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中山地区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筛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园园 李丹彦 +5 位作者 韩燕华 陈燕 翁丽 杨有业 林凤莲 张业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探讨开展区域性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筛查模式,并通过对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中山市PFD患病情况,建立PFD防治机制。方法以中山市人民医院为诊治中心,各市区、镇区医院建立相应的防治中心及筛查中心,形成中山市PFD三级防治网... 目的探讨开展区域性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筛查模式,并通过对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中山市PFD患病情况,建立PFD防治机制。方法以中山市人民医院为诊治中心,各市区、镇区医院建立相应的防治中心及筛查中心,形成中山市PFD三级防治网络。采用统一的PFD筛查流程、筛查方法、诊断标准,选择在中山地区13家医院自愿参与盆底功能筛查的妇女为目标人群,完成盆底功能障碍问卷、性生活质量问卷、尿失禁问卷,手法肌力分类测试,POP-Q脱垂评分;根据检查结果作出PFD诊断,通过信息平台,将各中心的各项资料上传至中山市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网数据库,由诊治中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1 921例参与筛查的人群中,以产后42 d复查为主,以健康体格检查者次之,以PFD就诊者较少。年龄(30.16±12.54)岁。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和粪失禁的检出率分别为48.3%、8.7%、1.0%、0.8%和0.03%。相关性因素分析提示年龄高、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异常是PFD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PFD保护因素。结论建立区域性PFD三级筛查防治网络可以掌握该区域PFD发病情况,规范筛查流程及方法,有助于提高地区PFD整体防治能力,提高大众对PFD早诊早治的防治意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筛查 评估
下载PDF
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在产科实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叶桂香 黄彦清 +3 位作者 郑婉文 王晓梅 钟秀珍 余莹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10期33-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在产科实施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产妇住院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制订产妇住院期间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及产科健康教育实施表。住院的全过程责任到人,落实和接受情况由宣教者及受教育者双方签名,纳入护... 目的探讨在产科实施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产妇住院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制订产妇住院期间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及产科健康教育实施表。住院的全过程责任到人,落实和接受情况由宣教者及受教育者双方签名,纳入护士的工作职责及质量控制,并进行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在护士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实施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后产科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达100.00%,产妇母婴康复保健知识的认知度高于实施前(P<0.01)。无护理投诉、纠纷发生。护理综合质量连续2年位于全院前3名。结论阶段性责任制健康教育纳入护士工作职责及护理质量控制,能有效保证健康教育的落实,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健康教育 阶段性 责任制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惠嫦 陈泳珊 曹伍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近3年做产科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预防、产时产后的处理密切相关;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和...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近3年做产科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预防、产时产后的处理密切相关;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和DIC是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孕产妇监测和计划生育,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提高警惕做好抢救的相关准备,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出血 子宫切除 治疗
下载PDF
经腹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苏园园 韩燕华 +5 位作者 曹丽 陈汝虹 刘晓珊 黄瑾 林凤莲 陈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行经腹非脱垂子宫全切术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3、6、12个月进行关于尿失禁及盆底功能的妇科-泌尿病例问卷调查,并进行盆底肌肉肌力测定和POP-Q分度,从压力性...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行经腹非脱垂子宫全切术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3、6、12个月进行关于尿失禁及盆底功能的妇科-泌尿病例问卷调查,并进行盆底肌肉肌力测定和POP-Q分度,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盆底肌肉肌力等方面评价经腹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结果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术后6、12个月分别为11.39%、16.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底肌肉肌力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术后6、12个月与术前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点测量值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术后3、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是导致尿失禁发生、引起阴道松弛、降低盆底肌肉肌力,有造成阴道顶端或阴道前壁脱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女性盆底功能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顶端脱垂
下载PDF
经皮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远明 李晓群 +6 位作者 苏园园 何淑明 黄彦 何惠嫦 何茜冬 翁丽 郑婉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125-1126,共2页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技术(DSA)指导下,经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T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1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 Seldinger’s技术经皮从右股动脉进入,完成对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证实...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技术(DSA)指导下,经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T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1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 Seldinger’s技术经皮从右股动脉进入,完成对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证实后,用携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然后运用成攀技术进行同侧子宫动脉栓塞。观察术后1,3个月痛经、月经量、子宫及病灶体积变化。结果 TAE治疗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缓解率达 100%,10例显效,1例好转。月经量减少30%-74%(P<0.01)。10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痛经完全消失,1例好转。术后疼痛评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病灶体积3个月时缩小显著,超声波显示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 导管 明胶海绵
下载PDF
仿生物电疗法促进人工流产后子宫修复的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苏园园 曹丽 +8 位作者 韩燕华 钟锴娜 李丹彦 张樱樱 龙丽珊 陈燕 欧美珍 肖智智 黄兰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人工流产后行仿生物电疗法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非意愿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4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仿生物电治疗组70例实施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组67例口服避孕药,联合组72例采用仿生物电治疗...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人工流产后行仿生物电疗法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非意愿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4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仿生物电治疗组70例实施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组67例口服避孕药,联合组72例采用仿生物电治疗+避孕药,对照组75例常规卫生健康指导。于人工流产术后2周及1个月复查,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红蛋白量及B超监测。结果临床症状方面,仿生物电治疗组、联合组腹痛程度、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均低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药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3组月经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生宫内组织物残留比例最低,仿生物电治疗组次之,与避孕药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同时期B超监测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阴道出血、减少宫内组织物残留、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无创、易实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联合避孕药一起应用效果更佳,更有助于人工流产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仿生物电疗法 子宫修复 流产后关爱
下载PDF
仿生物电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韩燕华 李丹彦 +4 位作者 林甜甜 朱辉英 陈燕 张樱樱 苏园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76-3677,共2页
绝经综合征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在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方面疗效肯定,但由于其有一定的禁忌证,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激素以外的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方... 绝经综合征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在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方面疗效肯定,但由于其有一定的禁忌证,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激素以外的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方法。仿生物电疗法目前主要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有效改善盆腔血液循环[1],但是否能改善卵巢功能尚未见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物 血管平滑肌 HRT 电刺激 绝经综合征 电疗法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燕华 王晶晶 +1 位作者 孙世君 苏园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09-391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变。方法:选择经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的患者35例(研究组),因男性不育于我院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种植窗期"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变。方法:选择经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的患者35例(研究组),因男性不育于我院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种植窗期"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及孕酮(P)水平,同时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种植窗期"血清E2及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整合素ανβ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νβ3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并引起不孕、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宫腔粘连 整合素ΑΝΒ3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精子因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晓敏 苏园园 +2 位作者 何茜冬 郑轶群 林仲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142-3144,共3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精子DNA碎片的发生比例及其原因。方法: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分析精子DNA碎片,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精子核成熟度,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复发流产组)。以生育健康成年男性52例为对照组。结...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精子DNA碎片的发生比例及其原因。方法: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分析精子DNA碎片,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精子核成熟度,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复发流产组)。以生育健康成年男性52例为对照组。结果:复发流产组SCD小光晕和无光晕精子(精子DNA碎片)比值平均为(26.7±10.6)%,明显高于对照组(11.9±5.9)%,P<0.001,而大光晕和中光晕精子比值复发流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复发流产组苯胺蓝染色阳性率(35.6%)明显高于对照组(8.9%)。结论:复发流产组患者精子DNA碎片比例增高可能与精子核成熟度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精子 DNA损伤 核成熟度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曹丽 苏园园 韩燕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1-483,488,共4页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妊娠和经阴道分娩所造成的盆底损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类,其中,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和体外磁疗等,...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妊娠和经阴道分娩所造成的盆底损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类,其中,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和体外磁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特异位点修补术和重建性手术等。该文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锻炼 生物反馈 电刺激 重建性手术 女性 产后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侧输卵管妊娠的诊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依平 齐诠 +3 位作者 李洁 周灿权 王琼 何茜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术后双侧输卵管妊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术后双输卵管妊娠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双输卵管...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术后双侧输卵管妊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术后双输卵管妊娠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双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开腹盆腔探查手术前诊断均为单侧输卵管妊娠,在术中探查才确诊。[结论]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双输卵管妊娠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术中应探查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泡移植 双侧输卵管妊娠
下载PDF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远明 郑婉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8-429,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 ,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 对 2 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 (凶险组 )与 2 45例普通型前置胎盘 (普通组 )孕产妇的危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发生产前首次出血... 目的 比较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 ,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 对 2 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 (凶险组 )与 2 45例普通型前置胎盘 (普通组 )孕产妇的危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发生产前首次出血的时间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发生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掌握好剖宫产指征是减少剖宫产从而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注意孕期保健与监测 ,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 危害性
下载PDF
胎儿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泳珊 游泽山 梁若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29-630,共2页
目的 探讨胎儿心电图 (FECG)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孕 3 5周以上住院分娩的产妇 10 0例 ,产前均作FECG ,并同时作胎儿监护无负荷试验 (NST)。结果 FECG测试成功率 98% ,发现异常FECG 18% ,异常FECG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脐带受压、... 目的 探讨胎儿心电图 (FECG)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孕 3 5周以上住院分娩的产妇 10 0例 ,产前均作FECG ,并同时作胎儿监护无负荷试验 (NST)。结果 FECG测试成功率 98% ,发现异常FECG 18% ,异常FECG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脐带受压、羊水混浊。FECG和NST预测脐带受压的异常阳性率分别为 67%和 2 7% ,预测羊水污染中 ,异常FECG及NST分别为 67%和 2 5 %。结论 FECG对脐带受压、羊水污染预测均较NST敏感 ,能早期反映胎儿宫内缺氧 ,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安危的一种客观检查指标 ,且操作简单 ,对母儿均无损害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电图 临床应用价值 宫内缺氧
下载PDF
胎膜早破对母儿结局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晓婷 王晓梅 杨惠芬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12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2918例的孕产妇中有397例单胎头位妊娠发生胎膜早破,占13.6%。其中孕产妇发生感染率为3.53%(14/397),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12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2918例的孕产妇中有397例单胎头位妊娠发生胎膜早破,占13.6%。其中孕产妇发生感染率为3.53%(14/397),感染部位以生殖道为主,占34.2%(6/13)。难产率56%(222/397),其中包括阴道助产和剖宫产。新生儿感染率为3.02%(12/39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2.13%(6/12)。结论胎膜早破是造成孕产妇感染和难产及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孕周越小、破膜时间越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感染 难产 孕产妇 新生儿
下载PDF
强化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冯丽嫦 翁丽 叶桂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7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90例,均行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9...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90例,均行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均采用性生活调查表[1]及生活质量量表[2]评估。结果研究组出院后的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年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手术 年轻患者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年轻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丽嫦 翁丽 叶桂香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年龄≤35岁、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在患者术... 目的探讨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年龄≤35岁、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在患者术前1d及出院前1d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各1份,于患者出院后3、6、9、12个月均采用性生活调查表及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术前1d及出院前1d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的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年轻手术宫颈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锥切术 次广泛全宫切除术 焦虑 抑郁 强化心理护理 性生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汝虹 苏圆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651-652,共2页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的 10 0例羊水过少患者中有无妊娠合并症进行对比分析 ;计划剖宫产、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有妊娠合并症组的剖...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的 10 0例羊水过少患者中有无妊娠合并症进行对比分析 ;计划剖宫产、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有妊娠合并症组的剖宫产率、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 (P <0 0 5 ) ;在分娩方式中 ,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组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计划剖宫产组 (P <0 0 5 )。结论 :羊水过少患者中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应严密监测胎心、羊水及产程进展情况 ,应及时剖宫产是处理羊水过少安全而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剖宫产术 分娩方式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26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园园 韩燕华 +2 位作者 陈汝虹 黄瑾 翁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47-448,450,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对26例小儿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一侧附件切除术.对直径〈5 cm的肿瘤,在肿瘤的外侧缘线形电凝囊...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对26例小儿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一侧附件切除术.对直径〈5 cm的肿瘤,在肿瘤的外侧缘线形电凝囊肿包膜;直径〉5 cm的肿瘤,在其中部或距基底部3 cm处环形电凝囊肿包膜,钝性分离肿瘤与囊壁,完整剥出肿瘤,残余囊壁创面彻底电凝止血,不缝合.卵巢冠囊肿切除.影响术野的大卵巢囊肿,先穿刺吸净囊液,帽状电凝卵巢囊肿包膜一周,再剥出肿瘤. 结果 所有患儿卵巢肿瘤手术都在腹腔镜下完成,肿瘤剥除术24例,一侧附件切除2例.手术时间(50±20) min,术中出血量(30±10) ml,术后住院2~4 d,无手术并发症,无伤口感染.24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肿瘤 小儿妇科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自控性无痛分娩术10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瑾 沈卓娜 +2 位作者 陈宏霞 李斌飞 张志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镇痛的效果、分娩方式、血压变化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孕妇中36周以后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镇痛的效果、分娩方式、血压变化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孕妇中36周以后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麻醉镇痛(I组)和安定(II组),I组采用质量分数为0 1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II组采用10mg安定静脉推注使孕妇镇静以减轻产痛。结果:麻醉镇痛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安定组(P<0 05),极少加重病情及引起血压剧烈增高,镇痛效果好。麻醉镇痛组患者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安定组,阴道分娩率高,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CSEA+PCEA用于妊高征患者的无痛分娩效果良好,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产科镇痛 分娩 罗哌卡因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ER、PR及亚型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秋实 李继俊 林仲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ER、PR及亚型的影响及其与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细胞4 8小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半定量法检测PR- A m RN... 目的 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ER、PR及亚型的影响及其与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细胞4 8小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半定量法检测PR- A m RNA,PR- B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U A细胞ER、PR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米非司酮(5 μmol/ L)显著地降低HHU A细胞PR- B m RNA和PR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P<0 .0 5 ) ,但增加米非司酮剂量并不能增强其降调作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对HHU A细胞PR- Am RNA和ER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 .0 5 )。结论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可明显降调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PR- B m RNA水平和PR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治疗应用 子宫内膜肿瘤/病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裂 免疫组织化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