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晴 杜建时 +2 位作者 刘松岩 李新颖 郝小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SOD、MDA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依达拉奉治疗组,都可喜组和正常对照组,自手术7d起,依达拉奉治疗组皮下注射依达拉奉,每日1次给药,药量3mg...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SOD、MDA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依达拉奉治疗组,都可喜组和正常对照组,自手术7d起,依达拉奉治疗组皮下注射依达拉奉,每日1次给药,药量3mg/kg体重,共20d。都可喜组用都可喜灌胃,每日1次,20mg/kg体重,共20d,各组分别取1个月及2个月为时间点,处死取脑,测定大鼠海马组织SOD、MDA。[结果]提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后,SOD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月、2月依达拉奉治疗组SOD活性比相应时间点模型组SOD活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都可喜的作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2个月的治疗效果好于1个月。术后1月、2月依达拉奉治疗组MDA分别低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都可喜的作用相当,而且2个月的治疗效果好于1个月。[讨论]依达拉奉可以使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下降,SOD含量升高,提示依达拉奉具有明显的清除缺氧缺血后脑组织内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依达拉奉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刺五加皂苷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元红花 程琳 许妍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苷对Aβ25~35处理PC12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PC12细胞用10 mol/L Aβ25~35处理,建立体外老年性痴呆模型。采用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丙二醛(...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苷对Aβ25~35处理PC12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PC12细胞用10 mol/L Aβ25~35处理,建立体外老年性痴呆模型。采用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丙二醛(MDA)含量检测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Aβ25~35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噻唑蓝(MTT)代谢率下降,LDH释放量增多(P【0.05或P【0.01),MDA含量增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刺五加皂苷组可不同程度地保护Aβ25~35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结论刺五加皂苷对Aβ25~35处理PC12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皂苷 AΒ25~35 细胞毒性 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红花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晴 杜建时 +4 位作者 韩雪梅 徐凤梅 杨昕 康治臣 李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红花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红花组 ,盐水对照组 ,假手术组 ,单纯缺血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光镜、电镜、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目的 探讨红花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红花组 ,盐水对照组 ,假手术组 ,单纯缺血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光镜、电镜、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aspase 3、Bcl 2在脑缺血再灌后不同时间蛋白表达的变化 ,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其免疫强度。结果 红花与盐水对照组相比使相应时间点Caspase 3表达降低 ,Bcl 2表达升高。结论 红花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红花 脑保护作用 Caspase-3 BEL-2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帕金森病路易(小)体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加俊 田明秀 +1 位作者 李兴安 胡林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00-1106,共7页
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现于中脑特定脑区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PD病人LBs和/或路易轴突也出现于脑内... 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现于中脑特定脑区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PD病人LBs和/或路易轴突也出现于脑内其他脑区非多巴胺能神经元,比如蓝斑(locus coeruleus,LC)等脑干个别脑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额前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颞叶皮层(temporal cortex,TC)等大脑多个脑区胆碱能神经元.为了明确LBs的蛋白质构成,本文通过蛋白质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就LBs的蛋白质构成归纳了5个方面的要点:a.LBs的组织结构单元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征的2类纤维状聚集物和6类非纤维状聚集物(通常被称为寡聚物);b.病理性α-SYN在LBs内存在5种化学修饰形式;c.19个α-SYN相关蛋白质分别与α-SYN共定位于LBs;d.117个LBs的已知蛋白质被划分为10组不同蛋白质功能群组;e.LBs的蛋白质组学鉴定数据库包含了分别在LC、SNpc和PFC脑区组织水平鉴定的84、124和120个候选蛋白质,在TC脑区细胞水平鉴定的108个候选蛋白质,以及在TC脑区亚细胞水平鉴定的29个候选蛋白质.上述要点广泛、深入地概括了LBs的蛋白质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帕金森病 路易(小)体 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老年脑血栓病人尿镁浓度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晴 于敏华 +2 位作者 张洪田 孙立 王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脑血栓 尿 浓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建时 赵晴 +1 位作者 张英丽 陈珂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优点,探讨VEGF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的作用。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成人新鲜骨髓,Percoll梯度分离法培养,单克隆培养法分离传代扩增骨髓基质细胞(MSCs)。在大肠杆菌DH5α... 目的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优点,探讨VEGF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的作用。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成人新鲜骨髓,Percoll梯度分离法培养,单克隆培养法分离传代扩增骨髓基质细胞(MSCs)。在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和提取,纯化、克隆pcDNA3.0-VEGF165质粒。脂质体法转染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MSCs免疫表型变化。一抗VEGF和CD31(1∶50),FITC标记的VEGF二抗和cy3标记的CD31二抗与细胞共同孵育,甘油封片,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结果转染前表达CD44(75.86%)、CD31(5.63%)。转染后CD44表达明显下调(40.18%),CD31则明显上调(56.20%)。FITC标记后VEGF抗体使细胞显现绿色荧光,cy3标记的CD31抗体使细胞显红色荧光。结论转染VEGF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且有分泌VEGF的功能,为干细胞植入及血管再生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基因转染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调控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晴 徐忠信 +3 位作者 杨宏 王铁艳 章来晓 胡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5-687,共3页
目的 探讨 Bcl- 2及 Caspase- 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与缺血性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显色方法测定 Bcl- 2、Caspase- 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的动态变... 目的 探讨 Bcl- 2及 Caspase- 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与缺血性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显色方法测定 Bcl- 2、Caspase- 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随时间延长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二者的免疫强度。结果 图像分析显示 Bcl- 2表达于缺血再灌注 3h后达高峰 ,再灌注 6 h后呈下降趋势 ,2 4 h后表达明显减少 ,与 3h相比 P<0 .0 1。Caspase- 3于缺血再灌注 6 h后达高峰 ,于再灌注 2 4 h后表达下降 ,与 6 h相比 P<0 .0 1。结论  Bcl- 2及 Caspase- 3均介导了脑缺血再灌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神经功能 免疫学
下载PDF
下调PAI对HpG2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建时 赵晴 +1 位作者 刘卓 王嘉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58-1759,共2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发卡样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人肝癌HpG2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PA(uPA)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短发夹状PAI siRNA的寡核苷酸链,将其插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SilencerTM 2.1-...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发卡样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人肝癌HpG2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PA(uPA)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短发夹状PAI siRNA的寡核苷酸链,将其插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SilencerTM 2.1-U6 neo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载体导入人肝癌细胞HpG2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PAI mRNA和蛋白对tPA和uPA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后细胞中PAI含量降低,tPA和uPA的表达减少(均P<0.01)。结论测序结果表明发卡样的PAI 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pG2细胞后获得稳定表达,并可特异性封闭PAI的表达,PAI siRNA能有效阻断PAI的蛋白合成,同时抑制细胞中tPA和uP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小干扰RNA(siRNA) 纤溶酶原激活物 肝癌细胞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承志 陈佳俊 徐忠信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Hughe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Hughes临床分级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Hughe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Hughes临床分级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可缩短病程、缓解急性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鞘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Ⅱ类基因的关联: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双彦 邬英全 +1 位作者 张宪忠 曹峰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164-166,共3页
背景:在以往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遗传素质倾向及免疫失衡已引起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从免疫遗传学角度对该病进行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的免疫遗传基因多态性有关,尤其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 背景:在以往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遗传素质倾向及免疫失衡已引起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从免疫遗传学角度对该病进行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的免疫遗传基因多态性有关,尤其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类基因DR关系密切。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类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免疫遗传的相关性。设计:单一样本单因素分析。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实验组为1998-01/2000-1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1例,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30人,两组祖籍三代出生地均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无血缘关系,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方法:实验于2003-06/12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研究中心完成。两组分别留取5mL外周血,采用以往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国际互联网在人类基因库中对6号染色体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取得的单核苷酸进行检索。选择性地合成所需每一DR和DQ等位基因或亚基因引物及反义引物一对,使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顺序特异性引物仪(4800)及有关试剂进行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特异性地扩增所需检测DNA片断,引物由上海基因研究所协助合成。实验数据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计算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确切概率P。主要观察指标: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I及DQBI等各位基因。结果:病例组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10301相对危险度RR=5.6842,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差异显著(P<0.05);其他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1和DQ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DRB10301基因位点可能为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致病易感基因或与其他基因相连锁共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聚合酶链反应 HLA抗原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条件下脑梗死病人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晴 陈佳俊 +1 位作者 丁军 杨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病人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1∶1配对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同时检测26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脑梗...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病人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1∶1配对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同时检测26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脑梗死病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治疗组病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非亚低温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S-100b蛋白可作为脑梗死病情观察指标。2局部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梗死病人血清S-100b蛋白水平,提示局部亚低温能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血清S-100B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漏斗胸行深侧骨膜分离胸骨翻转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百玉 宫茹清 +1 位作者 张丽萍 王秀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2期83-84,共2页
1985~1997年对13例漏斗胸病人行深侧骨膜分离胸骨翻转术,总结介绍了手术方法,强调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排痰,观察创口及创口下感染情况,预防腹胀及加强功能练习等对防止和... 1985~1997年对13例漏斗胸病人行深侧骨膜分离胸骨翻转术,总结介绍了手术方法,强调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排痰,观察创口及创口下感染情况,预防腹胀及加强功能练习等对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骨膜分离 胸骨翻转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樊丽超 李颖 李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0期1216-1217,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意义 血清瘦素 胰岛素 急性脑梗死 血清LEPTIN 脑血管疾病 量变 脑梗死急性期
下载PDF
2例人工气管置换术的护理
14
作者 宫茹清 胡春英 王秀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气管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偏头痛
15
作者 赵晴 曲淑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偏头痛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OPD合并支原体感染急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张际春 包晓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1期28-28,共1页
临床资料 38例均系我院呼吸内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9~79岁COPD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于2002年8月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规范>.急性支原体感染以痰培养为标准,检出支原体阳... 临床资料 38例均系我院呼吸内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9~79岁COPD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于2002年8月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规范>.急性支原体感染以痰培养为标准,检出支原体阳性38例,其中36例经高倍显微镜(ACT-200)检查:可见在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内有颗粒物活动活跃,作为早期诊断支原体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急性肺炎 COPD 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早期诊断 中华医学会 支原体阳性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失语患者命名障碍的临床治疗
17
作者 王迎姿 张玉华 邬英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7-279,共3页
探讨失语所致命名障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对88例因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引起失语的患者进行5种命名检查,并采用改良日本语言训练方法,进行5项命名治疗。结果:命名障碍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明显差异,其... 探讨失语所致命名障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对88例因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引起失语的患者进行5种命名检查,并采用改良日本语言训练方法,进行5项命名治疗。结果:命名障碍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明显差异,其中动作名词治疗成绩除感觉性失语者外,成绩均高于高频用物、低频用物、身体部位及颜色成绩。结论:失语患者在接受5项命名治疗中,动作命名治疗成绩较高,认为动作性名词比单纯性名词更易理解和接受,动作可刺激名词的想起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命名障碍 记忆 康复 汉语失语检查法
下载PDF
纯词哑2例诊治分析
18
作者 王迎姿 邬英全 《中国乡村医生》 1999年第8期F003-F003,共1页
研究对象为1993~1997年在我科住院及门诊62例语言障碍患者,并经汉语失语检查,发现有2例不能用声音表达语言,并且听理解,文字理解正常,复述困难与命名成一至,书写基本正常,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5岁。 例1:男,42岁,工人,右利,中学毕... 研究对象为1993~1997年在我科住院及门诊62例语言障碍患者,并经汉语失语检查,发现有2例不能用声音表达语言,并且听理解,文字理解正常,复述困难与命名成一至,书写基本正常,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5岁。 例1:男,42岁,工人,右利,中学毕业,有静脉炎病史。4年前因左手食指静脉血栓做过食指第一节切断术。今因右侧轻度偏瘫不能讲话急诊入院。查体神志清,对问话可用点头和手势来表示,右鼻唇沟略偏,右侧肢体轻度力弱,可行走,实验室一般检查正常,头部CT示左额叶皮质下可见小低密度灶。 例2:男性,48岁,文盲,农民,右利,因生气突然不会说话。右侧轻瘫,经当地医院诊断脑血栓,半年后因不能说话,来我科语言障碍门诊。CT显示左额叶皮质下小低密度灶,其它神经科检查正常。2例失语检查距发病时间8天~6个月,第1例病例追踪失语检查2年,第2例病例因是农村未能进行追踪。 失语检查法:使用标准失语症检查法(ABC)法在失语检查中发现1例可有面颊失用,所以加试面颊失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障碍 纯词哑 失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一种兔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捷 杨新健 +2 位作者 田宇 李淼 徐忠信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弹性壁兔颈动脉狭窄模型。方法采用显微缝合方法将兔颈动脉部分连续显微缝合,分别形成狭窄率约25%、50%、75%的血管狭窄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于术后10、20d分别进行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依据... 目的 建立一种弹性壁兔颈动脉狭窄模型。方法采用显微缝合方法将兔颈动脉部分连续显微缝合,分别形成狭窄率约25%、50%、75%的血管狭窄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于术后10、20d分别进行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依据多普勒超声及DSA影像计算模型狭窄率,多普勒超声测得狭窄处血流速度波形,计算不同狭窄血管每秒平均血流量。结果成功制作单侧兔颈动脉狭窄模型15个,25%、50%、75%狭窄组各5个,狭窄率可控,误差在-5%~5%内。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每秒平均血流量(F)均减少(P〈0.05),50%狭窄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和平均血流速度(Vm)增高(P〈0.05),75%狭窄组Vs和Vm减小(P〈0.05)。结论应用显微缝合法制作的兔颈动脉狭窄模型,方法简便,成模时间短,狭窄率可控,并且具有弹性壁、可搏动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于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模型 动物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干扰素β-1b治疗38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雁 黄德晖 +25 位作者 张星虎 董会卿 付锦 檀国军 张美妮 王磊 杨丽 高枫 候世芳 金涛 矫毓娟 方乐 刘广志 张伟赫 方方 王苏平 戚晓昆 吴哲 安中平 郭守刚 张晓君 郭力 吴卫平 王维治 许贤豪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 观察干扰素β-1b(IFNβ-1b)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国北方地区22家医院神经科就诊并接受IFNβ-1b治疗的MS患者385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做一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 观察干扰素β-1b(IFNβ-1b)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国北方地区22家医院神经科就诊并接受IFNβ-1b治疗的MS患者385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治疗后,92.6%的患者无临床复发;MRI显示96.3%的患者无新增T2病灶,100.0%的患者无强化病灶;14例患者与治疗前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相比,治疗后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4,P=0.202).(2) 346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治疗后,164例患者用药时间≥1年,中位年复发率由治疗前的1.0降至治疗后的0(Z=-9.667,P=0.000);MRI显示,309例(89.3%)患者无新增T2病灶,321例(92.8%)患者无强化病灶;178例患者平均EDSS评分(分)由治疗前的3.3±1.8降至治疗后的2.9±1.9(t=4.603,P=0.000).(3) 12例继发进展型MS患者治疗后,7例患者用药时间≥1年,中位年复发率由治疗前的0.3降至治疗后的0(Z=-1.690,P=0.091);MRI显示,11例(91.7%)患者无新增T2病灶,12例(100.0%)患者无强化病灶;7例患者平均EDSS评分(分)由治疗前的5.4±2.2变为治疗后的5.6±2.2(t=-0.795,P=0.457).(4) 385例患者至随访时,25.4%的患者停药,主要停药原因为经济原因(25.5%)、不良反应(19.4%)和自觉无效(15.3%);常见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反应、肝酶升高和血象异常.结论 IFNβ-1b可减少中国CIS和RRMS患者临床复发和MRI病灶活动,改善RRMS患者残疾程度,安全性好.经济原因是患者停药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 服药依从性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