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临床退血种类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方育如 孙爱农 +1 位作者 郑晓兰 林惠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调查中山市临床退血种类并分析其原因,总结具体的预防对策,为减少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提高血液制品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成品库的临床退血记录,对临床退血的种类、原因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中山... 目的调查中山市临床退血种类并分析其原因,总结具体的预防对策,为减少血液报废提供依据,提高血液制品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成品库的临床退血记录,对临床退血的种类、原因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中山市中心血站共向中山市各临床医院发放各种血液成分168751袋,累计退血275袋,总退血率为0.2%。在退回的各类血液制品中,最多的是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7.1%),其次为悬浮红细胞(30.9%)。在退血原因中,破损占比最高(59.6%),其次是过期(19.3%),凝块为第三(8.0%)。结论中山市临床退回的血液制品较多的是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悬浮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等,退血原因主要有破损、过期、凝块等。通过改进包装、改进采血及运输流程、严格质控等,有助于降低退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血站 临床退血 种类 原因 解决措施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市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詹宗伟 易峰 +1 位作者 何锐洪 孙爱农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1期1226-1227,共2页
目的比较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单位采集的,符合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标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其中,核酸检测46 224人次,EL... 目的比较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单位采集的,符合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标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其中,核酸检测46 224人次,ELISA检测47 485人次。记录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的窗口期与检测结果。结果核酸检测窗口期为(25±5)d短于ELISA检测的(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 224份标本中,经核酸检测HBV DNA阳性占0.13%;47 485份标本中,经ELISA检测阳性占0.72%;经ELISA检测为阴性的4714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HBV DNA为阳性者11份。结论在开展无偿献血血液标本HBV筛查过程中,ELISA检测仍存在漏检情况,联合核酸检测利于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HBV感染率,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筛查 无偿献血血液标本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市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 被引量:2
3
作者 詹宗伟 何锐洪 +2 位作者 林惠燕 袁文声 李乔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前,针对病原体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原学研究多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混合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关于HCV感染者重叠或混合HBV、... 目前,针对病原体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原学研究多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混合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关于HCV感染者重叠或混合HBV、HIV、梅毒螺旋体(Treponemiapallidum,TP)的调查研究较为罕见[1]。基于此,本研究对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HBV、HIV、TP感染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CV阳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无偿献血者 感染情况 中山市
下载PDF
中山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詹宗伟 袁文声 +2 位作者 林惠燕 吴永伦 邝永晴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核酸检测结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中心血站2011年1月—2016年12月检测标本274 644份作为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完成后常规血清分离完毕后,采用ELISA测定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核酸检测结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中心血站2011年1月—2016年12月检测标本274 644份作为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完成后常规血清分离完毕后,采用ELISA测定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TP等情况;排除ELI‐SA有反应性的标本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标本后,再做核酸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中的检测效果。结果 274 644份标本均完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CV检查中共有353份对两家试剂阳性,阳性率为0.13%。核酸检测结果显示:HBV异常142份,占0.05%,HCV异常3份0.001 2%及HIV1例,占0.000 4%;无偿献血者HBV检测异常率为0.13%、HCV异常率为0.002 7%,均低于ELISA异常率0.72%及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及核酸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测定中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病原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检测结果
下载PDF
中山地区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惠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近三年内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近三年内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就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将2016~2018年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三年采血量143 848例次,其中主要报废原因包括:脂肪血、破损、不足量、血液凝块、颜色异常、溶血、过期等,2016年的报废率为1.452%,2017年的报废率为1.680%,2018年的报废率为1.760%;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制备血液成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可能造成血液的报废,而制备过程中也存在献血者自身因素、仪器设备、物理因素、耗材质量等引发血液报废的因素,做好献血前征询、体检,规范采血人员与成分制备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定期维护关键仪器设备,提升相关人员操作技巧,保证冷链运输以及制备,轻拿轻放,降低血液成分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分析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脂肪血 破损 血液凝块 报废因素 预防方法
下载PDF
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方育如 孙爱农 +2 位作者 林惠燕 郑晓兰 袁文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019-2021,2025,共4页
目的探讨冷沉淀凝血因子Ⅷ(Ⅷ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冷沉淀的质量保证和质控抽检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检2020年1-12月制备的冷沉淀30袋,从冷沉淀解冻时间长短、试管材质选择、试剂保存温度、标本保存温度和检测时间等多方面进... 目的探讨冷沉淀凝血因子Ⅷ(Ⅷ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冷沉淀的质量保证和质控抽检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检2020年1-12月制备的冷沉淀30袋,从冷沉淀解冻时间长短、试管材质选择、试剂保存温度、标本保存温度和检测时间等多方面进行Ⅷ因子水平检测。结果冷沉淀融解时间超过30 min后,Ⅷ因子水平明显减少(P<0.05);3种材质试管留取标本检测显示,塑料与普通试管Ⅷ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膜血凝管Ⅷ因子水平最低(P<0.05);24℃室温保存和冰冻后37℃复苏的试剂,Ⅷ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解后冷沉淀标本,-25℃保存24 h、4℃保存8 h、24℃保存4 h内Ⅷ因子水平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2、24 h及24℃8、12、24 hⅧ因子水平降低(P<0.05)。结论为防止Ⅷ因子活性降低,冷沉淀在37℃解冻时应控制在10 min内,融解后标本使用塑料或普通试管保存,检测试剂可放置于24℃室温保存,冷沉淀融解后标本需要尽快完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抽检 冷沉淀 凝血因子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BsAg胶体金检测试剂进货性能验证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惠燕 孙爱农 +1 位作者 郑晓兰 方育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已知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准物质和HBsAg阳性标本验证HBsAg胶体金试剂(简称乙肝试纸条)性能,并作对比分析,以确定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最佳方法。方法选用不同水平的HBsAg标准物质,分别验证不同厂家乙... 目的通过使用已知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准物质和HBsAg阳性标本验证HBsAg胶体金试剂(简称乙肝试纸条)性能,并作对比分析,以确定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最佳方法。方法选用不同水平的HBsAg标准物质,分别验证不同厂家乙肝试纸条性能,观察5、10、15、30min后试纸条的变化,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标准物质的S/CO值,挑选最合适的HBsAg阳性标本40份验证乙肝试纸条性能。结果用4IU/mL的标准物质验证试纸条性能时,5min后90%试纸条出现反应性结果,15min后全部试纸条出现反应性结果,另外通过倍比稀释方法,得出最低检出限为2IU/mL,不同厂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U/mL的标准物质通过ELISA得出相应的S/CO在28.00±2.00,而使用S/CO值28.00±2.00的HBsAg阳性标本验证试纸条性能时,试纸条全部出现反应性结果。结论4IU/mL的HBsAg标准物质或ELISA中S/CO在28.00±2.00的HBsAg阳性标本,均能够作为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质控品,采用HBsAg标准物质作为阳性质控品,既没有职业暴露风险,又解决了HBsAg阳性标本反复冻融导致抗原活性下降的问题,是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胶体金试剂 性能验证
下载PDF
献血者ABO血型不符原因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文声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血型不符的原因,提出措施减少不符率,提高血液质量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93289例标本的血型检测数据,初次献血者采用纸板法初筛血型,再次献血者以血液信息管理系... 目的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血型不符的原因,提出措施减少不符率,提高血液质量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93289例标本的血型检测数据,初次献血者采用纸板法初筛血型,再次献血者以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档案血型作为初定血型,血液采集后用微板酶标仪法复检,分类统计ABO血型不符例数,计算血型不符合率,分析血型不符原因。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检测193289人次血型,其中A型52188例,B型48322例,O型79248例,AB型13531例,共139例血型不符,其中与初筛不符119例(85.61%),正反定型不符23例(16.55%)。119例与初筛血型不符中,B、A抗原漏检分别占42.86%、9.24%,初筛血型不符是血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正反定型不符中不规则抗体阳性8例,A亚型2例,B亚型1例,冷凝集素2例,其他原因10例。结论初筛血型错误是造成血型不符的主要原因,遇血型不符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确保血型检测的准确性,最终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型不符 原因 处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