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瀛 杨雨润 +4 位作者 刘守尧 孙伟 杨欢 陈星佐 林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两种假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差别。方法回顾了本机构近3年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共221例,按应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分组。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两种假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差别。方法回顾了本机构近3年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共221例,按应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分组。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下地时间存在差异,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两种假体都能很好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水泥型 非水泥型
下载PDF
顺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雨润 李子荣 +3 位作者 孙伟 陈瀛 林朋 刘成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经顺行髓内钉治疗后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诊治的47例采用顺行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年龄55.3岁(18~95岁);男31例,女16例。骨折的AO分型:A型14例,B型27例,C型6例。车祸所致者1...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经顺行髓内钉治疗后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诊治的47例采用顺行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年龄55.3岁(18~95岁);男31例,女16例。骨折的AO分型:A型14例,B型27例,C型6例。车祸所致者14例,高处坠落者11例,摔倒者22例。大转子顶点进钉38例,梨状窝进钉9例。采用卡方检验探索骨折分型、年龄、是否合并骨质疏松、进钉点位置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当期望计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结果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年龄、AO分型、骨质疏松无明显相关性,进钉点位置的选取对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显著性影响(P<0.05)。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采用了梨状窝进钉点。结论进钉点选择不当可能造成股骨头血供受损,针对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推荐采用大转子顶点作为进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股骨头坏死 髓内钉 并发症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知识-行动框架在提高延续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爽 张筱娴 +3 位作者 白一彤 赵世真 王梓涵 张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日益广泛[1]。如何协助患者完成围手术期的过渡、实现快优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成为延续护理探究的重要内容。知识-行动框架(knowledge to action,KTA)最早由加拿大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日益广泛[1]。如何协助患者完成围手术期的过渡、实现快优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成为延续护理探究的重要内容。知识-行动框架(knowledge to action,KTA)最早由加拿大学者Graham等人开发应用,它提出了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迭代过程,包括知识创造和实践行动2个相互作用的阶段[2]。现对我科KTA框架在提高关节置换患者延续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延续护理 加拿大学者 关节置换 GRAHAM 实践行动 围手术期 行动框架
下载PDF
细胞自噬与肌腱病的靶向自噬途径
4
作者 朱前拯 高福强 +1 位作者 林朋 孙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61-1467,共7页
背景:肌腱是一种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纤维组织,主要功能是在运动时从肌肉向骨骼传导应力,肌腱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表现为肌腱炎症、退变和损伤。细胞自噬广泛参与许多疾病的发展。基于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为肌腱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 背景:肌腱是一种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纤维组织,主要功能是在运动时从肌肉向骨骼传导应力,肌腱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表现为肌腱炎症、退变和损伤。细胞自噬广泛参与许多疾病的发展。基于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为肌腱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综述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和调控机制,分析细胞自噬参与肌腱病的病理机制,为肌腱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关于自噬与肌腱病的相关研究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自噬、肌腱、成纤维细胞、肌腱病",英文检索词为"autophagy,tendon,fibroblast,tendinopathy"。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排除内容相关性差或重复文献,最终得到54篇文献。结果与结论:自噬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对人肌腱干细胞的损害;随着肌腱组织的细胞外基质降解程度的增加,肌腱细胞由于过度的细胞自噬出现自噬性细胞死亡;前列腺素E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诱导成纤维细胞的死亡和自噬;肩袖损伤后的肌肉萎缩受自噬调控;雷帕霉素通过自噬的激活抑制肌腱损伤后的腱周纤维化。综合目前研究结果,自噬在肌腱病中有重要作用,自噬将会成为肌腱病新的研究热点,更加详细地了解自噬过程及其在肌腱病中的作用,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肌腱病的靶向自噬途径,为干预和治疗肌腱病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肌腱病 肌腱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死亡 肩袖 雷帕霉素 前列腺素E2 细胞外基质 自噬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前拯 于彩霞 +7 位作者 陈星佐 徐小东 王立强 杨雨润 杨欢 陈瀛 刘成刚 林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5例,女73例;平均年龄为77... 目的探讨术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5例,女73例;平均年龄为77.1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60例,患者接受2次静脉注射,将15mg/kg氨甲环酸溶于100mL生理盐水,滴注时间〉10min,第一剂在切皮前完成,第二剂在关闭切口时使用;对照组58例,仅使用100mL生理盐水。术前1d及术后第1、3天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输血率、输血量、术中失血量,使用血红蛋白平衡法计算术后第1、3天的总失血量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氨甲环酸组患者的输血率为21.7%,输血量为(310.8±85.7)mL,术中出血量为(424.3±87.6)mL,术后第1天总失血量为(1284.6±288.7)mL,第3天总失血量为(1501.2±337.1)m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41.4%、(379.8±110.2)mL、(526.7±113.8)mL、(1534.8±279.2)mL、(1887.4±43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降低输血率、减少输血量、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总失血量。使用氨甲环酸也不会增加住院期间血栓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与切开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前拯 王闯 +6 位作者 陈星佐 徐小东 王立强 陈瀛 杨雨润 杨欢 林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比较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与切开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三部因急性跟腱断裂入院行跟腱缝合手术的67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2例,采用Dresden微创缝合技... 目的比较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与切开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三部因急性跟腱断裂入院行跟腱缝合手术的67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2例,采用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缝合)和切开组(35例,采用切开缝合)。术后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观察术后伤口感染、跟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通过跟腱完全断裂评分表(ATRS)评估跟腱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8个月。微创组的手术时间(40.0min)、切口长度(3.0cm)、住院时间(5d)均小于切开组(42.5min、10.0cm、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术后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伤口感染或不愈合率分别为0和8.6%,再次断裂率分别为3.1%和2.9%,末次随访时ATRS评分分别为98.0分和98.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缝合比较,Dresden微创缝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跟腱功能恢复良好,有降低伤口感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腱损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单纯肱骨小结节撕脱骨折病例报道
7
作者 陈星佐 陈瀛 +3 位作者 王立强 朱前拯 杨雨润 林朋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75-77,共3页
单纯肱骨小结节撕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约占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的2%[1],占全身所有骨折的0.00046%[2]。由于病例较为罕见而且影像学检查往往存在骨遮挡等因素,因此在损伤的急性期常常存在漏诊的情况。较多病例因为远期肩关节存在内旋... 单纯肱骨小结节撕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约占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的2%[1],占全身所有骨折的0.00046%[2]。由于病例较为罕见而且影像学检查往往存在骨遮挡等因素,因此在损伤的急性期常常存在漏诊的情况。较多病例因为远期肩关节存在内旋无力、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因素而就诊,因此在临床上超过半数的病例在接受治疗时已经为陈旧骨折[3-4]。现报道1例成人因摔伤而导致的单纯肱骨小结节撕脱骨折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骨折 病例报道 小结节 肱骨 影像学检查 陈旧骨折 急性期 肩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