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心理科集体心理治疗模式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冬梅 梁颂游 +1 位作者 代娟 郑会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75-3977,共3页
目的:对患有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强迫症的患者进行集体心理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为更安全、更有效地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心理科门诊就诊并依据有关标准分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的患者各60例,分别按病种将... 目的:对患有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强迫症的患者进行集体心理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为更安全、更有效地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心理科门诊就诊并依据有关标准分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的患者各60例,分别按病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配合一般性的心理治疗,观察组使用同种药物治疗配合集体心理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2、4、8周进行评定,抑郁症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焦虑症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强迫症使用耶鲁布朗量表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第2、4、8周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焦虑症患者仅在治疗8周之后,HAMA评分才比对照组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02)。观察组的强迫症患者在治疗后第2、4、8周耶鲁布朗量表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各观察组服用药物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以及焦虑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强迫症疗效并不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集体心理治疗
下载PDF
沙盘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冬梅 甘露春 +2 位作者 梁颂游 刘金英 代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24-3526,共3页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统计50例有心理问题的儿童,通过沙盘游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沙盘游戏治疗前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比较有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治疗前)组与实验(治疗后)...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统计50例有心理问题的儿童,通过沙盘游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沙盘游戏治疗前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比较有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治疗前)组与实验(治疗后)组和对照组有差异,实验(治疗前)组评分较低,实验(治疗后)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异。结论:沙盘游戏治疗对于儿童的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问题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疗法 沙盘游戏 情绪问题 行为问题 适应能力
下载PDF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莲 刘金英 +1 位作者 代娟 何用群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3351-3352,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针对影响睡眠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护理2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针对影响睡眠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护理2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患者入院时PSQI得分分别为(8.5±2.4)分和(8.3±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后,前者得分为(7.3±1.4)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得分(8.1±1.2)分比较,明显降低(P<0.05);入院2周后,前者得分降为(6.2±1.5)分,低于对照组得分为(7.9±1.6)分(P<0.05)。结论:为满足老年患者睡眠要求,需掌握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 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梁莲 刘金英 何用群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4077-4077,共1页
目的:研究给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患者生活... 目的:研究给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看,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舒适护理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集体心理治疗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颂游 代娟 +1 位作者 冯冬梅 刘金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7期778-780,共3页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种抗抑郁药系统治疗,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个体心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种抗抑郁药系统治疗,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个体心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每2~4周开展一次封闭性集体心理治疗,每组30人,每次12~16h。治疗前后采用HAMD、SDS、SES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两组患者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SDS、SE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末,实验组60例中显效52例,有效率达86.7.%;对照组60例中显效50例,有效率83.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治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HAMD、SDS评分均下降,SES评分有所提高,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④实验组HAMD、SDS评分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SES评分提高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能更有效的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门诊抑郁症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集体心理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用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566-1567,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症状水平、遵医行为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问卷评分、社会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增加其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预防性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主导 抑郁症状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敏 代娟 郑小林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MSSS、MBI、HA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比单纯药物治疗占有明显优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的能力,还有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疗法 脑卒中 抑郁症
下载PDF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评价中成药治疗28例失眠症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2期58-59,共2页
目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评价中成药治疗28例失眠症的分析。方法:选取55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根据用药的不同将这55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枣仁安神胶囊,对观察组使用百乐眠胶囊。两组患... 目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评价中成药治疗28例失眠症的分析。方法:选取55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根据用药的不同将这55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枣仁安神胶囊,对观察组使用百乐眠胶囊。两组患者均服用30天,在患者的治疗前后同一时段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烦躁、不安、焦虑、郁闷、萎靡等方面状态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心理状态紊乱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是非常准确的,对于评价中成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本次研究中,使用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烦躁、不安、焦虑、郁闷、萎靡等方面的心理紊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 评定量表 中成药 治疗 失眠症
下载PDF
认知疗法结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冬梅 韩自力 +1 位作者 甘露春 刘金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结合帕罗西汀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 5 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2 5例 ,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联合治疗 (观察 )组 2 5例 ,采用认知疗法结合帕罗西汀治疗 ;总疗程分别为 6周。于治疗前...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结合帕罗西汀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 5 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2 5例 ,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联合治疗 (观察 )组 2 5例 ,采用认知疗法结合帕罗西汀治疗 ;总疗程分别为 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疗效 ,半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 2周末两组HAMA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治疗 6周末两组间HAMA评分开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访半年后两组间HAMA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认知疗法结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更好 ,复发率更低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认知疗法 帕罗西汀 焦虑症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冬梅 甘露春 +5 位作者 梁颂游 刘金英 代娟 石乔 韩自力 陶炯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测定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的SLC6A4基因型。结果强迫症组SLC6A4第2内含子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测定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的SLC6A4基因型。结果强迫症组SLC6A4第2内含子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10,12/10基因型和启动子的L/L基因型与强迫症存在显著正关联(P<0.05);强迫症组及对照组内不同性别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C6A4基因可能与强迫症存在遗传关联,第2内含子的10和12/10基因型、启动子的L/L基因型可能是强迫症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性障碍 基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5-羟色胺转运体
下载PDF
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冬梅 梁颂游 +1 位作者 章单 陈迪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物理治疗,研究组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氟西汀)+心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汉密尔顿抑... 目的观察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物理治疗,研究组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氟西汀)+心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采用Barthel指数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评分及Zung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月后研究组HAMD评分(11.32±1.21)及Zung评分(12.42±2.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58.61±6.2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67.42±4.52)。经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17.28±3.22)明显比对照组(11.32±2.12)严重。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抗抑郁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脑卒中 氟西汀 HAMD评分 Zung评分
下载PDF
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会民 冯冬梅 +1 位作者 代娟 梁颂游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9期61-63,67,共4页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将2018年1~9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4,应用单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而2018年10月~2019年5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联合组...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将2018年1~9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4,应用单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而2018年10月~2019年5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联合组(n=44,应用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体量表之病情严重程度(CGI-SI)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在治疗的第2、4及8周,联合组患者的CGI-SI、HAMD以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第2、4及8周的CGI-SI、HAMD以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方式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对临床治疗抑郁症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行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莲 陈春贤 张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0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癌症患者对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的理解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共12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癌症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癌症患者对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的理解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共12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提高癌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干预 癌症 遵医行为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奥沙西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会民 冯冬梅 +1 位作者 梁颂游 代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1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西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应用奥沙西泮治疗)和联合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治疗),分析两组焦虑症... 目的探讨奥沙西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应用奥沙西泮治疗)和联合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治疗),分析两组焦虑症患者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症患者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4周和第8周,联合组的HAMA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焦虑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为日后焦虑症的治疗后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奥沙西泮 生物反馈 HAMA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梁颂游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60例)及帕罗西汀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分别用SCL-90,Y-BOCS以及TESS进...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60例)及帕罗西汀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分别用SCL-90,Y-BOCS以及TESS进行评分,对比两组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CL-90、Y-BOCS评分明显下降(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SCL-90、Y-BOCS评分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均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7/60),帕罗西汀组为23.33%(14/60),差别有显著性(χ2=0.45,P<0.05),两组间TESS评分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两者相比,前者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性人格障碍/药物疗法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下载PDF
催眠疗法合并药物治疗神经性贪食症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露春 代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性贪食症 药物治疗 催眠疗法 进食障碍 反复发作 恐惧心理 暴食 发胖
下载PDF
内观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颂游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内观认知疗法 网络成瘾 青少年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氯氮平和喹硫平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颂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6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02—2012-11在我院就诊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随机分配替换为氯氮平和喹硫平,分别对入组时和8个月末的精神症状及... 目的观察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02—2012-11在我院就诊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随机分配替换为氯氮平和喹硫平,分别对入组时和8个月末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治疗16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88例临床稳定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氯氮平或喹硫平治疗8个月后精神症状均明显好转,8个月后的认知功能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16周后喹硫平组患者出现活动减少、嗜睡、便秘、流涎、头晕及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显著治疗作用,且二者在认知功能的改善及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与氯氮平相比,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喹硫平 认知功能变化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联合氟西汀奥氮平在绝经期妇女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运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7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联合氟西汀奥氮平在绝经期妇女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绝经期双相情感障碍的女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和奥氮平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联合氟西汀奥氮平在绝经期妇女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绝经期双相情感障碍的女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和奥氮平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躁狂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联合氟西汀奥氮平治疗绝经期妇女双相情感障碍疗效肯定,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氟西汀 奥氮平 双相情感障碍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焦虑障碍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丹 梁颂游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焦虑障碍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不孕不育症伴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6~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2019年1~6月收治的39例患者纳入...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焦虑障碍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不孕不育症伴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6~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2019年1~6月收治的39例患者纳入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治疗前后焦虑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估]、社会功能[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认知记忆水平[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估]。结果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A评分、GAF评分、WMS各项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AMA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GAF评分、WMS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6周两组SF-36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焦虑障碍有明确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社会功能和记忆认知水平,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症 焦虑障碍 疗效 团体认知行为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