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建慧 李德庚 +1 位作者 黄东明 陈宇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探讨换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68例次均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 ,其中 32例脐静脉 周围静脉 ,36例桡动脉 周围静脉。除ABO溶血病用O型洗涤红细胞加AB型血浆外 ,余采用与患儿同型的ACD血 ,平均换血量 1 59... 目的 探讨换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68例次均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 ,其中 32例脐静脉 周围静脉 ,36例桡动脉 周围静脉。除ABO溶血病用O型洗涤红细胞加AB型血浆外 ,余采用与患儿同型的ACD血 ,平均换血量 1 59.58ml/L ,速度 74.33ml/ (kg·h)。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肾功能 ,计数资料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胆红素换出率 48.2 1 % ,换血前后血 pH、红细胞压积 (HCT)、Na+ 、Cl- 、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无差异性 (P >0 .0 5) ,换血后Hb、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分别下降 1 0 .0 3 %、31 .40 %、47.69% .血游离钙 (iCa)、K+ 、Mg2 + 明显降低 (P <0 .0 1、P<0 .0 1、P <0 .0 5) ,血糖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换血对血细胞、血糖及电解质影响较大。换血后应注意感染、贫血及出血发生 ,避免输注高渗糖 ,补充钾及钙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同步抽注法 换血疗法 血液内环境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敏 陈宇明 +3 位作者 潘晓芬 高建慧 杨冰岩 王维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234-223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对51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项或多项围产高危因素共41例(80.39%),宫内窘迫、娩出窒息、早产与心律失常发生有关,宫内窘迫和娩出窒息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对51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项或多项围产高危因素共41例(80.39%),宫内窘迫、娩出窒息、早产与心律失常发生有关,宫内窘迫和娩出窒息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较少引起室上性心律失常。胎儿期出现的心律失常伴随心血管异常,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26.67%),其次为胎儿心肌炎,生后出现的心律失常以缺氧心肌损害为主(44.44%),其次为电解质紊乱。房扑、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对心律平疗效好,与缺氧、低钙血症有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疗效好,早搏多不需治疗,与缺氧有关的早搏消失快。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与围产高危因素关系较大,主要是缺氧心肌损害,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肌炎及电解质紊乱。产前胎儿心电监护和胎儿心电图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心律平对多种心律失常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新生儿 胎儿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敏 陈宇明 +3 位作者 赖春华 高建慧 杨冰岩 王维琼 《小儿急救医学》 200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5月住院的45例心衰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症状典型15例,占33.33%,30例不典型患儿,动态观察中都有肺部音、肝脏大小变化。非特征性症状、体...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5月住院的45例心衰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症状典型15例,占33.33%,30例不典型患儿,动态观察中都有肺部音、肝脏大小变化。非特征性症状、体征较多见。早产儿肝肿大≥3cm比足月儿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产儿呼吸暂停占35.71%。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组肺水肿63.16%、需呼吸机支持治疗36.84%,比其他疾病组(30.77%、7.69%)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45例中5例表现不典型,未及时抗心衰治疗,最后发生肺出血。结论新生儿心衰早期诊断困难,肝脏大小、肺部音变化,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吃奶减少、水肿或体重增加过多、周围灌注不良有参考价值。呼吸暂停、肝肿大程度轻是早产儿心衰的特点,先心病合并心衰时症状较重。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早发现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建慧 韩玉昆 +2 位作者 杨冰岩 王维琼 黄东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参照1 994年美国和欧洲ARDS评审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对有青紫、呼吸困难 ,需机械通气治疗的 1 0 1例足月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符合新生...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参照1 994年美国和欧洲ARDS评审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对有青紫、呼吸困难 ,需机械通气治疗的 1 0 1例足月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符合新生儿ARDS诊断的共 1 3例 ,占所有机械通气新生儿的 5 % ,窒息、吸入、剖宫产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 :①有围产期窒息或具备可引起ARDS的原发病 ;②严重低氧血症 ,PaO2 /FiO2 的比值 <2 0 0mmHg ;③急性期胸部X线表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白肺” ;④需要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4 8h ;⑤无心脏功能不全的证据。结论 新生儿ARDS临床上并不少见 ,严密临床观察及动态胸部X线、血气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预防窒息、减少剖宫产可减少AR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治疗 表面活性物质 PS
下载PDF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克雷伯肺炎的特征及抗生素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建慧 李德庚 陈宇明 《小儿急救医学》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临床特征和抗生素的选用。 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 ,经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者 13例进行分析。 结果  治愈 7例 (69% ) ,好转 2例(15 % ) ,...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临床特征和抗生素的选用。 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 ,经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者 13例进行分析。 结果  治愈 7例 (69% ) ,好转 2例(15 % ) ,死亡 2例 (15 % )。临床特点 :①气道分泌物表现黄色粘痰或血性痰 (5 3 8% ) ;②胸部X线表现双肺斑片状影 (69 2 % )或肺实变 (3 0 8% ) ;③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稍高 ;④第一次痰培养阳性时间为机械通气后 (67± 14 9)h。⑤ )药敏试验均对环丙沙星敏感 (13 /13 ) ,依次是泰能 (11/13 )、丁胺卡那霉素 (10 /13 )、氧哌嗪青霉素 (6/13 )。 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种 ,治疗困难 ,认识其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并发症 克雷伯肺炎 抗生素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后及加强复苏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建慧 张晓敏 +4 位作者 杨冰岩 王维琼 杨孜 杨春辉 陈少波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及加强复苏管理效果。方法对中山市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由乡镇及市区医院分娩转诊到市新生儿急救中心的68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旧的复苏流程462例为对照组,采用新指南复苏流程22...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及加强复苏管理效果。方法对中山市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由乡镇及市区医院分娩转诊到市新生儿急救中心的68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旧的复苏流程462例为对照组,采用新指南复苏流程226例为研究组,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为标准,对窒息复苏技术应用情况及推广新指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程度、脑病的发生率、脑病的程度及转归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苏适宜技术的应用,两组比较面罩给氧及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脏按压及不规范复苏明显减少(P<0.05)。(3)研究组用药、纳洛酮的使用及不合理用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管理、有效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能更好地规范窒息复苏程序、提高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复苏术 指南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新权 高建慧 郭小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11-812,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对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被确诊为HIE的 5 0例新生儿的血小板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进行动态观察 ,并与 2 7例正常...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对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被确诊为HIE的 5 0例新生儿的血小板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进行动态观察 ,并与 2 7例正常足月儿对比。结果 ⑴HIE患儿急性期PLT较正常儿明显降低 (P <0 0 1) ,MPV和PDW较正常儿明显增高 (P <0 0 5 ) ,两组恢复期PLT、MPV、PDW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⑵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 (P <0 0 1) ,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 (P <0 0 5 )。结论 动态观察HIE患儿血小板参数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小板参数 HIE 血小板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