内容不断演变的概念,其与漳河'故道'问题均为解决水患而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水 改道 济卫 故道
下载PDF
西周封国徙封的文献举证--以宜侯夨簋铭文等四篇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3,39,共10页
西周一些重要封国的封地曾经发生过变化,这种变化对西周封国格局和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深刻影响。虽然之前已经有学者提醒注意,但一直未能举出文献中对于徙封直接记载的条目,也不清楚文献中是否有关于徙封的直接表述。分析可知,宜侯夨簋... 西周一些重要封国的封地曾经发生过变化,这种变化对西周封国格局和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深刻影响。虽然之前已经有学者提醒注意,但一直未能举出文献中对于徙封直接记载的条目,也不清楚文献中是否有关于徙封的直接表述。分析可知,宜侯夨簋、邢侯簋、《诗经·閟宫》、《诗经·崧高》四篇周代文献中"迁侯于宜"、"■邢侯服"、"俾侯于东"、"于邑于谢"就分别是对虞、邢、鲁、申四国徙封的明确记述。这些文献还揭示了西周封国徙封的一些细节和特征。找到了文献例证,未来可以在更稳妥的基础上探索西周封国徙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国 徙封 周公东征 政治地理格局
原文传递
张其昀先生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与成就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沛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张其昀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教育、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区域地理学方面,他较早地将西方近代区域地理学作品介绍到国内,将"Regional Geograp... 张其昀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教育、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区域地理学方面,他较早地将西方近代区域地理学作品介绍到国内,将"Regional Geography"翻译为"方志学",引入并阐释了西方区域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积极地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创作出《本国地理》等经典著述,对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张其昀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主要源于法国近代地理学家Blache的人地关系或然论、综合的区域研究等理论和方法,他研究区域地理学重视区域划分和实地考察,强调地图的运用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维达尔传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其昀 区域地理学 方志学 代表作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骑楼与道路:民国时期汕头的城市规划实践
15
作者 欧阳琳浩 谢湜 《近代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106,M0004,共17页
在近代中国,骑楼为南方地区许多城市开展市政建设时所采纳,后被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及道路建设中。20世纪20年代,汕头市政当局根据现代市政理念,制订了包括道路系统的城市规划方案。骑楼在解决城市改造所面临的辟筑道路及割拆民业等普遍... 在近代中国,骑楼为南方地区许多城市开展市政建设时所采纳,后被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及道路建设中。20世纪20年代,汕头市政当局根据现代市政理念,制订了包括道路系统的城市规划方案。骑楼在解决城市改造所面临的辟筑道路及割拆民业等普遍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行骑楼及骑楼地的承领,既是政府在推动城市建设中减少赔补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民间在割拆土地和铺屋中争取利益的重要策略。汕头市政当局虽然通过正规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市政运行机制,掌握了改造城市空间的主导权,但在动员民间力量参与市政建设时,民间各方力量并非唯命是从,而是以一套符合当时市政运行机制的话语体系,与政府展开博弈或进行协作。汕头大规模骑楼街区的形成,不仅反映了城市空间在平面格局和立体景观上的演变,也折射出中国城市在近代转型中的复杂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楼 城市规划 市政建设 汕头 建筑史
原文传递
县所两相报纳:湖南永明县“四大民瑶”的生存策略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滔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78,190,共18页
洪武末年,明王朝在楚粤之交的永明县增设桃川、枇杷二千户所。卫所军屯在"抛荒绝户田"上进行,从而引致卫所与州县之间犬牙交错状态的形成。部分瑶人凭藉"垦耕守隘"的承诺,由"生瑶"转化为"熟瑶"... 洪武末年,明王朝在楚粤之交的永明县增设桃川、枇杷二千户所。卫所军屯在"抛荒绝户田"上进行,从而引致卫所与州县之间犬牙交错状态的形成。部分瑶人凭藉"垦耕守隘"的承诺,由"生瑶"转化为"熟瑶",并享受到优免赋役的特权。随着明中叶卫所军事功能的弱化和军屯的废弛,瑶人对承担屯田籽粒抑或州县赋役钱粮具体比例的选择相应发生改变。募兵法改革使军队来源更加多元化,也促成瑶人脱离军事系统进入地方行政系统的进程加快。入清以后,卫所改制、土地清丈和单设学额等新制度的推行,深刻地影响着瑶族自我凝聚的进程,"熟瑶"群体内部开始出现分化,导致"四大民瑶"的格局最终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 军屯 民瑶 赋役
原文传递
从计丁办课到丁田各半——《剂和悃诚》所见西路场之一条鞭法改革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滔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0,217,共16页
明中叶以后,作为两浙三十四盐场之一的西路场,面临着"坍涨莫测""丁多荡寡"等一系列困境。在部分海宁籍在朝官员和众乡贤的不懈努力下,西路场先后争取到拨补亏课、征银抵课、均摊沙、借土刮煎等特殊政策,大大舒缓了... 明中叶以后,作为两浙三十四盐场之一的西路场,面临着"坍涨莫测""丁多荡寡"等一系列困境。在部分海宁籍在朝官员和众乡贤的不懈努力下,西路场先后争取到拨补亏课、征银抵课、均摊沙、借土刮煎等特殊政策,大大舒缓了原有的苦难和不均。这些特殊政策的核心内容,乃是对灶丁优免权的限制。它直接导致盐场赋役制度的课税客体从户或丁转移到田地之上,以及以"仓"为基本单元的通融均抵逐渐定型。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万历年间两浙盐场一条鞭法改革的某些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浙盐场 灶户 优免 《剂和悃诚》
原文传递
清代广东梅菉镇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组织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滔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43,共18页
明中叶以后,华南沿海及其腹地在海外贸易、山区开发等因素推动下,市场的整合度越来越高,一些沿海的商业聚落应运而生。位于粤西高州府有着"小佛山"之称的梅菉镇即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探讨了从明清之交地方动乱到清中叶以后社... 明中叶以后,华南沿海及其腹地在海外贸易、山区开发等因素推动下,市场的整合度越来越高,一些沿海的商业聚落应运而生。位于粤西高州府有着"小佛山"之称的梅菉镇即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探讨了从明清之交地方动乱到清中叶以后社会秩序重组期间梅菉镇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化轨迹,揭示出不同人群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所结成的社会网络以及梅菉与更大区域之间的复杂关联,由此可使我们加深对明清时期的市场网络和华南市镇社会史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菉镇 华南市镇空间 社会组织
原文传递
晋南与鄂东豫西地区两周时期的地名重名现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薇 《古代文明辑刊》 2018年第1期169-233,共65页
一、引言地名是先秦文献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地名本身即为一种史料。在传统沿革地理的时代,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名本身,对古地名的位置、一地地名的演变等加以考证。学术近代化以后,学者开始利用地名进行历史问题的研究。地名虽然多只... 一、引言地名是先秦文献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地名本身即为一种史料。在传统沿革地理的时代,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名本身,对古地名的位置、一地地名的演变等加以考证。学术近代化以后,学者开始利用地名进行历史问题的研究。地名虽然多只有一两个字,但却包含不容忽视的历史信息,且往往与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原文传递
明清漕粮运输方式推行中的区域差异——以州县水次仓为视角 被引量:10
20
作者 阮宝玉 吴滔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13,共13页
本文从漕运的实际运作层面进行考察,发现明清有漕州县水次仓的设置及漕运运法的实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兑运法和长运法主要针对江南地区而提出,也只有在江南得到了贯彻,基本实现了运军至州县水次交兑的运粮方式。相比之下,江西、湖广... 本文从漕运的实际运作层面进行考察,发现明清有漕州县水次仓的设置及漕运运法的实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兑运法和长运法主要针对江南地区而提出,也只有在江南得到了贯彻,基本实现了运军至州县水次交兑的运粮方式。相比之下,江西、湖广在各州县设有征收水次仓,又于省城等水次设仓集中兑军,大多是在县征收后由民运至指定水次交兑;山东漕粮于运河沿线几处水次设仓,运军至水次集中交兑;河南兑军水次地点虽然有变化,但其全部漕粮始终集中于一处设仓兑军。虽然中央政府在宣德、成化间实行的运法改革,意在减少民运在漕粮运解中的比重,但在江南之外的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相当比例的民运,这表明明清漕运制度的推行具有很鲜明的区域差异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运 水次仓 军运 民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