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复氧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季凤清 孙海梅 +2 位作者 郭艳茹 郭崇洁 赵天德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  应用原代分离培养的Wistar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探讨缺氧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DNA断裂。结果  缺氧复氧可使胎鼠... 目的  应用原代分离培养的Wistar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探讨缺氧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DNA断裂。结果  缺氧复氧可使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的细胞皱缩,细胞核染色质凝集、边聚呈半月形等多种形式形成核碎块,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长,其它细胞器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凋亡参与了缺氧复氧诱导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死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缺氧 复氧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大鼠 脑缺血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增生率的变化和bFGF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华 郭崇洁 +2 位作者 景朋 高福云 赵天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 ,研究肿瘤细胞自分泌调控机制。将人肝癌细胞培养在无血清无外源分裂因子培养基中 ,采用细胞原位计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不同时相人肝癌细胞增生率的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情况。结... 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 ,研究肿瘤细胞自分泌调控机制。将人肝癌细胞培养在无血清无外源分裂因子培养基中 ,采用细胞原位计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不同时相人肝癌细胞增生率的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人肝癌细胞生长良好 ,其增生速度与其分泌的bFGF量成正比。提示 :肝癌细胞在无外源生长因子的条件下通过分泌bFGF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自身和相邻细胞 ,促进细胞生长和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无血清培养 增生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对肥大细胞在婴幼儿毛细血管瘤中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引鹏 辛育龄 +2 位作者 潘琳 樊雪强 谭海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6-99,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在婴幼儿毛细血管瘤中的变化规律 ,进一步认识肥大细胞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ICH)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甲苯胺蓝快速染色法 ,对 2 2例ICH、10例体表海绵状血管瘤 (SCH ,静脉型血管畸形 )、9例肉芽肿型血管瘤 (GH)组...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在婴幼儿毛细血管瘤中的变化规律 ,进一步认识肥大细胞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ICH)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甲苯胺蓝快速染色法 ,对 2 2例ICH、10例体表海绵状血管瘤 (SCH ,静脉型血管畸形 )、9例肉芽肿型血管瘤 (GH)组织切片中的肥大细胞进行测定。结果 :肥大细胞在ICH(9.97± 6 .5 3)中高表达 ,在SCH(2 .5 6± 1.15 )和GH中 (2 .2 1± 2 .5 6 )低表达 (P <0 .0 1)。在ICH中 ,肥大细胞在消退期最多(14 .6 6± 6 .83) ,其次为增殖期 (10 .39± 5 .5 9) ,消退完成期最少 (4.81± 3.0 1)。 2 2例ICH按照病变年龄分布 ,在 1岁左右至 3岁间 ,肥大细胞明显增多 ,1岁内次之 ,3岁以后肥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肥大细胞在ICH中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 ,在消退期其数目显著增多 ,提示肥大细胞可能是促进ICH消退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婴幼儿 毛细血管瘤 甲苯胺蓝快速染色法 测定
下载PDF
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及与临床严重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海燕 靳耀英 喻唯民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98-201,F0002,共5页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谱,探讨其突变率与临床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53例PKU患者根据其治疗前的血苯丙氨酸浓度进行临床分型,同时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PAH基因外显子3、5、6、7、10、11和12,用单...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谱,探讨其突变率与临床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53例PKU患者根据其治疗前的血苯丙氨酸浓度进行临床分型,同时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PAH基因外显子3、5、6、7、10、11和12,用单链构像多态分析、变性高效液相层析(DHPLC)和直接测序3种方法筛查PAH基因突变。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临床严重度和突变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4种突变(R176X、E280K、L367R和S349A)在中国PKU人群中未见报道,其中2种突变(L367R和S349A)为国际首次报道。基因型和临床严重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6,P<0.01)。结论:新发现的PKU患者的4种基因新突变,丰富了PKU患者PAH基因突变谱。基因型和临床严重度间较好的相关性为临床上PKU的基因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DHPLC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筛选PAH基因突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型 临床严重度
下载PDF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宏 喻唯民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1年第5期295-298,共4页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喋呤 BH4缺乏症 诊断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季凤清 孙海梅 +2 位作者 郭艳茹 郭崇洁 赵天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1-546,共6页
应用原代分离培养的Wistar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模型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DNA断裂 ;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 应用原代分离培养的Wistar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模型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DNA断裂 ;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神经细胞亚微结构的变化 ,减少凋亡细胞数 ,使缺氧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所引起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银杏叶提取物 缺氧复氧 神经元 大鼠 细胞凋亡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育时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华 孙海梅 +3 位作者 郭崇洁 高福云 赵天德 魏育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定位培养技术 ,将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序地接种在同一容器内培养 ,电镜下观察 2种细胞接触时细胞切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肝癌细胞伪足接触的成纤维细胞膜下出现多个吞饮泡 ,使骨架纤维下移 ,局部断裂。 2种细胞的线粒体... 采用定位培养技术 ,将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序地接种在同一容器内培养 ,电镜下观察 2种细胞接触时细胞切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肝癌细胞伪足接触的成纤维细胞膜下出现多个吞饮泡 ,使骨架纤维下移 ,局部断裂。 2种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溶酶体增多 ,胞质中出现许多泡状结构。提示 ,在肝癌细胞侵袭成纤维细胞早期、成纤维细胞膜尚未受到破坏时 ,细胞内的结构已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成纤维细胞 定位培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育时几种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 高福云 +2 位作者 魏育林 郭崇洁 赵天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197,共6页
本文采用定位细胞培养技术.将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序地排列在同一容器内。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染色法(LSAB法).观察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 本文采用定位细胞培养技术.将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序地排列在同一容器内。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染色法(LSAB法).观察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研究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结果显示,bFGF、EGF和TGFβ1在两类细胞中的表达量随着细胞增殖率的变化也发生着动态变化。在细胞增殖率增高的时相,正性生长因子bFGF、EGF在细胞中的表达量也增高.而负性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量则降低;在细胞增殖率降低的时机.其表达量正好相反。表明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育培养时,自分泌、旁分泌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起着近程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成纤维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哮喘反应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IL-1增加
9
作者 贾玉萍 林江涛 +2 位作者 于一 郭艳茹 成立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哮喘反应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产生白细胞介素 1(IL 1)的情况 ,明确IL 1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大鼠 ,建立大鼠哮喘反应模型。致敏大鼠于激发后即刻、1h、4h和 16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分离支气管... 目的 :探讨哮喘反应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产生白细胞介素 1(IL 1)的情况 ,明确IL 1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大鼠 ,建立大鼠哮喘反应模型。致敏大鼠于激发后即刻、1h、4h和 16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分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AM ,在含或不含脂多糖 (LPS)条件下培养AM ,收集其上清液 ,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AM上清液中IL 1活性。结果 :致敏大鼠在抗原激发后 1h和 4h的BALF中AM自发产生IL 1活性显著增加 (与对照组和即刻组相比 ,均P <0 .0 1) ;而LPS刺激后对照组和致敏大鼠抗原激发后不同时刻组间IL 1产生无明显差异 (均P >0 .0 5 )。结论 :哮喘反应大鼠AM在体内已被活化并释放IL 1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反应 大鼠 肺泡 巨噬细胞 IL-1 AM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与肺腺癌细胞共同培养时增殖率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晶明 郭崇洁 +2 位作者 张华 赵天德 高福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用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技术,选用人肺腺癌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两者按一定顺序定位培养在同一容器内.用原位计数法分别测定两种细胞在12、36、60、84小时培养的细胞数,计算两种细胞在不同时相的增殖率.观察人肺腺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用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技术,选用人肺腺癌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两者按一定顺序定位培养在同一容器内.用原位计数法分别测定两种细胞在12、36、60、84小时培养的细胞数,计算两种细胞在不同时相的增殖率.观察人肺腺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癌细胞在12~36小时期间可刺激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在36~60小时和60~84小时则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成纤维细胞在60~84小时期间显示对癌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 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率 肺肿瘤
下载PDF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与人肺腺癌细胞共同培养时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晶明 郭崇洁 +2 位作者 赵天德 高福云 张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01-406,507,共7页
本文在混合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技术。选用人肺腺癌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两者按一定顺序定位培养在同一容器内的盖玻片上。在两种细胞相遇后,于不同时间取出长有细胞的盖片制成光镜和电镜标本。透射电镜标本采用... 本文在混合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技术。选用人肺腺癌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两者按一定顺序定位培养在同一容器内的盖玻片上。在两种细胞相遇后,于不同时间取出长有细胞的盖片制成光镜和电镜标本。透射电镜标本采用了经过改进的原位包埋、水平切片法,使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在定位培养时的超微结构变化得到充分显示。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定位培养4天时,光镜观察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但电镜下已显示出变化;培养7天时,光镜及电镜观察均可见到与肿瘤细胞接触的成纤维细胞有损伤,与成纤维细胞接触的肿瘤细胞胞膜亦有破损。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人肺腺癌细胞 定位细胞培养 组织化学 电镜 原位包埋
下载PDF
沙棘籽油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天德 陈子馨 +4 位作者 刘小俞 邵金莺 任丽娟 张岚 陈惟昌 《中草药》 CAS 1987年第11期22-24,共3页
本文观察了沙棘籽油的保肝效应,并进行了籽油的急、慢性毒性试验。三组小鼠分别胃饲日量为0.125、0.25或0.5g籽油/kg体重,连续4天,第4天用CCl4造成肝损伤。与单纯CCl4组进行比较,保肝Ⅱ、Ⅲ组肝内坏死灶明显减少(P<0.05及P<0.01... 本文观察了沙棘籽油的保肝效应,并进行了籽油的急、慢性毒性试验。三组小鼠分别胃饲日量为0.125、0.25或0.5g籽油/kg体重,连续4天,第4天用CCl4造成肝损伤。与单纯CCl4组进行比较,保肝Ⅱ、Ⅲ组肝内坏死灶明显减少(P<0.05及P<0.01)。CCl4组肝细胞胞浆内小片状嗜硷性物质大部消失,说明粗面内质网发生变化,而在保肝组中该物质接近正常水平。表明籽油对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籽油无急、慢性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沙棘籽油 小片状嗜硷性物质 粗面内质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