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聚集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及临床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盛佳 庄逢源 +2 位作者 曾衍钧 李秀峰 王丽平 《中国微循环》 1999年第2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红细胞聚集 实验研究 方法 检测
下载PDF
红细胞聚集性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盛佳 曾衍钧 庄逢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1-236,共6页
聚集性是红细胞的一项重要流变性质。本文对红细胞聚集现象的多方面生理特性,对红细胞聚集发生的条件、影响红细胞聚集的诸要素以及聚集性的病理改变等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 红细胞 聚集性 聚集体
下载PDF
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莹 邢淑敏 +1 位作者 董唏 庄逢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结合雌激素 (倍美力 )配伍安宫黄体酮 (MPA)的连续联合方案对绝经后妇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以便更合理地为绝经后妇女的激素补充治疗提供指导和咨询。方法将 60例绝经 1~ 4年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 3组 ,A、B组分别口...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结合雌激素 (倍美力 )配伍安宫黄体酮 (MPA)的连续联合方案对绝经后妇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以便更合理地为绝经后妇女的激素补充治疗提供指导和咨询。方法将 60例绝经 1~ 4年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 3组 ,A、B组分别口服结合雌激素 0 62 5mg d或 0 3mg d配伍MPA 2mg d ,加复方碳酸钙 (钙尔奇 D) 60 0mg d ;C组口服复方碳酸钙 60 0mg d ,为期半年 ,对比 3组用药前、后以及用药后各组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 3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用药后 ,A组的全血高切粘度从 ( 5 2 3± 0 3 7)毫帕·秒 (mPa·s)降至( 5 0 3± 0 4 3 )mPa·s(P <0 0 5 ) ,血浆粘度从 ( 1 66± 0 19)mPa·s降至 ( 1 5 8± 0 15 )mPa·s(P <0 0 5 ) ,红细胞变形能力从 ( 4 76± 0 3 2 )mPa·s降至 ( 4 5 4± 0 3 4 )mPa·s(P <0 0 5 ) ,有明显改善。B组全血高切粘度从 ( 5 10± 0 3 0 )mPa·s降至 ( 4 87± 0 3 0 )mPa·s (P <0 0 5 ) ,红细胞变形能力从 ( 4 65± 0 3 4 )mPa·s降至 ( 4 4 3± 0 2 9)mPa·s (P <0 0 5 ) ,也有明显改善。C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 ,A组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C组 (P <0 0 5 ) ;B组全血高切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血液粘度 红细胞变形性 激素替代疗法
原文传递
红细胞聚集的生物力学基础 被引量:5
4
作者 盛佳 曾衍钧 庄逢源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红细胞聚集是一种细胞间的非特异粘附.从宏观角度讲,它是一种热力学过程;由不分散的单个细胞发展为三维网状结构.而从细观上看则是一种细胞膜间有大分子参与的弱相互作用.本文对红细胞的聚集形式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红细胞 聚集现象 粘附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运动及尼卡地平对其影响
5
作者 戴芸 常立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运动产生机制及其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20只,体重:20~25kg,以乌拉坦(ip)为基础麻醉,α-氯醛酮(iv)为维持麻醉,应用显微录像静画步进法观察家兔肠系膜局部施加... 目的:探讨血管运动产生机制及其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20只,体重:20~25kg,以乌拉坦(ip)为基础麻醉,α-氯醛酮(iv)为维持麻醉,应用显微录像静画步进法观察家兔肠系膜局部施加去甲肾上腺素(NA)08μg后,诱发出微动脉周期性、节律性的血管运动及静脉注入尼卡地平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微动脉血管运动频率:(708±064)counts/min,振幅:(551±042)μm。血管运动的振幅在同一支微动脉上分布不均,呈节段性。尼卡地平025g·L-1·kg-1和05g·L-1·kg-1均扩张微动脉内径、降低血管运动频率及振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去甲肾上腺素 肠系膜 血管运动
下载PDF
由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的动力学模型
6
作者 胡青华 庄逢源 黄亚奇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09-613,共5页
用比浊法测量富血小板血浆(PRP)在ADP诱导后的光密度变化作为血小板聚集程度量度的方法已经用了二十余年了,但至今讨论血小板聚集动力学的数学描述的文献还很少。本文基于T.Abc提出的血小板聚集是一级反应的假定和我们的... 用比浊法测量富血小板血浆(PRP)在ADP诱导后的光密度变化作为血小板聚集程度量度的方法已经用了二十余年了,但至今讨论血小板聚集动力学的数学描述的文献还很少。本文基于T.Abc提出的血小板聚集是一级反应的假定和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曲线可以分解为三项:1.可逆性聚集T1;2.可逆性聚集的解聚项T2;3.不可逆聚集T3,而总的聚集曲线可由T=T1-T2+T3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聚集 动力学模型 AD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