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左房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真 陆堃 +2 位作者 梁干雄 彭思云 叶木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左心房作功情况,找出左房作功的规律。方法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比较80 例相互匹配的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的左房容积、收缩时间间期及左房射血力(LAF) 等指标。结果 甲亢组左房容积的各项...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左心房作功情况,找出左房作功的规律。方法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比较80 例相互匹配的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的左房容积、收缩时间间期及左房射血力(LAF) 等指标。结果 甲亢组左房容积的各项指标均较正常组大;左房射血期(LAET) 甲亢组较正常组长;左房射血前期(LAPEP) 、LAPEP/LAET比值,甲亢组小于正常组;LAF甲亢组比正常组增大;甲亢组内LAF与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室每搏量(LVSV) 、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与LAPEP/LAET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患者左房收缩功能增强;LAF是反映左房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有助于估计左室充盈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甲亢患者左房作功加强对维持左房收缩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左房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无创动脉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蔡杰 张宾美 蔡思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54-55,58,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组下肢动脉斑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糖尿病组PWV[(19.08±5.16)m/s]高于对照组[(15.40±3.36)m/s],糖尿病组ABI(1.06±0.11)低于对照组(1.14±0.08),糖尿病组脉压指数(0.42±0.04)高于对照组(0.34±0.0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例患者ABI<0.9,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超发现5例患者有动脉斑块形成。结论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有较好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动脉阻塞患者,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 2型糖尿病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血压指数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病因特点构成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自昌 蔡杰 梁月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58-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特点。方法:按NYHA标准选取80岁以上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均符合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按发病机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5例和左心室射...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特点。方法:按NYHA标准选取80岁以上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均符合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按发病机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5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组231例,每组按年龄又细分为80~89岁组(HFrEF组51例,HFnEF组170例)及90~98岁组(HfrEF组24例,HfnEF组61例),进行心功能、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分析。结果:在HFnEF组不同年龄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O.05),心功能整体好于HFrEF组;HFrEF组中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P〈0.01),而HFnEF组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率高于冠心病(P〈0.01);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多种心脏病合并情况较普遍,单一心脏疾病患者较少(P〈0.01)。结论:高龄心力衰竭病因复杂,以多种心脏疾病伴随出现为突出特点,应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待,临床中要多因素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龄 病因 基础心脏病构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人退行性心瓣膜病与主动脉钙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自昌 刘会良 蔡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69-170,共2页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随年龄增长心瓣膜结缔组织出现的退行性变、钙化、纤维化所导致的结构及功能的异常。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日益增加,仅次于...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随年龄增长心瓣膜结缔组织出现的退行性变、钙化、纤维化所导致的结构及功能的异常。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日益增加,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且〉80岁发病率则更高,性别差异已不明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 主动脉钙化 老年人群 钙磷代谢紊乱 性别差异 退行性变 结缔组织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胜华 贾凌梅 +3 位作者 梁琪恩 兰芳 余自然 蒋浩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435,共2页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及对照组(n=32),两组均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mg/d,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以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6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及对照组(n=32),两组均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8mg/d,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值。结果:对照组房颤复发14例,治疗组房颤复发7例,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治疗组(P<0.01)。结论: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应用可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坎地沙坦 胺碘酮
下载PDF
无创动脉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宾美 蔡杰 林东红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技术检测86例GDM孕妇患者及75例同期健康孕妇的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 目的初步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技术检测86例GDM孕妇患者及75例同期健康孕妇的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PPI),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GD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aPWV、ABI和PPI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妊娠期糖尿病组ABI<0.9的9例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6例患者动脉血管分叉处有斑块形成。结论应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能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病变,为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诊疗提供较好依据,对疾病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脉压指数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蒋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5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2例患者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痊愈46例(88.4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5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2例患者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痊愈46例(88.46%),好转6例(11.54%),总有效率为100.00%。51例患者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腹痛,均未给予特殊处理,1周内消失,全部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是治疗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胆汁 胃炎 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下载PDF
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杰 张宾美 胡海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201例老年人群中,根据3个不同的指标将上述患者分为相应的组别。第一,根据左心功能收缩时间间隔是否偏向基准点右下方分为:①动脉检测... 目的探讨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201例老年人群中,根据3个不同的指标将上述患者分为相应的组别。第一,根据左心功能收缩时间间隔是否偏向基准点右下方分为:①动脉检测异常组,共110例;②动脉检测正常组,共91例。第二,根据患者的N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分为:①异常浓度组,共125例;②正常浓度组,共76例。第三,根据心血管专科医师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及左心射血分数分为:①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共44例;②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组,共58例。上述组别间进行相应对比,比较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与NT-proBNP水平及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病例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对NT-proBNP水平升高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25.2%,具有78.4%的敏感性和84.2%的特异性;对急性左心衰竭有83.33%的敏感性和74.75%的特异性,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偏向基准点右下方与NT-proBNP及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显著相关。结论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预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可能具备与NT-proBNP相似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动脉检测技术 N端B型利钠肽原 老年人 急性左心衰竭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胜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0期2504-2507,共4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定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控制的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5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定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控制的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5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对冠心病的认知与遵医行为好的129例占37.4%,差的216例占62.6%,执行最差的是定期随访,最好的为遵医嘱服药;患者的性别、家庭来源、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庭支持均对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有影响(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不甚理想,医护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并注意结合其影响因素,以达到提高冠心病控制率和降低其致死率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认知 遵医行为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无创动脉检测联合平均动脉压在高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宾美 蔡杰 胡海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3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 探讨无创动脉硬化联合平均动脉压(MAP)检测高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欧姆龙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BP-203RPE Ⅲ)对86例高龄孕妇检测同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MAP,按照baPWV数值分成动脉硬化检... 目的 探讨无创动脉硬化联合平均动脉压(MAP)检测高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欧姆龙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BP-203RPE Ⅲ)对86例高龄孕妇检测同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MAP,按照baPWV数值分成动脉硬化检测异常组及正常组;另外,baPWV联合MAP分成阳性联合组及阴性联合组,分别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阳性联合组高龄孕妇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34.29%,明显高于阴性联合组(1.9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高于动脉检测异常组(27.5%).结论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联合MAP能早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从而为及早干预疾病进展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高龄孕妇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78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胜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9期2366-23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基础疾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老年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中,以冠心病为最多,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居第三的是...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基础疾病、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老年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中,以冠心病为最多,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居第三的是肺源性心脏病;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喘、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病为明确的诱因所致,其中在明确诱因中,呼吸道感染居首;本组78例患者进过个体化治疗后,60例出院,占76.9%;14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而反复住院或者转院,占17.9%;4例死亡,占5.1%。结论引起老年心力衰竭基础疾病种类多,主要病因为冠心病;多数患者发病有明确的诱因,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在治疗时要注意个体化用药,要控制好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同时要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3期174-174,17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幽门梗阻及穿孔者行手术治疗,其余病理患者均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幽门梗阻及穿孔者行手术治疗,其余病理患者均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2.7%,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特点,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舒利迭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兰芳 《青岛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442-443,共2页
目的观察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74例患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进行舒利迭吸入治疗方式,每次吸入50μ... 目的观察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74例患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进行舒利迭吸入治疗方式,每次吸入50μg沙美特罗和500μg丙酸氟替卡松,每天间隔12小时吸入药物两次;对照组患者喷硫酸特布他林喷雾剂,每次喷两下,每天早中晚喷3次,治疗期4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测定FEV、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FVC,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好转,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吸入治疗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疾病特点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自昌 刘会良 +1 位作者 蔡杰 梁月娥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目的在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血压心脏疾病特点。方法以多次住院80岁以上高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COPD伴高血压病(A组)97例,COPD不伴高血压病(B组)40例,进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客观比较分析。... 目的在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血压心脏疾病特点。方法以多次住院80岁以上高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COPD伴高血压病(A组)97例,COPD不伴高血压病(B组)40例,进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客观比较分析。结果 A组出现明显的左心室肥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趋向不典型表现,而B组呈典型的肺源性心脏病表现更明显,P<0.05;而不论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在两组总发生率均相似,P>0.05。结论高血压明显影响COP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血压病 心脏疾病特点
下载PDF
无创动脉检测简易评价心脏功能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蒋浩荣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简易评价心脏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收取200例呼吸困难住院患者,入院后200例患者均进行无创动脉检测技术简易评价心脏功能,心源性呼吸困难为A组,肺源性呼吸困难为B组,各100例,再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结...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简易评价心脏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收取200例呼吸困难住院患者,入院后200例患者均进行无创动脉检测技术简易评价心脏功能,心源性呼吸困难为A组,肺源性呼吸困难为B组,各100例,再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结果 A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质量浓度(2 912.81±1 801.45)Pg·mL-1高于B组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A组、B组患者NT-pro-BN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C组健康体检者(P<0.05)。100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92例为阳性、8例为阴性,10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80例为阳性、20例为阴性,A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阳性预测价值92.00%及阴性预测价值8.00%显著优于B组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P<0.05)。结论在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无创动脉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动脉检测 心脏功能 评价
下载PDF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22例误诊分析
16
作者 陈胜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83-684,共2页
目的了解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误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临床症状的22例心肌梗死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误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4例,误诊为癫痫发作2例,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 目的了解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误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临床症状的22例心肌梗死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误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4例,误诊为癫痫发作2例,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2例。22例经临床分析、心电图检测、心肌酶以及超声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14例为急性下壁心梗,其中5例伴有右心室心肌梗死;正后壁2例;下壁与正后壁1例;3例为前壁心肌梗死;2例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被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晕厥,应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进行相关心肌酶学检测,从而降低误诊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晕厥 误诊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纤溶参数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海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时纤溶参数的变化及评价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测定9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43例心功能Ⅱ级患者随机分为雷...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时纤溶参数的变化及评价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测定9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43例心功能Ⅱ级患者随机分为雷米普利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3个月后重复测定血浆标志物。结果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纤溶参数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雷米普利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参数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替米沙坦治疗后血浆纤溶参数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存在纤溶系统异常,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RB可改善纤溶参数,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未见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患者 血浆 雷米普利 心功能 治疗 参数 水平 结论
原文传递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杰 张宾美 +1 位作者 李振 陈家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5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对早期诊断中青年2型糖尿病( T2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科林公司生产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分别对78例中青年T2DM患者( T2DM组)及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脉搏波上升时间( UT)、平均... 目的:探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对早期诊断中青年2型糖尿病( T2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科林公司生产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分别对78例中青年T2DM患者( T2DM组)及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脉搏波上升时间( UT)、平均动脉压百分比(%MAP)、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 T2DM组UT、%MAP、baPWV及A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8、8.798、-3.392、5.136,均P<0.01),6例患者ABI<0.9,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超发现5例患者下肢动脉有斑块形成。其中有2例患者ABI>0.9,但其UT、%MAP提示下肢动脉狭窄、阻塞,行彩超发现患者下肢动脉有斑块形成。结论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诊断中青年T2DM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有较好的准确性,能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狭窄、阻塞患者,为早期诊断疾病提供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硬化 中年人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价双下肢浮肿在老年人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吴自昌 蔡杰 王文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双下肢浮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因高血压并呼吸困难住院的301例老年患者中,以220ng/L为NT-proBNP异常标准界定值,比较双下肢浮肿与NT-proBNP...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双下肢浮肿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因高血压并呼吸困难住院的301例老年患者中,以220ng/L为NT-proBNP异常标准界定值,比较双下肢浮肿与NT-proBNP水平及心力衰竭的相互关系。结果双下肢浮肿对NT-proBNP水平升高阳性预测值为90.3%,阴性预测值为42.1%,敏感性74.4%,特异性80.0%;对心力衰竭的敏感性86.4%,特异性78%。双下肢浮肿与NT-proBNP及心力衰竭显著相关。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双下肢浮肿预测心力衰竭具备与NT-proBNP相似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浮肿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高血压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