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程诚 王鑫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ST...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70例,作为病例组(n=70),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n=70)。所有患者均在12个月后行三维心脏彩超及3D-STI;记录并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病例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87、57.30、231.84,P<0.01);病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0,P<0.01);病例组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01、202.31、68.21、203.58,P<0.01)。结论: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行PCI术后12个月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仍低于正常人,需继续随访观察。3D-STI对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作出较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